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及其防御

合集下载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地震灾害防御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层面、建筑物设计、应急救援、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这些措施。

一、预防措施1.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预防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可以提前发现地震动态,预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2.地震演练:定期演练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的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这种预防措施可以在地震来临时,减少混乱和恐慌的情况下,有序地进行应急疏散和自救自护。

二、建筑物设计1.抗震建筑设计:在地震区域,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需要按照抗震建筑设计规范进行,采用抗震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结构加固和改造:对于老旧建筑物,应进行结构加固和改造,增加其抗震能力。

同时,在建筑物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影响因素,例如增加抗震支撑、设置基础降震设备等。

三、应急救援1.组织演练:对应急救援人员和机构进行定期的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响应速度。

通过演练,可以更好地组织资源和人力,进行快速救援和灾后恢复。

2.建设应急避难所:在地震频发地区,建立应急避难所,提供安全的住所和食品等生活物资,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科学研究1.地震预测研究:加强地震预测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有效依据。

2.地震科普宣传:通过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众的地震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地震灾害防御措施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预防、建筑物设计、应急救援和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的伤害和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防御措施

灾害防御措施

灾害防御措施干旱一、冬旱1、轻旱(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预案和准备工作。

(2)做好冬前的镇压保墒工作。

2、重旱(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有条件的进行冬灌,增加地表土壤墒情。

(3)做好开春后的麦田管理工作,防止羊畜损伤根苗。

二、春旱1、轻旱(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预案和准备工作。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除草、杷耱等松土保墒工作。

(3)结合降水天气过程预报,做好耧播化肥、大秋作物播种等工作。

(4)开展洪水、雨水的管理和利用,增加新的水源。

2、重旱(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3)根据不同作物的水分临界期,灌关键水,以缓解干旱的威胁。

(4)采取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5)春播时选用耐旱作物和品种,并用黄腐酸等抗旱剂拌种或对叶片喷施,减少水分蒸腾,抗旱增产效果明显。

(6)拔节、灌浆期喷施防旱抗旱剂。

常用的防旱剂有SA型保水剂、FA旱地龙、多功能防旱剂等。

(7)抓住有利天气过程,时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三、春末初夏旱1、轻旱(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预案和准备工作。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进行除草、杷耱等松土保墒工作。

(3)对春播作物,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合理布局,并选用抗旱高产的品种。

(4)开展洪水、雨水的管理和利用,增加新的水源。

2、重旱(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3)组织水源,对农作物进行有限灌溉。

通过对土壤水分的实时监测和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系统监测,综合考虑未来天气状况,进行灌溉决策。

(4)对农作物喷施防旱抗旱剂,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5)将保水剂掺入土壤,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6)利用道路、场院、屋面等天然集流场,配套修建蓄水窖。

灾害防御措施

灾害防御措施

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1)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分洪工程。
(3)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 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4)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 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 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 湖结合起来。
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强监测预报,建立预警系统。 (2)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增强防灾意识。 (3)加强防灾演练。
(4)对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区采取植 树造林,加固工程等措施。
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1)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防 灾、减灾意识。 (3)加强防灾演练。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灾害事件。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四个方面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一、地震1.地震的原因:地球的地壳被划分为多个板块,当板块发生运动时会产生地震。

2.地震的危害: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破坏以及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

3.地震预防措施:建筑物应按照地震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定期进行地震演练,提高对地震的认知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洪水1.洪水的原因:降雨过多、河流水位上涨或者水库突发性泄洪等原因都可能引发洪水。

2.洪水的危害:洪水会淹没低洼地区、毁坏农田和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也会引发疾病传播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3.洪水防治措施:加强水库管理和水文预报,提高排水系统的能力,合理开展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河道清理和护岸建设。

三、台风1.台风的原因:台风是海洋中潮湿的空气经过水温较高的地区上升形成的,具有较强风力和降雨。

2.台风的危害: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农田被淹、海上交通中断,并可能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3.台风防治措施: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撤离危险地区的人员,加强建筑物和房屋的抗台风能力,确保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

