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二)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部分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年龄65岁以上,骨折为Garden Ⅲ或Ⅳ型,行关节置换手术;年轻患者或骨折无移位或移位较轻微,临床采取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5)双髋关节正位、患侧股骨中上段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CT扫描;(6)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2015年版)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C反应蛋白(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头颅CT、胸片、心电图。
( 7 ) 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检查(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3.术前抗骨质疏松治疗:参照《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5天。
外科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1]
![外科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1]](https://img.taocdn.com/s3/m/400001600b1c59eef8c7b434.png)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5.患者经济状况。
6.患者及家属的意见。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血心梗三项、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等。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科内病例讨论。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股骨颈骨折(日间)临床路径及表单

股骨颈骨折(日间)一、内固定取出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0)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术(ICD10-CM-79.1500x008)(二)诊断依据。
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王亦璁、姜保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致髋关节疼痛、不能站立、活动受限至我院骨科就诊住院手术治疗。
2.体格检查:患侧下肢短缩外旋畸形,腹股沟中点压痛,患肢纵向叩击痛阳性,患侧髋关节活动受限,患肢末梢血循、感觉、活动可。
3.辅助检查:X线/CT检查提示股骨颈骨折,骨折移位明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王亦璁、姜保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非手术治疗:对于年龄极大、身体状况极差的患者,骨折无移位,予以保守治疗,卧床、皮牵引或防旋鞋固定。
2.内固定手术治疗:年龄不超过65周岁的新鲜骨折,首先予以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若闭合复位无法获得满意复位,予以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3.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用于年龄超过65周岁、严重骨质疏松、全身情况差、局部并存其他疾病、骨折不愈合或陈旧性骨折、内固定失败等情况的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0)手术编码。
2.根据骨折特点可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
3.年龄在18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患者。
4.除外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及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除外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栓塞等骨折相关并发症的患者。
6.全身状况允许手术,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7.经济水平可耐受手术。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CRP、电解质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七项、凝血象、输血系列、血型;(3)心电图、胸部CT、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4)患肢髋关节X线正侧位片、骨盆正位X片。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

股骨骨折临床路径一、股骨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骨折(ICD-10:S72.00)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最全版)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最全版)一、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行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81.5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短缩外旋畸形。
3.辅助检查:髋关节X线片显示股骨颈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65岁以上且骨折按Garden分型为Ⅲ型、Ⅳ型的患者。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差,或相对高龄患者建议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四)标准住院日10-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72.00股骨颈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股骨颈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1-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6)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

附件1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0);股骨关节囊内骨折(ICD-10:S72.000x011);股骨头骨骺分离(ICD-10:S72.000x021);股骨颈头下骨折(ICD-10:S72.000x031);股骨颈经颈骨折(ICD-10:S72.000x041);股骨颈基底骨折(ICD-10:S72.000x051);股骨头骨折(ICD-10:S72.000x081);股骨部骨折(ICD-10:S72.000x082);开放性股骨颈骨折(ICD-10:S72.010)。
拟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包括空心螺钉内固定、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内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钢板螺钉](ICD-9-CM-3:79.150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具体依据如下:1.病史:常见于青少年高能量损伤,中老年人低能量摔伤病史,伤后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或者伤后仍能行走,但逐渐出现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行走。
2.查体:有明确的与症状相符合的体征,如患肢外旋畸形、短缩畸形、腹股沟中点下方压痛及轴向叩击痛等。
3.辅助检查:骨盆正位X线片,患髋股骨颈正斜位X线片,必要时做髋关节CT或MRI检查排除隐匿性骨折,影像学表现与症状体征相符合。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具体依据如下:1.诊断明确,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活动。
2.无以下手术禁忌证(1)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具体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0):726-732]执行。
(2)恶性肿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准入手术关键字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部分关节置换术
参考费用
40000-7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存在其他系统的疾病,转入相应的路径治疗。
路径名称
股骨颈骨折
路径类型 准入提示 准入诊断ICD10 准入诊断关键字 准入手术CM3
骨一科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部分关节置换术(ICD-9-CM-3: 8S17.25.20)00。,Q74.200x001,S72.000x031,S72.000x041,S72.000x051,S72.010, T93.102 股骨颈骨折,先天性股骨颈纤维结构不良,股骨颈头下骨折,股骨经颈骨折,股骨 颈基地骨折,开放性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81.51,81.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
一、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股骨颈骨折
(二)疾病诊断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2)、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
2、疾病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早、中、晚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
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
证属血瘀气滞。
(2)中期:伤后2-4周。
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营血不调。
(3)后期:伤后4周以上。
症见: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柔。
证属肝肾气血亏虚。
3、分型
(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
①股骨头下骨折
②经股骨颈骨折
③股骨颈基底骨折
(2)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
Ⅰ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
Ⅱ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
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用)》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
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血脂、血糖、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髋关节X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血流变学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髋关节CT、MRI、骨密度等(八)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内固定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法)
2、保守治疗(牵引及丁字鞋防旋固定法)
3、中药治疗方法(参见股骨颈骨折诊疗方案)
4、其他疗法
5、其他并存疾病治疗
6、辩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
2、X片显示骨折愈合好,内固定位置好
3、形成初步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伤口愈合不良及疼痛,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原发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