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地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社会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社会主要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社会主要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社会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社会,本文将对其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社会学科。

政治政治是社会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八年级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的政治机构和民主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政治学科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

此外,还需要学习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加强对法律意识的认识。

中国的政治机构是八年级政治的重点之一,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政府、人大、政协等机构的作用和职责。

民主生活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地参与集体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是对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建议。

历史历史是八年级上册另一门重要学科。

八年级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早期的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古代文明是指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包括农耕文化、商代文化、战国文化和秦汉文化等。

中华民族的历史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历史,涉及到若干次战争,如“三国鼎立”,“五胡十六国”、“唐朝和平统一”、“北方民族地域的历史”、“南方各族地域的历史”等等,其中许多战争都很激烈。

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则是重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早期的资本主义道路是指中国在近代时期,早期改革派为了自我保持而走的道路,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鸦片战争之后,依赖于外资发展工业,并采取和平演变的道路逐渐推广洋务运动的时期;辛亥革命战争以后,地方重覆、民间民主运动表现活跃,军阀混战、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

地理地理是八年级上册学科中的最后一个方向。

地理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地球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自转、公转等现象,了解地图的图例、比例尺、坐标体系等基本知识。

小学社会知识学习地理历史和公民教育

小学社会知识学习地理历史和公民教育

小学社会知识学习地理历史和公民教育在小学阶段,社会知识的学习涵盖了地理、历史和公民教育等多个重要领域,这些知识如同基石,为孩子们构建起对世界的初步认知框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地理知识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从广袤的大陆到辽阔的海洋,从雄伟的山脉到奔腾的河流,孩子们通过学习地理,仿佛开启了一扇探索世界的窗户。

他们知道了不同的气候带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环境,了解到地球上各种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比如,知道热带雨林里有着丰富的物种,而沙漠地区则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挑战。

这种对地球环境的认知,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当孩子们明白自然资源的珍贵和有限,就会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家园。

历史知识的学习,则像是带领孩子们穿越时光的隧道。

他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明的辉煌,见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从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到现代社会的崛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孩子们学习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伟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能从历史的兴衰中领悟到一些道理,比如团结和奋斗能够带来繁荣,而贪婪和懒惰则可能导致衰落。

通过了解历史,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也能对未来有更清晰的思考。

公民教育在小学社会知识学习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教会孩子们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首先,孩子们要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在社会中享有自由和平等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权利。

公民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会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关心社区和社会的发展,参与公益活动,为改善周围的环境和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如,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或者为贫困地区的小伙伴捐赠书籍和衣物。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合作与分享,懂得了关爱他人,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价值观。

地理、历史和公民教育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

[小学社会]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小学社会]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

[小学社会]对社会课中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的思考与认识_政治论文_希望可以帮到您从1996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社会课将全面取代原小学历史课和地理课。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的规定,社会课内容中应包括社会常识、地理常识。

那么,为什么社会课要选择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同样是历史和地理常识,在单独设课中和社会课中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弄清这两个基本问题,对我们理解社会课中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选择和编排思路,进而走出历史和地理常识分科教学的框架,走进社会课综合认识历史和地理社会常识的体系,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一、史、地常识在社会常识中的地位(一)史、地社会常识是学生认识社会的两个窗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什么是社会常识?最简单概括的说明,就是关于社会的最基本的知识。

那么社会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借助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作这样的归纳:社会作为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享有共同的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同时它又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

从社会的特点来分析,社会具有“三性”。

一是时空性。

人的生活环境既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又有本地、外乡和他国的地域差别。

比如,中国作为一个社会范畴,有其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又经历着不同的发展过程。

二是团体性。

人不能离群索居,要与家人、邻居、社区居民乃至全国、全世界人民生活在一起,不同层次的环境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比如,华北平原人们的衣、食、住、行与江南水乡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同。

三是多元性。

人类社会得以延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通过不同的活动,不断地创造财富。

比如,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商业活动,就是一些最基本的经济活动。

由此可见,社会的这些特点,能够通过内涵十分丰富的历史和地理常识,予以最浅显的反映。

人类社会的历史地理分布

人类社会的历史地理分布

人类社会的历史地理分布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人类一直不断探索、学习和前进。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许多大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地理分布的变化。

