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细菌感染,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罗氏沼虾一些常见病及其防治

罗氏沼虾一些常见病及其防治

罗氏沼虾一些常见病及其防治1.丝状细菌病病原菌为丝状细菌(Leucothrix)。

丝状细菌寄生于罗氏沼虾幼体和稚虾的体表,如幼体附肢的刚毛,稚虾的肋部,鄂足等处。

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幼体,稚虾的患病部位可发现这种细菌。

当虾体寄生大量丝状细菌时,就发生大量死亡。

治疗方法:将患病虾放入2、5、1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药浴1h或1g/m3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3h均有疗效,但高锰酸钾能使患病的虾大量死亡。

此病的发生与水质不良有密切关系,当发现有大量丝状细菌时,大量换水,能抑制丝状细菌病的发生。

降低虾密度,仔细清池是预防罗氏沼虾稚虾发生丝状细菌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2.黑斑病本病由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Benekeasp.所引起。

有时伴随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和极毛杆菌(Aeromonas)。

发病初期病灶处是较小的褐斑,以后病灶处逐渐溃烂,变为黑色。

细菌腐蚀被破坏了的甲壳下面的组织,最常被细菌感染的部位是鳃丝,腹部腹面的肌肉,尾节和步足。

病情严重的个体卧于池边,只有腹足和鳃盖在运动。

在沼虾养殖过程中,黑斑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

疾病发生的过程,首先是甲壳遭到破环,其次是分解甲壳和腐屑的细菌侵入,最后是一种致命的淡水藻状菌(Phycomycetous)的侵入,蔓延和发作,引起沼虾死亡。

用呋喃西林(Furanace)可以治疗此病,但效果不稳定。

预防措施主要是小心搬运,防止甲壳损伤;降低虾的密度;不同水体的虾不要互相混养。

黑斑病不宜化学药物进行预防。

3.细菌坏死病本病的病原没有确定。

可能是几个属的细菌。

此病主要发生于罗氏沼虾幼体,患病的罗氏沼虾幼体的附肢,尤其是触角的腹肢发生坏死。

细菌首先集中侵袭1-2个附肢,然后很快使幼体发生死亡。

突然的温度变化和操作不慎均可降低幼体的抗病力。

幼体密度过大(100尾/L),投喂没消毒的饲料均可引起细菌坏死病的发生。

素(2IU/m3)、链霉素(2g/m3)合剂,红霉素0.65g /m3,呋喃西林7g/m3均可治疗此病。

淡水小龙虾的11种常见疾病

淡水小龙虾的11种常见疾病

淡水小龙虾的11种常见疾病在淡水中养殖小龙虾时,对小龙虾疾病的防治工作,一定要多上心,这里总结了淡水小龙虾的11种常见疾病,淡水小龙虾的一些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淡水小龙虾的11种疾病1、霉菌病小龙虾得了霉菌病,其伤口周围和受感染的卵上有大量的菌丝生长,部分病灶部位有黑色斑点。

2、吸虫病这种病主由复殖吸虫Paragonimus等感染,一般不会造成死亡,可使生长停滞,造成的伤口引发细菌感染。

无明显外观症状,通过切片可发现大量虫体节片。

防治办法:消灭螺、蚌。

3、白尾病感染微孢子虫,尾部肌肉逐步变为瓷白色,尾部僵硬,造成大量死亡。

操作过程受伤和亲虾投放时引起。

投放时可用盐水消毒。

4、红点病一系列真菌感染引起,入侵虾体表和鳃,可见火烧样的斑点,直径1厘米左右,中间呈棕黑色,具鲜红的边缘,造成螯虾大量死亡。

5、涡虫病涡虫寄生在淡水甲壳动物附肢的关节、头胸甲与尾部的连接处、鳃部和口器等部位,肉眼可发现5毫米左右的水蛭样的虫子。

小龙虾得了涡虫病后,一般不影响生长,但其它病原体更易感染,也影响商品价值。

6、螯虾瘟疫感染真菌Aphanomycesastaci。

腹部两侧壳较薄的部位、附肢关节处的肌肉组织产生白色的斑点,有的个体表皮和肌肉变为棕色,肉眼可发现病灶周围有棕色的菌丝延伸至水中。

菌丝体产生游动孢子,感染其它个体。

7、腐壳病由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感染,使甲壳变黑,被逐渐侵蚀,有时病灶深入组织内部。

