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电子电气A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09年注电基础供配电试题及答案

2009年注电基础供配电试题及答案

2009 年度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试卷(下午)答案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2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 1. 图示电路中,6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A )2W (B )4W (C )6W (D )-6W 解:选 C 。

依题意可以得到:+ = − + I = − A 2 I 6 1 I 2, 1故 6V 电压源吸收功率 P=6*(-1)= - 6W ,也就是发出 6W 功率。

•=2. 20 0 ,电流表A 2的读数为28.28A ,则电流表A 1(A )11.72A 解:选 B 。

(B )28.28A (C )48.98A (D )15.28A2009 年度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试卷(下午)答案第 1 页 共 30 页显然,I 1是 28.28A 。

点评:此题是 09 下午发输变第 3 题的简化版。

(09 下午发输变第 3 题)解:选 A 。

画向量图,... 由图可知,U U U s , c ,L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U c=20V ,又I c=40A ,U c=1ωC-1I c,则ωC = 2 Ω 。

3. 图示电路原已稳定,t=0 时闭合开关 S 后,则 i t L( ) 为:2009 年度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试卷(下午)答案第 2 页 共 30 页(A)1.5-0.9e-4000t A解:选D。

(B)0.9+1.5e-t A (C)0 (D)1.5+0.9e-4000t A= ×①i L(0 ) = i L(0 ) 6②i L( ) 1.5 A;L1015 10= 2.4 A;τ 1③τ= ,其中L=4mH,R=10+10//15=16Ω,得R()()()())= ∞ + i+−i∞==4000。

则i t i LL L4. 在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若电压表读数为50V,电流表读数为30W,则R 为:•(A)20ΩU s(B)25Ω(C)30Ω(D)10Ωj L解:选C。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供配电.doc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供配电.doc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供配电.doc第一篇: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供配电.doc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供配电09_1单项选择题1.变电所的直流回路仪表,其精确度等级不应低于()。

A.1.0级 B.1.5级 C.2.0级 D.2.5级2.变配电所的功率测量中,对同步电动机,应装设()。

A.有功功率表 B.视在功率表 C.无功功率表 D.功率因数表3.需要进行技术经济考核的75kW及以上的电动机,其电能测量的有功电能表应为()。

A.2.0级 B.1.5级 C.1.0级 D.0.5级4.电能计量用互感器的精度等级,当有功电能表为0.5级时,配用的互感器等级应为()。

A.0.2级 D.0.5级 C.1.0级 D.1.5级5.仅作为企业内部技术经济考核而不是作计费用的2.0级有功电能表及3.0级无功电能表,宜配用的互感器等级应不低于()。

A.0.5级 B.1.0级 C.1.5级 D.2.0级6.电流互感鼎的二次回路不允许()。

A.开路 B.短路 C.过负荷D.轻载7.低压线路的过负载保护电器宜采用()特性的保护电器。

A.反时限 B.正时限 C.不变时限 D.其他8.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不应出现的情况是()。

A.屏面布置适当紧凑B.不同安装单位的继电器装在一块屏上,宜按照横向划分C.设备或元件装设两套主保护装置时,宜分别布置在不同屏上D.单个继电器调整工作量较少的布置在屏的上部9.控制屏上采用灯光监视时,红灯、绿灯代表断路器的合闸与分闸状态,它们分别布置在控制开关的()。

A.右下侧和左下侧B.左下侧和右下侧 C.左上侧和右上侧 D.右上侧和左上侧10.屏上信号继电器宜集中布置,安装水平高度应一致,其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mm。

A.800 B.700 C.600 D.500 11.变电所操作电源中弱电控制的电压一般为()。

A.72V及以下B.48V及以下 C.24V及以下 D.12V及以下12.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其过负荷保护应()。

