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探析

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探析
> 工程管理
B e U uo o e hc n s oR if r e n o c e eS r c u e HT s n f v rT ik e st en o c me t nC n r t t u t r C i
混凝土结构 实体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探析
口 汪 阳春
W a gY n c u n a g h n
2 1 抽样 批次 的确 定 .
对于 新建工程 质量进 行验 收检测 ,钢筋保 护层 检 测抽样 批次按 《 混凝 土结构 工程施 工质量 验收规 范 》 ( 0 0— 2 O GB 5 2 4 0 2)附录中E 01 ..和E..中规 02 定 :对梁类 、板类构件 ,应 各抽取构件 数量的2 %且
r n o c m en n c n r t t u t y n ei f r e t i o c e e s r c u e b um b ro a p i g t s i g p s t n r e fs m l n e tn o i o , i

o st e tn e h o o y a d e a u t n o e tn e ut n i t s i g t c n l g n v la i ft s ig r s l e o .
2 钢筋保护层现场检测技术
在 检 测 前 应 按 照 《 凝 土 中钢 混 筋 检 测 技 术规 程 》 ( GJ T 1 2 J / — 5 20 0 8)做好检 测前 的资料准备 、仪器 校 准 。在此 ,按 常见 的非破 损检 测方
2 1 Jc E AD c T ㈣ N u Ⅺ 0 5 f sN w cs} 2 n l u G 99
不少于5 个构件进行检测 ;当有悬挑类构件 时,抽取

探析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探析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探析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保护层厚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对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重要性,检测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是起着连接混凝土的角色,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和扭曲强度。

当混凝土结构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盐、化学品等的侵蚀时,钢筋可能会受到腐蚀,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损坏。

而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保护钢筋的作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尤为重要。

1.传统检测方法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金属探测仪。

通过将金属探测仪与被测混凝土表面接触,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混凝土实体内部的钢筋位置和数量,从而间接得出保护层的厚度。

但传统的金属探测仪只能判断混凝土保护层内是否存在钢筋,难以准确测量具体的厚度。

由于金属探测仪需要与被测混凝土表面接触,会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磨损,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美观性。

三、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检测误差问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由于环境因素、设备精度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检测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选择合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测。

2.密集钢筋区域检测问题在混凝土结构中,可能会存在密集的钢筋区域,这会对保护层厚度的检测造成一定的困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具有强大穿透能力的激光测距仪,能够克服钢筋的干扰,实现对密集钢筋区域的准确检测。

3.保护层厚度不均匀问题在混凝土结构中,保护层的厚度可能存在不均匀现象,这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全面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加以修复保护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间距检测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 执行标准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08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钢筋位置测定仪。

4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资料收集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6检测原因。

6现场检测6.1抽样原则6.1.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6.1.2 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6.2测区、测点的布置6.2.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2 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6.2.3 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6.2.4 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6.2.5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试剂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剃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①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②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③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④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6.3技术指标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于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允许偏差为+8mm,-5mm。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和检测技术的实际情况,运用一定的理论推导、表格数据、工程实例,总结检测过程中的经验,大体阐述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建筑业市场化的推进,政府对于工程质量的监控逐渐淡化了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操作等内容,给予施工企业更大的自主权,而以“强化验收”来保证工程质量,修订后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即体现了这种趋势。

作为施工企业自检,监督单位抽检,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楼板厚度都是重要项目。

一、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意义我国传统钢筋分项工程的验收均以隐蔽工程验收作为最后一道检验。

然而,在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中,钢筋有可能受到施工干扰而移位。

最常见的就是上部负弯矩钢筋由于施工人员的踩踏而下沉,下部正弯矩钢筋由于垫块不够或分布问题、施工干扰造成移位的现象也时常出现。

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时,较薄的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减弱,会引起锚固受力和应力传递的不足,影响结构抗力。

而且从长远看,保护层厚度过小会因为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加快、脱钝,影响结构耐久性及使用年限。

