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32-9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2024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150题)1、根据《水土保持法》第二十条规定,禁止在()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A. 十五B. 二十C. 二十五D. 三十【答案】 C2、为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主要采用()。
A.帷幕灌浆B.接触灌浆C.接缝灌浆D.固结灌浆【答案】 D3、通过浆液灌入混凝土与基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缝隙,以增加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方法称为()。
A.固结灌浆B.接缝灌浆C.接触灌浆D.回填灌浆【答案】 C4、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称为()。
A.管涌B.流土C.接触冲刷D.接触损失【答案】 B5、有防汛任务的(),应当根据流域综合规划、防洪工程实际状况和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制定防御洪水方案(包活对特大洪水的处置措施)。
A.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D.流域管理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答案】 B6、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包括对工程的()。
A.检查、勘测、试验或者度量B.检查、测量、取样或者度量C.检查、测量、试验或者评定D.检查、测量、试验或者度量【答案】 D7、(2016年)已经通过审批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重新招标时投标人仍少于3个的,经()批准后可不再进行招标。
A.地方人民政府B.水行政主管部门C.行政监督部门D.项目主管部门【答案】 C8、根据《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水库工程验收中属于专项验收的是()验收。
A.截流B.下闸蓄水C.机组启动D.水土保持【答案】 D9、《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属于()应急预案。
A.地方B.专项C.部门D.企业【答案】 C10、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类的水工建筑物,应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作为设计烈度。
A.甲B.乙C.丙D.丁【答案】 A11、单元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全部返工重做的,质量等级()。
推荐-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学习记录精品

项目部学习记录参加人学习内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一土石方工程开挖《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1、严禁在设计建基面、设计边坡附近采用洞室爆破法或药壶爆破法施工。
2、未经安全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严禁采用自下而上的开挖方式。
3、钻孔爆破施工中,对建筑物或防护目标的安全有要求时,应进行爆破监测。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 212—831、洞口削坡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
同时应做好危石清理,坡面加固,马道开挖及排水等工作。
2、进洞前,须对洞脸岩体进行鉴定,确认稳定或采取措施后,方可开挖洞口。
3、竖井采用自上而下全断面开挖方法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必须锁好井口,确保井口稳定,防止井台上杂物坠入井内;⑵涌水和淋水地段,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⑶W、V围岩地段,应及时支护。
4、特大断面洞室(或大断面隧洞),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拱脚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m;⑵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开挖,应有专门措施。
5、进行爆破时,人员应撤至受飞石、有害气体和爆破冲击波的影响范围之外,且无落石威胁的安全地点。
单向开挖隧洞,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应不少于200m。
6、相向开挖的两个工作面相距30m放炮时,双方人员均须撤离工作面;相距15m时,应停止一方工作单向开挖贯通。
竖井或斜井单向自下而上开挖,距贯通面5m时,应自上而下贯通。
7、采用电力引爆方法,装炮时距工作面30m以内,应断开电流,可在30m以外用投光灯照明。
锚固与支护《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 46-941、预应力锚束永久性防护涂层材料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要求:⑴对预应力钢材具有防腐蚀作用;⑵与预应力钢材具有牢固的粘结性,且无有害反应;⑶能与预应力钢材同步变形,在高应力状态下不脱壳、不脆裂;⑷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强碱条件下不降低其耐久性。
2、锚束安放后,应及时进行张拉和作永久防护。
现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目录

1995.10.01
水利
58
SL118-95
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校验方法
1995.07.11
1995.10.01
水利
59
SL119-2012
岩石三轴试验仪校验方法
2012.08.06
2012.11.06
水利
60
SL120-2012
岩石声波参数测试仪校验方法
2012.08.06
2012.11.06
1995.07.21
1995.07.21
水利
65
SL125-95
水泥胶砂试模检验方法
1995.07.21
1995.07.21
水利
66
SL126-2011
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
2011.1.20
2011.4.20
水利
67
SL127-95
容量筒检验方法
1995.07.21
1995.07.21
水利
68
SL128-95
序号
标准现号仃水
〈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规范目期录
(截至趨014
年7备注)
1
SL1-2014
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2014.07.03
2014.10.03
水利
2
SL4-2013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2013.01.22
2013.04.22
水利
3
SL15-2011
水利水电专用混凝土泵技术条件
2011.02.17
2013.09.17
2013.12.17
水利
92
SL161.2-2013
船闸水力模型试验规程
《安全技术》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

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
(1)滑动模板制作应由施工企业专业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审批。
制作、安装调试好后,由技术、质检、安全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签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滑动模板施工应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报监理人审批后,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交底,并作好交底记录。
