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研究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高校共青团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当前时代的思想政治引领模式。
一、加强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新媒体具有内容丰富、便捷快速、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共青团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方面拥有了广泛而深度的传播渠道。
因此,高校共青团必须认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加强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的建设,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高校共青团应当建立完善的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机制。
这需要加强组织管理,确立工作目标及相关指标,明确工作职责,营造团队协同,并建立工作评价机制,为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高校共青团应积极探索新媒体思政引领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应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多种渠道,制作宣传素材、开展活动策划、开设知识问答、推出专访等方式,满足受众对于思政教育的需求,提高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道路上的水平和质量。
二、完善内容供给机制思想内容是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的核心,关键在于如何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建立起科学化的内容供给机制。
首先,高校共青团应从受众需求出发,深入了解记录受众的实际需求,逐步建立新媒体思政引领内容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提高参与度,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青年群体的参与度。
其次,高校共青团应注重多元化的内容供给。
在新媒体平台上,共青团应该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资讯、文化和价值客体,以符合广大青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三、推进新媒体时代思政理论研究思政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于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高校共青团应加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理论研究与创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学术研究,推动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在理论层面上的更高水平。
首先,高校共青团要加强对新媒体时代下青年思想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深刻把握新时期下高校学生的精神需求、娱乐喜好和学习习惯,为新媒体思政引领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运用新媒体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的研究与实践

运用新媒体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来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职工获取信息的渠道广、角度多、速度快,给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般来说,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如何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传递信息快捷、沟通交流便捷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引导,更好地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疑虑,探索如何运用新媒体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挥新媒体作用的主要做法一是上情下达,引领职工思想。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是传达重点工作、解读政策措施、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新媒体问卷调查,多数基层员工表示对于公司一些政策的出台,重要工作的部署,由于电脑数量少、内部网限制等原因,看不到正式的文件,了解不到相关信息的报道,就容易人云亦云,这样对工作的开展并不有力,且有90%以上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使用QQ、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了解重要舆情。
以鲜活的形式让职工认清自身处境和发展形势,各层级员工多了解一些信息,就少一些猜疑,工作推动就更多一份有力。
二是传播正能量,弘扬石油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工的思想工作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新问题。
传统的理论教育内容、先进人物事迹宣讲在职工思想观念中易出现“审美疲劳”,更具灵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视频画面色彩更能吸引职工的兴趣和关注度,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内容上,我们坚持用石油精神铸魂育人,加强主旋律教育,开展了油田公司“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活动周、新媒体作品征集、“我说我岗”视频展示等活动,由职工自行创作的基层员工事迹:《你在春风和煦里享受生活我在尘土中创建美景》《致“青春的伙计”》等一篇篇图文作品在第二矿区微信平台上陆续展播,阅读量达600余次,朋友圈转发量30余次,充分引起了关注者的兴趣和关注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思政案例分析1:微博传播正能量

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石家庄学院石家庄学院围绕“思想引领、倾听呼声、维护权益、关爱成长”的工作思路,依托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扎实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案例背景石家庄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各部门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体,在网络空间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石家庄学院依托团委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热心精神文明建设、熟悉网络宣传工作、具备一定文字写作水平的微博管理团队。
先后邀请新浪等网站的专家到校,通过集中培训、赠阅书籍、自主学习等形式,提高了微博管理水平和团队实践应用能力。
积极与网络上的活跃微博、微博达人、意见领袖等良性互动,借助其影响力,有效扩大了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每个微博每天发布10-15条信息。
