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三八妇女节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劳动妇女罢工游行集会以来,至21世纪,三八妇女节已走过了百余年历程。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1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赶散,两年以后,又是在三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与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
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
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的历史进程国际妇女节的概念萌生在20世纪初,国际社会正处于工业化时期,急剧增长的人口,激进的意识形态,社会状况十分动荡。
以下就是重要事件的年代: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
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
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2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妇女的彻底解放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社会主义者只把妇女问题作为无产阶级总的问题的一部分,忽视了它自身的特点。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民主党人开始从社会主义的视角审视妇女解放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国际妇女运动领袖、后成为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克拉拉·蔡特金。
为了能够实现妇女解放的.目标,蔡特金和各国社会主义妇女侧重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社会主义妇女的国际联合,二是争取无产阶级妇女的选举权。
1910年举行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通过了蔡特金等人提出的一项决议案。
三八妇女节的简介

三八妇女节的简介三八妇女节,即国际妇女节,是每年的3月8日。
这一节日旨在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利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斗争历程。
它不仅是向女性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是对妇女权益的认可和呼吁。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了解三八妇女节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庆祝方式。
一、历史背景三八妇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
1908年,美国纽约市妇女工人组织举行了一次“三八妇女节大游行”,以抗议妇女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争取妇女权益。
此后,各国性别平等运动不断发展,国际妇女节的概念逐渐形成。
在1910年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社会主义国际妇女代表大会上,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路易丝·齐特金格提出了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的提案,并得到通过。
从此,每年的3月8日成为了妇女们的共同节日。
二、意义三八妇女节旨在呼吁妇女权益、性别平等和妇女参与社会进步的合法权力。
该节日的重点是努力消除妇女面临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并通过法律、政策和意识形态的改变来促进妇女的权益。
三八妇女节提醒我们,男女平等权益是构建公平、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当我们庆祝这一节日时,我们也应该思考社会中依然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三、庆祝方式三八妇女节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举办庆祝活动、组织妇女论坛或座谈会,也可以是赠送鲜花或小礼物来纪念妇女朋友们的日常贡献。
在工作场所,雇主可以组织庆祝活动,表彰女性员工的贡献。
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可以举办讲座和研讨会,探讨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话题。
此外,家庭和社区也可以参与到庆祝活动中。
我们可以表达对母亲、姐妹和朋友的感激之情,给她们送上鲜花或小礼物,为她们营造一个愉快、温馨的节日氛围。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应该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关注妇女权益,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关注和支持妇女的发展和权益保障。
总结起来,三八妇女节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国际节日,它提醒我们要持续关注妇女权益、性别平等的问题,并为实现妇女权益的进步而努力。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三八妇女节的由来三八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是每年的3月8日。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芝加哥在1908年3月8日的一次示威游行,当时五百多名女工人走上了街头,要求平等的工作待遇和投票权。
这次游行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于是接下来几年,妇女们也开始在每年的3月8日纪念这次活动。
1910年,丹麦哲学家克拉拉·佩德森在国际妇女社会主义劳动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alist Women's Conference)上提出建议,在1911年首次纪念国际妇女节。
随后,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纪念务,各国妇女均纷纷参加妇女运动,争取公民权、选举权等,争取平等的人权,从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对性别歧视的斗争。
三八妇女节的意义三八妇女节的背景是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女性权利。
其意义是呼吁全社会对女性平等的关注、支持和行动。
它追求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女性解放的希冀。
具体而言,它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性别平等:三八妇女节倡导性别平等,强调男女应该在职场、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这有助于提高女性个体的能动性和自尊,进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2.发掘女性潜力:近几年各个领域都在呼吁发掘女性的潜力。
三八妇女节强化了这种意识,鼓舞女性勇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展示女性的才华。
3.纪念女性历史:三八妇女节也是纪念女性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平台。
强调女性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贡献,是一种崇尚人文主义、关爱生命的较高境界。
4.建立男女平等的道德观念:三八妇女节呼吁建立男女平等的道德观念,尤其需要高度评价和赞扬男性配偶的贡献和努力。
这有利于缓解家庭矛盾,建立和谐家庭。
5. 呼吁反对和预防女性暴力: 近年来,女性暴力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女性权益是人权的一部分,三八妇女节鼓励女性站出来反对各种形式的暴力行为。
总结三八妇女节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标志性节日,更是一个见证了妇女运动历程的日子,它使我们回顾过去的努力,也提示我们面对未来的挑战。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三八妇女节,即国际劳动妇女节,是每年的3月8日。
这个节日旨在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斗争历程。
本文将介绍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