8、假单胞菌病受感染个体反应迟钝,附肢不停抖动,造成大量死亡。

9、杆状病毒病无明显外观症状,仅使生长迟缓,肝脏内可发现大量病毒颗粒。

10、诺卡氏菌病虾尾部肌肉结节黑化,为革兰氏阳性菌。

11、原生动物病Psorospermium以阿米巴样或孢子样阶段的形态感染螯虾,外壳呈现橙色斑点,显微镜检查可在肌肉和消化管内发现大量的厚壁孢子。

以上就是淡水养殖小龙虾时的11种疾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氏沼虾主要病害防防治技术

罗氏沼虾主要病害防防治技术
01 死亡率高
罗氏沼虾病害爆发时,养殖户往往措手不及,无 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罗氏沼虾大量 死亡。
02 影响生长
病害的发生会影响罗氏沼虾的摄食和生长,使养 殖周期变长,增加养殖成本。
03 降低品质
病害会导致罗氏沼虾品质下降,影响其口感和市 场价值。
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01 提高产量
通过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可以减少罗氏沼虾病 害的发生率,提高养殖产量。
罗氏沼虾主要病害防 防治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罗氏沼虾病害概述 • 罗氏沼虾主要病害 •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技术 •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案例分析 •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展望与建议
01
罗氏沼虾病害概述
病害种类与分布
01
病毒性疾病
罗氏沼虾病毒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白斑病毒、肝胰腺细小
病毒等,这些病毒主要分布在罗氏沼虾养殖地区,如东南亚、南亚和非
洲等地。
02
细菌性疾病
罗氏沼虾细菌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包括弧菌病、爱德华氏菌病
等,这些细菌主要分布在罗氏沼虾养殖地区,如东亚、北美和欧洲等地

03
真菌性疾病
罗氏沼虾真菌性疾病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包括水霉病、鳃霉病等,这
些真菌主要分布在罗氏沼虾养殖地区,如东亚、南亚和北美等地。
病害对罗氏沼虾养殖的影响
鼓励养殖户参与
鼓励养殖户积极参与病害防治过程,共同制定并执行防治计划,提 高防治效果。
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为养殖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帮助他们正确使用药物 、合理调整养殖环境等措施,有效防控罗氏沼虾病害。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菌病
总结词

龙虾病害治疗方案

龙虾病害治疗方案

龙虾病害治疗方案龙虾是一种价值较高的水产品,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多种疾病,如感染细菌、寄生虫、真菌等,这些病害会对龙虾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龙虾的病害治疗方案进行探究和总结,对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细菌性病害治疗方案1. 感染性溃疡感染性溃疡是龙虾常见的细菌性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案:•静脉注射氧氟沙星或头孢菌素。

•将感染虾隔离放置,缩短暴露时间。

•处理好水质环境,增加溶解氧含量,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2. 杆菌病针对杆菌病,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案:•投喂氯霉素、金霉素、新生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

•通过水中滴注添加福乐鑫或金锈霉素检验,药浴1-2小时。

可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予以优良饲料并调整合理的养殖密度,保证龙虾免受过度竞争的影响。

二、寄生虫病害治疗方案1. 牛蛭虫病牛蛭虫病是龙虾中常见病害之一,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投喂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拖拉磷、氟洛沙星等。

•将养龙场现场清洁卫生。

尽可能排除与螯虾抗争的潜在因素,如除掉有鱼开的鱼池,加强水质管理等。

•营养调整:加强饲料营养调整,保证龙虾身体免疫力。

2. 条螯虫病针对条螯虫病,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案:•投喂阿维菌素等抗生素。