四、干旱1.干旱的原因:气候变化、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干旱。

2.干旱的危害:干旱会导致土地退化、作物减产和水资源短缺,同时也会引发粮食危机、荒漠化问题和环境退化。

3.干旱防治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加大抗旱科技研究和技术支持。

总结:自然灾害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紧急应对措施,可以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身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学习,提高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山洪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在雨季发生。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迅速性、破坏性等特点,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山洪灾害的损失,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1、防范措施(1)对影响山洪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

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警戒预防。

(2)对涵洞、拦石坝、拦沙坝、防洪堤、闸门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加固,确保各项设施安全可靠。

(3)加强区域内易发洪水的信息应急联动机制的建设,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2、应对措施(1)在预报到来的洪水来临前,应当抢先实施早期防备措施,避免发生灾情。

(2)洪水来临后要维护好各项设施的安全状态,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应尽快组织对受灾地区受灾情况进行核实,协助群众实施自救和互救。

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制定1、制定依据(1)防洪预防工作纲要。

(2)《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2、制定程序:(1)确定防洪抗旱单位及其分工。

(2)制定具体的任务分工计划。

(3)明确指挥体系,确定指挥关系。

(4)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工作程序,组织力量,创造条件。

(5)确定应急通讯机制和人员配置。

(6)加强实际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三、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实施1、严格按照预案实施。

2、各单位要高度关注天气情况,第一时间了解山洪情况。

3、应急分队要统一行动,紧急组织人员、物资、工具到达受灾现场。

4、严格遵守指挥部指令,做好应急救援等工作。

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和应对措施是必须要采取的,必须要制定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时,一定要按照预案实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山洪灾害的抗击奠定基石,减少灾害损失。

暴雨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暴⾬洪涝灾害防御措施 夏季,暴⾬、洪涝、雷电、冰雹等⾃然灾害尤其会影响到市民正常⽣活。

灾害性天⽓来临之前要做出什么样的防御呢?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暴⾬洪涝灾害防御⽅⾯的措施,希望可以帮到⼤家哦。

暴⾬、洪涝的防范措施: 1.关注⽓象部门关于暴⾬的最新预报。

2.暴⾬来临前,低洼地区房屋门⼝应放置挡⽔板或堆砌⼟坎。

3.及时清理室外排⽔管道设施,保持排⽔畅通。

4.室外积⽔漫⼊室内时,应⽴即切断电源,防⽌积⽔带电伤⼈。

5.在户外积⽔中⾏⾛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防⽌跌⼊窨井、地坑等。

专家提⽰: 1.不要将垃圾、杂物丢⼊马路下⽔道,以防堵塞,积⽔成灾。

2.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3.暴⾬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严重的地段。

4.在⼭区旅游时,注意防范⼭洪。

上游来⽔突然混浊、⽔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暴⾬预警信号 暴⾬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东省除外)、黄⾊、橙⾊、红⾊表⽰。

暴⾬驾车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远离路灯、⾼压线、围墙及⼴告牌等危险处,绕开涵洞、桥下等地势低洼处。

2.保持视线清晰,减速缓⾏,打开前照灯、防雾灯和汽车轮廓灯,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洪涝发⽣时的⾃救逃⽣⽅法: 1.向⾼处转移,切记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

2.被困时,利⽤通讯设施联系救援,或使⽤哨⼦、⾊彩鲜艳的⾐服、镜⼦等发出求救信号。

3.除⾮⽔冲垮建筑物或⽔⾯没过屋顶,否则不要冒险涉⽔逃离。

4.如被卷⼊洪⽔中,⼀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

提⾼对暴⾬的预报准确率 暴⾬可以直接成灾,⽽持续性⼤暴⾬或者是连续的数场暴⾬更可以造成洪涝灾害。

因此,准确预报暴⾬的地点、范围、强度等,以及准确预测洪涝灾害的发⽣,对于更好地做防汛准备⼯作,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关重要的。