一、由来三八妇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地位相对较低,受到了诸多不公平待遇。
为了争取妇女的平等权益,妇女们开始组织起来,进行抗争和斗争。
1910年,丹麦的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提议在国际妇女会议上设立一个国际妇女节,以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
1911年3月19日,国际妇女节首次在丹麦、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举行。
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妇女走上街头,要求平等权益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机会。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妇女在这次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苏联政府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此后,国际妇女节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二、意义三八妇女节的意义在于弘扬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三八妇女节是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象征。
这个节日提醒人们,妇女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益和机会,不应受到性别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通过庆祝三八妇女节,我们可以加强对妇女权益的关注和支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三八妇女节是妇女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呼声。
妇女在各个领域的参与和贡献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八妇女节提醒我们,应该为妇女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让她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再次,三八妇女节是妇女团结互助的象征。
这个节日鼓励妇女们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和帮助。
通过团结和互助,妇女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最后,三八妇女节是社会关注妇女权益的机会。
这个节日提醒我们,妇女权益的保护和促进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们应该关注妇女的需求和权益,为她们争取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总之,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是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历程。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简介三八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是每年的3月8日。
它起源于20世纪初为争取妇女权益而展开的斗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一、起源于工人斗争三八妇女节的起源可追溯至1908年美国纽约市的妇女工人举行的罢工。
当时,这批女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薪酬和加班时间。
她们还要求获得选举权。
1909年,美国芝加哥妇女纺织厂的妇女举行了第一次全美妇女大罢工,抗议低薪酬和恶劣的工作环境。
这些斗争为后来的妇女权益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国际传播与确立1910年,在丹麦举行的社会国际女性会议上,代表们提出了设立国际妇女节的建议。
翌年,即1911年的3月19日,欧洲各国的妇女们举行了先驱性的示威活动。
此后,各国不断加入到了庆祝妇女节的行列。
1917年的俄国革命后,社会主义政府将三月八日设立为国际妇女节,以纪念那些在斗争中为妇女权益而献出生命的勇敢女性。
三、妇女权益的象征三八妇女节逐渐成为庆祝女性平权和反对性别歧视的国际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为各种妇女问题发声,呼吁实现性别平等。
在很多国家,这一天还被视为女性争取权益、尊严、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总之,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源远流长,是妇女争取权益的象征。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天,缅怀曾经为女性权益而奋斗的先驱者,同时也要继续努力,为全面实现性别平等而努力奋斗。
愿所有的女性朋友们在这一天里感受到尊严和关爱,也希望整个社会能够更加尊重和重视妇女的地位和贡献。
三八妇女节,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重要节日。
祝妇女朋友们节日快乐!。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三八妇女节是每年的三月八日,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妇女庆祝她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成就的一天。
这个节日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过去一百多年。
它始于欧美国家的妇女运动,现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纪念妇女权益和争取妇女解放的节日之一。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1910年3月,来自17个国家的女性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社会党妇女运动会议。
会上策划了未来的女性争取社会和政治平等的工作,比如实行妇女得到相同的投票和占有财产权等。
伊莎贝尔·布鲁姆在会议期间提议,将每年的三月八日定为国际妇女节,以纪念2010年3月8日美国纽约女工大罢工。
女工们为争取提高工资、缩短工作时间等条件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罢工,这次罢工改变了美国女工的处境。
国际妇女节的诞生,是女性团结起来声讨不平等待遇和统一争取平等权利的结果。
三八妇女节的传入中国,则是在上世纪40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困难重重,妇女的地位局促不安。
中国共产党视妇女权益为重要宗旨,为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推进妇女解放运动,于1949年10月30日成立了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
为了提高妇女的自我价值和向社会宣传妇女解放和争取妇女权利的现实意义,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于1950年提议,在全民党指导之下,在上海举办妇女解放运动大会。
该大会正式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全国妇女节,推广人民伟大妇女的红旗和节日。
三八妇女节的意义三八妇女节是向全世界宣传女性问题和与男性平等权利的精神和决心。
三八妇女节与女性和平、安全、质量的生活有关,这不仅是女性的诉求,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八妇女节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三八妇女节代表着对女性权益的坚定信仰和斗争精神。
三八妇女节纪念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斗争、争取解放和平等权利的艰苦奋斗,同时也表达了女性对于推动和维护性别平等和反对性别歧视的深深信仰。
第二,三八妇女节激励和鼓舞了妇女的自信心。
三八妇女节的宣传和庆祝可以鼓励那些曾经被束缚或被扭曲的女性,让她们敢于站出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秀素质。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介绍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介绍三八妇女节,即国际劳动妇女节,是每年的3月8日。
这个节日旨在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斗争历程。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一、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起源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