2012年4月,石家庄学院开通了“石家庄学院共青团”微博,截止目前,已在新浪和腾讯建成院、系、班三级共青团微博366个,学生会干部微博、团委干部微博142个,团委和各级团组织微博粉丝达50000余人,开设了“石院快报”、“团情要闻”等栏目,发表4300余篇微博,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式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赢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深化工作效果,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二、主要做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现实社会移植到虚拟社会,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变单一的灌输方式为教育引导方式;二是要变传统的权威意识、主导意识为平等交流,沟通理解;三是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及时了解、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这些方面,石家庄学院作了积极尝试,注重引领和服务,形成了品牌效应。
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一般采取说教的单项灌输形式,受教育者经常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参与其中,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摘要】本研究针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进行探讨,通过分析现状和影响,提出创新举措和有效路径。
新媒体传播特点影响深远,共青团应针对其特点调整工作策略,提升引领效果。
研究指出,创新引领工作对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最后结论强调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研究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为高校共青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推动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研究、现状分析、传播特点、创新举措、有效路径、提升工作水平、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时代,高校共青团通过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向学生传达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式微,新媒体成为了主流的信息传播渠道。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效果,成为了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生的日益增多,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也面临着更为繁重的任务。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在信息泛滥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有效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创新。
对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进行研究,不仅仅是解决当前问题,更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校共青团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领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高校共青团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泛性大大提升,高校共青团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和工具,更好地传播党的政策和理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借力网络新媒体 探讨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

焦作大学学报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2020年6月第2期No.2June.2020借力网络新媒体探讨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栗岩许雁领(焦作大学太极武术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摘要:当前,网络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我校团委因势而新,积极作为, 勇挑重任,在网络思想引领和网络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青年学生;思想引领中图分类号:D43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257(2020)02-0009-032014年,为响应团中央“清朗网络•青年力量” 的倡议,在青年群体开展“阳光跟帖”行动,我校与 团市委采取共建共享模式,投资5除万元建成全省首 家地市级实体化网络宣传阵地——焦作大学网络志愿者中心,其中团市委出资30万元,焦作大学出资20万 元。
该中心隶属学校团委管理,具备网络知识培训、 议题集中跟帖评论、网上正能量宣传、网上舆论引导 等功能。
一方面把志愿者精神从现实社会延伸到网络空间,引导网民自觉维护网络文明,为励志进取点赞,为好人善举叫好,对假恶丑现象说不,实现“线 上线下”良性互动,不断净化网络空间;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志愿者中心专业化、常态化运转,主动融入工 作大局,逐步将其打造成为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的前沿阵地。
中心在网络思想弓I 领和网络舆论弓I 导等方面的探 索经验,通过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河南区选拔赛暨河南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铜 奖。
1.层层选拔着力培养网络宣传引导队伍网络志愿者中心一成立,就赢得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回应和广泛参与。
为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懂网 会网、善于发声的队伍,我们采用了 “三级阶梯培养法”。
第一阶梯是培养网络宣传员队伍。
从2015年3月开始,我们依托专兼职团干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志愿者,招募、培养了一支600人左右的网络宣 传员队伍,壮大了网络的正面声音。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孙光荣 叶诗琪 王燕妮[摘要]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通过网络媒介渗透到高校学生的生活中,迅速并有效地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给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促使高校加快建设网络思想引领平台。
