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路总复习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2013.11《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2013.11一、问 答第一章答题1.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什么?答:电流参考方向(箭头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到“-”的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二章答题1.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开路。
2、求含有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屏蔽掉电源后须用 外施电压、电流 法求得。
第三章答题1、对于电容C 和电感L ,电压和电流间的关系为:,2、换路定律是指: 3、全响应解的两种表达式: (1)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三要素法:第四章答题1、直流电路中,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2、正弦电压 u (t ) =2U cos (?t + ?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u U U θ∠=•。
3、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相当于该相量逆时针旋转90o 。
1倍,4、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对称电源△接线时,线电流、相电流之间关系为线电流等于3倍相电流,相位滞后对应相电流30°。
5、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满足:U=IR,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即第五章答题无第六章答题1、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等于空穴浓度;N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大于空穴浓度;P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小于空穴浓度。
2、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晶体三极管则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4、稳定二极管稳压时是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而二极管导通时是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5、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就是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
6、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 增加,发射结压降U BE减小。
第七章答题1、共模抑制比K CMR是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绝对值)之比。
电路分析总复习题-分析计算题

三、计算分析题1、图1.5.1所示电路,已知U =3V ,求R 。
(2k Ω)2、图1.5.2所示电路,已知U S =3V ,I S =2A ,求U AB 和I 。
(1V 、5A )3、电路如图1.5.5所示,求10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35W )4、分别计算S 打开与闭合时图1.5.6电路中A 、B 两点的电位。
(S 打开:A -10.5V,B -7.5V S 闭合:A 0V ,B 1.6V )5、试求图1.5.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 。
(150Ω)1mA2K Ω + 10V - 4K Ω+ R U -2K Ω 图1.5.1I - U S +I S2Ω 1ΩA B 图1.5.210V 1A2Ω 4A10Ω3Ω6V 8Ω +-+ -图1.5.52K ΩSA4K Ω26K ΩB -12V+12V图1.5.6150Ω 150Ω150Ω 150Ω150ΩAB图1.5.76、试求图2.4.1所示电路的电压U 。
7、已知图2.5.1电路中电压U =4.5V ,试应用已经学过的电路求解法求电阻R 。
(18Ω)8、求解图2.5.2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U ab =0V ,R 0=8.8Ω)9、列出图2.5.4所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解:画出图2.5.4等效电路图如下:+ U S - 4Ω A B图2.5.19V 12Ω6Ω+U -R1mA20V 5A8Ω12Ω2Ω2V + -+ -图2.5.2 2Ω U ab +-2K3A8VAB 等效图3Ω6/5Ω4Ω2A5A+ + 10V - 4A1Ω+ -6V8V+-图2.5.45Ω6Ω3Ω4Ω2Ω 10V + -4K + 1.5K U -图2.4.1题电路对结点A :231)6531(=-+B A V V对结点B :131)4131(=-+A B V V10、应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中的I 的值。
(10分)解:等效电路如下:11、应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中的I 的值。
电工电子总复习

(电容性无功取负值) Q UI
I
UC
U
U
P0
1、R-L-C串联交流电路
纯电容不消耗能量
三、简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
I Z U
Z R j X L X C
1、电阻的串联:
U1 分压: R1 U R1 R2
R2 U2 U R1 R2
特点: (1) 各个电阻流过同一电流; (2) 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3) 串联电阻各个电阻的分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2、电阻的并联:
R2 I 分流:I1 R1 R2
R1 I2 I R1 R2
例1:有一个闭合回路如图所示,各支路的元件是任 意的。已知:UAB = 5V,UDA = -3V, UBC = - 4V。试求:(1)UCD;(2)UCA。
A UAB B
UDA
UBC
D
UCD
C
解:(1)由基本的KVL定律可得: UAB + UBC + UCD + UDA = 0
即:5+(-4)+ UCD +(-3.电感: u L dt
1 W Li 2 2
(储能元件)
四、电源元件
1、独立电源:
(1)电压源模型:
a R0 US I R
U US
U
0
b
uS R0
I
U U s R0 I
(2)电流源模型:
a I
U
IS R0 U R
IS R0
b
0
IS
I
I I s U
R0
2、受控电源:四种
4A
解: (1) 10V电压源单独作用, 4A电流源开路; 6 + 10V – + 4 u' – u'=4V
电工与电子技术 总复习

UOC=-9+12+3=6V
图5
二、计算题: 计算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所示电路的最简模型。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
2、试用结点法求 n1 (作业1-5) 试用结点法求U 作业1
电路与电子技术
电路与电子技术 3、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及3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第1章第 讲例题) 章第4讲例题) 章第 讲例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5、桥式整流电路中,四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桥式整流电路中, 均为( 2U2 )。 均为( 6、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和(图解法) 。 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 图解法) 7、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达到调整静态 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 工作点的目的。 工作点的目的。 8、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失真。 失真。 9、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当输入信号很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总复习一§3 串、并联电路分析与计算