2009年电子电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年单招考题

2009年电子电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年单招考题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09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试卷电子电工专业综合理论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两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如果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3.题号前有“*”标志的为电子专业考生的答题,电工专业考生不得解答;题号前有“▲”标志的为电工专业考生的答题,电子专业考生不得解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在题1图所示二端网络中,电压U 与电流I 之间的关系为A .U = 10-5IB .U = 10+5 IC .U = 5 I -10D .U = -5 I -10题1图2.在题2图所示电路中,当电流源产生的功率为20 W 时,R w 的值为A .0B .2.5 ΩC .7.5 ΩD .5 Ω题2图30V10Ω10ΩRW2A3 A5 V5 ΩU I+_3.设两电流分别为A 4π3πcos 51⎪⎭⎫ ⎝⎛+=t i ,A 2ππcos 42⎪⎭⎫ ⎝⎛-=t i , 则i 1对i 2的相位差为A .超前 π4 radB .滞后 34πradC .滞后 π4 radD .超前 34πrad4.在题4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1 A ,若将开关S 打开,则电流表读数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为零Z ZZZZZ1题4图5.电路如题5图所示。

已知加在R -C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u = [60 - 25 sin (3ωt + 30º )] V ,R =4 Ω,Ω= 9 1Cω,则电路中的电流 i 为 A .5sin (3ωt + 66.9°) A B .9.85sin (3ωt - 84°) A C .5sin (3ωt - 113.1°) A D . [15 - 5sin (3ωt + 66.9︒)] ARCui题5图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硅钢片具有高导磁率,可制造永久磁铁B .交流电磁铁上有短路铜环,是为了防止振动C .调压器既可用来调节交流电压,也可用来调节直流电压D .电压互感器副边不能开路,电流互感器副边不能短路7.题7图(a)所示的放大器,在输入正弦电压时,输出u o 波形如题7图(b)所示,则该电路所出现的失真类型及减小失真所应采取的措施是A.出现饱和失真,应调大R P B.出现饱和失真,应调小R PC.出现截止失真,应调大R P D.出现截止失真,应调小RP题7图8.电路如题8图所示,欲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应采用的方法是A.1与3相接 B.1与4相接 C.2与3相接 D.2与4相接题8图9.题9图(a )所示电路的输入信号u i 为正弦波,输出u o 波形如(b )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A卷及答案(09级)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A卷及答案(09级)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若考生须在试题图上作解答,请另附该试题图。

3、请在试卷类型、考试方式后打勾注明。

(第 1 页)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若考生须在试题图上作解答,请另附该试题图。

3、请在试卷类型、考试方式后打勾注明。

(第 2 页)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若考生须在试题图上作解答,请另附该试题图。

3、请在试卷类型、考试方式后打勾注明。

(第 3 页)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若考生须在试题图上作解答,请另附该试题图。

3、请在试卷类型、考试方式后打勾注明。

(第 4 页)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若考生须在试题图上作解答,请另附该试题图。

3、请在试卷类型、考试方式后打勾注明。

(第 5 页)
注:1、教师命题时题目之间不留空白; 2、考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教师只批阅答题册正面部分,若考生须在试题图上作解答,请另附该试题图。

3、请在试卷类型、考试方式后打勾注明。

(第 6 页)。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详解[案例题是4选1的方式,各小题前后之间没有联系,共25道小题,每题分值为2分,上午卷50分,下午卷50分,试卷满分100分。

案例题一定要有分析(步骤和过程)、计算(要列出相应的公式)、依据(主要是规程、规范、手册),如果是论述题要列出论点。

]题1~5:在一住宅单元楼内以单相220V,TN-C-S系统供电,单元楼内PE干线的阻抗值32mΩ,PE线的分支阻抗值37mΩ,重复接地电阻R为10Ω以及故障电流值为Id 900A,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题1图所示,楼内设有附图所示的以点划线表示的总等电位联结(MEB),试求在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触电压值U f为下列哪项数值?()A.36VB.62VC.29VD.88V题1图【答案】B【解析】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919“第十五章低压电气装置的防电击和特殊环境的电气安全第二节正常环境中用自动切断电源措施的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接地故障保护)”的相关内容。