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时,在一般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以下部正弯矩钢筋为例,Mu=α1fcbh2 0ξ(1-0.5ξ),其中ξ=ρfy/α1fc ,ρ=As/b h0 , h0=h-a , a=c+r 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α1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y为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b为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c为钢筋保护层厚度,r为钢筋直径,h0为有效高度,ρ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As为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

上部负弯矩钢筋的受弯计算示意图则将图1旋转180°即可。

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钢筋保护层厚度c偏大会造成有效高度h0不足,从而降低受弯承载力Mu、裂缝控制性能及刚度。

浅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技术

浅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技术

浅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技术摘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承载力、钢筋的抗锈蚀性能以及耐久性。

本文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结合相关工程的实践经验,探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现场技术、测试精度以及结果评定等注意事宜,希望引起有关检测人员的重视,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GB50204-2002以下简称《规范》,做了局部修订,且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1]。

整体上,《规范》的检测目的是为了确保结构安全,真实反映混凝土受力钢筋位置等质量指标,尤其是强调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只要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出现于现浇结构与装配式结构建筑工程中,都要求进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简单来说,结构实体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

而结构构件中的悬臂梁、板中受力钢筋的耐久性与承载力,会深受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质量影响。

所以,以下将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技术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1 检验的构件概述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类构件为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所涉及的构件。

在检验工作中,先要明确测试对象,充分掌握检验的梁、板构件相关概念;再者,现场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纠纷的就是界定次梁、挑梁的数量,还有分割后的楼板构件的数量计算问题。

其中,所谓混凝土板,指的是直接承受楼(层)面荷载的板类构件;混凝土梁,则指包括将楼(屋)面荷载传送到相邻主梁上的钢筋混凝土条形构件,广义理解为将楼(屋)盖荷载传递到相邻的柱、墙上的钢筋混凝土条形构件。

钢筋混凝土梁式构件中通常是一根、一跨为一构件;还有根据计算单元的划分确定钢筋混凝土板。

GB50204-2002中5.2.1条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E.0.3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 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 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非破损 方法即电磁感应法;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 是指采用机械打孔、人工剔凿等方法暴露 钢筋,直接测量保护层厚度。 检测操作应符合《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 规程》JGJ/T152-2008的规定。规程中规定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 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 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 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 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 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 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
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 格; 3 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 偏差均不应大于本附录E.0.4条规定允许偏 差的1.5倍。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附录E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152结构部位和构 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 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 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 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 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 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了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钢筋锈蚀 性状的检测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 mm。 E.0.4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 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 10mm, -7mm;对板类构件为+8mm,- 5mm. E.0.5 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 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一、名词术语1、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与构件种类、混凝土强度、环境类别、构件受力状态、使用寿命等因素有关。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0的规定。

表9.2.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2.1.18条: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2.1.2条: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2.1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8.2.1中数值的1.4倍。

表8.2.1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二、检测目的1、保护层的作用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是由于其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受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作用是构成粘结锚固的主要原因,这就取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②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由于钢筋周围混凝土的包裹,可以使其免遭锈蚀和钝化,因此,一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需的条件。

③对截面有效高度的影响从粘结锚固和耐久性角度考虑,需要有较大的保护层厚度,然而从截面承载力的角度而言,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造成截面有效高度减小,承载力下降。

2、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的影响①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用不了多久,钢筋外混凝土就失去了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了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