(3)滑升机具和操作平台,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进行安装。
(4)操作平台设有消防、联络通信信号装置和供人员上下的设施。
雷雨季节应设置避雷装置。
(5)施工通道与操作平台衔接处,设有安全跳板,跳板应设扶手或栏杆。
(6)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对称,严禁超载。
(7)施工电梯应安装柔性安全卡、限位开关等安全装置,并规定上下联络信号。
(8)滑升过程中,应每班检查并调整水平、垂直偏差,防止平台扭转和水平位移,遵守设计规定的滑升速度与脱模时间。
(9)电源配电箱设在操纵控制台附近,所有电气装置均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10)冬季施工采用蒸汽养护时,蒸汽管路应有安全隔离设施,暖棚内严禁明火取暖。
(11)滑模模板拆除应均匀对称,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大面积撬落和拉倒,拆下的模板、设备应用绳索吊运至指定地点。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篇一: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液压滑动模板(以下简称滑模)施工中做好安全与技术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以液压滑模技术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对采用其他方式的滑模工程也应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滑模工程施工中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和有关专业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第1.0.4条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非标准设备等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1.0.5条滑模工程不宜安排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滑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气候等条件编制滑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作为滑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报上级安全和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2.0.2条滑模工程承建单位的负责人应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2.0.3条滑模工程施工负责人必须对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全面负责,组织编制滑模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处理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第2.0.4条安全与技术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实行安全责任制,密切配合做好安全工作。
第2.0.5条滑模施工中必须配备具有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本规范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的专职安全检查员。
安全检查员负责滑模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对违章作业有权制止。
发现重大不安全问题时,有权指令先行停工,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第第2.0.6条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滑模施工特点、熟悉本规范的有关条文和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第2.0.7条滑模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2F332013 水利工程土石方施工的内容
一、开挖 1.《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L47-94 1.0.8 严禁在设计建基面、设计边坡附近采用洞室爆破法或药壶爆破 法施工。 2.1.2 未经安全技术论证和主管部门批准,严禁采用自下而上的 开挖方式。
2F332013 水利工程土石方施工的内容
2F332014 水工建筑物施工的内容
二、《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 53-94 1.0.3施工前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 并确定其施工工艺参数。
2F332014 水工建筑物施工的内容
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677-2014 3.6.1拆除模板的期限,应遵守下列规定:
相距15m时,应停止一方工作,单向开挖贯通。
2F332013 水利工程土石方施工的内容
13.2.7 竖井或斜井单向自下而上开挖,距贯通面5m时,应自上 而下贯通。(2015考点)
13.2.10 采用电力起爆方法,装炮时距工作面30m以内应断开电 源,可在30m以外用投光灯或矿灯照明。(2012[10月])
2F332014 水工建筑物施工的内容
一、《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 32-2014 6.4.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滑模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滑动模板应具有制动保险装置;采用卷扬机 牵引时,卷扬机应设置安全可靠的地锚。
2F332014 水工建筑物施工的内容
一、《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 32-2014 9.1.3在滑模施工中应及时掌握当地气象情况,遇到雷雨、六级和 六级以上大风时, 露天的滑模应停止施工,采取停滑措施。全部人员 撤离后,应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
2014年水利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目录。
2014年水利工程常用标准、规程、规范目录

84.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 93-95
85.
基桩高应力检测规程JGJ 106-97
86.
建设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87.
建设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8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9.
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 548—2012
10.
超声波测深仪JJG(水利)003-2009
11.
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
12.
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
13.
大型灌区技术改造工程SL418-2008
14.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艺导则DL/T5038—94
46.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47.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48.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4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
5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1.
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15.
