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庄规划文本
秦皇岛市环境功能区划

滦河口至昌黎新开口
海上自然保护区
第一类
第一类
2
昌黎新开口至汤河口西界
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
第二类
第二类
3
东山浴场西界至新开河口西界
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
第二类
第二类
4
山海关船厂西1000米处至沙河口东2000米处
水产养殖区
第二类
第二类
5
山海关船厂西界至船厂西1000米处
风景旅游区
第三类
第三类
6
山海关沙河口东2000米处至沙河口(秦皇岛港东界)
北部工业区
北环路以北,高速公路以南,海阳路以东,红旗路以西
4
交通干线两侧
北环路、燕山大街、港城大街、建设大街、河北大街、光明路、海滨路、东港路、建国路、民族路、文化路、迎宾路、红旗路、友谊路、西港路、海阳路、西环路、东环路、京山铁路、京秦铁路、大秦铁路、地方铁路(秦石铁路)等城市主干道
山
海
关
区
1
长寿山、角山、石河水库景区(水源地保护区)
乡村居住地
农村居住地
2
城关
青龙满族自治县城规划区
3
山神庙规划区
北起马尾沟,南至拿子峪西,西起三岔,东至县界
4
交通干线两侧
燕山路、中兴路、滨河路、承秦路、双界线、青建线、高速公路连接线
4
交通干线两侧(西区)
黄河道、长江道、黑龙江道、华山路、峨眉山路、祁连山路、兴凯湖路
交通干线两侧(东区)
船厂路、龙腾路、东洼路、正大路、山广路
抚
宁
县
1
洋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自水库水面向陆纵深500米
乡村居住地
农村居住地
留庄镇黑刘庄村2015—2020年脱贫规划

留庄镇黑刘庄村2015—2020年脱贫规划一、基本情况黑刘庄村位于留庄镇南7公里处,是一个平原加丘陵村,总面积12.3平方公里。
全村辖19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
全村总户数981户,总人口3559人,其中贫困户283户,贫困人口1117人,低保人口93人,五保人口22人。
男女劳动力2221人,全村共有党员70名。
全村总耕地面积8300亩。
山地面积1020亩,林地面积1320亩。
目前,全村只有4个自然村通水泥路,农田水利设施只有一座小型二类水库。
村民饮用的都是自己打的压井水,大部分自然村饮水困难或不安全,村庄内垃圾粪便乱堆乱放,杂草丛生,污水乱流,脏、乱、差现象严重。
村小学有一座二层26间的教学楼,建筑面积7010平方米,在校小学生308人。
村里没有幼儿园,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还达不到50%,小学教育质量比较低。
村里现有4间破旧卫生室,村民有小病就得到镇医院看,农民就医比较困难。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还比较小,还有部分贫困户存在着小孩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等问题。
村委有5间办公室,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能力不足。
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和养牛以及外出务工为主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只有1个标准化养牛小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2013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560元。
只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村里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是新时期的贫困村。
二、目标任务(一)新修村组内水泥路9公里,实现村组道路全面硬化。
(二)建垃圾池20个,硬化排水沟20千米,植风景树5万棵,安装路灯200盏。
每组指派1人专门清除垃圾,保持村内干净,整洁。
(三)改造危房48户,实现全村无危房。
(四)建集中供水设施一座,实现全村饮用自来水。
(五)进行高标准良田建设,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以上。
(六)进行农电网和变压器改造,确保全村生产生活用电。
(七)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并安装有关器材,满足村民发展生产的知识需求和文体活动需求。
村庄建设规划文本、说明书

雅河朝鲜族乡总体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雅河朝鲜族乡村镇总体规划第一节经济、社会和城镇建设发展目标第二节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预测第三节乡域村镇体系规划第四节乡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第五节乡域基础设施规划第六节乡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七节风景旅游规划第三章雅河朝鲜族乡村镇建设规划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规划依据第二节村镇性质、规模第三节用地发展方向第三节建设用地布局第四节道路交通规划第五节公用工程设施规划第六节绿地系统和环境保护规划第七节防灾规划第八节近期建设规划第四章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雅河朝鲜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村镇建设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雅河朝鲜族乡村镇建设的法定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规划划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依托区域内的旅游景点的开发,选择分离式的村镇发展建设道路;2、注重地域文化内涵挖掘,创造独特的人文生活;3、强调重点村镇的现代化建设,为旅游服务业提供空间。
第四条规划原则1、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2、注重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3、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集中发展优质、高效、无污染的集约型农业;4、创建良好乡村人居环境。
第五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村镇规划标准》3、《雅河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桓仁县总体规划》5、乡政府的发展建设意见6、雅河乡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相关资料。
第六条规划范围和重点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村镇总体规划阶段和村镇建设规划阶段,范围分别为乡域和镇区两部分。