本题中,根据图1可知故障电流流经PE 干线、PE分支线产生的电压降为预期接触Id电压U f为:。

2.如题2图所示,在该楼层内做虚线所示的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LEB,试求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地电压值U f 为下列哪项数值?( )A .33V B .88VC .42VD .24V题2图【答案】A【解析】根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920“第十五章低压电气装置的防电击和特殊环境的电气安全第二节正常环境中用自动切断电源措施的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接地故障保护)”的相关内容。

本题中,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后,各导电部分间故障时的接触电压大大降低,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触电压U f 为碰壳点处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LEB 之间的电压。

由题2图可知故障电流流经PE 分支线产生的压降为预期接触电压U f :d I 。

[工程类试卷]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案例)上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工程类试卷]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案例)上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2009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案例)上午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0 在一住宅单元楼内以单相220V、TN-C-S系统供电,单元楼内PE干线的阻抗值32mΩ,PE分支干线的阻抗值37mΩ,重复接地电阻值R a为10Ω,以及故障电流值I d为900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右图所示,楼内设有以点画线表示的总等电位联结MEB,试求在用电设备C 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预期接触电压值U f是多少?( )(A)36V(B)62V(D)88V2 如右图所示,在该楼层内做虚线所示的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LEB,试求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地电压值U f是多少? ( )(A)33V(B)88V(C)42V(D)24V3 在建筑物的浴室内有一台用电设备的电源经一接线盒从浴室外的末端配电箱引来,电路各PE线的阻抗值如下图所示。

在设计安装中将局部等电位LEB联结到浴室外末端配电箱的PE母排,如虚线所示的如线段,而断开6d连线。

当用电设备发生碰外壳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I d为600A,故障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 f为下列( )(A)24V(B)35V(C)18V(D)32V4 接问题3,在设计安装中局部等电位联结LEB不接向浴室外末端配电箱而改接至浴室内接线盒(6处),即连接db线段。

发生同样接地故障时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 f为下列哪一项数值? ( )(A)8.4V(B)12V(C)10.5V(D)18V5 如果用电设备安装在浴室的0区内,下列哪一项供电措施是正确的? ( )(A)由隔离变压器供电(B)由标称电压为12V的安全特低电压供电(C)由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进行供电(D)由安装在0、1、2内的电源接线盒的线路供电5 地处西南某企业35kV电力用户具有若干10kV变电所。

2009注册电气专业基础真题解析

2009注册电气专业基础真题解析

根据 A 相电路图可得:
IA UA ZL Z1 3 2000 0 200 2 45 0 A 。 150 j150 200 j 200 2 150 j150 3
7.答案:C 解题过程:二次谐波作用时,电路发生并联谐振,电路开路,R 的电压 u 无二次谐波分量。 则: 2L1 8.答案:B 解题过程:上图电路可以简化为下图:
3 / 18
根据图(b)可得: Req R // R R 1.5R
(2) ,
1 根据式(1) 、 (2)可求得: 1.5 R 0.5 , R 。 3
9.答案:A 解题过程:根据电路图, 总电阻 R 3
10 20 20 10 200 200 400 90 400 490 49 3 3 10 20 20 10 30 30 30 30 30 3
2009 注册电气专业基础真题解析
1. 答案:C 解题过程:如图所示,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
I 1 I 2 1A 0 I 1A ,推出: 1 。 2 I 1 I 2 2V 6V I 2 2 A
由图可知,6V 电压源电压、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发出功率。 P 0 ,发出正功率。 所以,6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 UI 1 6 1W 6W 。 2.答案:B
1 1 1 s 时, i I m sin 30 0 30 0 0 ,得 60 60 60
5 则: 60 50 ,有 2f 50 ,得 f 25 Hz 。 6
2000 0 U ,有效值 I 10 j10 Z 10 j10 R jR
200 210 R

200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电路真题答案

200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电路真题答案

2009一、填空题1、4 W2、12.5 V3、Ω=31R ,75max =P W4、707.022cos ==ϕ;Var 60=Q ; W 4010=ΩP ;Ω= 15L x ;6060~j P += 5、Ω- 2000j 6、H 13.101002=π; 7、()V 22t e t u -+=8、()()()V t 1εαα--=RC tt u C 9、()00='+i 10、750W11、0A 12、0.5+0.1931sin(100πt -72.35O )+0.02239sin(3×100πt -83.94 O ) A二、解:用叠加原理求解,当12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电压V 31241=⨯='U 。

