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执行案..汇编
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一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 月集》影响很大。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 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 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因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 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1927 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 《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 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 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意象”简释 意
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 思想感 情与客 观物象 融合, 形成意 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 境界。
诗人介绍
毛泽东,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 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 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湖南省湘潭韶 冲人,生于1893年12月26日,逝 世于1976年9月9日。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单元复习01 第一单元
课本回顾
1. 《沁园春·长沙》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3. 《百合花》《哦,香雪》
课本回顾
第1课《沁园春·长沙》
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 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 填进去。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高二语文学考复习学案

学考复习学案·必修一第一单元班别姓名学号效果《沁园春·长沙》1、给加点字注音:沁.园春 ( ) 百舸. ( ) 挥斥. ( ) 遒.劲 ( ) 惆.怅 ( )稠.密 ( ) 寥.廓 ( ) 峥嵘.. ( ) 遏.制()2、解释词意:峥嵘岁月:书生意气:激浊扬清:3、文学常识: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58字以内)、(59-90字)和(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4、诗词内容总结归纳(1)全词表达了什么情感?(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4、素材积累:《雨巷》1、给加点的字注音:寂寥. ( ) 彷徨.. ( ) 颓圮.( ).. ( ) 彳亍静谧. ( ) 所向披靡.( ) 奢靡. () 矫.揉造作 ( )2、文学常识丁香:丁香,又名百结、情客或鸡舌,是我国名贵花木。
丁香有两种,一种为木樨科丁香,开紫白两色花,因其花筒细长如钉,花香浓郁,故得此名。
不结果实,丁香为其花蕾。
另一种为桃金娘科丁香,其果实气味芬芳,又谓母丁香。
诗人带着自身的感情从不同角度审视丁香,使之具有了丰富的意蕴。
一、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如杜甫的《江头五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宅后,庶使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此诗前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清淡素雅的丁香形象:柔弱、枝繁、素艳。
丁香花团锦簇,外朴而内秀,花色明丽,又香气馥郁,淡雅清幽,被人们称为“花中君子”。
后四句则写出了丁香高洁的内质。
幽人指幽居之士,古代常指隐士。
柔弱的丁香被赋予了高贵的品质、坚强的个性,它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与世同流合污,遂成为作者独立人格的化身。
语文必修一 复习学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学案【学考目标】1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如词的基本知识,第一单元诗歌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2 背诵第一单元的诗歌。
3 能积累赏析诗歌的基本要点,如意象,意境的想象,艺术手法的运用(借景抒情,象征,对比,渲染等)。
《沁园春长沙》【自主复习】①字词积累沁(qìn)园春:词牌名。
漫江:满江。
百舸(gě):舸,大船。
霜天:指秋天。
寥廓(liáokuò):指宇宙的广阔。
苍茫:旷远迷茫。
峥嵘(zhēngróng):不平凡,不平常。
挥斥方遒(qiú):遒,强劲有力。
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浪遏(è)飞舟:遏,阻止。
意气:这里指意志和气概。
另可作贬义,指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粪土,名词的意动用法,把……视如粪土。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②文学常识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词最初称为或,是配音乐的。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
③诗句默写1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
,。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达标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橘.子洲()百舸.()惆.怅( ) 寥.廓()携.手()遒.劲()峥.嵘()遏.制()沁.园春( )2.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子洲(jú)遒.劲(qiú)B峥嵘..(zhēngróng)携.手(xié)遏.制(è)C漫.江(màn)寥.廓(liáo)挥斥.(zhì)D惆怅.( chàng) 稠.密(chóu)苍茫.(máng)3、下列各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 )A百舸橘子洲遒劲飞翔B峥嵘携手砥柱遏制C漫江急躁廖廓挥斥D惆怅讴歌稠密苍茫《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自主复习】①文学常识1.徐志摩,笔名,,著有等诗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河北安平中学高一语文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目标:1.诗歌表现手法的归纳背诵。
2.文学常识的归纳背诵。
3.情景默写,强化理解背诵。
二.内容:1.本单元诗歌涉及的表现手法:①景物描写的手法:空间角度:远----近;上----下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以视觉听觉为主实写、虚写修辞: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借代、反复(回环复沓)、叠词、排比、对比②象征③抒情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④人物描写的手法:细节描写2.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词的有关知识(1)起源:在隋唐之际配合燕乐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歌辞形式,是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大盛于宋,延续于后代,相传至今。
(2)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即:一首词的词牌限制这首词的形式(句数、平仄、押韵等),紧连着词牌的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也就是说词牌表明形式,词题表明内容。
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等。
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沁水公主有个园林,后被外族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由此而得名。
(3)词的分类: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以上: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
作家作品:(1)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