“乡域”指乡行政辖区范围,“镇区”指乡政府所在地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北至201国道和雅河村小学,南至雅河村,东西至熔炼厂和教师住宅区。
本次规划重点为雅河乡乡政府驻地雅河村。
第七条规划期限近期:2002-2005 远期:2006-2020第二章雅河朝鲜族乡村镇总体规划第一节经济、社会和村镇建设发展目标第八条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形成“二、三、一”产业结构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
【优秀商业综合体】宝山顾村刘行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

13
设置大型高端体验性购物中心,形成城市区域商业中心
C3-2入口广场透视
14
大型全天候复合功能购物中心,满足城市需求
C3-2内街透视
15
一 效果图
(二)、总平面图
总体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
81637.1 ㎡
总建筑面积
403832 ㎡
计容面积
276009 ㎡
其中
持有商业 销售商业
16
二 说明篇
二 说明篇
(一)、综述 1、设计依据
1、上海市宝山区控规文件、核定红线图、现状地形图电子文件 2、上海市宝山区规划征询单、土地出让文件合同、土地出让文件附件 3、上海市宝山区带建邮政局配置要求、公交枢纽配置要求 4、上海市地铁规划设计图及相关要求 5、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2006) 《关于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沪消发〔2004〕352号)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机械式停车库(场)设计规程》DGJ08-60-2006 《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98-2002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DG/TJ08-401-200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修订版 《上海市建筑面积计算规划管理暂行规定》2011版 《关于大中型商场防火技术规定》沪消发【2004】352号文 《小型商业用房防火设计技术规定》沪消发【2003】54号文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

__________ 说明书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2)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2)四规划设计原则 (2)五规划目标 (3)六规划结构 (3)七规划布局 (3)八道路系统规划 (4)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十建筑设计 (5)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 (5)十二环卫规与划消防规划 (6)十三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大场镇凤墩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一、规划背景随着大场镇加大打造人居城镇的力度,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镇,以董家口港建设为契机,大场镇对镇域进行了综合整治。
大场镇凤墩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大场镇凤墩社区力图打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人类居住圣地。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凤墩社区位于大场镇驻地,北邻334省道,整个社区占地面积约为40亩,整个小区地势北高南低。
凤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西邻凤凰中心商务区,为凤墩社区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状条件及评价凤墩社区现状条件较好,主要用地为耕地。
该处地形平坦,整个社区地质状况良好,无需做人工改造即可施工。
该小区内的地下水位较低,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
因此,从总体上讲凤墩社区的现状为其能顺利的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版)4.《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5.《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6.《大场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7.地形图8.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四、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社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世纪新型居住小区。
规划文本格式

目录第一部分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概况 (1)三、规划依据 (1)四、规划目标 (1)五、规划指导思想 (1)六、规划布局 (2)(一)规划构思 (2)(二)规划结构 (2)(三)交通规划 (2)(四)住宅布置 (2)(五)住宅设计 (2)(六)公建布置 (3)(七)绿地规划 (3)(八)景观规划 (3)(九)抗震防灾规划 (4)七、市政工程管线规划 (4)(一)给水排水规划 (4)(二)电力工程规划.............................................5 (三)电信工程规划 (5)(四)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6)(五)管线综合规划 (6)第二部分规划图则一、鸟瞰图二、区位图三、总平面图四、道路竖向图五、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六、给排水工程规划图七、透视图八、住宅户型图一、规划背景在本次6.18特大洪灾中,河龙乡作为宁化县的重大受灾区,灾情严重,多处房屋倒塌,河龙乡政府为了帮助灾民早日重建家园,决定在长排村设置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以解决灾民的灾后住房问题。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河龙乡政府委托,我院于2010年8月承接长排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任务。
