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食品案例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案例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案例起首,国内某省某县一养殖场存在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该养殖场将大量的化学添加剂投放到鱼塘中,以加速鱼的生长速度和增加产量。
然而,这些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不仅对环境产生了污染,还对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了严峻恐吓。
例如,一些添加剂含有毒物质,会残留在养殖水产品中,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其次,某市的一个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
该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劣质饲料,其中混有一些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养殖水产品被人体摄入,对健康产生危害。
据相关报道,曾经有一位消费者因食用该养殖户出售的水产品后出现中毒症状,而该水产品也被检验出含有有害物质。
再次,某渔场为了增加养殖水产品的产量,过度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不仅对水质环境造成了污染,还会引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养殖耐药性问题。
当消费者长期食用这些含有抗生素残留的养殖水产品时,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在治疗疾病时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养殖场的检查力度,并对违规经营者进行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养殖户也应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选择优质饲料、规范养殖方式,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选择正规渠道采购水产品,关注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报告,缩减食用不合格的养殖水产品的风险。
总之,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是一个与每个人都休戚与共的问题。
只有通过不息加强监管、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对于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增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峻恐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养殖过程的监管,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家庭农场案例范文

家庭农场案例范文概述:在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渐渐认识到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包括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等。
为了追求更健康、有机的食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业,并开始尝试在城市周边建立家庭农场。
王氏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家庭农场的基本信息:王氏家庭农场位于北京市郊区,占地面积100亩。
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并且水源充足。
家庭农场主要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和草药。
此外,他们还养殖了一些家禽和家畜。
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王氏家庭农场采用有机农业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
他们遵循自然的节律,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
他们注重土壤的改良和保护,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的方式来促进植物生长和健康。
此外,他们还利用农作物轮作和休闲休耕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家庭农场的种植和养殖:王氏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有机蔬菜包括番茄、黄瓜、胡萝卜、茄子、甘蓝等;有机水果包括苹果、梨子、葡萄、草莓等。
他们注重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并且以无公害、无添加的特点来吸引消费者。
此外,王氏家庭农场还养殖鸡、鸭和兔子。
他们提供有机鸡蛋和有机家禽肉,以及兔肉等。
养殖过程中,他们充分利用农作物剩余物和有机肥料,实现了养殖和种植的有机循环。
销售渠道和市场反馈:王氏家庭农场采取多种销售渠道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他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销售,如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和销售,开设线下市场摊位等。
他们还与周边的有机食品店和餐厅合作,提供有机农产品。
市场反馈一直以来都很好。
消费者对他们的产品口碑良好,认可他们的有机种植和养殖方式。
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价格也较高,但消费者还是愿意购买,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健康的投资。
社会影响和发展前景:王氏家庭农场的成功不仅使他们自己受益,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们通过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此外,他们还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发展前景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家庭农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双汇瘦肉精事件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事件始末= 据央视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