当时,工人阶级的妇女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她们遭受着不公平待遇和歧视。
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她们开始组织起来,进行抗争和斗争。
1908年,美国纽约市的一家纺织厂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造成了146名工人死亡,其中包括许多妇女。
这起悲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愤慨,妇女们开始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保障工人权益。
1909年,美国社会主义者克拉拉·泽特金提议将每年的2月28日定为全国妇女罢工日,以纪念这起火灾事故,并呼吁妇女们进行抗争。
这一呼吁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妇女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争取平等权益。
二、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确立1910年,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会议上,德国社会主义者克拉拉·泼尔提议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以纪念美国纽约市纺织厂火灾事故的受害者,并呼吁全世界的妇女们团结起来,争取平等权益。
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会议通过了决议,将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从此以后,每年的3月8日,全世界的妇女们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历程。
三、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发展国际劳动妇女节自1911年起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庆祝。
最初,这个节日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人运动中兴起的国家中庆祝,如苏联、中国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劳动妇女节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和庆祝这个节日。
各国的妇女们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展览、游行等形式,表达对妇女权益的关注和支持。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庆祝活动也逐渐多样化和丰富化。
除了传统的座谈会和游行,现在还有各种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活动。
三八妇女节的来历介绍

三八妇女节的来历介绍三八妇女节指的是每年的3月8日,这一天是全球范围内庆祝妇女权益和思想的节日。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历史,同时鼓励女性们继续斗争为自己、家庭以及社会的权利和福利而奋斗。
以下是三八妇女节的来历介绍。
三八妇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美国纽约市。
当时,一场女性纺织工人的示威游行爆发在街头,抗议女性工人的劣质工作条件和低工资待遇。
这场游行是由纺织工人集体发起的,并由当时存在的两个女性团体——美国妇女选举权协会和国际女性日标准化协会——共同组织。
1909年,第一个庆祝国际妇女节的大型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
会议的代表们决定将每年的3月8日作为纪念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国际日。
同年3月1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近1000人参加了庆祝国际妇女节的首个公开活动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女性在工业化国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际妇女节变得更加重要。
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国际妇女节被作为政治工具运用。
在1917年的俄国革命中,无数的女性参与革命运动,其中许多人为此丧生。
身为苏联领袖的列宁命令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的官方假日。
此后这个传统被吸纳到了不同国家的政治与社会文化中。
在中国,为纪念“三八”妇女节,毛泽东曾于1949年举办了感谢妇女立功大会,表彰为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女性们。
在那之后,中国的三八妇女节逐渐向休闲娱乐等方向转变。
但自1975年国际妇女年以来,中国妇女逐步重新认识三八妇女节的深刻意义,来强化关于性别平等的讨论。
从起初仅包括少数维护妇女权益的组织,国际妇女节和三八妇女节已成为一个全球的政治和社会文化事件。
数据现已显示,在这一天,人们将参加各种政治演讲、女性主题论坛以及其他各种纪念妇女权益的活动。
同时,在社交媒体上,这一天已成为各国家庆祝社会进步、融合多元文化和团结的标志日之一。
总之,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可以让我们看到妇女争取权益的历史和斗争,也让我们意识到妇女权益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祝“三八妇女节”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
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1910年,德国社会学家蔡特金(Clara Zetkin)建议为了纪念美国服装工人的罢工应设定一天当“国际妇女节”。
该建议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妇女社会学家会议接受,但并未定出具体日期。
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
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
1949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三月八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各种仪式的纪念,祝庆活动。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在一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且从1975年开始。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
这个日子是联合国1977年12月的一项决议声明中确定下来的。
该声明虽然强调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的具体日子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但联合国本身的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而且从1975年开始承认的。
联合国的这一声明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承认,三八节由此也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
至于联合国为什么要定这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则是有历史的演变过程。
1909年,根据美国社会党的宣布,第一个国际妇女节2月28日在美国被定为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直到1913年。
1910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社会主义国际会议上决定要确立一个妇女节日,作为对妇女运动所作出的杰出成就的褒奖。
这个计划由来自17个国家的100多名妇女指定,其中包括最早在芬兰国会中取得选举权的三名妇女。
但在那次会议上并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
1911年,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将妇女节定为3月19日,超过一百万人在当天参加了集会。
除了要求得到选举权和政府公职权,她们还要求得到平等的工作和就业培训机会,并且要求消除工作中的性别歧视。
不到一周,在3月25日纽约发生了悲剧,一场大火140多名女工丧失生命,她们大多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
这个事件给了美国政府极大的压力,工作环境恶劣造成的灾难不容忽视,国际妇女节的制定摆上了台面。
在一次大战前夕的和平运动中,俄国妇女在1913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庆祝了她们的第一个节日。
而在欧洲的其他地方,在随后的几年里,妇女们总是在3月8日前后来举行集会,表达她们团结起来抵抗战争的决心。