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97
16.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
1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96
18.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19.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98
20.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 SL239-19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 32-92条文说明编制说明l 总则2 滑模施工对工程设计的要求3 施工准备4 各类建筑物的滑模装置设计5 各类建筑物的滑模施工6 质量检查编制说明《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是根据原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83)水建技字第47、53号文的要求,由水利水电地质勘探基础处理公司、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负责主编,会同浙江省水电工程局、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北京市水利局、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浙江省水利厅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15年以来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的实践经验,汇编出版了《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技术资料汇编》文集。
同时,还收集了国外混凝土拱坝和面板堆石坝面板滑模施工的资料。
对设计滑动模板装置时涉及的混凝土的上托力问题,设专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
编制过程中,还参考了原国家建委1978年颁布的《液压滑升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规定》和冶金部颁布的《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定》,以及国家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
本规范的初稿于1986年5月提出,并以原水电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86)技字第57号文发向全国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后经多次讨论修改,于1988年5月提出送审稿。
1988年6月水利部建设开发司组织专家在天津对送审稿进行了审查,认为其内容基本可行,可按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整理后报主管部门审批颁布。
该规范(送审稿)审查组组长为林伯诜同志,水利部建设开发司李丰、李允中和张严明等同志参加了规范(报批稿)的修改和审定工作。
鉴于该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水利部建设开发司或主编单位,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明1 总则1.0.1 本条阐明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滑模施工是一次立模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新工艺。
7O年代以来,我国在水工建筑物中采用滑动模板施工,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例如:混凝土坝有苇子水双曲拱坝(高59m)等三个工程;井筒有石头河水库输水洞闸门塔(外径10.6m,滑升高度53m),白山水电站进水口闸门井(外径15m,滑升高度46.5m),安康砂石骨料罐(直径20.6m,滑升高度16m),湖南镇大调压井(内径19.5m滑升高度78m)等十个工程;闸墩类有引丹渠道排子河渡槽墩、白山水电站拦污栅墩等十一项工程。
湖北引丹渠道排子河渡槽工程的114个空心墩采用滑模施工,最大滑升高度达49m;白山水电站拦污栅墩,最大滑升高度为50.5m,而且实现了门槽埋件安装与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不再浇筑二期混凝土,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近几年来我国在溢流面、泄槽混凝土施工中已普遍采用滑模施工。
除此之外,在隧洞底板混凝土衬砌中也有滑模施工的实例。
斜洞混凝土衬砌,我国已有白山水电站、湖南黄岑水库两个工程使用滑模施工的成功经验。
1.0.2 本条是水工建筑物滑模工程的分类。
此分类法概括地区分了各类滑模工程的特点,形成了系统的概念,便于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实践中应用本规范。
1.0.2.1 混凝土坝等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当采用滑动模板施工时,可实现柱状垂直连续浇筑,减少了分层浇筑的层面处理,加快了施工进度。
国内实例有苇子水双曲拱坝(高59m),紧水滩上游围堰(高26m),白山水电站重力拱坝7号坝段(高32m);国外实例有瑞典瓦格富斯拱坝(高45m),美国特鲁布尔湖重力坝(高42m)澳大利亚戈个墩坝拱围堰(高25m)。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都有温控防裂要求,在混凝土的性能、浇筑速度、脱模强度以及滑模装置等方面具有共同性,因而把大体积混凝土滑模工程归为一类。
1. 0.2. 2 井筒(塔)、闸墩。
水工建筑物中的调压井、闸门井、闸墩、拦污栅墩、栈桥墩、渡槽墩、砂石骨料罐等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已广泛采用了滑模。
这些工程的结构形体对称,滑模装置基本相似,其滑模施工的特点是:滑模提升方向垂直向上;大多数工程可利用支承杆作结构钢筋;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要求和脱模强度大致相同等。
因弧形闸门的闸墩内布设了扇形钢筋,有碍提升架的滑升,所以在进行弧形闸门闸墩滑模施工时,一般应设置竖向导轨。
1.0.2.3 面板。
面板主要是指溢流坝的溢流面、泄槽底板,堆石坝的混凝土面板,隧洞底拱或底板等。
70年代中期,我国首先在密云水库第二溢洪道护面施工中采用了滑模,相继在潘家口、太平哨、亭下、红石等工程的溢流面施工中应用。
采用滑模施工,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解决了混凝土泄水建筑物造型准确和平整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
在碧口水电站左岸泄洪洞底拱混凝土浇筑中,成功地采用了牵引式滑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0年代国外堆石坝面板的施工开始采用滑模,实现了面板的快速施工,促进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
如1971年建成的澳大利亚塞沙纳坝,其面板滑模滑行速度平均为1.5~3.Om/h;又如1980年建成的佛土度阿利亚坝,采用自行式轻型滑模,其滑行速度平均为2.5m/h。