I1 I2
R2 R1
即: I1
R2 R1
I2
R2 R1
(I
I1)
I1 12(3AI1)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I 2 : 由: I = I 1+ I 2 得: I 2 = I -I 1
= 3A-1A
=2A
得: I1 1A
电学公式表
表一:
名称
电流强度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内容 (规律,定义, 定律)
故: U 1∶U 2 = R 1∶R 2
(正比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这就是
串联电路分压作。用
等 电于阻之比。
有一只额定电压是2.5伏 的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 灯丝的电阻是8.3欧, 如 果只有电压为6伏的电源,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需 要思考什么方法? 试写出 该方法的思考与计算过程。 解:
电功率分配
P1∶P2 = R2∶R1
(反比)
3、并联电阻公式的推导法
I总
由欧姆定律:
IU R
R1
A
各支路中的电流分别为:
I1
U1 R1
I2
U2 R2
干路中的电流为:
I总
U总 R总
∵并联 ∴ I总= I 1 + I 2
I1 R2
I2 U
U总 得: R 总
U1 U 2 R1 R 2
又∵ U =U 1=U 2
得:R 2
U2 I2
U 1 =U 额 U 2= U - U 1
I 2= I 1 U 1 R1
U 1 =U 额 = 2.5V
R1
R2
U1
U2
U = 6V
S (已知)
大学电路复习题

大学电路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V)B. 安培(A)C. 欧姆(Ω)D. 法拉(F)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A. V = IRB. V = P/IC. I = V/RD. P = IV3. 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A. 各电阻之和B. 各电阻之积C. 各电阻的倒数之和D. 各电阻的倒数之积4. 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Rt与各电阻R1, R2, ..., Rn的关系是:A. Rt = R1 + R2 + ... + RnB. Rt = 1/(1/R1 + 1/R2 + ... + 1/Rn)C. Rt = R1 * R2 * ... * RnD. Rt = R1 / (R2 + ... + Rn)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区别在于:A. 理想电压源两端电压恒定B. 理想电流源通过电流恒定C. 理想电压源可以短路D. 理想电流源可以开路6. 电源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是:A. 增加电路的总电阻B. 降低电路的输出功率C. 影响电路的稳定性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电容元件的储能公式为:A. W = 1/2 * C * V^2B. W = C * VC. W = V^2 / (2 * C)D. W = V / C8. 电感元件的储能公式为:A. W = 1/2 * L * I^2B. W = L * IC. W = I^2 / (2 * L)D. W = I / L9. 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为:A. i = I_max * sin(ωt)B. i = I_max * cos(ωt)C. i = I_min * sin(ωt)D. i = I_min * cos(ωt)10. 功率因数的定义是:A. PF = P / SB. PF = S / PC. PF = Q / PD. PF = P / Q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电流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
电路总复习

《电路》总复习实际电路:由电路部件和电器器件按预期的目的连接构成的电流通路电路模型:反映实际电路部件的主要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理想电路元件:有某种确定电磁性能的理想元件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集总元件:假定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集总条件:元件尺寸 正常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集总参数电路中u 、i 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但与空间坐标无关。
因此,任何时刻,流入两端元件一个端子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端子间的电压为确定值。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有电压、电流、电荷、磁链、能量、电功率等。
在线性电路分析中人们主要关心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功率。
电流的参考方向:任意假定一个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关联参考方向:元件或支路的u ,i 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作的功。
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1) u , i 取关联参考方向:p=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p>0 吸收正功率(实际吸收)p<0 吸收负功率(实际发出)(2)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P=ui 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p>0 发出正功率(实际发出)p<0 发出负功率(实际吸收)电路元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5种理想的电路元件: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表示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容元件:表示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电压源和电流源:表示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电压源的功率:(1)非关联参考方向:(2)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的功率:(1) 非关联参考方向:(2) 关联参考方向:受控电源(非独立源):1) 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 :2) 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 :3) 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 :4) 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如表征元件端子特性的数学式是线性关系,该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否则称为非线性元件。
大学电路复习提纲 (适用于工科学生的复习)