最新结构实体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最新结构实体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 1、当全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为 90%及以上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应 判定为合格。
❖ 2、当全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率小于 90%但不小于80%时,可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 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率为 90%及以上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仍 判定为合格。
❖ 3、每次抽样检测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 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
结构实体中钢筋保护层厚 度检测
项目
检测依据: 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 2.《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T152-2008) 3. 原设计图纸
▪ 混凝土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 ▪ 为混凝土表面与钢筋表面间的最小距离
贵州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
4、检验技术(钢筋探测仪)
1、钢材在单向一次拉伸下的工作性能 试验条件:标准试件(GB/T228),常温(20±5℃) 下缓慢加载,一次完成。含碳量为0.1%-0.3%。
标准试件:Lo/d=5或10;Lo--标距;d --直径
图2.3.1
2、有明显屈服点钢材的σ-ε曲线
G
fu fy fP
C B
AD
E
O
图2.3.2
H
2、有明显屈服点钢材的σ-ε曲线 图2.3.3
贵州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
4、检验技术(钢筋探测仪)
❖ 检测步骤: ❖(3) 特殊情况2: ❖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
已测钢筋,且不少于6处(实际检测数量不足6处 时应全部选取),采用剔凿、钻孔等方法验证。 ❖ 1、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 2、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 3、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 4、钢筋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与检验
79
浅谈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文/黄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建筑上广泛的应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定位。同理,钢筋作为混凝土的互补品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构实体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更是决定着结构的承载力和质量的高低,因此为了保证公路桥梁等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十分必要。本文就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一、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钢筋分项工程的验收均以隐蔽工程验收作为最后一道检验。然而,在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中,钢筋有可能受到施工干扰而移位。最常见的就是上部负弯矩钢筋由于施工人员的踩踏而下沉,下部正弯矩钢筋由于垫块不够或分布问题、施工干扰造成移位的现象也时常出现。
(一)力学角度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主要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因此从构件的力学角度来看,钢筋有着较高的抗拉性,而混凝土有着较高的抗压性。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的组合能够消除混凝土结构所不具备的强抗拉性,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的组合能够有效的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结构实体构件的荷载承受能力。同时在考虑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情况时必须要注重钢筋所受的拉应力和混凝土所受的压应力。所以从力学角度来讲,钢筋混凝土试题结构的构件中钢筋所受的拉应力应该和设计的应力值相符,从而保证钢筋在结构实体中位置的合理,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也是进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重要原因。
(二)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力实际上就是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硬化之后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力,一般称为握裹力。如果结构实体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达标,将难以保证这种相互作用力的有效性。因此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保护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
(三)构实体构件的耐久性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不仅仅可以产生一定的握裹力,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防止钢筋锈蚀,保持钢筋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一般来说,公路桥梁施工中钢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钢筋极易发生氧化作用而生锈,不仅如此,混凝土的谈话和赶紧的电化学反应也会加速钢筋的锈蚀情况,对公路桥梁的施工造成安全威胁,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二、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方法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分破损检测和无损检测两大类。破损检测一般是剔凿混凝土,然后直接量测。这种方法直观准确,但是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很大,效率也很低,检测完还要进行结构的修复,无法满足验收规范按比例较大面积抽查的要求。这里主要介绍无损检测法。
(一)检测原理
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器多为电磁感应法,即仪器在构件混凝土表面向内部发射电磁波,形成电磁场,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感应电磁场的强度及空间梯度变化与钢筋位置、直径、保护层厚度有关,因此,通过测量感应电磁场的梯度变化,并通过分析处理,就能确定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等参数。
(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技术培训和学习
现场检测人员除了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外,还应该熟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中附录E 的有关规定,具有建筑结构的基础知识,熟悉结构中柱、梁、板的配筋方式,能够现场处理相关问题。
2.仪器的校准
仪器应该妥善保管,在规定的周期内定期送有资质的单位检定。而且应该制作标准试件,每次检测出发前和回来后都应进行自检,了解把握仪器的状况,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早处理。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校准。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应对钢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公称直径这三个检测项目进行校准,在校准时首先要测试出钢筋的实际轴线位置,并尽可能的精确其厚度值,其次在校准时要记录好钢筋探测仪指示的保护层厚度检测值,从而明确其符合的项目和量程范围及不符合的项目和量程范围;雷达仪的校准。雷达仪的校准需要对钢筋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这两个项目进行校准工作,在校准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外界的电磁干扰,其次必须要先校正好试件的介电常数再进行下一步的校准,在外露钢筋两端要采用钢卷尺量测总长度取平均值的方法作为实际平均间距,同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同样这样测量,检测值和实际量测值对比后就可以判定是否校准完毕,同时明确使用范围。
(三)制作相关技术文件和表格
编制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检测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仪器运行维护保养记录等技术文件和表格。原始记录应该包括工程名称、报监编号、楼层、构件名称、轴线编号、设计值、实测值等一系列信息,并且要做到能再现检测现场,便于查找处理问题。
(四)现场准备工作
确定检测构件和部位,了解现场情况,平整场地,查阅有关图纸,找出相关参数。
(五)现场检测
目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器种类品牌很多,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功能相近,本文以大地华龙钢筋探测仪和HILTI 的FS-10型钢筋探测仪为例介绍检测方法。
1.参数设定
一般的检测仪器均要设定一定的参数,以获得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其中最主要的参数是钢筋直径。一般可查阅结构配筋图得到检测部位的钢筋直径。如果没有可直接查阅的相关资料,可先利用仪器确定一根钢筋的大概位置,然后用探头在钢筋上方沿垂直于钢筋的方向往返各测2次,以测得的最小值作为钢筋直径输入参数。
2.现场直读式检测
该方法适用于检测构件较少,且要求现场获得检测结果的情况。在输入参数后,将探头沿所检测钢筋的垂直方向移动,在接近钢筋时,仪器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数据会随探头的运动而变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最小的数值即为这根钢筋在该部位的保护层厚度。有的仪器则在探头完成运动后自动选定该数值。注意,一般检测仪器只检测与探头运动方向垂直的钢筋,如果在探头的下方有与探头运动方向平行的钢筋(如箍筋),则会影响检测的精确度,所以应该先大概确定这些钢筋的位置,消除不利影响。
(下转第83页)
设备与检验
83
温度设定,传送带带速设定,以及是使用空气还是氮气。