0.75-1.0克/升龙虾饲料,每天喂一次,分次投喂,7-10天连续喂食。

•利用氧化剂治疗,可考虑使用遇清金辣椒、万水清、新氧等药物滴注。

三、真菌性病害治疗方案1. 白点病白点病是一种常见的龙虾真菌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案:•对发病龙虾进行隔离,加强清洁卫生。

•将龙虾放入含有试验两性黄霉素的水池中,每公升水需添加0.1克-0.2克两性黄霉素。

•适量投喂富含维生素C、多糖等营养成分的饲料,提高龙虾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2. 黑斑病接下来是黑斑病的治疗方案:•检查清洁水质环境,去除污染物和底沉物。

•针对发病龙虾进行隔离,降低传染风险。

•投喂具有抗菌、灭菌、增强免疫力的饲料,提高龙虾身体素质,加强自身能力抵抗细菌。

如何识别小龙虾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如何识别小龙虾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如何识别小龙虾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小龙虾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美食,在养殖业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环境、饲养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龙虾也容易患上一些疾病。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小龙虾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养殖者们更好地保护小龙虾的健康。

一、疫病的识别与防治1. 白斑病:小龙虾体表出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可能形成坏死组织。

病因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包括改善水质、控制饲料量和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来治疗。

2. 囊霉菌病:小龙虾体表出现白色、灰色或黄色斑点,而且通常伴随着肌肉坏死。

这种疾病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饲料调配、维持水质清洁和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3. 风沙病:小龙虾体表出现白色包囊,常见于盲虾和半边龙虾。

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水质中风沙颗粒损伤虾体表导致的。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水流速度、减少沉积物以及加强虾体抵抗力等。

4. 颅壳软化病:小龙虾头部颅壳变软或脱落,严重病例可能导致死亡。

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中缺乏钙离子。

防治方法包括调整饲料中钙磷比例、添加富含钙质的饲料和提高水质中钙离子浓度。

二、肠胃道疾病的识别与防治1. 细菌性感染:小龙虾肠道出现溃疡和出血,还可能伴有体表颜色变淡、无精打采等症状。

常见的病原菌有弧菌、沙门氏菌等。

防治方法包括提高饲料和水质卫生状况、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以及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寄生虫感染:小龙虾内脏出现囊泡状物质,而且常常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常见的寄生虫有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防治方法包括提高饲料卫生、控制水质和添加抗寄生虫药物等。

三、其他常见疾病的识别与防治1. 石斑病:小龙虾腹部表面出现白色或褐色结石。

病因是水质中过多的无机磷酸盐造成的。

防治方法包括改善水质、减少饲料中磷含量和加强虾体的代谢能力。

2. 缺氧病:小龙虾出现摆尾、口虾、停食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病因是水质中溶解氧不足。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水体的曝气和增加水流速度。

小龙虾十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小龙虾十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52农家之友 2017. 8新技术养殖葵宝 当前小龙虾在市场上的江湖地位越来越高,而其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病害也非常受养殖户关注,以下是小龙虾养殖的常见病害及其处理方法: 软壳病 病因:体内缺钙,另外,光照不足、pH 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动力差、觅食不旺、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

预防:(1)冬季清淤;(2)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后每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泼洒;(3)控制放养密度;(4)池内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30%;(5)投饵多样化,适当增加含钙饵料。

治疗:(1)20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2)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其他饵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7~10天以上。

烂壳病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预防:(1)运输投苗时操作要细致,伤残不入池,苗种下塘前用3%食盐水消毒5分钟或3.2毫克/升青霉素浸泡15分钟;(2)平时操作小心,尽量不伤苗;(3)保持池水清洁;(4)投饵充足;(5)每15~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1)用25毫克/升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3天后再用2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2)用15~20毫克/升茶饼浸泡后全池泼洒1次;(3)每千克饵料用3克磺胺甲基嘧啶拌饵,每天2次,连用7天后停药3天,再投喂3天。