人类社会历史地理分布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研究领域,从人类的远古开始,到现代社会的形成,各个时代不同的地区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远古时期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开始分布在非洲大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向世界其他地区迁徙。

人类最早的大规模迁徙始于大约1.7万年前,这一时期也称为旧石器时代。

人类在这一时期主要依靠手工制作石器来生存,以狩猎、采集、渔猎为主要生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地理分布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变。

约8000年前,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经济向农业文明转变,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此之后,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地理分布的演变。

古代社会在古代社会,人类社会地理分布的形态发生了进一步的变革,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明古国。

例如:中国、埃及、巴比伦等。

这些古代文明的出现,不仅对其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周边民族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理分布主要表现为农业社会向中原地区和河南地区的扩散。

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在河南地区,古代社会发展得也非常迅猛。

其现代文明和现代工业的发展,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

在地中海地区,古代社会的地理分布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希腊、罗马文明。

这些文明影响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并且在城市、语言、艺术、科技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另外,古代印度和波斯也是不可忽视的古代文化地区,二者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大量的发明创造。

中世纪在中世纪时期,世界各地的地理分布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欧洲成为了世界重要的力量,而且逐渐成为中心地带。

在这个时期,欧洲大陆的国家进一步壮大,新市镇也开始兴起。

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

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

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初中社会学科主要涉及中国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初中社会知识的一些重要点:1. 中国历史:主要包括古代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

古代历史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等朝代的兴衰。

近代史主要涵盖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事件。

现代史则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等。

2. 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气候与气象、地理环境与资源等内容。

人文地理则主要涉及人类社会的分布、人口与城市、交通与通讯、乡村与农业、工业与城市等内容。

3. 政治: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三个方面。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组织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内容。

政治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政治实践主要关注中国的政治运行和政府管理等方面。

4. 经济:主要包括经济基础、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等内容。

经济基础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基本情况。

经济体制主要关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模式的比较。

经济发展则重点关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等。

初中社会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思维能力,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因此,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社会学科的知识,加强对社会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

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

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是指通过社会交往和经验积累,以及学习地理和历史知识,来全面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这种综合知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的重要性、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培养这种知识。

一、综合知识的重要性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和分析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

其次,综合知识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全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广阔的思维视野,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最后,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还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合作。

二、综合知识的具体内容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地理知识方面,包括了全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

其次,历史知识方面,涉及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文化风俗、经济发展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

三、培养综合知识的方法培养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需要有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方法。

首先,通过学习综合知识的教材、书籍以及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地理和历史的基本知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看纪录片、参观博物馆等形式来加深对具体地理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其次,与此同时,应该注重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新闻与媒体信息,以充实自己对全球问题的认识。

此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交流、旅行等,也是培养综合知识的有效途径。

结论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习地理和历史的综合知识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提供解决问题的视角和策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知识,在不断拓宽视野的过程中,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社会初中知识点整理

社会初中知识点整理

社会初中知识点整理初中社会知识点整理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在初中社会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许多与社会有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整理一些重要的初中社会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历史知识点:1.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揭示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夏、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更迭。

4. 中外古代文明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珍宝之船的航行等标志着中外古代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5.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农民为经济基础,皇帝为统治核心,地主阶级、士人阶层和农民阶级等构成社会等级体系。

6.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基本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特点。

2. 世界人口与国土分布:人口密集的区域(亚洲、非洲等)和人口稀少的区域(北极、南极等),国土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国家等。

3.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预防:如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灾害的分类和预防措施。

4.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北方平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青藏高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理环境的特点。

5. 世界地理环境的特点:提及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北美洲的五大湖等地理环境特点。

政治知识点:1. 政治制度的分类:国家元首制度、议会制度、内阁制度、总统制度等政治制度的分类。

2. 政治权力的分立与合作:行政、立法、司法等政治权力的分立与合作的原则。

3.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4. 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合作方面的作用。

5. 民主与法治:民主制度与法治制度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等。

小学三年级社会了解的地理和历史

小学三年级社会了解的地理和历史

小学三年级社会了解的地理和历史地理篇地理是我们了解世界、认识环境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有自己的运动规律。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天。

