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景观的规划的方案52页PPT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PPT

四、立交桥绿化设计
2、但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宜 种植遮挡视线的树种。
3、立交中的大片绿化地段称作绿岛,一般绿岛下 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以免产生阴暗 郁闭感,可种草皮(这样可衬托立交),上面点缀有 较高观赏价值的常绿树和花灌木,或种植宿根花卉。
四、立交桥绿化设计
进行立交绿化布置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立体交叉,可能是城市两条高等级的道路相交处 或高等级跨越低等级道路,也可能是快速道路的入口 处,这些交叉形式不同,交通量和地形也不相同,需 要灵活的处理。
1、在立体交叉处,绿地布置要服从该处的交通 功能,使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
例如出入口可以有作为指示标志的种植,使司机 看清入口;在弯道外侧,最好种植成行的乔木,以便 诱导司机的行车方向,同时使司机有一种安全的感觉。
一、行道树种植设计
(六)行道树的株距和定杆高度
1、定干高度:定干高度应视其功能要求,交通状况 道路的性质,宽度、行道树距车行道距离,树木分枝角度而 定。
一般胸径以12-15cm左右为宜;树干分枝角度越大 的,干高不小于3.5m;分枝角度小者,不能小于2m,否则影 响交通;
2、株距 株距一般以5-8m为宜。
道路绿带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 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人行道绿化带 。
1、分车绿带 2、人行道绿化带
(一)分车绿带设计 1、分车绿带的概念
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 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 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一)分车绿带设计
二、道路绿化带设计
(二)人行道绿化带设计
1、人行道绿化带的概念 从车行道边缘到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 带。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2
凡 尔 赛 宫 苑 平 面 图
3
故宫御花园平面图
4
近代公园的构思和建设
始于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奥姆斯特德(1822-1903)
全园面积340公顷 田园风景、自然布局
5
❖ 公园绿地规划要点:
a. 公园的规划必须满足人的需要,满足环境的要求 b. 公园有足够大的面积满足不同人的活动要求 c. 保护自然景观、强调自然式布局
“大众的、公 “参与性、动
a. 提供多种公园类型
b. 注重私密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的平衡
c. 提供多种参与性活动
27
28
29
2、风格的多样与差异性
30
31
3、文化的表达与挖掘
1) 对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
上 海 世 纪 公 园
中 心 区 人 工 湖
32
上海世纪公园主大门世纪大道入口的日晷
33
公园是公共团体,或政府为
保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提高国民教育,并自由享受
园内的设施,兼有防火、避
难及防灾的绿化用地。
17
2、公园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城市公园的功能多样化。
1、直接功能
2、间接功能
如图:
休息娱乐
静态:观赏、休息 动态:运动、游戏、体育
公园功能
直接功能
卫生防护 美化城市
静态:净化空气、水土保持 动态:防火、防灾、避难
2) 注重场所精神,突出文脉的表达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入口围墙 34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北大“红楼”旁五·四广 35 场
北京明皇城东安门遗址 36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时空对话”铜
绿道规划天府绿道规划

绿道规划天府绿道规划第一篇绿道规划: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总则1.0.1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0.2 绿道游径系统指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2.0.3 绿道连接线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
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2.0.4 绿道设施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2.0.5 驿站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ppt(详细)

7、广场绿化
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 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 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 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 场总面积的25%,并宜设计成开放 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 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 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 面积的10%. 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 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 环境气氛.
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1、安全性 2、生态性 3、可识别性 4、可观赏性 5、舒适性 6、便利性
七、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包括了 9个部分.
1、中央隔离绿化带 2、两侧车行道分隔绿化带 3、行道树绿化 4、边坡绿化 5 、互通立交区绿化 6 、收费站,服务区绿化 7、广场 8、交通岛 9、停车场
8、交通岛绿化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 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 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 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 成装饰绿地. 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 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 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 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 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 进行垂直绿化. 4、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 植物.
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 生态习性;不适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 绿化;
5 、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 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6 、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道路绿 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 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7 、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
景观科 2017年1月13日
道路绿化指道路红线范围内路侧带、中间分隔带、两 侧分隔带、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 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 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自然条件、 城市环境等,合理地进行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ppt

交通岛:为利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中心岛(转盘):交叉路口中心引导行车 导向岛:交叉路口分隔进出行车方向 立体交通绿岛:立交桥下的绿化用地。
1.2 城市道路类型 高速交通干道:为方便城市各大城区之间远距离高速交 通服务。 主干道: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 次干道:城市内各区间或一般城镇的服务性干道,起分 流交通作用。 支路:小区街彷内道路,直接连接工厂、住宅区、建筑。
3 公路铁路绿化
3.1公路绿化 3.1.1一般公路绿地规划设计 一般公路在此主要是指市郊、县、乡公路。 一般公路绿地规划设计,是为防止沙化和水土流失对道路的 破坏,并增加城市的景观性,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以简单的 栽植乔木为主。 3.1.2高速公路绿化 采用视线诱导种植方式:乔灌木连续栽植(柏树) 坡体绿化:挡土墙、草坪砖、草坪
按街道绿地断面布置形式
一板二带式 一条车道、两条绿化带,是最常见的 形式。多用于城市次干道或车辆较少的街道。 二扳三带式 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 绿化带,中间以一条绿带分隔。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 城道路。 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 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 的绿化带共有四条绿带。 四扳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 板,连同车行道两侧的两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 式断面绿化形式。
2.4街头小游园规划设计 2.4.1街头小游园的主要内容 街道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设立若干出入口,并在出 入口规划集散广场;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及园林小品, 丰富景观,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 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30%~40%, 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60%。
绿道规划与设计