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
遭曝光后,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
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孟州市、沁阳市等十几家养猪场,都在养殖这种肌肉发达的“健美猪”,和普通的猪肉相比,这种猪肉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且能多卖几十元钱。
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3月26日双汇董事长万隆曾小规模邀请部分媒体进行沟通,并表示双汇是“代人受过”。
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双汇董事长、71岁的万隆鞠躬道歉,并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经济上受损超过121亿元。
万隆代表管理层向消费者再次致歉,并对曝光“瘦肉精”事件的央视等媒体也表达了感谢,期望继续得到在场的经销商、供应商、投资者以及金融部门的支持。
为了消除影响,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万隆昨日宣读了双汇集团的六项决定:1、强化源头控制。
执行生猪头头检验,原辅料强化批批检查。
2、成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监督企业各个环节。
3、建立双汇集团食品安全奖励基金,每年“3??15”做总评。
4、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制度。
5、引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作为独立监督机构进行第三方监测。
6、加快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
在大会现场,众多经销商对万隆和游牧的发言给予了<a name=baidusnap0></a>掌声</B>,且有经销商用“双汇万岁”的口号表达对双汇的支持。
双汇大股东鼎晖投资的代表昨日也在现场表示,不担心双汇由于整改食品安全造成成本上升的问题,鼎晖对双汇的管理团队“非常认可,非常有信心”。
据公开资料显示,鼎晖投资间接持有双汇发展25.36%股权。
瘦肉精的作用“瘦肉精”能使猪提高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猪毛色红润光亮收腹,卖相好;屠宰后,肉色鲜红,脂肪层极薄,往往是皮贴着瘦肉,瘦肉丰满。
肉牛典型案例

肉牛养殖的典型案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肉牛养殖业逐渐成为农业领域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肉牛养殖案例,下面介绍一个典型的肉牛养殖项目。
项目名称:XX肉牛养殖场地点:某省某市某镇养殖规模:存栏肉牛XX余头,年出栏肉牛XX余头。
养殖模式:采用现代化养殖模式,包括饲料加工、牛舍建设、疫病防治、繁育等多个环节。
技术应用: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如智能化饲喂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提高养殖效率和牛肉品质。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到XX余万元,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社会效益:通过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了当地农民的养殖水平,减少了环境污染,保障了食品安全。
经验总结:1. 选址要合理: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
2. 养殖规模要适度: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合理规划养殖规模。
3. 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智能化饲喂、环境监控等技术,提高养殖效率。
4. 注重疫病防治: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
5. 做好环保工作:合理处理养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市场营销要做好: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
通过以上经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肉牛养殖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场址选择、养殖规模、技术应用、疫病防治、环保和市场营销等。
此外,XX 肉牛养殖场还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高牛肉品质和口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同时,该养殖场还与当地农户合作,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了周边地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XX肉牛养殖场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和品质。
同时,该场还将积极拓展市场,扩大肉牛的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美味的牛肉产品。
总之,XX肉牛养殖场是一个成功的肉牛养殖项目,其成功的经验可以为其他肉牛养殖场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未来的发展中,肉牛养殖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都市农场案例

国内都市农场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越来越受限,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对健康、有机食品的需求,国内出现了许多都市农场,这些农场在城市中种植和养殖各种农产品,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内的都市农场案例,并重点讨论它们如何满足市民对食品的需求。
一、都市农场案例1. 北京“农庄一哥”北京“农庄一哥”是一家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都市农场。
该农场占地约100亩,拥有多种农作物和家禽。
农场通过无公害种植技术,种植出高营养、无农药的农产品。
此外,农庄还有一个养蜂项目,为市民提供纯天然的蜂蜜。