二、大陆和海洋地球表面被陆地和海洋所覆盖。

陆地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的陆地上,有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海洋则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等。

三、中国的省份和省会城市中国是我们生活的国家,它有34个省份和直辖市。

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省会城市。

例如:广东省的省会是广州,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历史篇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感受传统的学科。

在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人类的起源和古代文明人类是地球上的智慧生物,我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洲。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等。

二、中国古代历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小学三年级,我们主要了解中国的两个重要时期:夏朝和商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三、传统节日和习俗在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它们代表着我们的文化传统。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吃团圆饭、放鞭炮,还有红包等有趣的习俗。

通过对地理和历史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文化传统。

希望我们在小学三年级社会课上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开阔眼界,培养对地理和历史的浓厚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热带地区四季的冷暖变化极小,但下雨和不下雨的时间相当集中,因此一般只分为雨季和旱季。

雨季热,旱季冷(或称凉季)。

热带大约处于南、北纬度10至30度之间。

这些地区处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与赤道低压带的过渡区域内,所以在北半球吹东北风,在南半球吹东南风;它的风向和风速,年内几乎稳定少变,气候学家叫它为“信风带”或“贸易风带”。

1年中,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范围在南、北半球的回归线之间(南纬23.5度至北纬23.5度)来回摆动。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夏至),此时,除了北回归线附近的温度最高外,赤道低压带也会随着太阳直射区的北移而北移至热带地区,以致把赤道低压带内的多雨现象也带到热带地区,使其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的冬至),这时赤道低压带也将移向南半球,以致北半球的热带地区被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南缘所控制,形成降雨稀少的气候。

据此,气候学家就根据雨水分布的特征来划分季节,而不是用冷暖的标准来划分季节了。

如北非的苏丹,1年中的季节就分为3季,即11至1月为干凉季;2至5月为干热季;6至10月为雨季。

其中干凉和干热两季,合起来统称为“旱季”。

)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3.“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瑞典的首都,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是丹麦最大的城市及最大港口,是丹麦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这里有著名的厄勒海峡大桥、美人鱼雕像、帝沃力公园.另外其中有中国参加的09年世界气候大会就是在哥本哈根举行的)4.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椭圆星系5.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尼泊尔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妙应寺白塔位于北京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

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

6.举世闻名的泰姬陵在:印度7.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数学家是阿基米德牛顿和高斯,其中阿基米德被称为“数学之神”、牛顿被称为“数学天才”、高斯被称为“数学王子”。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

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

代表作有:《论球和圆柱》、《论螺线》、《沙的计算》、《论图形的平衡》。

8.“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唐“薛涛笺”是唐朝诗人薛涛发明的,原用作写诗,是一种诗笺。

又叫做“浣花笺”“松花笺”。

薛涛是唐朝女诗人,其父为宫廷乐官,安史之乱入蜀逃避战祸,定居成都。

薛涛幼年丧父,生活无着,落入娼籍。

早年居成都浣花溪,善制诗笺。

薛涛侨居百花潭,东制深红小彩笺。

诗歌唱和,多是一张纸上写一首律诗或绝句,但当时的纸张尺寸较大,以大纸写小诗,浪费倒不要紧,要紧的是不和谐、不好看。

薛涛便让造纸工匠特地改小尺寸,做成小笺,自己又发明了新奇的染色技法,能染出深红、粉红、明黄等十种颜色,这就是所谓的“十样变笺”,这不是普通的信笺,而是专门的诗笺。

9.天文学天文学(Astronomy)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

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

主要通过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有重要的地位。

人类的基本学科包括:七大基础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

10.天文学家把全天空的星星按区域划分成多少个星座?88个现代星座大多由古希腊传统星座演化而来,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全天精确划分为88星座。

全天的88个星座是:北天拱极星座(5个):小熊座(最靠近北天极)、大熊座、仙后座、天龙座、仙王座。

北天星座(19个):蝎虎座、仙女座、鹿豹座、御夫座、猎犬座、狐狸座、天鹅座、小狮座、英仙座、牧夫座、武仙座、后发座、北冕座、天猫座、天琴座、海豚座、飞马座、三角座(小星座)、天箭座(小星座)。