黑鳃病 病因:虾鳃受真菌感染。

症状:鳃部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组织萎缩坏死。

患病的幼虾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停食。

患病的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不进洞穴,行动缓慢,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预防:(1)更换池水,及时清除残饵和池内腐败物;(2)用25毫克/升生石灰,定期消毒水体;(3)经常投喂青绿饲料;(4)在成虾养殖中后期,在池内放些蟾蜍。

小龙虾养殖水霉病防治技术

小龙虾养殖水霉病防治技术

小龙虾养殖水霉病防治技术小龙虾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产品,因此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和选择。

但是,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其中最常见也最具侵害性的就是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病菌侵袭而引发的一种虾类疾病,会严重影响到小龙虾的养殖数量和质量。

因此,下文将会介绍小龙虾养殖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病因分析水霉病是由霉菌侵袭而造成的一种虾类疾病,典型症状是虾壳上面开始长出白色、灰色、绿色等不同颜色的霉菌。

霉菌会将虾壳表面腐烂,直接损害虾的生长发育。

此外,如果霉菌穿透虾壳的话,还有可能直接侵入虾体造成机体感染,这样虾的存活率就会更低。

水霉病的发生与缺乏生态环境,水体过于浑浊、暴露在阳光下和高温、酸碱度不平衡以及过于拥挤等都会增加胁迫因素,因此引起病情暴发的几率增得很高。

此外,土壤也可以是水霉病的一个主要传染来源,特别是在雨季。

预防措施加强生态环境控制在养殖小龙虾时,在生态环境上要保持清洁,避免过于浑浊、过度疏松的土质、水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清理掉生长在水底下的有害生物。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减少水霉病的感染几率。

加强教育和管理为提高水性小龙虾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严格的教育和管理措施,确保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

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要有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小龙虾生长中的问题与疾病的防控和治疗。

对养殖过程中的虾类进行检测定期检查水中硝酸盐、硫化物、氨、氧等数值,确保虾类生长环境不出问题,检查虾壳表面是否有异样霉菌细胞,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控制养殖密度不要在一个池塘中养殖太多数量,过度拥挤不仅直接影响到虾的养殖,也将增加水霉病的传染几率。

因此,养殖户要注意控制小龙虾的养殖密度。

排出受污染水体定期检查养殖水体,发现水体受到污染时,应多次进行换水,或者使用过滤装置来去除病菌,保持养殖水体的清洁。

排出受污染水体,对小龙虾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防治措施采用生物饵料采用生物饵料来对水体进行改善,提高虾类的生长环境,生物饵料能够增强水体的抗污染能力,提高小龙虾的抵御病菌的能力。

小龙虾养殖系列课之二《龙虾常见病害防治》 小龙虾养殖技术

小龙虾养殖系列课之二《龙虾常见病害防治》 小龙虾养殖技术

小龙虾养殖系列课之二《龙虾常见病害防治》小龙虾养殖技术纤毛虫附着在虾和受精卵体表,附肢、鳃上,形成淡黄色棉絮状物或黄绿色绒毛,对外界刺激无敏感反应、活动无力、虾体清瘦、行动迟缓、头胸甲发黑、体表多黏液,全身沾满泥脏物,拖着条状物,俗称“拖泥病”,蜕壳不能顺利进行,病虾多在早晨浮于水面。