设定一个回流曲线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包括:所使用的锡膏特性,PCB 板的特性,回流炉的特点等。

(五)锡膏特性与回流曲线的重要关系
锡膏特性决定回流曲线的基本特性。

不同的锡膏由于助焊剂(Flux)有不同的化学组分,因此它的化学变化有不同的温度要求,对回流温度曲线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锡膏供应商都能提供一个参考回流曲线,用户可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优化。

(六)再流焊炉主要技术参数
1.温度控制精度(指传感器灵敏度):应达到±0.1~0.2℃。

2.传输带横向温差:要求土5℃以下。

3.温度曲线测试功能:如果设备无此配置,应外购温度曲
线采集器。

4.最高加热温度:一般为300~350℃,如果考虑无铅焊料或金属基板,应选择350℃以上。

5.加热区数量和长度:加热区数量越多、长度越长,越容易调整和控制温度曲线。

一般中小批量生产选择4~5温区,加热区长度1.8m 左右即能满足要求,无铅焊接应选择7温区以上的炉子。

6.传送带宽度:应根据最大和最宽PCB 尺寸确定。

参考文献:
[1]《高精度视觉贴装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龙绪明主编
[2]《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曹白杨主编
(作者单位:南京熊猫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上接第79页)
3.影像记录式扫描检测保护层厚度
对于实体结构中梁类构件等,可以按照影响记录式扫描仪器的检测范围作出一个平板并设计出坐标,同时对检测部位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影像记录式扫描仪器的相关提示进行操作,并用探头在检测部位的范围内沿着构件相互垂直的方向依次进行扫描,保证检测过程中能够清楚的表述检测部位,最后扫描仪器通过程序运行能够自动的生成图像。运用仪器对于板类构件的扫描见此需要在输入相关参数后用探头沿所要检测的钢筋垂直方向直线运动。然后,将扫描图象输入电脑,运用相关的程序进行计算便可以得到扫描构件内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直径、位置、钢筋数量等参数。
4.影响检测精度的因素
构件本身有磁性、所检测部位有被检测钢筋以外的小磁性物质、选择参数与实际不符、检测方法不正确都会影响检测的精度,这就需要在检测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总结
总而言之,就我国目前的公路桥梁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主要存在着技术规程不配套和检测工艺落后的现象,为了保证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的科学有效性必须要提高相关的工艺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同时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需要加强相关方法的操作规范,保证厚度检测的精确,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建勇.浅谈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J].城乡建设,2010(z1).
[2]黄燕.浅谈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J].科技风,2013(7):154-154.
[3]罗旋江.浅谈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J].世界家苑,2014.
(作者单位:南京方园建设工程材料检测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