所以,当电压源为0时,电压7V 31010=-='-=U U三、解:选择结点0座位参考结点:(如图)s4结点电压方程为:⎪⎩⎪⎨⎧--=⎪⎪⎭⎫ ⎝⎛++-=s s s I R U U R R U R U U 332321221111⇒ ⎩⎨⎧--=+-=316952211U U U 解得:⎩⎨⎧-==1221U U 得312-=-=U U U (V )四、解:(1) 根据()()212121211L R L j L R RL j R ωωωω+-+=+ 可知,发生并联谐振条件: ()21211L R L C ωωω+=,()()F 1F 10105105010562342321211μω==⨯⨯+⨯=+=---L R L CR 、1L 支路路等效电导:()S 100150505022212=+=+=L R R G ω 取O 1010∠=C U ,则:o o101.01001010∠=⨯∠==G U I C A 所以()ooo 221452101010 10020001.00101∠=+=-∠+∠=⎪⎪⎭⎫ ⎝⎛-+=j j j C j L j I U U C ωω 即:14.14210==U (V )(2) 选取1C U 为参考向量,电压电流相量图如图所示I I五、【解法一】 用相量图帮助求解以电压o U 为参考相量,依题意,1U 与o U 同相位,才能使o U 与o i U U U +=1同相位;因此,可以作相量图如下图所示,从相量图可得::11112tan R I xI I I C C ==α ⇒1122R x R U x U C o C o = ⇒ 2121R R x x C C = 1212C c x R R x =⇒()()pF 53.401001.010210250116232312212=⨯⨯⨯⨯⨯==-πωC R R C1o2【解法二】 令111C jx R Z -=;jb a x R x R j x R x R jx R R jx jx R Z C C C C C C C -=+-+=--==222222222222222222222// 则:()()()()()()()()()()21211121211111212b x a R a R b b x a jb x a R b x b a R a b x j a R jb a Z Z Z U U C C C C C i o++++-++++++++=+-+-=+=令()()011=+-+a R b b x a C ,则o U 与iU 同相位,代入上面数据: Ω⨯=⨯⨯⨯==-36311109.151001.010211πωC x C , 解得:Ω⨯= 10393032C x ,pF 5.40F 105.40103930100021112322=⨯=⨯⨯⨯==-πωC x C 【解法三】找出o U 与iU 的关系,为此采用网孔法求解,如图要使o U 与i U 同相位,则要求电流2l I 超前于电压iU 2π;网孔方程为:⎪⎪⎩⎪⎪⎨⎧=⎪⎪⎭⎫ ⎝⎛-+-=-⎪⎪⎭⎫ ⎝⎛+-01122212221211l l il l I C j R I R U I R I R C j R ωω 代入已知数据,得:()()⎪⎩⎪⎨⎧=-⨯+⨯-=⨯-⨯-⨯0102501025010250109.15105002231323133l C l il l I jx I U I I j 解得:()23323322109.1510250109.1510250C C l ix j x I U +⨯-⎪⎪⎭⎫ ⎝⎛⨯⨯-⨯= 因为电流2l I 超前于电压i U 2π,所以:010250109.151********=⎪⎪⎭⎫ ⎝⎛⨯⨯-⨯C x 得:Ω⨯= 10393032C x ,pF 5.40F 105.40103930100021112322=⨯=⨯⨯⨯==-πωC x C六、解答:8.0j U Uio =七、解答:11.0=C F八、解:节电电压方程⎪⎪⎪⎪⎭⎫ ⎝⎛-=⎪⎪⎭⎫ ⎝⎛⎪⎪⎪⎪⎭⎫ ⎝⎛+--+s s s U s U s s s s s C 7.01017.0)()(125111611解得:43*43)(j s K j s K s U C +++-+=,)1(45*),1(45j K K j K -==+= 22224)3(4254)3(325)(++++++=s s s s U C由反变换,得t e t e t u t t C 4sin 254cos 25)(33--+=九、解:将负载2化为Y 联接,则Ω∠=Ω+='87.362012162j Z负载1:Ω∠=+= 13.532016121j Z在电路中不难看出,'2Z 与1Z 为并联关系,其并联等效阻抗为:Ω+=∠='+'='143.7143.7451.10212112j Z Z Z Z Z'12Z 与L Z 为串联关系,其等效阻抗 Ω∠='+= 31.4824.1212Z Z Z L以电压源的A 相电压为参考相量,则A Z U I o A A 31.4897.1731.4824.12220-∠=∠== V I Z U o AN A 31.35.18112-∠='='' A Z U I o N A A 44.56077.913.532031.35.18111-∠=∠-∠==' A Z U I o N A A 18.40077.987.362031.35.18122-∠=∠-∠='='' 2Z 的相电流A I I o AB A 18.10241.530312-∠=∠'=''' 其他各相电流按对称情况推得:;3.16897.17A I o B -∠= ;69.7197.17A I o C∠=A I oB 4.176077.91-∠= ;A I oC 65.63077.91∠= A I o C B 2.130241.5-∠=''' ;A I o A C 8.109241.5∠=''' 负载1与负载2的总功率296612077.93321211=⨯⨯==R I P W395548241.53322222=⨯⨯==R I P W电压源发出的总功率788831.48cos 97.172203=⨯⨯⨯=o P 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22∠ 300 _,是_电感性_(电容性或电感性)。
7.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NS 向负载 RL 传输功率时,当 RL= Req 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
8.将正弦量表示为相量,意味着相量等于正弦量。( × ) 9. 利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时,在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受控源要始终保留在电路中。(√ ) 10. 复数阻抗 Z 是相量。( × )
(2)A 相负载的相电压为