二、现状概况(一)区位长排村位于河龙乡西北部,户数36户,人口144人。
距河龙集镇约1公里,距205省道1公里。
(二)地形地貌长排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位于丘陵地带,现状用地主要由耕地和山坡地组成,地形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面低洼地带为农田,高程在602.5米~610.20米之间。
三、规划依据(一)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起执行)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08年起执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1日起执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5、《福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06年7月24日起试行)。
铜山县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

铜山县徐庄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1.2 规划基本任务在徐州市市域体系规划和徐州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具体确定徐庄镇自然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对现有多余的各类设施进行清理,对农业生产空间进行整理,对生态和特色文化的村庄进行保护。
1.3 规划编制依据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
2、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苏建村〔2005〕125号文件)3、《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4、《徐州市市域体系规划》(2002-2020)5、《徐州市总体规划》(2003-2020)6、《铜山县徐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规划范围徐庄镇政辖区为本规划范围,总用地132.00平方公里。
第二章现状综述2.1基本状况2. 1.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1、地理位置:徐庄镇位于徐州市东郊20公里处。
南与伊庄镇相邻,北与紫庄镇隔京杭运河相望,东与大许镇接壤,西与大庙镇相邻。
2、气候:徐庄镇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于农作物生长。
平均降雨量868mm,最大日降雨260mm,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平均风速为3.2m/s,最高气温40.5度,最低气温零下18.8度,最大冻土层23cm。
3、水文:徐庄镇地势为南部丘陵、北部平原地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平均高程31-28m,地下水位稳定在13米左右,地下水较丰富。
4、地质:镇区土地呈黄褐色,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带,镇区受郯庐断裂带控制,抗震设防裂度为七度区。
镇区范围内无大的断裂滑坡、岩溶现象,均属适宜的建设用地。
5、资源:全镇水系较多,分别为京杭大运河、徐洪河、刘禅河、周庄大沟、房亭河、已庄大沟、陇海铁路南北沟、吴西大沟。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完整版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2)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2)四规划设计原则 (2)五规划目标 (3)六规划结构 (3)七规划布局 (3)八道路系统规划 (4)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十建筑设计 (5)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 (5)十二环卫规与划消防规划 (6)十三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6)大场镇凤墩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一、规划背景随着大场镇加大打造人居城镇的力度,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镇,以董家口港建设为契机,大场镇对镇域进行了综合整治。
大场镇凤墩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大场镇凤墩社区力图打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人类居住圣地。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凤墩社区位于大场镇驻地,北邻334省道,整个社区占地面积约为40亩,整个小区地势北高南低。
凤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西邻凤凰中心商务区,为凤墩社区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状条件及评价凤墩社区现状条件较好,主要用地为耕地。
该处地形平坦,整个社区地质状况良好,无需做人工改造即可施工。
该小区内的地下水位较低,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
因此,从总体上讲凤墩社区的现状为其能顺利的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 《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版)4.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5.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6. 《大场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7. 地形图8. 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四、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社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世纪新型居住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刘庄规划文本一,大刘庄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大刘庄地处临凤阳县北部,隶属于枣巷乡,距离县城45公里。
全村有四个个村民小组。
2、自然资源全村拥有耕地1519亩,其中香芋种植面积1100亩,水稻种植面积419亩。
另有林地数千亩,森林覆盖率较高。
水资源丰富。