同时还要提⾼⽓象保障服务能⼒,完善灾害应急响应系统。

对于⼤暴⾬这类灾害性天⽓,强降⽔过程多从中尺度天⽓系统中产⽣。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地球的自然变化、气候变化、地质构造运动等,而人为因素则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不良的土地利用以及不当的工程建设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第一,地震。

地震是地壳发生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的发生由于地壳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和滑动所引起。

地震是一种非常破坏力强的自然灾害,一次较大的地震不仅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其他灾害。

防御地震的措施包括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加强公众的地震教育和应急预案的制定。

第二,洪水。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堤坝或溢洪道而泛滥成灾的自然现象。

洪水的主要成因包括大量降雨、河流冰雪融化和堤坝溃坝等原因。

洪水往往导致城市的淹没、农田的浸泡和水资源的破坏。

防御洪水的措施包括加强河流的管理和清淤工作,建设高起点的堤坝和溢洪道,提高城市的排水系统和水资源的管理能力。

第三,台风。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具有极强的风力和暴雨能力。

台风的成因是海洋水汽的蒸发和大气环流的形成。

台风往往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包括风灾、涝灾和风暴潮等。

防御台风的措施包括建设抗台风建筑物和防护设施,加强气象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第四,干旱。

干旱是指某个地区长时间缺乏降水的现象。

干旱的成因可以是气候因素、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不当等原因。

干旱会导致农田的干涸和水资源的短缺,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防御干旱的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和水资源的再利用。

地质灾害防御措施

地质灾害防御措施

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地表和地下发生的、由地壳运动或地质构造破坏造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自然环境产生破坏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人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御措施。

地震防御措施地震是一种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对于地震的防御措施主要包括:1.建筑物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地震所带来的冲击和振动。

例如,建筑物应采用抗震构造设计,增加地震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地基加固:地震时,土壤的液化现象容易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因此,地基加固是地震防御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灌浆加固和土工格栅加固等。

3.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甚至几十秒发出预警信号,给人们争取到宝贵的逃生时间。

因此,在地震高发区地区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地震防御措施。

滑坡防御措施滑坡是指土地、岩石或碎屑以一定速度发生流动或倾斜的地质现象。

为了防止滑坡发生和减少滑坡带来的损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1.植被恢复和保护:植被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土体的下滑倾向。

因此,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是防止滑坡的有效手段。

2.土体加固:滑坡地区的土体较松散,可以采用土体加固措施,如填土加固、地钉加固等,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3.排水措施:滑坡地区的积水会削弱土体的稳定性,因此,采取排水措施,如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以减少土体中的水分,防止滑坡的发生。

泥石流防御措施泥石流是由陡坡上的泥土、碎石、雪崩物等混合流动的地质现象,具有流速快、冲击力大的特点。

为了减少泥石流造成的破坏,需要采取以下防御措施:1.建设护坡和挡土墙:护坡和挡土墙可以有效地防止泥石流冲击山体和河道,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破坏。

2.设立拦砂坝:拦砂坝可以拦截泥沙和碎石,防止其流入河道,减少对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和堵塞。