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作品创作分早期和后期两部分。
早期作品多写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有朦胧含蓄之美,代表作《雨巷》。
《雨巷》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这首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后期作品多写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显得明朗、诚挚,代表作《我用残损的手掌》。
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学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木直中.绳其曲中..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吾尝跂.而望矣假舟楫.者风雨兴.焉蛟.龙生焉不积跬.步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蛇鳝之穴.2.习其句读.近谀.六艺经传.作《师说》以贻.之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的意义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已:2.木直中.绳中:3.冰,水为.之为:4.虽有槁暴..槁暴:。
槁:;暴:5.金.就砺.则利金:;砺: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7.吾尝跂.而望矣跂:8.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彰: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利足: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舟楫:;水:;绝:11.不积跬.步跬:。
12.驽.马十驾驽:;驾: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镂。
14.用心一.也一:15.①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惑:;②孰能无惑.惑:;③惑.而不从师惑:;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16.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道:②吾师道.也道:③道.之所存道: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⑤余嘉其能行古道.道:⑥彼与彼年相若业,道.相似也道:17.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②吾从而师.之师:③吾师.道也师: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⑥不耻相师.师:⑦孔子师.郯子、苌弘……师:⑧师.说师:1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19.是故圣益.圣益:20.或.师焉或:2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
齿,2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23.士大夫之族..之族:24.圣人无常.师常:25.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徒:;贤:2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
六艺,指。
传,。
通,。
27.作《师说》以贻.之贻:。
三、指出下列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并加以解释1.以为轮以为:。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
3.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所以,。
人教版必修一第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总复习教案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大河坎中学王峰教学目的:1、复习本单元内容,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区别。
2、学会从意象、体势、手法等几方面探究诗词的思想感情或主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总结诗词鉴赏的几个方法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找准意象,用运想象和联想进入诗境,正确理解诗词主旨,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注意诗歌语言是一种变形的语言,注意品味诗歌语言的含蓄性、音乐性、超常性。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读法、透导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多媒体展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人生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季羡林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微。
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散文的佳妙处,也不免有些隔膜,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话说文学趣味》同学们进入高中,第一单元就安排诗词,除了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到高中语文课有诗一般的意蕴,为今后三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渐渐学会诗意的生活,让生活充满诗意。
二、探究文本(一)古诗词格律初探1、听《沁园春•长沙》朗读,学生齐读2、提问词牌名“沁园春”的格律要求,多媒体呈现《沁园春•长沙》的句数、平仄、押韵并讲解。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平平仄,仄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韵)。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蛛岁月稠。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语文必修一学考复习学案汇编人教课标版版教案

学考复习教案必修一章首品悟人生没有乞丐利从南站送完朋友回来,蒂了一个故事: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正午,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
在站,上来了一残疾的父子。
中年男子是个盲人,而他不到十的儿子呢,只剩下一只眼睛稍微能看到西。
当子往前开,小男孩张口了:“各位女士先生,你好,我的名字叫姆,下边我唱几首歌大家听。
”接着,小男孩用子琴自自唱起来,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
正如人所料的那,唱完了几首歌曲后,男孩走到,开始“行乞”。
他走到人身,叫一声“先生”或“小姐”,而后静静地站在那边。
乘客都知道他的意思,但每个人都装出不理解的子,或干脆扭看窗外面⋯⋯当小男孩小手空空走到尾,利旁的一位中年女尖声大嚷起来:“真不知怎么搞的,的乞丐么多,上都有!”一下,几乎全部的眼光都集中到残疾的父子身上。
没想到,小男孩竟表出与年极不相当的冷峻,一字一地:“女士,你了,我不是乞丐,我是在唱。
”【思悟一】人生没有乞丐,只需希望在。
面的窘境,只需心永朝着太阳,那么每一个清爽的清晨,翻开窗,你就会你的窗前有一美的花放,个世永着希望的序曲。
希望就在你的掌心,只需你愿意将它播种,而且用一的心作土壤,用一种著的信心把它灌,它必然会生根、芽,开出美的花,你也将收秋季的果。
【思悟二】能够不是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能够不是英豪,但心灵要与他等高;能够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
所低微者,不是指成就、地位的低下,而是指心灵低微致的人品的低下;所高者,也其实不是指一个人功可遮天盖地,而是指心灵高而成就人品的崇高。
小男孩身上真切体了种人品的高。
教材知梳理第一元一、内容回、《沁园春·沙》上写景,一个“看”字,七句,描了橘子洲美壮的暮秋风景,并即景抒怀,提出了“茫大地,主沉浮”的。
下回与友一同从事革命活的不平庸月,形象地归纳了初期共主士雄姿英的斗貌和英气派,地出了“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己任、敢于蔑反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雨巷》写得委婉朦。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全册汇编(精华版)