3、人口分布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486户,2212人,其中党员46人,村民居住集中,分布均匀。
全村以香芋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5150元。
4、气候条件大刘庄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光热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耕。
5、经济发展优势大刘庄地处丘陵地带,但是村子处在平地处,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木和松树。
全村水资源优越,村内有一条河流穿过,耕地常年灌溉无忧。
全村大部分的农业收入都来自香芋种植与销售,拥有香芋专业户近百户,香芋种植面积超过1100亩,年产量超过300万斤。
村民经济较为活跃,人均纯收入5150元。
近几年修建了几条公路,完成大部分村民的饮水改造工程,使大部分人都能饮用到干净的自来水。
今年大刘庄被县委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后,各项主要事业稳步推进。
6、社会发展成就近几年,大刘庄的社会建设取得较为可喜的成就。
首先进行了饮水工程改造,村民饮用到了自来水;公路完成了路面硬化,通往庄田的田间路也改造成了水泥路;大刘庄还完成了村内主要道路及小巷的硬化改造工程。
尤其是县委工作队进驻大刘村以来,积极推进“三清”“六改”“一化”工程,大力发展民生建设,现已完成沼气池建基础建设;完成了小康村的规划和一期建设;完成了大刘小学的校门改造和部分围墙的新建。
大刘庄建设的初步规划基本完成。
二、历史沿革大刘庄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村庄座落于山丘之上,四周松林密布、地势陡峭,地理位置独特而至要,革命时期曾是村民最后的阵地和避难所,敌人久攻不下。
现村内尚留存有古林古屋十余座,大部分保存完好。
石砌路巷,自成风格。
村民们为能在山顶持久生活,大力解决饮水问题,历代都有作为,尤以解放初期至文革时期水利大兴,所完成的八一大渠远近闻名,至今还在发挥其功效。
三,规划内容一、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是大刘庄的建设范围,总面积6.63公顷。
2、规划期限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结合村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规划分两步走:3、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3.1规划依据1)《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建村(2000)36号2)《村镇规划标准》(国标 GB 50188-93)3)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4)村、支两委、部分群众代表意见3.2规划原则3.2.1以人为本,尊重民意新农村建设规划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为出发点,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积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3.2.2珍惜土地,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基本农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选择不同的建设用地标准。
在村镇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对全村的山、水、林、田、路进行统一规划与改造,改变农村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整治,结合撤村并点、旧村整治、空心村改造,推进人口集中,优化建设布局。
3.2.3维护生态,节约能源以生态建设为出发点,发挥农村接近自然的特点,积极推广新能源利用措施和建筑节能措施,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针对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三废”,通过各项能源生态转换技术,生产清洁、高效、无公害的燃料、肥料和饲料,实现农民饮水干净、田园干净、家居干净的目标。
采取的主要途径是开发洁净卫生的新型能源,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这样既可满足农村生活用能需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又可向种植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减轻城乡环境污染。
3.2.4区分缓急,循序渐进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量力而行,分轻重缓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确定建设的目标和实施的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基础上,集中全部力量先把农民要求最迫切、眼前又能做的事情放在优先位置,有步骤有次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3.2.5体现特点,突出特色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和不同历史文化,着力体现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凸显乡土气息,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
在编制规划时,努力保持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做到基础设施配套、社区服务配套、房屋设计配套。
3.2.6完善设施,保障安全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完善公共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重点突出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工程管网的布置。
同时通过各种防灾设施的建设规划,提高农村的防灾能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展条件与环境分析大刘村地处丘陵地带,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杉木和松树。
全村水资源优越,有一条河流穿过,耕地常年灌溉无忧。
愁下村以香芋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在1100亩以上。
村民经济较为活跃,人均纯收入5150元。
大刘庄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地质稳定,全村位于洪水线以上,无滑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因此在做村庄规划的过程中自然因素的影响级别属较低级。