3.建设防护林带:防护林带具有良好的保土保水和约束泥石流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淋淋的事实(2)
疲劳驾驶
2014年12月15日下午,一辆号牌为粤XX的小 车由南往北行至花都区新华街时,司机因疲劳 驾驶闭眼开车,突然冲上人行道先撞5人,醒神 过来的司机慌乱之中又将油门当刹车,继续前 行20余米后再撞2人,直至撞到路边绿化树才 停下来。事故造成1名小学生死亡,7人受伤。
超车酿成惨剧
血淋淋的事实(1)
醉酒驾车
2014年11月19日晚,一辆轿车从六安市 独山镇山路弯道处坠入水库,车上4女2 男全部遇难,其中还有一名七八岁的孩 子。调查认定,驾车女子陈某为醉驾, 且超员载客,且驾驶人遇弯道时速度快 是造成事故的主因。
连环相撞
2014年12月13日凌晨2时20分左右,粤 赣高速公路河源路段往江西方向30公里 处发生一起6车连环相撞事故,事故中5 车着火,事故造成12人死亡3人重伤。
千万谨记:酒后莫开车,开车莫饮酒!
驾车时切忌疲劳驾驶。若感困倦、精力不 集中时,要及时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
集中精力,不要接打电话、抽烟,严防分 散注意力。
雨天路面湿滑,请降低车速行驶,增大跟车 距离,谨慎驾驶,避免紧急制动、紧急转向, 以防车辆侧滑发生危险。
如遇障碍物或突发险情,请立即制动减速, 尽量保持车辆平衡,切忌急打方向。如遇 车辆前轮爆胎,请缓抬油门,双手紧握方 向盘,尽量保持车辆行进方向不变,依靠 车辆怠速减速停车,切忌紧急制动,避免 翻车。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 专家提示 发现森林火灾应及时报警,准确报告起火方位、火场面积以及燃烧的植 被种类。 发现自己处在森林火场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并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选择火已经烧过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转移;穿越火线时要用衣 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切忌顺风在火线前方逃跑。
•行经弯坡路段,请不要违法超车,不要占用对向车道逆向行驶,视距不良路段要及时鸣喇叭,减速慢行,做好避让停车准备。
安全驾驶
谨慎驾驶,系好安全带,保持安全车速、 车距,遇道路拥堵请耐心等待,顺次通行。 行经弯坡路段,请不要违法超车,不要占 用对向车道逆向行驶,视距不良路段要及 时鸣喇叭,减速慢行,做好避让停车准备。
事故高发原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通违法责罚太轻,不足以引起重视
以2010年12月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为 例,对于违反《校车安全条例》的处罚不够严厉。 《(征求意见稿)》第五十二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不避让校 车的,处500元以下罚款。在英国,任何车辆妨碍校车通行或者与 校车发生事故,都会被处以120英镑罚款。假如司机是在违章的情 况下与校车发生刮蹭,轻则禁驾一年,重则将被判6个月到1年的监 禁。在美国,校车停车上下学生时,车上会伸出一个“STOP”的标 志,此时校车前后所有车辆必须停驶,就连总统的车辆也不例外, 否则就会构成最严重的交通违章行为,将被重罚1000美元。
安全为天 生命至上
必须从国家宏观上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完善法制 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加大人才投入、发展安全科学技 术。
火灾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火,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正如传 说中所说的那样,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 它是人类的朋友,有时是人类的敌人。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请提前检查车辆和轮胎状况,保证轮胎气压 正常。发现胎面严重磨损,出现轮胎破裂和 割伤情况,应立即更换轮胎。
矿难
矿难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通常造成 伤亡的危险性极大,世界上每年至少有几千人死于 矿难。常见的矿难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瓦斯 突出、透水事故、矿井失火、顶板塌方等。
矿难死亡人数
多年来,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占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总量的四成 左右,在重特大事故中所占比例更高。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网站统计,从2008年到2013年11月份,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 3265人。由此可见,煤矿事故每年会毁掉多少家庭的幸福生活。煤 矿虽然死亡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煤矿数量比过去多了,煤炭 产量增长了几倍,因此死亡绝对数是在上升。特别是近几年,发生了 几起死亡百人以上的大事故,更是引起了社会乃至国际上的关注。
透水事故
2010年3月1日发生在内蒙古神华乌海能源有限公司骆驼山煤矿,16层回风巷掘 进工作面的透水事故,当班井下共有作业人员77名,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有46人 相继升井(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共造成32人遇难、7人受伤。该事故 的原因是骆驼山煤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该矿井下施工的 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不落实,在掘进施工打炮眼时导出奥 陶系灰岩地下水,淹没井下巷道和硐室;出现透水征兆后现场撤离不及时造成大 量人员伤亡。
急关头便能派上大用场。
高楼失火
专家提示
• 专家提示
• 火场能见度非常低,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是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 • 因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 等待救援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