我国已在辽宁关门山水库(1988年)、浙江成屏水库、湖北西北口水库(1989年)等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施工中使用了滑模。
采用滑模方法浇筑面板,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施工工艺,其滑模装置也是一个单独体系,因而划为一类。
1.0.2.4 斜洞。
有倾角的隧洞谓之斜洞。
我国已在黄岑水库、白山水电站的压力管道衬砌施工中成功地使用了全断面滑模。
其滑模模体适应隧洞体形具有一定的锥度,以慢速卷扬机和钢丝绳牵拉模体在导轨上滑行,混凝土脱模强度由顶拱混凝土强度控制,这种滑模的施工工艺和模体受力状态不同于其它滑模类型。
1.0.3 本规范从滑模施工的角度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是在特定条件下对《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补充。
因此,除遵守本规范外,还必须遵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是国家专业规范,也应遵照执行。
1.0.4 有关滑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问题,应遵守《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现行有关规定。
1.0.5 本条是对滑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的要求。
2 滑模施工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本章从滑模施工的角度对工程结构物的设计提出了要求。
编写本章的目的是使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结构物时,尽可能考虑滑模施工的特点,适应滑模施工的需要。
也使滑模施工人员在研究工程设计图纸时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便保证顺利施工。
2.0.1 本条是对工程结构物的体形设计提出的一般要求,这些要求在满足结构、应用、经济技术条件下应尽量给以考虑。
对于一般建筑物,其结构体形应力求简单,条件许可时可简化为渐变截面;对于局部“凹”形结构,一般可预制内模解决;但对于无法避免的局部突出结构,采用滑模成型十分不便,本条提出了“宜作二期施工处理”的建议。
2.0. 2 本条是根据滑模施工的特点,对钢筋、预埋件、预制件的设计明和布置提出的基本要求,以保证施工中模板能连续滑升。
施工中应防止因钢筋、预埋件、预制件没有架设牢固或架设时间过长,而迫使滑模停歇。
2.0.3 混凝土接缝的止水结构和灌浆设施,因其安装部位紧靠模板,细部结构复杂,应根据施工条件从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顺利施工。
2.0.4 本条是对面板结构设计提出的几点要求。
堆石坝的混凝土面板和溢流坝的溢流面的溢流面底部的一期混凝土(或浆砌石)表面设计成台阶形对施工较为方便,但台阶的棱角不能是尖角,抹角可避免应力集中。
2.0.5 本条规定是从节约钢材的观点提出的,其前题条件是支承杆能满足受力钢筋的要求。
2.0.6 拦污栅槽等有安装金属结构的部位,其混凝土浇筑一般分两期施工。
随着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可以将门槽埋件一次安装固定,一次浇筑混凝土,取消了二期混凝土的施工程序,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例如 1982年,水电一局在白山水电站拦污栅墩施工中成功地取消了门槽二期混凝土,将拦污栅门槽埋件(包括门框)安装和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
2.0.7 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一般多采用“薄层浇筑”作为散热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在滑模施工中则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这种措施,以充分发挥其连续浇筑混凝土的特点。
这就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如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品种、外加剂、掺合料等的选用,骨料预冷、掺冰拌和等)以满足温控要求,为连续浇筑创造条件。
3 施工准备3.1 施工组织设计3. 1. 1 文意已明,勿需说明。
3.1.2 本条具体规定了滑楼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3.1.3 本条规定了滑模施工技术设计的基本内容。
3.2 开工前的必备条件明3.2.1 本条规定了采用滑模施工必须建立严密的、统一的施工指挥系统,以及需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
3.2.2 本条规定了滑模系统运往现场安装前必须进行的工作内容。
3.2. 3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本条规定对乘人电梯和罐笼等设施,必须设置安全保险机构。
如防止提升罐笼钢丝绳突然断脱的“安全卡”和防止罐笼冒顶的自动限位开关等。
3.2.4 滑模施工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对施工人员要专门组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2.5 本条对施工动力及照明用电规定应设双回路供电或备用电源,是为防止中途停电而影响施工造成事故,如确无上述条件,而必须停电时,应在停电前4~5h通知现场,以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3.2. 6~3.2.9 文意已明,勿需说明。
4 各类建筑物的滑模装置设计4. 1 一般规定4. 1.1 本条规定了滑模装置设计的几条指导原则。
4.1.2 本条规定了滑模装置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4.2 混凝土坝等大体积混凝土4. 2.1 本条规定了此类滑模装置的组成。
施工经验表明,使用滑模施工的建筑物,其体形精度优良者,都具有一个精心设计并行之有效的精度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千斤顶同步、结构物轴线、垂直度、操作平台的偏差与扭转等的控制与观测设施。
因此,把施工精度控制系统列入滑模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要的。
4. 2.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是混凝土浇筑的工序多、仓面大、强度高。
一般采用吊罐或皮带机入仓下料,设计操作平台时必须适应这一特点。
4.2.3 本条是对滑楼装置设计荷载的规定,其参考值见附录A。
4.2.3.1 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在常规立模浇筑混凝土时,侧压力的计算方法已在《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中作了规定。
采用滑模进行混凝土施工,模板初滑或停滑后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的受力过程,与常规立模浇筑混凝土相同,但正常滑升时模板的受力过程则有所差异,由于试验研究资料不足,本规范建议以模板初滑阶段的受力过程为依据,即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附录一的规定计算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