2. 上海有机农场上海有机农场位于上海市金山区,占地约50亩。
农场以有机种植为主,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
他们还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系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场里,市民可以亲自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采摘,增强了市民对食品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3. 广州都市农场广州都市农场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占地约150亩。
农场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并养殖家禽和水产。
他们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的方式,种植出无公害的农产品。
此外,农场还提供农产品直供服务,将新鲜的农产品直接送达市民家门。
二、满足市民需求的方式1. 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都市农场通过采用无公害种植、有机种植等方式,种植出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市民可以放心购买这些农产品,不用担心农药或化肥的残留物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2. 提供参与性体验一些都市农场允许市民亲自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采摘。
通过亲身体验,市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增加对食品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3. 提供直供服务一些都市农场直接将新鲜的农产品送到市民家门。
这样可以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方便市民购买当地生产的农产品。
4. 提供教育活动一些都市农场还会举办一些农业教育活动,例如农业知识讲座、农业技术培训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市民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市民的农业意识。
经典海洋牧场案例

经典海洋牧场案例海洋牧场是一种以人工养殖水生动物为主的农业模式,通过在海洋中建立养殖基地,利用海水资源进行养殖,既可以满足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又可以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以下是关于经典海洋牧场案例的介绍。
1. 挪威的三文鱼养殖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国家之一,其采取了现代化的海洋牧场养殖技术。
在挪威的海域中,建立了大型的网箱,养殖三文鱼。
通过科学管理和控制,确保了养殖环境的稳定和三文鱼的健康生长。
2. 美国的贝类养殖在美国,特别是在东海岸的沿海地区,贝类养殖是一项重要的海洋牧场业务。
贝类养殖主要包括牡蛎、扇贝等。
通过在海洋中放置贝类养殖网和人工提供的饵料,促进贝类的生长和繁殖,满足市场对贝类产品的需求。
3. 中国的海参养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参养殖国家之一。
海参养殖利用优质的海水资源,在海洋中建立养殖池和养殖场,通过人工喂养和管理,培育出高品质的海参。
海参养殖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对海参的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4. 日本的海藻养殖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藻养殖国家之一。
海藻养殖利用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养分,通过人工种植和管理,培育出多种多样的海藻。
海藻养殖业不仅满足了日本国内对海藻的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5. 澳大利亚的珊瑚养殖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
澳大利亚通过建立珊瑚养殖基地,利用人工方法培育珊瑚,保护和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
这种海洋牧场模式既可以保护珊瑚的多样性,又可以提供珊瑚资源。
6. 荷兰的贝壳养殖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贝壳养殖国家之一。
通过在海洋中放置人工贝壳养殖网,种植贝壳种子,培育出大量的贝壳。
贝壳养殖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贝壳的需求,还可以净化海洋环境,改善生态系统。
7. 加拿大的龙虾养殖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龙虾养殖国家之一。
通过在海洋中建立龙虾养殖池和养殖场,利用海水资源养殖龙虾。
龙虾养殖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龙虾的需求,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养殖技术的成功案例解析

养殖技术的成功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养殖业也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在养殖业中,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对于提高养殖质量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养殖技术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启示所在。
第一个案例是宠物狗养殖行业中的成功案例。
宠物狗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人们对狗的品种、健康和纯度等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家成功的宠物狗养殖企业在其狗舍中使用了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保持舒适的环境条件,这家企业成功地提高了狗的存活率和繁殖效益,并且培养出高品质的宠物狗,满足了市场对品质的要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养殖业中,创新的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个案例是水产养殖行业的成功案例。