Y的变换条件
R12R1R2RR 2R 33R3R1
R1
R1
R12R31 2R23R31
R
Y形Y电形阻不两相两邻乘电积阻之和RY
相邻电阻的乘积 R
3.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①理想电压源的串联
uS1 +
_
uS2 +
_
+u
_
等效电路
②理想电压源的并联
i
+
++
uS1 _
uS2 _
u _
+_ u
③理想电压源与支路的并联 i
视在功率: S=UI
单位:W 单位:var 单位:VA
S P2 Q2
S
Q
|Z|
X
P
R
φ为 u和 i的相φ 位 u差 i
5 .复功率
为 了 用 U 和 相 I来量 计 算 功 率功 ,率 引” 入
I
+
U_
定义: SU I* 单 V 位A
负 载
SU I(ui)U Iφ
U cφ o I jU s sφ i IP n jQ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适合于求解电路中某一支路电压、电流 和功率问题。 应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求解电路,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计算开路电压Uoc
外电路断开后二端纽之间的电压为开路电压Uoc, 此时端口电流为0。计算Uoc的方法视电路形式选 择前面学过的任意方法〔网孔、节点电压法、基尔 霍夫定律等〕。
① 先将受控源看作独立源列方程;
② 将控制量用网孔电流表示,称为约束方程。
2. 结点电压法
流入取正, 流出为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路分析之前提——参考方向:
1、电阻、电容、电感:线性、非线性; 2、电压源、电流源: 3、受控源: 4、互感:参考方向和同名端; 5、一端口: 注意 iSC 的方向; 6、二端口:① 注意 i2 的方向; ②回转器的方向; ③理想变压器的方向和比值;
④ NIC的方向。 7、复合支路:回路法中的CVS方向。
4
四、电路分析的两个根本依据:
1、元件约束:
(1)线性元件: R、C、L(M)、us、is、 CS(四个)、运放、n、r、NIC; ①定义: ②在一定参考方向前提之下的数学表达式: (2)非线性元件: ①非线性电阻: 压控、流控、单调型;
②非线性电容: 压控、荷控、单调型;
③非线性电感: 流控、磁控、单调型。
6
五、电路分析的两条基本途径:
⒈电路方程: (1)观察法: ①网孔(回路)电流法: 树的概念、单连支回路、纯 is 处理、CS处理。 ②结点电压法: 纯 us 处理、CS处理、弥尔曼公式、运放分析 (理想运放也可利用运放的两个特点:虚短和虚 断)。
7
(2)系统法:(矩阵形式)
①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
最后,祝你们
学业进步,生活愉快!
任课教师:盛孟刚 2006年12月7日
答同学问
请问考试范围是什么? 第10〜17章及其相关联内容。 请问考试具体内容? 各章均有。 请问考试难吗? 难度和练习相当。
请问试题的题型是什么样? 和上学期相同。 请问考试的时间多长? 120分钟。 请问答疑地点? 请问答疑时间? 工科楼南楼401室。 考前一天。
5
2. 拓扑约束 —— KL:
KL是电路结构的反映,它与元件种类无关,可 以用拓扑结构来描述。
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连续变形下的不变的整体 性质,而一维拓扑即是图论。 (1)KL的形式:直流式、 时域式、相量式、 运算式、矩阵式。 (2)KL与电路方程: 网孔(回路)电流方程的本质是KVL;
结点(割集)电压方程的本质是KCL。
总 复 习
«电 路 »
2006.12.7.
一、电路分类及其描述方程:
电路
集总 参数
线性
电阻性:线性代数方程 动态: 线性微分方程 电阻性:非线性代数方程
非线性
非线性微分方程 动态:
分布参数: 偏微分方程
2
二、电路中常见的信号:
1、直流;
2、正弦(交流); 3、阶跃信号; 4、冲激信号; 5、指数等信号。
11
八、电路分析基本内容之扩展:
三相: 1. 单相 对称三相、三相功率与测量。
2. 线性 3. 正弦
非线性: 非正弦:
叠加,有效值,平均功率。 4. 一端口
二端口:
Hale Waihona Puke 负元件:125. 正元件
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 但金色的阳光始终照耀着你们!
你们在前进中, 你们在成长中, 在前进中成长! 在成长中发展!
相量解析法、相量图解法。 (运算法、复频域分析法) ⒋拉氏变换法: (1)特点和应用;
(2)网络函数及其极、零点; (3)极、零点与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
⒌状态变量分析法: 一阶微分方程组。
(1)简单电路:个数:状态变量数; 消去非状态变量的方法;
(2)复杂电路:特有树; (3)输出方程。
10
七、电路分析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T f
8
⒉电路定理:
弥尔曼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 顿定理、替代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 对偶原理。 (1)内容: (2)条件:
(3)用途:
如戴维宁定理:一端口分析、Rin、 动态电路分析、 最大功率传输、 非线性电路分析等等。
9
六、电路分析的五种基本方法:
⒈直流分析法: ⒉时域分析法:一阶、二阶。 (相量法、频域分析法) ⒊正弦交流电路分析法:
请问什么时候考试? 2006年12月29日14:00 ~16:00 。 还有什么要问的? 没有了!
14
请批评指正!
谢谢!
15
1. 等效: 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无源 一端口 含源
Y—
二端口
2. 受控源
电阻性质:求Rin,Ro。 电源性质:电源等效变换。
3. 黑箱问题:
(1)一端口: (2)二端口:用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 二端口参数和等效来处理。 (1)判据:
4. 功率:
(2)四类元件
正负电阻 独立电源 L、C n、r
AI AYU 。 (e) AYATU n S S ③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Q f 矩阵; (a)割集、单树枝割集、割集电压; (b) )同结点法; 、 (c)其他(复合支路、Y、U I
S
S
Q I Q YU 。 (d)Q f YQ U t f S f S
、I 矩阵:排序; (a)复合支路; (b)B、Z、U S S 位置:j列控k行 CCVS: Z kj (c)CVS:三要素: 大小(量纲) VCVS: kj Z j (d)M的处理: 正负号:被控和控制两支路决定。
BU BZ I 。 (e) BZB T I l S S ②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I 矩阵: (a)复合支路; (b)A、Y、U S S (c)CCS:同上; (d)M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