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自然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它包括哪些类型?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它又包括哪些类型?(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紧扣关键词,并结合举例来说明这两个概念。)
2.学以致用:学生完成“活动”1,教师进行点拨。(加强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过渡:既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那么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应如何开发利用它呢?下面,我们通过教材“活动”来探讨这个问题。
8.学生根据~64“中国的矿产资源”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分布不均,人均较少)
(2)我国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有哪些?(见教材相关内容)
(3)读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归纳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分布特点。
(4)读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归纳中国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特点
课题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三维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利用方式,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5)说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总体来说,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是北多南少,有色金属矿则是南多北少)
(4)完成“活动”2。
9.小组合作完成“活动”3、4。
<全课总结>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汇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汇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汇总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⑴、主要油田:⑵、主要煤矿:⑶、主要铁矿:⑷、有色金属分布: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特点: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3。

2、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其中,草地面积最大)。

3、土地资源的分布:⑴、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⑵、林地: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⑶、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⑵、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兴修水利工程:⑴、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68—69图 3—19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等图上识三个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

⑵、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如:黄河干流上(最大的)小浪底水库、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

⑶、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全国最大)、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3、盐场:北方——长芦盐场(全国最大),南方——莺歌海盐场。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1、学会判断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讲授新课板书:一、什么是自然资源?师: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

同学们在书中找出这个概念划出来。

同学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来自于自然界,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下面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小麦不是,它虽然有利用价值,但不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而是通过人们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出来的,所以不是。

煤炭是,它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闪电不是,它虽然来自自然界,但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闪电还不能被人类所利用,所以不是。

转: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资源了,那么自然资源都有什么用途呢?板书:二、自然资源的用途⑴我们利用土地资源可是发展种植业,可是发展畜牧业等。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三章电子教案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三章电子教案
(板书)类型
(提问)“活动2”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
(出示幻灯片)判断图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结合“活动3”)
(过渡)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讲授)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像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了自然资源的范围。(出示幻灯片)
布置
作业
调查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土地资源构成以什么类型为主?并收集这类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的资源。
课后小结
备课时间
2017.11.13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杨晓伟
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地理事物的能力。
(板书)范围不断扩大
(开动脑筋)贝贝说:“说不定到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等都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这有可能吗?
(出示幻灯片)此表反映出中国自然资源有何特征?为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数量大而有限
(开动脑筋)玲玲说:“假如石油都开采完了,将来怎么办?”你想过这个问题吗?说一说你的主意。
(小组讨论)请学生提出对策。
2、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
说一说,下列利用矿产资源的行为对吗?
(1)对多种矿产伴生在一起的矿石,只取其 中一种进行冶炼,其他丢弃。
(2)开采富矿,丢弃贫矿。
(3)为了开发煤炭,大量破坏草场和森林。
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 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可能综
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自然资源概况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应切实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去。读图完成任务。
垃圾分类回收
少用一次性消费品
(1)议一议,在日常生活中倡导上述两种行为有哪
些好处? (2)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小窍门?说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自然资源概况
1.下列物质中,当前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 A .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 .阳光、耕地、水、人工牧场 C .钢铁、液化气、铀矿、阳光 D .森林、闪电、火山、铁矿 读熊猫图,回答2~3题。 2 .该图表示的资源是( B ) A .土地资源 B .生物资源 C .气候资源 D .矿产资源 3 .该资源的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区是( C ) A .可再生,东北地区 B .非可再生,西北地区 C .可再生,西南地区 D .非可再生,东南地区
自然资源概况
下图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请
说出你的理由。
大理岩
大熊猫
海洋鱼群
食 盐
森 林
自然风景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 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均匀; 某些自然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
可再生资源包括气候资源、生物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25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25张PPT)

知识点一 什么是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资源就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大理岩
大熊猫
海洋鱼群

食盐
森林
√√ 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
2.分类
气候资源 01
海洋资源 06 矿产资源 05
02 水资源 03 土地资源
04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1
33 2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你能给下列自然资源分类吗?
气候资源
光热
土地资源
林地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
生物资 源
大熊猫
水资源
淡水
矿产资源
煤炭
结合以下材料,你能说出它属于自然资源的哪一个特征吗?
1.优美的风景成为一种新的自然资源;海啸、地震、风暴等未来也有可能成 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欧佩克的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 BP发布,2006世界能源统计,全球石油储量可用40年。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知识点二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 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次又一次,这说明土地资源是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的,可以随意使用。 这种说法对吗?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
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际合作
未来自然资源的发展将更加注重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 区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共同
应对全球性资源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利用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例 如,人们从最初的原生采集到现在的加工提炼;从直接利用到高效转化;从无序 开发到可持续发展等。
02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土地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供人类 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 草地、工业用地、城市用地等。
分类
海洋资源的分类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能源资源等。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海洋资源的利用
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涉及渔业、航运、港口、 盐业、滨海旅游等多个领域。
海洋资源的保护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强度的增加,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定义
森林资源是指覆盖在陆地表面积上的林木、 林地及其生长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森林 资源包括林木、林地、林木下的植物、动物 和微生物等。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森林资源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例如,按树种分类,可分为针叶 林和阔叶林;按生长类型分类,可分为乔木 林、灌木林和竹林;按地理分布分类,可分 为热带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针叶林 等。
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利用
森林资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 多种利用价值。例如,木材可以用于建筑、 家具制造等;林下植物可以用于草药采集、 食用等;动物和微生物可以提供食品、药品 等。此外,森林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保护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及其利用和保护。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认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对其分类、分布和利用保护可能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认识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然资源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自然资源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