基于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该文通过SWOT分析,旨在对华南农业大学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应从内容、特点、形式和制度上进行探究,不断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SWOT分析思想引领高校共青团1 问题的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开始以不同的形式介入到社会现实生活和公共事务当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①,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72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互联网普及率为55.8%,比2016年上升2.6个百分点。
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共青团要强化网络育人,大力创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可见,新媒体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阵地。
针对当前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进行研究,探讨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影响因素,在加强党建引领,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模式的构建和思政工作质量的提升,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带动广大青年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和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高校共青团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研究日益增多,高校思政教育的应用研究也已逐步展开。
国外研究主要体现在思想引领的落地实施、核心精神的推广方式等方面;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网络思想引领的背景、高校开展思想引领的特点、高校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引领的方式等方面展开。
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

作者: 盖逸馨[1];蔡治廷[1];赵正凯[2]
作者机构: [1]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物刊名: 理论视野
页码: 83-85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 大学生;新媒体;内聚力;思想引领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习惯和目的进行分析,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内聚力特点得到体现;新媒体的大量使用让大学生团体的内聚力极大地提高,为高校的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掌握新媒体时代思想工作的新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入社会学、物理学、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工作理念、宣传内容、工作方法和保障机制方面不断创新,提升思想引领工作的有效性,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提供思想保障、舆论环境和动力支持。
高校辅导员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探讨——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为例

高校辅导员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探讨——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为例李军;周天璐【摘要】辅导员运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现实需要,由高校辅导员所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开展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主要平台之一.对现阶段林业高校辅导员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林业高校辅导员对微信公众号的利用程度不高,思想政治类微信公众平台较少;辅导员对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认同度高,但执行力低;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引领工作的阻力多,动力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首先,辅导员应主动使用先进的网络工具,建立健全微信公众平台,占领网络思政高地,牢牢把握住学生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其次,辅导员应切实剖析学生的兴趣点,增强微信文章的趣味性,推动思想政治类教育“供给侧改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类教育的最新知识和动态;最后,高校应建立完备的激励机制,配套开展公众号技能培训,并设立新媒体互助小组,充分激发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态化.【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年(卷),期】2019(037)004【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思想引领;提升路径【作者】李军;周天璐【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国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位列其中。
教育部思政司负责人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答记者问时,也提出扭住不放啃下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三块硬骨头”。
由此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到了攻坚克难、全面提升质量的关键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 代 青 年 研 究
C o n t e mp o r a r y Yo u t h Re s e a r c h
Ma y , 2 0 1 5 S e a 1 No . 3 3 6 No . 3
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研究
团组织 一项 极 端重 要 的任 务 。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繁荣和新媒体 的迅速兴起 ,团员青年不断向各个新媒体平台聚集 , 青年人
的鲜明个性更加凸显 、表达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也更加强烈 , 传统 的思想引领方式受到严峻挑 战。为了顺应新时期高校共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 0 2 — 0 9
二 、研 究方 法
为全面了解为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和对团属新媒体 的关注度 , 课题组采用分层抽样 的方法对上海市 浦东地区在校大学生进行 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选取 6 所高校 ,涵盖综合类 ( 1 所 )、理工类 ( 1 所 )、 文史类 ( 1 所 )、医药类 ( 1 所 )、高职 院校 ( 2所 ),共 发放 问卷 6 0 0 0份 ,回收 5 4 6 9份 ,有 效 回收率 为9 1 . 2 %。其 中 ,男 生 占 5 1 . 8 %,女 生 占 4 8 . 2 %;一年 级学 生 占 3 0 . 5 %,二 年级 学生 占 2 8 %,三年 级学 生 占 2 6 %,四年级 学 生 占 1 5 . 6 %;上海 生源 占 7 0 . 5 %,外省 生源 占 2 9 . 5 %。同时 ,对 团委 工作人 员 进行访 谈及 微 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分析。访谈主要针对运营管理模式 、板块内容设置、工作经验及困惑等 内容展开 。