成虾、幼虾和虾卵都可能感染,在有机质的水中极易发生。

预防1、彻底清理虾池并消毒杀灭池中病原体。

2、清理池中污物,注新水,降低水中的有机质含量。

3、养殖中采用池底改良活化素,光合细菌、复合芽孢杆菌,改善水质和底质。

4、在饲料中添加鱼虾5号0.1%,虾蟹蜕壳素0.1%、虾康宝0.5%、维生素C 脂0.2%,利于蜕壳除掉纤。

5、纤虫净全池泼洒。

治疗1、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mg/kg全池泼洒。

2、用20~30mg/L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连续3次。

3、用农康宝1号0.2mg/L全池泼洒。

4、用纤虫净或甲壳宁全池泼洒。

5、病虾在醋酸液中药浴1min。

6、用甲壳净0.2mg/L泼洒。

7、用杀灭海因0.4~0.6mg/L全池泼洒。

2.软壳病虾壳变软且薄、体色不红或灰暗、与肌肉分开易剥离、活动缓慢、常在沟边漫游,并有死亡现象。

预防1、冬季清淤,暴晒。

2、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后每20天用25mg/L生石灰化水遍洒。

3、施用复合牙孢杆菌250mg/亩,促进有益藻类生长。

4、控制放养密度。

5、池内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75%。

6、在饲料中增加蜕壳素。

7、投饲多样化,增加含钙饲料。

治疗1、全池泼洒池底改良活化素20kg/亩。

2、用2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

3、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投喂,每天1次,连用7~10天。

4、饲料内添加3~5%蜕壳素,连续投喂5~7天。

3.蜕壳障碍病小龙虾在蜕壳过程中或蜕壳后死亡,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

预防1、用过磷酸钙1~2mg/L化水全池泼洒。

2、在饵料中添加藻类或卵磷脂、豆粕、蜕壳素等预防。

3、投放优质饲料,增加营养,换水、改善水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渔美康服务案例填写表
技术员:王健男地点:汉川市杨林新林填表时间:2017.6.6一、检测项及检测结果
基本信息
养殖户姓名:杨志高
联系地址:汉川市杨林新林
池塘情况:水面:15亩水深:50公分
水色:正常吃食状况:正常主养品种:小龙虾
水质检测
1、PH值:8.8
2、氨氮:0.1
3、亚硝酸盐:小于0.05
死亡情况:
5.20的几天,每天最多死亡十几斤
二、主要问题分析及确诊
养殖户五月中旬发现龙虾死亡,没有活力,之前一直也是用的渔美康的产品以及内服药。

死虾严重后,再泼洒水黄金,杀菌、培菌美6号,喂内服药。

持续用药一段时间之后好转。

三、处理方案
第一天水黄金泼洒型,2亩/袋
下了雨
第三天,上午,特消,2亩/袋
第四天,上午,菌美6号1亩/瓶
同时内服水黄金加美康1号,美康6号每组一包饲料,连续7天。

四、处理后跟踪结果
1、水质情况:正常
2、养殖动物死亡情况(按日期记录):
5.20的几天,每天最多死亡十几斤
用药后减少。

6月开始,稳定在每天10只左右死亡
五、对案例的总结:
每年的五月六月都是虾子发病死亡的高峰期。

此时处理应该认真分析各种症状。

小龙虾首先做好疾病的辨别:
1、断须,易断肢体(短须的断点发白,可能是弧菌导致的。


2、肝脏发白(高蛋白的饲料,抗生素的滥用都会导致肝脏负荷大,无法承受住营养高的饲料。


3、空肠空胃(发生炎症后,影响小龙虾的进食,甚至完全不进食。

)4、四肢无力(疾病的最直观的,根本无法起卖,布网)
5、腹水严重(细菌侵蚀机体后,导致胃内渗透压改变,体液外流)6,烂尾,尾扇鼓包,腐烂
7,黑鳃,鳃部为褐色,黑色,细菌感染
8,断肢,小龙虾腹部,副肢腐烂,无力
小龙虾肠炎:
1,粪便发红(但是吃了腐烂的草梗就会发红)
2,某部分呈节球状
3,有黄色脓液
注意:治理虾子发病一定要注意同时调节外部环境。

定期使用内服药的池塘对比起来更加容易控制、治疗疾病。

六、客户合影照片、场景照片及用药前后病理变化的对比照片:
使用前:
使用后:无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