水产养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一家成功的水产养殖企业通过引入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实现了稳定的生产和高效的养殖效果。
该企业采用了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水质的溶解氧、温度和pH值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控制。
此外,该企业还应用了先进的饲料管理系统,精确计算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确保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
这个案例表明,在水产养殖业中,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实现养殖的稳定和高效。
第三个案例是禽类养殖行业的成功案例。
禽类养殖是一个重要的家禽产业,鸡、鸭和鹅等禽类产品的市场需求一直很高。
一家成功的禽类养殖企业通过应用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
该企业采用了智能化的养殖笼和饲喂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的饲喂和管理。
同时,该企业还借助基因改良技术,培育出了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禽类品种,提高了禽类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禽类养殖业中,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可以提高养殖规模和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成功的养殖技术案例的共同点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基因改良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加生产效益和产品的品质。
经典食品安全案例事件

经典食品安全案例事件案例一:“养羊大县” 添加瘦肉精问题羊肉流向多地3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3·15”晚会上曝光了号称“养羊大县”的河北省青县养羊产业中喂养瘦肉精的问题。
据了解,青县是河北省一个重要的养羊基地,每年大约出栏70万只羊。
养殖户向记者透露,这里的羊在饲养过程中添加了瘦肉精。
5月日,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央视3·15晚会曝光案件线索查处情况”。
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依法注销河北天一肉业有限公司食品经营许可证。
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排查,重点检查牛羊肉经营者的检验检疫证明、索证索票等情况并抽样送检,检验暂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对羊肉开展全面排查,静海区2家市场主体2批次羊肉检出“瘦肉精”,已被立案调查。
经查,2家市场主体均从同一家批发商处购进,已将问题羊肉查封,并将该批发商移送公安机关。
案例二:小龙坎后厨脏乱差上热搜3月15日下午,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出致歉声明,表示公司对小龙坎南京玄武店以及个别门店出现的问题深表歉意,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立刻停业整顿,全力配合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
声明还称,报道中所涉及的门店其违规行为严重违背小龙坎的加盟运营要求,与企业宗旨严重背离,公司将严肃处理。
案例三:曼玲粥店吃剩的排骨再下锅三米粥铺皮蛋徒手捏碎3月16日下午,#福州曼玲粥店将吃剩排骨再下锅#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15日,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第一帮帮团》栏目报道,福建福州曼玲粥店宝龙分店,多名员工在长时间未洗手的情况下徒手抓取食材,更有甚者,将当晚吃剩的排骨捞出回收,加入了给顾客的山药排骨粥中。
16日,曼玲餐饮发布处理通报称,强制关停曼玲粥店福州宝龙店的第三方外卖账户和线下店铺,对店铺全面彻查,主动向政府监管部门汇报整改情况。
另外,线上线下全面排查全国曼玲粥门店卫生、食品安全问题,避免再次发生此类问题;加强门店实时监控,对今后违规门店做通报批评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案情 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王某甲伙同郝某某、王某乙,在西宁市城北区 某粮油店内使用购进的AB粉及无根豆芽剂,加工有毒、有害“毒豆芽”,并以盈利 为目的销售“毒豆芽”。2014年1月2日,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区分局从3人经营的豆 芽作坊内查获价值6139元的豆芽4900斤、半成品绿豆芽432斤,无根豆芽剂1497支、 AB粉4包。经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鉴定,查获的豆芽中的6-苄基腺嘌呤 含量为2.6ug/kg。 审判结果 3名被告王某甲、郝某某王某乙犯生产、销售有毒、有 害食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有期徒 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0元;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0元。扣 押物证无根豆芽剂1497支、AB粉4包,没收销毁。 原审被告人王某甲、郝某某向 二审法院提起上诉,经审理,维持一审法院分别对王某甲、郝某某和王某乙的定罪 及附加刑部分的判决,及对扣押的物证无根豆芽剂1497支、AB粉4包,没收销毁。 但鉴于3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行为被较早查处,造成的社会危害性 相对较小,其3人在归案后认罪态度好,二审期间足额缴纳罚金,对3人的有期徒刑 部分的刑罚作出了分别予以从轻处罚的判决。
案例五:食品加工滥用工业原料生产的“毒明胶”
• 2014年3月15日,央视报道,福建三铭公司从制革厂大量采购经有毒有害工 业原料处理过的垃圾皮料,通过一系列漂洗处理,最后生产出所谓的药用明 胶。这种有毒、有害工业原料处理过的垃圾皮料,不但做成了所谓的药用明 胶,而且还被加工成大量的食用明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原料被广泛用于糖果、 乳品、饮料和冰激淋等食品加工。经调查,雅客、金冠、蜡笔小新等大型糖 果企业都使用此类所谓食用明胶生产糖果。 • 查处结果 自3月15日央视披露了与福建省有关的明胶事件后,福建省、 市、县食药监局启动应急预案,联合调查住前往现场调查核实。其中,福建 三铭胶业有限公司已停产,有关的药用明胶库存量也被查封。调查组对库存 的所有批次产品进行抽验,并对原材料供应商评估情况进行核查。福建省食 药监局根据国家总局统一部署,下发《关于对明胶、明胶用空心胶囊和软胶 囊药品开展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