现中国梦过程 中锻炼成 才。 『 关键词1 新媒体 ;互联 网思维;代际更替;用户体验
【 中图分 类号 】 C 9 1 3 . 5【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1 7 8 9( 2 0 1 5)0 3 — 0 1 1 2 一 O 6
一
、
研究 背 景
2 0 1 5 年1 月 ,中共 中央办公厅 、国务 院办公厅 印发的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 工作 的意见 》 指 出,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 的工作 ,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 肩负 着学 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 才保 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 同团中央十七届书记处成员集体谈话中指出 : “ 共青团工 作 必须 站在 理想 信念 制 高点 ,把握 广 大青 年脉 搏 ,提高 团 的吸 引力和 凝 聚力 ,做好 青年 思想 引领 工作 。” 共青 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肩负着团结教育和服务一代青年的重任 ,做好思想引领为党赢得青 年一直是共青团组织 的重要职责 。网络的广泛普及 ,使大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解放 ,一时间,互联网上充 斥着形式多样的海量信息 , 各种新思想 、新概念层出不穷 ,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 日趋激烈 ,思维方式和价 值 取 向多元 化 1 3 趋 显著 ,西方 世 界意识 形 态 的渗透 进 一步加 剧 ,主流 价值 观受 到严 重挑 战 。而青 年学 生 思 维 活跃 ,创 新 意识强 ,乐 于接 受 新鲜 事物 , “ 人 生 观 、价值 观 、世 界 观 ”等三 观 尚在形 成 的过程 中 ,主 观 意识不够 ,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 。新形势下 , 做好团员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成为了高校
【 作者简介 ] 杨 大刚 ,上海海事大学团委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 育。
・
l 1 2・
2 0 1 5年 第 3期
杨 大 刚 高 校 运 用 新 媒 体 开 展 思 想 引 领 研 究
青团组织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 “ 新常态”,高校共青 团组织已基本形成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团员 青 年学 生思 想 引领工 作 的基本 意识 Ⅲ,然而 ,从 “ 贴 吧 ”到 “ 博客 ” ,再从 “ 微 博 ”到 “ 微信 ” ,网络媒 体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共青团提 出了新的考验 ,如共青团组织刚刚官方认证完微博 , 却发现青年已经转移至 微信 。如何准确把握网络媒体发展规律 ,把握本质、前瞻思考 ,及时抢占新媒体舆论高地 , 有效引领青年 学子 ,是摆在高校共青团面前急需研究 的课题 。
杨 大 刚
( 上 海 海事 大学 团委 )
『 摘 要1 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 了新媒体的空前繁荣,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 向产生 了巨大影响。如何准确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 有效抢 占大学生思想 引领 高地 ,成为高校共青团的重要工作。
高校共青团要运用互联 网思维 ,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大数据挖掘青年需求,依托新媒体有效引领青年在 实
三 、调 研结 果
( 一 ) 大学 生新媒 体使 用 习惯
调研显示 , 9 3 %的受访者平常都是用移动智能终端登录新媒体 , 1 0 0 %受访者拥有微博或微信两个新媒
体平台。在新媒体 的使用年 限调研中我们 了解 到,使用微博长达 4 年的只有 1 6 . 7 %。使用微博已经有 3 年 的有 3 3 . 3 %, 使用微博年限达到 2 年的则有 5 0 %。同时使用微博和微信的有 8 3 . 3 %, 博客已基本被遗弃 ,目 前 还经 常逛 论坛 的则有 1 6 . 7 %。这表 明 , 各 种新 媒体 是 可 以共存 共 荣 的 。调查 显示 , 7 0 . 5 %的大学 生认 为新 媒体是学习、工作的好帮手 ,答疑解惑的好工具 ,给 日常的学习 、工作带来 了极大的便利 ,特别是网络。 5 2 %的大学生使用 网络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 。4 1 %的大学生明确表示 ,上网是为了学习和工作 ( 如远程教 育 、网络办公 、查阅资料等 ) 。需要指出的是 ,新媒体虽然影响广泛 ,但在某些方面却不能完全取代报纸 、 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 。口 当上海踩踏事故发生时 ,通过网络新媒体途径获知这一信息的学生 占6 4 . 5 %, 有接近 3 5 . 6 %的学生是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介获悉 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 便 捷 ,与父母 、朋友 间 的沟通 频 度 和技 巧有不 同程度 的提 高 ,6 8 . 6 %的大 学生 认 为通 过 网络可 以结识 更 多 的 朋友 ,5 9 %的学生认为他们并没有因为网上的交流通信而减少与家人 、朋友之间的往来 , 影响他们在现实 生 活 中的人 际交 往 ,反 而是 网上 通信 便捷 了他 们 与家人 的沟通交 流 。 ( 二) 团属 新媒 体粉 丝关 注情 况 团属 新 媒体 中 ,以微博 为例 ,粉 丝总数 约 占全 校在 校人 人数 的 3 3 . 3 %,有 8 5 . 5 % 的 团学组织 都 开通 了 官方的新媒体平 台,说明使用新媒体开展团学工作已经成为普遍共识 ,其中 ,新浪官方微博约 占7 7 . 6 %, 而微信公众号约占 2 2 . 4 %。粉丝的关注量 ,以微信为例 ,团属新媒体的关注量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通常在 每年的开学季 ( 9 、1 0 月) 和毕业季 ( 6 、7 月 ),粉丝 的关注量会达到峰值 ,其他 的时间关注量基本呈现 稳定增长 ,这提醒了我们团学组织要善于利用关键节点开展新媒体推广工作。而在粉丝关注中,自 愿关注 的达 到 6 6 . 7 %,因为受 到 组织 推进 而 关注 的则 有 3 3 _ 3 %。此外 ,通 过 学生 对 团属 新媒 体关 注 的活跃 情 况调 研 ,我们 了解到 ,超过 6 0 % 的受访者表示 自己偶尔会看推送的信息 ,有 3 6 % 的受访者表示虽然关注了但 是基本不看 ,只有 2 4 % 的受访者表示 自己每次推送都会看 。可见团属新媒体 的用户黏度还非常欠缺。 ( 三) 团属 新媒 体信 息阅读 情 况 为进 一 步研究 团属新 媒体 图文 信息 的阅读情 况 , 我 们对 几所 高校 团属 新媒 体平 台数 据 进行 了深度 挖 掘 分析。以微信为例 ,团属官方微信所推送的图文信息中 , 平均 的阅读量 只有推送量的 1 0 %。而这些大学生 所 频繁 点击 的热 门图文信 息 中 ,各类 教学 教务 考务 通 知 占 比 4 5 %,校 园的动 态和 校 内新 闻 占比 2 5 %,国家 大事和时政热点 占比 1 0 %,而通常人们都认为对青少年 比较有益 的各种 “ 心灵鸡汤”类型的文章 占比不到 1 / 1 0 ,可见大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度不够高 ,对 “ 心灵鸡汤”等读物并不热衷 ,这些都提醒着团学思想 引领工作要不断优化方式方法 。以某高校团委官方微信为例 , 2 0 1 4 年阅读量最高的十大的话题中, 校 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