• 不要轻易跳楼。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或楼层不高的情况下,或者如不跳楼就会丧命的情况下,才能 采取此方法。 • 公共通道平时不要堆放杂物,否则既容易引起火灾,也会妨碍火灾时的逃生及救援。
我国交通事故死伤人数连续十年高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 界的16%。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7759人死亡、27.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2010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数65225;2011年,在严格禁止酒驾后,汽车保有量达到1.04亿辆 的中国,有6.2万人死于车祸。而汽车保有量在7000多万辆的日本,车祸死亡人数只有区区4611人。 汽车保有量2.85亿辆,大大超过我们的美国,车祸死亡人数只有4.2万人。 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无证违章驾车、无牌无证车辆上路行驶、超载、超速行驶、疲劳驾车、酒 后驾车、违章占道行驶等。据一份交通事故原因统计,1/2是因车速过快造成的,1/3是超载引起的, 1/4是因车辆性能、机械故障引起的。而在群死群伤的特大交通事故中,50%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 起的。
预防灾害培训体验之——
灾害防御
国家预防灾害培训体验和法治保障文化基地建设项目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Traffic Accident)”是指车辆在道路上 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 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 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
人员密集场所
• 专家提示 ●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门或非常出入口都有明显标志,平时应加留心。 ●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轻易不要跳楼,除非火灾已危及生命。
●下榻宾馆、酒店后,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图,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的方位。 ●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
汽车失火
专家提示 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应随车配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
成年人的“汽车公德”还不如小学生
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背后,与发达国家民众先进成熟的 道路文明相比,中国人的“汽车公民”道德普及才刚刚起步,缺乏一套 “汽车公民”道德与之配套。比如,占用应急车道,这样可能给别人造 成生命财产安全损失。由于现在中小学生已开始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宣 传教育,如今中小学生的“汽车公德”意识比大人还要好。很多大人闯 红灯,开车时也闯红灯,反而被小孩子制止。
煤矿安全问题是煤矿的永久课题,煤碳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 全,也事关改革、发展、开放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局,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对外的形象和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大局。
矿难事故中,瓦斯事故为煤矿首发 瓦斯事故为煤矿首发事故,其次为透水事故 事故,其次为透水事故。
瓦斯事故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 事故,造成108人遇难。该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 认真、不彻底。该矿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核定能 力145万吨的矿井,采掘工作面个数多达30个,夜班下井人数500多人,白班超 过1000人;通风系统复杂,抗灾能力弱,突出的瓦斯逆流进入二水平进风系统; 井下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在大范围瓦斯超限并达到爆炸界限的情况下,未果断 实施全矿井停电撤人。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设备的缺陷、生产布局不合理、 防护信号缺失、个人防护用品缺少、 违章作业等。
间接原因
安全教育欠缺、监督管理不力、心理因 素、安全投入不足。
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加大人才投入、发展安全科学技术。
国家宏观上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完善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加大人才投入、发展安全科学技术。
据安全管理网不完全统计 2014年共计一般火灾、较大火灾 事故造成175人死亡,火灾事故发 生54次。
家庭失火
专家提示
• • • • 家中无人时,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阀门。 不要卧床吸烟,乱扔烟头。 不要围观火场,以免妨碍救援工作,或因爆炸等原因受到伤害。 家庭应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将它们放在随手可取的位置,危
2014年5月30日, 端午节前夕本是家人团聚的日 子。但是在湖南溆浦县城却发生了一件惨不忍睹 的交通流血事件。下午六点三十四分在溆浦县城 人民大会堂附近一辆一贯被广大老百姓称为“马 路杀手”的混泥土罐车因超车撞上一辆正常行驶 的摩托车,司机并没有紧急停车,而是在拖行数 十米之后被路过行人叫停,此时两名死者已经面 目全非,死无全尸,相当悲惨。据当场目击者称: 该肇事司机驾驶车辆时边打电话边开车,连车祸 发生了根本就不知道,撞到摩托车仍再继续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