黄道十二星座(12个):巨蟹座、白羊座、双子座、宝瓶座、室女座、狮子座、金牛座、双鱼座、摩羯座、天蝎座、天秤座、人马座。

赤道带星座(10个):小马座、小犬座、天鹰座、蛇夫座、巨蛇座、六分仪座、长蛇座、麒麟座、猎户座、鲸鱼座。

南天星座(共42个):天坛座、绘架座、苍蝇座、山案座、印第安座、天燕座、飞鱼座、矩尺座、剑鱼座、时钟座、杜鹃座、南三角座、圆规座、蝘蜓座、望远镜座、水蛇座、南十字座(小星座)、凤凰座、孔雀座、南极座、网罟座,天鹤座、南冕座、豺狼座、大犬座、天鸽座、乌鸦座、南鱼座、天兔座,船底座、船尾座、罗盘座、船帆座、玉夫座、半人马座、波江座、盾牌座、天炉座、唧筒座、雕具座、显微镜座、巨爵座。

11.我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哪一个城市?绥芬河市中国领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南至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跨纬度49度,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西到帕米尔高原,跨经度60多度,东西南北都是5000公里以上。

东边绥芬河市,西边新疆伊宁市,南边南沙群岛北边漠河市。

1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

金融资本雄厚。

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1st Estate)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2nd Estate),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

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3rd Estate),处于被统治地位。

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

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

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

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路易十六1789年5月由于财政困难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但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6月,他们毅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

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The Storming of the Bastille),法国大革命爆发。

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

君主立宪派制定了《1791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第一、二等级和大资产阶级取得了妥协,但和占法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没有缓和,相反,人民在斗争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国王。

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

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

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根源: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在18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思想启蒙运动就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人心了。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为大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13.吴六奇死于何人之手?归钟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注:此人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

吴六奇死于双全无敌归心树之子归钟之手14.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黄金、金刚石15.尼日尔河位于:西非16.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整个非洲面积的:1/317.非洲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18.非洲热带草原上最典型的动物是:斑马、长颈鹿1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20.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2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22.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运往海地,发生在:16世纪23.岛屿数量最少的洲是哪个洲?非洲24.非洲英雄马赫迪是哪个国家的?苏丹马赫迪(Mahdi),阿拉伯语音译,又译:麦海迪,意为“蒙受引导者”或“被引上正道的人”。

根据伊斯兰教的经典《圣训》预言:他是世界末日来临前的一个有宗教领袖性质的人物,是穆斯林的领袖,他降临世间,根据神圣的教法治理乱世,伸张正义,铲除暴虐,整顿伊斯兰教内部的全部分歧,复兴伊斯兰教的信仰,开创新纪元,在位7年。

他出自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发图买的后代中。

什叶派对马赫迪的看法与逊尼派有分歧,什叶派认为隐遁的伊玛目就是必将再降世的马赫迪。

在伊斯兰教的历史上,曾有很多人自称是马赫迪,其中最著名的是马赫迪·穆罕默德(原名穆罕默德·艾哈迈德1848-1885),他是19世纪末的苏丹反英民族大起义(即马赫迪起义)的领导者。

25.“杀龟大会”的“龟”是指:吴三桂26.吴三桂在清朝初期在哪里宣布独立?云南27.太阳在那一天离地球最远?夏至28.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多少?6000度29.日冕的内层温度约为多少?100万摄氏度30.太阳的大气主要有几层?分别为?3层;由外到内分别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31.太阳系中行星最大的卫星是:木卫三32.太阳的平均密度是多少?1.4克每立方厘米33.除了太阳,宇宙中哪一颗恒星离我们最近?比邻星34.太阳系九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和月亮、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5.火星有几颗卫星:236.地球内部的地核温度高于?4000摄氏度37.构成地壳的九十多种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三种是:氧,硅,铝空气的主要成分,由78%的氮21%的氧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与0.03%的其他杂质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氖氩氪氙38.来源于太阳能的新能源是:风能39.被称为太阳王的国王是谁?路易十四40.晋与十六国时期,谁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氏41.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距城约25公里,洞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始建于:东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的伊水河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