案例二:皮口镇养殖海参大量添加抗生素
• 2014年9月,央视曝光辽宁大连普兰店市皮口镇——大连周边海域养殖海参最大的一片区域, 由于养殖户大量添加抗菌素等药物,导致近海物种几乎灭绝。记者调查发现,每当海参圈 放水的时候,周边就会有死鱼,对于近海的候鸟来说充满威胁。据一位海参养殖场老板介 绍,他们清理海参粪便或污渍,使用的都是次氯酸钠和医用双氧水。最终,这些养殖废水 都将排到海里。除了漂白剂,养殖中还要投药杀死海参圈里的其他生物,以便其他生物不 会与海参争营养。为了提高海参幼苗成活率,防止生病,养殖户会在参苗池里大量添加抗 菌素等药物。不仅仅是大连庄河,整个渤海湾的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一带,生态系统已经 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氮磷比重已严重失衡。 • 各方意见 针对央视曝光“大连养殖户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养海参”事件,2014年9月 16日,辽宁省海洋水产养殖协会组织专家召开发布会回应称,报道以偏概全,已对当地海 参产业造成冲击。与会专家强调大连海参养殖“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仅在育苗期用药, 上市时已降解。国家对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有严格的规定,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安全的。也有 观点认为水产养殖中不应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十分有害,不仅会加重养殖业者的经济负 担,还会造成药品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因抗生素的过滥使用而造成水产养殖动物产生耐 药菌和正常菌群失调的结果,从而影响机体健康。
案例三:硫磺熏制“毒生姜”
• 2013年5月9日,山东潍坊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引发 全国舆论哗然。而这次曝光则是记者在山东潍坊地区采访时,一次意外的反面查获报道。本来 是准备对生姜种植大市,收集素材对潍坊菜蓝子工程作正面的典型报道。没有想到从当地田间, 突然发现了剧毒农药包装袋,记者看到这个蓝色包装袋,上面显示神农丹农药。每包重量1公斤, 正面印有“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大字,背面有骷髅标志和红色“剧毒”字样。这一发现让 记者大吃一惊,这里竟然还有人明目张胆滥用剧毒农药种植生姜,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问题,而 是涉及众多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问题。记者不动声色,在3天的时间里,默默走访了峡山区王家庄 街道管辖的10多个村庄,发现这里违规使用神农丹的情况比较普遍。田间地头随处都能看到丢 弃的神农丹包装袋,姜农们不是违法偷偷的用,而是成箱成箱地公开使用这种剧毒农药。此报 道一出,立即成为一个公共事件。 • 据悉,神农丹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当 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使用剧毒农药种出的姜,他们自己根本就不吃。而且当 地生产姜本身就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出口国外的标准,那是绝对不使用剧毒农药的,因为检测 严格骗不了外商。另一个就是国内销售的标准,可以使用剧毒农药,因为国内的检测不严格, 当地农民告诉记者,只要找几斤不施农药的姜送去检验,就能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出 来。
案例六:王申良等生产、销售“毒腐竹”被判刑
• 2014年1月7日,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检察院向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 王申良、关参风、孙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在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鲁电水泥厂东南角出租厂房内,被告王申 良、孙某夫妇在没有取得相关手续的情况下,雇佣被告人关参凤等十几名工人非法生产腐 竹,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增筋剂”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并进行销售,销售金额为 337.8367万元。 • 王申良、关参风、孙某等人明知在腐竹中添加“增筋剂”等非食品原料会对消费者的 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为了牟取暴利,仍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添加,并进行销售,其行 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案例四:湖南“镉大米”
• 2013年5月,湖南省攸县3家大米厂生产的大米在广东省广州市被查出镉超标 事件经媒体披露。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通报了顺德市场大米检测结果,在销售 终端发现了6家店里售卖的6批次大米镉含量超标;在生产环节,发现3家公 司生产的3批次大米镉含量超标;在流通环节抽检了湖南产地的大米。5月16 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检结果, 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镉含量超标。从5月19日开始,攸县已经召集农业、 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此展开调查。就问题大米的披露过程来看, 监管部门也像挤牙膏一般,最初只是公布了抽检结果,数天后才公布问题企 业的名单。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信息披露方式,让消费者手里的饭碗端得 愈加沉重。
• 2014年4月4日,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以共同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被告人 王申良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00万;判处被告人关参凤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0万元; 判处被告人孙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