绿道具有“三道合一”的特征
绿道是林荫道、慢行道和文化旅游线路的结合。 ——绿道两旁茂密树木形成的生态自然环境或 城市景观,是城乡居民的休闲康体廊道、城乡景观 通道和生物多样性廊道; ——绿道中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道系统可 以成为居民上下班通行道; ——绿道串联各类文化和自然节点,是联系区 域重要旅游资源的文化旅游线路。
提供连续线性空间,增加城镇救灾 通道
绿道在城区内部通常与城市慢行系统结合设 置,贯穿整个城市,并且它联通公园、广场、街头 绿地等开敞空间,可以用作城镇救灾通道及避难场 所,是城市重要的生命线系统之一。
日本将10米以上的绿道纳入防灾公园体系, 作为避难通道。日本政府从1996年开始实施“第六 次城市公园建设计划”,其中新增了关于建设防灾 公园的内容:扩大防灾公园的对象,将线型绿道也 纳入到防灾公园体系。在《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 导方针》中提到需要建设道宽在10米以上的绿道, 作为避难通道功能。
1994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 —协调与可持续发展》(95版)中开创性地提出了 由“生态敏感区、开敞区、城镇密集区和都会区” 四种用地开发模式构成的区域管治理念,对不同的 区域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和管理政策。
“生态敏感区”概念在国内的率先提出,标 志着人们首次从空间管制的角度将规划关注重点从 建设用地拓展至非建设用地。
4.经济拉动功能
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 机会
实施绿道建设战略,不仅能体现社会、生态 效益,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绿道建成以 后能够显著地带动沿线地区服务业、旅游业等相关 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美国东海岸绿道为超过3800万居民带来巨大 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美国东海岸绿道全长约 4500公里,是全美首条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 化遗产旅游于一体的绿道,途经15个州、23个大城 市和122个城镇,连接了重要的州府、大学校园、 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迹,促进周边地区商业和旅 游业的发展。总造价约3亿美元,为沿途各州带来 约166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服务3800万居民。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PPT教案

一、地形规划 (一)地形处理考虑的因素 1.与城市的关系 2.地形现状 3.功能活动的要求 4.景观的要求 5.工程技术的要求 6.植物种植的要求
(二)几种常见地形处理 1.平地
1)平地与其它地形类型的联系 2)考虑地面排水,一定的坡度处理 3)利用平地灵活实用的特点 4)注意对裸露地面的覆盖
2.山地 1)特征与用途 2)类型 3)设计要求
这些公园的格局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法国规则式,有大片草坪、树 林和花坛,极少有建筑,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都反映了外来的 特征,对以后我国公园的形态发展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第8页/共59页
二、国内外公园发展概况(国内)
我国最早自己兴建公园的雏形是1906年无锡地方乡绅筹资兴建“锡金 公花园”。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广州越秀山辟为公园 (越秀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主义人土也极力倡导筹建筑公园, 于是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一批公园,这些公园大多是在原有风景 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的,有的本来就是古典园林,也的是参照 欧洲公园的风格扩建、新辟的。
二、影响设置内容的因素 1.风土民情 2.公园位置 3.公园附近文体娱乐设施分布情况 4.公园面积规模 5.公园自然条件 6.时代风尚
第18页/共59页
第三节 公园分区规划
三、公园功能区划分
1.文化娱乐区(Culture Entertainment Area)
2.体育活动区(Sports Area) 3.儿童活动区(Children Active Area) 4.安静休息区(Queit-rest Area) 5.水上活动区(Aquatic Sports Area) 6.园务管理区(Garden Management Area)
和修养。其一是举行各种文艺表演,每年夏季在露天音乐台每天 排满国内外艺术团体的演出。其二是“边游边聊”,这是一种内
绿道规划与设计

65 %
45 %
绿道规划的策略
保护性策略
保护性策略应用于当现有的情况是支持可持续的景观过程和格局时。在 这种策略下,绿道保护其内部景观不被人为改变,而其周边很可能被改 变。一般来说,这类绿道包括了世界遗产、国家公园、大型栖息地等。
如右图纽约中央公园,一边是高耸的建筑,一边是秋意渐浓的中央公园; 一半自然,一半尘世;一半风景,一半繁华。纽约中央公园的存在本身 被很多人看成是一个奇迹。
风景道——专门为观赏娱乐 生物通行廊道——保护生物栖息地 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满足人类安全通行而建
绿道规模也发展到贯穿整个国家,较为著名的是 1986年建设的美国东海岸绿带。 整个绿道全长约4500公里,北起缅因州、南至佛罗 里达州,共途经15个州的23个大城市和122个城镇, 连接重要城市、乡村和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 化遗迹等。
在美国化脑运动的带领下,出现了 大量的绿道规划和实现项目。主要 有: 1975年——丹佛南普拉特河绿道 1975年——罗利市绿道、梅拉梅 克绿道 1977年——伦敦东南绿链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绿道的发展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绿道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1980-1999)
这一时期绿道规划主要在发达国家开展起来,功能也 趋于多样化。
绿道规划的策略
保护性策略——佛罗里达州级绿道规划
为了向更多人解释和推广佛罗里达州绿 道规划的意义,官方绘制了下图。这幅 图通过很简单的图示解释了这项绿道规 划的结构和意义,即用廊道把不同的栖 息地连接起来。
这个项目的特点是他成功的协调了官方 与民众的意愿,这样的规划结果是非常 科学合理的,而且它通过简洁的图例有 力的推广了这个大型的项目。
广东省已于2012年编制 《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 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