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必背重点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部分一、复习内容: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单元(100以内的数的认识)二、数的概念(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位: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
(如:68,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例:5个十和8个一是( 58 )5个一和4个十是( 45 )76里面有(7 )个十和(6 )个一89里面有( 9)个一和( 8)个十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4,个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45)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4,十位上的数是7,这个数是( 74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4,个位数比十位数多5,这个数是( 49 )4、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读数用语文字书写,如34,读作:三十四)5、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除最高数位外,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
(写数用数字书写,如二十七,写作:27)6、数的顺序: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正着数,倒着数,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如: 78 、 76 、74、72、 70 、 68(方法:先看两个相邻的数字,确定规律为2个2个倒着数,再填数)7、一个数的前面一个数指比它小1的数,一个数后面一个数指比它大1的数。
(如:60前面一个数是59,后面一个数是61.)8、 37和42之间的数有( 4 )个。
(不包括37和42)从37到42有( 6 )个数。
(包括37和42)9、 47往后数5个数: 48、49、50、51、52从47开始往后数5个数:47、48、49、50、5147后面第5个数: 52从47开始往后数第5个数:518、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下册是学生们接触到的数学教材的第二本教材,也是进一步扩展和巩固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关键阶段。
下面是对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的总结: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自然数的认识:认识0、1、2、3等自然数,并能正确念出和书写它们。
2.数的排序:根据数的大小进行排序,例如升序和降序。
3.数的比较:通过图形比较、横线比较等方式,判断数的大小关系。
4.数的组合:通过0-9这10个数字的排列组合,组合成符合要求的数。
5.加法和减法的认识: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借助具体对象进行加减法运算。
二、算式与计算1.加法的计算:通过数的加法口算,掌握0-10之间的加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通过数的减法口算,掌握10以内的减法计算。
3.加法和减法的交换:认识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并运用交换律进行计算。
4.列竖式加法和减法:学习列竖式加法和减法,通过竖式进行计算。
三、数的认识与应用1.数的读法和书写:能够正确读写0-100之间的数字。
2.数的顺序和大小:根据数的顺序和大小,进行比较和排序。
3.数的编排:根据要求,进行0-9之间数字的编排。
4.数的图表示:通过图形,将数进行图形表示,例如用竖线表示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
四、时间与金钱1.认识时钟:认识标准时钟上的小时和分钟的位置。
2.小时和分钟数:认识到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
3.时针和分针:掌握时针和分针的读指和转动方向。
4.认识硬币和纸币:认识到各种面额的硬币和纸币的价值。
五、长度和容量1.认识长度:认识实物长度和长度的单位(厘米和米)。
2.长度的比较:通过实物的比较,判断长度的长短。
3.认识容量:认识实物容量和容量的单位(毫升和升)。
4.容量的比较:通过实物的比较,判断容量的大小。
六、几何形状1.认识线段:认识线段的两个端点和长度。
2.认识直线和弯曲线:辨别直线和弯曲线的形状。
3.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辨别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重点知识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重点知识点数学想要得高分,就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技能上面,因为在数学的考试中,基础题占了试卷的大部分,所以基础知识一定要记牢固。
下面是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重点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重点知识点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3.主要题型:填合适的单位。
(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如:(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以及相应例题和答案一、重点和难点归纳1. 加减法: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的基础,因此掌握加减法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在加减法中,尤其是进位和借位的方法是难点,需要多加练习。
2. 位置和方向:一年级下学期,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包括前后、左右、上下等概念。
这对于平面几何的学习非常重要。
3. 时钟和日历:时钟和日历也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难点之一。
孩子们需要掌握如何读取时钟和日历,以及如何计算时间。
4.数据分析: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统计和分析数据,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等基本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5.数量和数形结合:在一年级下学期,孩子们需要将数量和数形结合起来来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和计数方法。
比如,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数图形的边、角和顶点等。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和难点归纳二、例题和答案(1)加减法重点:进位和借位的方法难点例题:1. 计算:34 + 28解法:先计算个位数的和,4 + 8 = 12,没有进位,因此个位数为2;然后计算十位数的和,3 + 2 + 1(进位的1)= 6,因此十位数为6。
所以,34 + 28 = 62。
2. 计算:75 - 38解法:先计算个位数的差,5 - 8,由于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向十位借1,变成15 - 8 = 7;然后计算十位数的差,7 - 3 = 4。
所以,75 - 38 = 37。
(2)位置和方向重点: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难点例题:1. 填空:鸟在树的______。
解答:上方。
2. 比较大小:苹果和橘子,哪个在杯子______?解答:外面。
(3)时钟和日历重点:学习如何读取时钟和日历,以及如何计算时间难点例题:1. 计算:现在是9点,再过3个小时是几点?解答:9 + 3 = 12,因此再过3个小时是中午12点。
2. 填空:10月1日是______。
解答:国庆节。
(4)数据分析重点:学习如何统计和分析数据难点例题:1. 看图回答问题:下面这个图是关于什么的?(图略,根据情况自己选合适的图形)解答:关于孩子喜欢的颜色。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归纳
数数
1.数的概念
2.数的读法和写法
3.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4.数的组成与拆分
5.数的顺序
