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互动课堂 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迁移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流动并不等于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常见的人口流动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人口每日性流动。

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间的通勤人口,又称钟摆人口。

二是人口季节性流动。

如每年夏季上高山牧场放牧,冬季回山谷低地的牧民;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农村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农的农工;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三是人口不定期流动。

如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它们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变更定居地。

2.人口迁移的分类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也相当复杂,可归纳为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
具体说,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条件比较丰富的地区。

尤其是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们往往倾向于迁居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交通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

而环境恶化(如严重的水土流失、气候恶劣等)、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地震、
爆发、瘟疫等)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影响如下图归纳:
3.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人口政策以及战争等。

4.社会文化因素
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

人口迁移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因此,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和信仰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

活学巧用
1.我国“五一黄金周”期间,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

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解析:根据人口迁移的概念和标准进行判断。

游客到九寨沟旅游只是发生了位置的空间移动,而不是定居地发生长期的改变。

因此属于人口流动而不属于任何形式的人口迁移。

答案:D
2.读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1984年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84年后,我国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

(3)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行为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0世纪80年代之所以能作为划分我国人口迁移两个时期的界线,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使人口迁移空前活跃。

在这一时期东部沿海实行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所以人口迁移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归宿是东部地区。

人们迁移的目的主要务工和经商。

答案:(1)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取消了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2)从中部向东部迁移,同时,西南、西北向中部和东部的迁移也有增加的趋势(3)自发性迁移务工和经商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近几十年来,甲地区的工业迁移如图中箭头所示,其中表示有污染工业迁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上面两幅城市人口增长数量的统计图(人口数包括郊区),能反映D城市的是__________,该城市1960年后人口变化幅度比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人口沿箭头①和②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环境的质量,降低治污费用,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迁往海外发展中国家。

D城市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属于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区,随着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区的开发,人口大量的流向国土的西部和南部,致使人口数量下降。

而人口的大量西迁和南迁除与东北部污染严重有关外,还受气候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1)③(2)乙新兴工业部门发展,使人口向西、向南迁移(3)西部、南部纬度低,气候优越,东北部纬度高,被称为“冷冻地带”;东北部地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南方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等。

图表导读精巧点拨
教材图1-9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
教材图1-11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读图主要表达了人口迁移的国际迁移类型。

阅读该图要归纳总结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①从农村流向城市;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③从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①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②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由于农村经济已经无力为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因而进入城镇几乎是农民的必然选择;③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