2020年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全册汇编(精华版)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重点说明:本单元有诗歌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中对普通妇女的歌颂之情。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要多读,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 “波光”“水草” “星辉” “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 “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也称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学习要点:第1课沁园春•长沙一、文学常识: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源于隋唐,盛行于宋。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 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二、课文再现背诵〈〈沁园春?^沙》〈〈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三、写作素材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年青春激情的写照。
第2课诗两首雨巷戴望舒_、课文再现背诵重点语段:撑着油纸伞,独白/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生平最纯粹可贵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 森林,山谷,湖泊,草地,是我的课堂;变幻的 云彩,绚烂的晚霞,隐现的星月,田间的麦浪是 我的功课;瀑吼,松涛,鸟语,雷声是我的老师, 我是他们受教的弟子。(徐志摩)
他的人生像诗一样自由不羁,他的谈话是诗,他的 举手投足是诗,他的毕生行径都是诗,济南号的陨 落为这首诗画上了句号。英年早逝的徐志摩是个 大悲剧。但诗人的才情也许会因悲剧而愈显光辉。 他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但这一来一去间,他 的名字却镌刻在人们心上,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 思念。
《雨巷》多处运用重叠、反复手法,音调和谐, 节奏舒缓。首尾两节,语句几乎相同。重叠反 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 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首节、末节语意相似,都表达与母校告别时的 依依不舍。但末节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一层, 让人惆怅不已。
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包含了多少复杂情愫, 让读者联想和回味。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 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始 终萦绕心头。
烦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意象情感
思考:诗中出现了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有6个
背景道具
雨巷 油纸伞 丁香 篱墙
人物形象
我 姑娘
雨巷:
意象是个体概念。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 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 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山、林、江、舸、鹰、 鱼等6种意象。
意境 环境
意境是整体观念,如《沁园春·长沙》诗人通过这些意 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 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 读者心中已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已远远超出那6种意象所包含的内容。
小巷幽深,寂静,再加蒙蒙细雨,充 满朦胧美。
篱墙:哀怨,凄凉的氛围。
•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和雨巷是 契合的。 •暮春时节,寂寥的小雨,平添一份冷漠, 凄清的氛围,撑着一伞风雨的丁香女郎形象。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美丽 高洁
(皖)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简易木桥。
(1)此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作者怎样的 情感?(4分)
(2)请从虚实结合角度对后两句进行解析。(4分)
(1)此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 溪、花随溪流等画面。表现作者对琅玡美景的喜 爱,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醉翁亭 记》给我们的启示)。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执行案..
词的种类:
1、字数 : 小令( 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2、片数:
单调(仅有一段)
双调(上下两片)
三叠或四叠(三段或四段)
3、创作: 婉约派和豪放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 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 是苏轼、辛弃疾。
哀怨 彷徨
愁怨,忧愁,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又惆怅; 叹息,凄婉迷茫; 静默,消散
“我”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表现诗人对理想, 人生和美好事物 的追求。
“我”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远近
百舸争流。
高低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动静
万类霜天竞自由。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以天下为 己任,改 造旧世界 创造新世 界的战斗 精神
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要借助形象。但这形象浸染了诗人 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意”)。它不再是普通形象,而 是“意象”。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 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 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 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秦观等。
沁园春qìn 惆怅chóuchàng
峥嵘zhēngróng 寥廓……当作粪土。 意气:高昂的情绪。 义气: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 峥嵘岁月:不平常的岁月。 蹉跎岁月:白耽误时间。 书生意气:读书人奔放的热情。
表面说姑娘,实际在 说诗人自己。他因 为理想难实现,心境 冷漠凄清惆怅
“我”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继续追 寻丁香 一样的 姑娘
虽然理想渺茫 难实现
但对理想仍有 追求和憧憬
本诗主题:
《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诗人对现实 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 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2)实写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 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 发读者的想象,丰富画面内涵。(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雨巷》《再别康桥》:
• 寂寥liáo • 颓圮pǐ • 青荇xìng • 斑斓lán
姓廖liào 岂有此理qǐ 繁衍yǎn 谰言lán
彳亍chìchù 长篙gāo 河畔pàn 漫溯sù
笙箫shēng 浮藻zǎo 挑衅xìn 朔气shuò
• 寂寥:寂静空旷。
寂寞:孤单冷清。
• 彳亍:心情哀伤,走走停停。 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 凄婉:哀伤。声音悲哀婉转。 凄惘:悲伤失意怅惘。
• 颓圮:坍塌,破败。
• 漫溯:逆着水流。漫,不受拘束。
戴望舒(1905——1950 )“雨巷诗人”。望舒是替月亮 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 纯洁幽雅。抒情才子、诗歌尤物。 《萧红墓畔口占》 (作者:戴望舒) 走六个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的头边(偷)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海涛的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