如果科学合理进行规划,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
大刘庄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旧村庄分布进行合理规划调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探索一条逐步村镇集约化的道路,经济条件较好的部份村民,要逐步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政治中心地区集中,让公益设施能最大限度覆盖村域内的村民。
三、村庄建筑质量评估对村内现有建筑进行质量评估,确定保护、保留、整治、改造的建筑。
保护文化古迹和有特殊意义或象征的建筑, 如位于大刘路边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庙宇,在规划中不影响大局和村庄整体容貌的尚可继续使用多年的建筑;整治、改造破旧的瓦屋和以前无秩序规划乱建的房屋、牲畜栏、厕所等,切实做到人畜分离,以人为本。
四、近期整治建设规划1、整治建设目标在村庄建设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指导下,优先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和基础设施的缺乏问题,重点完成村级道路、水利设施的建设。
规划以整修村组道路、整修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实行人畜分离的“三整一分离”为内容,以“做精品,树典型”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为原则进行整体考虑。
具体整治措施如下:1.1道路硬化及路边整治;对入户道路进行硬化;路边整治主要包括沿路种树、绿化及安装路灯等。
1.2电力电讯整治现村组内线装电力电讯设施基本上全部为电线杆架设直接引入,既不安全也影响美观,拟通过整治将电力电讯网络全部置于地下。
1.3水塘整治改造对村组内的水塘采取挖深、清淤、周边绿化、固坡等整治措施,改善村组灌溉条件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1.4垃圾收集点建设以200米为服务半径设置垃圾收集点,根据实际情况设四个垃圾收集点,规模为4㎡,位置详见村庄公共设施规划图。
具体整治措施如下:1)改水:建封闭式水井或水塔、水泵及小型自来水管道设备等;2)改厕:改旧式旱厕为水冲式洁净厕所;3)入户道路水泥硬化:路面宽度保证三米以上,硬化厚度12公分左右;4)垃圾分类处理:每户添置垃圾筒2个,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废物,废纸和各类杂物集中收集,其他废物统一收集至垃圾收集点或制作堆肥,也可进入沼气池处理;5)人畜分离:实行人畜分离,禽类圈养;6)沼气池建设:每户建一个“一池三改”沼气池(10立方米);7)屋场坪硬化:屋前坪或院内坪硬化;8)污水处理:房前屋后水沟台阶衬砌或硬化,生活污水集中进入沼气池;9)生态庭院建设:农户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小果园、小茶园、小花园进行庭院美化;10)房屋外墙美化:短期内对建筑质量较差的房屋做外墙清洁或粉刷处理,远期可考虑拆除重建。
建筑质量较好的房屋做外墙清洁或粉刷处理。
2、近期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近期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投资估算(万元)项目完成时间1 村部建设新建3层共600平方米村办公楼65.52 20010年2 村道路建设改善村内部交通条件,硬化道路 5.94 20011年3 能源建设三年内建清洁能源沼气池120个,每户补助1000元122011年4 农居改造统一规划,近期新建经济适用房14栋210 2011年5 休闲广场继续完善灯光球场及相关配套设施,丰富村民的生活602011年6 改水工程在村居住区东北侧新建水塔,解决村民引水问题3020010年7 小计383.46五、居民点详细规划1、规划原则以“村庄美”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从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设计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双动设计、完整统一,做到人、住宅与环境的和谐,使村民产生强烈的舒适感和归属感。
2、居民点详细规划2.1大刘庄现场条件分析愁下村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63公顷:近期为2.97公顷,新建14栋房屋;远期为3.66公顷,新建73栋房屋。
2.2规划思想结合大刘地形,新区的规划以建设联排式住宅为主(住宅分布见图一—---村庄平面布局规划图),从村民种植、养殖等多方面生产需求出发,以经济和实用为原则进行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以二层楼房为主的多种方案并存(别墅160 m²、中档房80 m²、商住两用房100 m²),实现家家通自来水、沼气、电话及有线网络,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化设施而又充满田园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住宅布局采用“行列式”布局,保证住宅南北朝向的同时又体现了严谨向上的精神风貌。
住宅选型上,采用多种风格的建筑模式。
居民点选择低层住宅,以联体行列式为主,建筑间距控制在1:1.1以上。
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公建配置上,规划单元楼处修建一栋活动中心﹑在村内部修建灯光球场﹑休闲广场,面积约1105平方米。
内部交通上,主干路网为5-6米,宅间道路为4米,入户道路为3米。
主道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人行道与车行道分别布置于绿化带两侧,互不干扰,既满足了村民平时交流互动的需求又引入现代城市高效快捷的生活理念,充分体现现代农村淳朴整洁的精神风貌。
停车组织上,采用带状停车与车库停车相结合的方式解决。
2.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规划面积:6.63公顷2)规划安置户数:169户3)居住人口:450人4)建筑基底面积:22080平方米5)建筑密度:33%6)总建筑面积:44821平方米7)容积率:0.68六、产业与社会发展规划1、产业发展规划1.1 指导思想大刘村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是: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以香芋为主导产业,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大力发展香芋加工、公路运输等为主的相关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愁下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