加减法
1.加法的概念
2.加法的符号和读法
3.加法的计算方法
4.加法与数的组成关系
5.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6.减法的概念
7.减法的符号和读法
8.减法的计算方法
9.减法与数的拆分关系
10.减法与加法关系
11.减法的特殊情况
数量比较
1.数量比较的概念
2.数量比较的符号
3.数量比较的方法
4.多个数字的数量比较
5.数量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排序
1.排序的概念
2.从小到大的排序
3.从大到小的排序
4.多个数字的排序
5.排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类
1.分类的概念
2.分类的方法
3.分类的步骤
4.日常物品的分类
5.数字的分类
图形
1.图形的概念
2.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
3.图形的分类
4.图形的特征
5.图形的组合
空间
1.空间的概念
2.空间位置的认识
3.空间位置的表示方法
4.上下左右的位置
5.对称性的认识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的知识点归纳,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孩子打好数学基础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做练习,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重点归纳(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重点归纳(新人教版)以下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重点归纳(以新人教版为参考):1. 数到100以内的整数,可以按顺序、倒序和跳数来数。
2. 了解十的集合,可以用十个一元素的集合表示。
十个一元素的集合叫十。
3. 学习加法和减法:- 用具体物件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如用物件模型、画图等方法。
- 图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掌握算式的排列顺序。
- 让学生练习数到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
4. 学习数字的顺序关系:- 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用具体物件来比较大小。
- 掌握用>、<和=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5. 学习数字的量词:- 掌握“多少”、“几”、“零”等量词的使用。
- 了解基本的算术符号和数的表达方法。
6. 学习时间:- 学习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刻度。
- 练习用钟表读取时间,并理解时间的概念,如上午、下午、半小时等。
7. 学习周、月、年:- 掌握星期几的顺序,并了解星期天是每周的第一天。
- 认识月份的名称,并了解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 了解一年有四个季节。
8. 学习空间形状:- 了解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识别和绘制图案,包括图案的辨认和延展等。
9. 练习加减法运算:- 通过实际例子和情境来解决加减法问题。
- 掌握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并逐步引入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10. 学习空间位置关系:- 了解位置、相对位置和方向等概念。
- 识别和描述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上、在下、在左、在右等。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重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下册必考知识点归纳一(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④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⑤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⑥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 8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③平十法过程:如:12-9=把9分成2和7,过程:想 9+3=12,先算:12-2=10则12-9=再算:10-7=310②分解法(破十法)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先算:10-9=11 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的认识:
●认识100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
●掌握数的顺序和数位,包括数位名称和数位顺序。
●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分数符号、分母、分子的概
念。
2.数的运算:
●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方法。
●掌握加减法进位和借位的方法,如加法进位、减法借位等。
●理解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口算方法。
3.数的比较:
●掌握数的比较方法,如大小比较、多少比较等。
●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和应用。
4.应用题: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如加法应用题、减法应用题等。
●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如已知条件、问题、答案等。
5.空间与图形:
●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了解图形的简单性质,如对称性、平行性等。
6.统计与概率:
●了解简单的统计概念,如平均数、众数等。
●了解简单的概率概念,如概率的表示方法、概率的计算等。
7.时间与钟表:
●认识钟表的结构和作用,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概念和作用。
●了解时间的简单概念,如时、分、秒等。
8.数学思维和方法:
●了解简单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如分类思想、对应思想等。
●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计数方法、排序方法等。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提高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需要背诵知识点
1.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4.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5.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6.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7.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8.换钱:1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
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9.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10.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11.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12.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 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 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
(2+8=10,2是8的补数)
3. 100以内进位加362+8=44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
(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 个位加补数
2. 100以内退位减:361-9=27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