1917年,二百多万俄国士兵死在战争中,俄国妇女再次选择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面包与和平”举行罢工。
不顾政府的反对,妇女们走上街头。
四天后沙皇不得不退位,临时政府赋予妇女们选举权。
这个历史性的星期天是罗马公历的2月23日,而在其他国家所使用的阳历中,这一天是3月8日。
总的来说,三八节是各国妇女为争取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
也正因为此,南非的国际妇女节的日子不同于世界各国,定在8月9日。
1956年8月9日,数百名黑人妇女在比勒陀利亚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当局推行种族隔离的“通行证法”。
后来的新南非政府即将这一天定为妇女节,以纪念南非妇女在争取平等斗争中所作的贡献。
三八节前致母亲文/ 素素布衣妈妈,妈妈感谢我还有机会可以这样一遍遍的叫你让我一声声、一次次的把你轻柔呼唤妈妈,妈妈故乡的油菜花飘香了吗你佝偻的身影是否还在交错的小陌中找寻童年的女儿妈妈,妈妈感谢你在40多个小时的痛楚与挣扎中赐予我生命让我能够在人世徜徉一切的苦与痛、泪与笑妈妈,妈妈小村的那株杨柳已经绽放新蕾了吗你是否还在树下翘首企盼等待久别的宝贝妈妈,妈妈感谢您在无数个贫穷寒冷的日子将我紧紧拥抱让我在您的背心和怀抱做了一世甜蜜温存的梦妈妈,妈妈篱笆外的花猫和野狗还在打闹吗你是否又端着白米饭去喂它们从此它们又有了可以依靠的家妈妈,妈妈绵绵的春雨忧伤了女儿溢满愁思的心你有没有感冒有没有摔倒有没有在灯下一个人惆怅妈妈,妈妈如果有来生,请做我的女儿吧让我来疼爱你,让我们能够生生世世的在轮回交替中,袅娜成温暖的梦妇女节简介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 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或“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
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妇女的人权。
近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
这些进展使国际妇女节成为团结一致、协调努力要求妇女权利和妇女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子。
3.8妇女节的由来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
199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
联合国的倡议导致为实现男女平等建立了国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众对于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地位的认识。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围攻并赶散,两年以后,又是在三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她们提出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五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
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
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
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
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7年3月8日,俄国彼得格勒的女工,勇敢地举起了“三八”节的战斗红旗,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反对饥饿的游行示威。
中国妇女第一次举行“三八”节纪念活动是在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州劳动妇女举行纪念会和游行。
会议由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主持,会上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
这次活动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和力量。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
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
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妇女节意义国际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
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1911年美国纽约三角工厂火灾中丧生的140多名女工。
设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是最先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各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
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工资使得各类抗议和罢工活动此起彼伏。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
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和享有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首次庆祝妇女节是在1909年2月28日,当时美国社会党发表了一项宣言,号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纪念活动。
这样每年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1913年。
1910年,社会主义国际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首届国际妇女会议。
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倡议设定一天为国际妇女节,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
次年3月19日,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总共超过一百万人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
6天之后的3月25日,纽约发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厂火灾,火灾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这其中大多数是意大利和犹太移民。
而恶劣的工作条件被认为是导致如此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这场火灾后来还对美国的劳工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的妇女们也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头,通过举行和平集会等形式反对战争。
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后来还证明是俄国革命的前奏。
1917年3月8日,当时的俄国妇女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
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科伦泰(Alexandra Kollontai)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
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
不过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
至今,这天仍是俄罗斯的法定假日,男性会赠送礼物给妇女以祝贺她们的节日。
在西方国家,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活动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正常举行,但后来一度中断。
直到19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又逐渐恢复。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首次举行了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1949年,大陆中央政府成立后正式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并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在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妇女节也都作为一个节日予以庆祝。
但在1991年,台湾岛内内政部却取消了原本妇女节时妇女可以放假的规定。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