U AN I A Z 19.3 52.1 (6 8 j) 1921V ------4
解:(1)取下面的节点作为参考节点,上面的节 点电位为 V1、V2。 列节点电位方程为
(2)解:由等效电路图可知 当 RL=8 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总分
分数
阅卷教 师签名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2009 级电气、电子专业《 电路 》试题(A)
一、填空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
二、判断题(共 15 分,每题 1.5 分)
1.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 ) 2. 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时,无论负载对称与否,线电流必定等于相电流。( √ ) 3. 正弦量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不必选择参考方向。( × ) 4. 总电压超前总电流 270°的正弦交流电路是一个纯电感电路。( × )



I AN I A
UA

220 0
220 0 19.3 52.1A ---4
Z L Z (1 j) (6 8) j 11.452.1
B、C 两相的相电流对称性可得




I BN I B 19.3 172.1A I CN I C 19.367.9A -------4
②求 Req:将 20V 短接,外加电源 u。
KVL: 6ix 4i ix 6ix 0 得 i ix
i
+6Ω

30V
-
所以 i 30 2 --------2 分 69
由 u 6ix 6i
R0
u i

6ix ix
6
4 分 -------
所以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
2

电阻上的电流相量为
.
I
R

.
I
R

UC 2
10 0.5A ------3 2
..
.
总电流相量为 I I C I R 0.5j 0.5 0.5(1 j)A --------4
..
.
总电压相量为U I (2 2 j) U C 0.5(1 j) (2 2j) 10 1 2j 5arctan 2 ------5


U BN 192 119V U CN 192121V -----------3
.
.
4.下图所示电路,已知U C 10 V , 求U 。(15 分)
.
.
解:设电容上的电流相量为 I C 则
.
I
C

U
C
j2

10 j2

0.5
jA
--------3
.
设与电容并联的
2Ω j2Ω
+
+
U
-j2Ω UC 2Ω
_
_
解:已知U L
380 V ,得U P

380 3
220 V 。由于此电路为三相对称电路,只
(1)解:其等效电路如上 图所示
I 10 1A -------10 分 82
要分析 A 相,其他两相根据对称性即可写出。

(1)设U A 2200V ,则 A 相相电流等于 A 相线电流为
.
.
3 . 星 型 联 接 的 对 称 负 载 , 电 源 线 电 压 ( U AB ) 和 负 载 相 电 压 ( U A ) 间 的 关 系 是
.
.
.
.
U AB 3 U A ∠ 300 ,三角型联接的对称负载线电流( I A )和负载相电流( I AB )间的关
系是
.
.
I A 3 I AB ∠ 300 。
考试学期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专业_ 09 电子、电气_____课程名称__电路基础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 试卷密封线 试卷密封线
济南职业学院试卷
123 4 5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6 六
7 七
8 八
9 九
10 11 12 十 十一 十二
+
+

+12V
+6V
本试本卷 试共卷_共__3__2_页_,页该,页该为页第为第3 页2 页
与参考方向 相反 ,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同 。功率 P= -8w 是 发出 (发
出或吸收)。
10.单相交流电流流过某一器件 i 10 2 sin(314t) A;两端的电压
u 220 2 sin(314t 300 ) V,u_超前_i_ 300 _度(超前或滞后),器件阻抗 Z= _
谐振时,取关联方向时,理想电感与元件的电压 u 与电流 i 关系为
u L di ;当取非关联 dt
方向时,电容元件的电流 i 与电压 u 相应的关系式为
i C du 。 dt
9.某一支路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测得实际电压为-4V,电流为 2A,则实际的电压方向
5. 我国的工业频率为 50Hz,也就是工业电压的周期为 0.02s 。(√)
6. 图示电路中,因无电流流出节点 A,所以 KCL 方程不适用。( × )
1.使用叠加定理时,不作用的电压源置零,是指在电压源处用 导线(或短路)代替;不作
用的电流源置零,是指在电流源处用 开路(或断路)代替。
2.正弦量的三要素是:角频率、 幅值(或有效值) 、 初相位 。
本试卷共__2__页,该页为第 1 页
考试学期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专业___09 电子、电气____课程名称__电路基础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试卷密封线 试卷密封线
济南职业学院试卷
四、计算题(共 60 分,每题 15 分)
三、简算题(10 分)
1.求流过 9Ω 电阻的电流。
- 6ix +
ix + i
- 6 ix+ 4Ω


uoc 9Ω
20V +-
-
解:①断开 9Ω 支路求 Uoc
i
ix
+

u
-
Ro
列 KVL: 6ix 20 10ix 0 得 ix 5Α
因此 uoc 6ix 6 5 30V --------4 分
解得 V1= 0.6 ,V2=3.38 ,I= –0.3A----2 分 (2)网孔法 (3+6)I1—6I2=12—6 ---------3 分
—6 I1+(6+9+2) I2—2 I3=6 ----------3 分


2A I3=–2
----------1 分
B、C 两相的相电压根据对称性可得
4.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 900 ;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
位差为 900 。
5.电路元件中,电阻为耗能元件, 电容 元件、 电感 元件为储能元件
6.电路中的电位与 参考点 的选择有关,但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 电位之
差 ,不受其选择的影响。
7.在 RLC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阻抗模达到最小值阻抗 Z= R ;RLC 并联电路中发生
1、图示电路,负载为 RL。 (1)若 RL=2 用等效电源法求中的电流 I。(要求画出等效电路图) (2)若 RL 未知,则 RL 为何值,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最大功率 Pm。(15 分)
3.图示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对称电源线电压为UL 380V ,三相对称负载阻抗为 Z 6 j8 , 输电线阻抗为 ZL 1 j 。求:(1)负载各相电流。(2)负载各相电压。(15 分)
最大功率
Pm=
U
2 oc
4Req
10 10 25 3.125 48 8
w
(1 1 36

1 9
V1
------5 分

1 9
)V1

1 9
V2
(1 9

1 2
)V2

2
12 6 3 6 --------3
-----------3 分

2. 采用节点电压法求图示电流 I。(15 分) 9Ω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