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的区别

合集下载

猪链球菌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猪链球菌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眼 结膜 潮红 。流鼻 液 ,关节 肿 大 ,跛行 、爬 行 、不 能站 立 。个 别 反 应 ,不利 于夏 季 防暑 ,冬 季产 生有 毒有 害 气体 ,滋 生微 生 物 , 猪 伴有 神 经症 状 ,磨牙 、空 嚼、 昏迷不 醒 ,四肢运 动不 协调 、转 空气 卫生 状况恶 化 。 圈 、爬 行 ,四肢作 游泳 状 。个 别猪 皮 肤发 红 。猪 只生长 不 良 ,已 5 . 2 免疫 接 种
5 . 2 . 1 疫苗 目前 ,这两种病菌均有疫苗可做防疫,猪副嗜血杆 菌病可选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 ,种猪亦可用 死 亡仔 猪 脑 膜 充 血 、 出血 ,胸 膜 ,腹 膜 呈 豆 腐 渣 样 ,心 包 此 疫苗 有效 地保 护 小猪 早期 发 病 ,降低 复发 的可能性 。但 副猪 嗜 膜有 纤维 素 性炎 形成 绒 毛心 ,心 包积 液 ,增厚 ,心包 和胸 腔均 有 血杆菌有1 5 个血清型 ,疫苗免疫往往效果较差 ,如有条件可制作 粘 连 现 象 。胸 腔 、腹 腔 可 见 大量 浑 浊 液 体 ,肝脏 表 面 附着 白色 自家苗 进行有 效地 防疫 。 . 2 . 2 药物 预 防 在饲 料 中添 加土 霉素 、 四环 素 、金霉素 等药 物 或淡 黄 色纤 维素 性渗 出物 。肺脏 肿胀 ,出血 ,瘀 血 ,与胸 腔 发生 5
临 床 兽 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9 期
猪链 球菌病 与副猪 嗜血杆 菌病 混合感染的防治
常天星’ 冀红星 陈兰兰 庞建庆。 侯 爱明
( 1 . 河南省辉县市拍石头乡政府 ,河南辉县 2 . 河南省辉县市畜牧局 ,河南辉县
3 . 河南省辉县市冀屯乡政府 ,河南辉县
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猪场常见的六种疾病

猪场常见的六种疾病

猪场常见的六种疾病一、圆环病毒类型1类型1.1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导致病猪僵住和死亡。

1.2皮炎肾炎综合征:脾脏肿大呈肉样变。

1.3增生性坏死性间质性肺炎:肺脏肿胀坚硬,或萎缩或实质性病变。

2治疗方法2.1拌料:林可大观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黄芪多糖、板青颗粒、清瘟败毒颗粒。

2.2注射药剂:林可、头孢喹肟、阿莫西林+双黄连、板蓝根、黄芪多糖。

二、链球菌1类型:1.1脑膜炎型:多发于即将断奶仔猪,会导致病猪呼吸困难,衰竭死亡。

2治疗方案2.1注射预防:磺胺+地塞米松(第一次用双倍剂量)。

2.2拌料预防:磺胺+多西环素。

2类型2.1淋巴关节型:关节肿胀跛行,导致腿瘸,下颌淋巴结肿大变硬破溃流脓。

2治疗方案2.1注射:安痛定+头孢喹肟。

2.2拌料:氨苄西林+板青颗粒。

3类型3.1败血症型:体温升高,全身感染,皮肤发紫,结膜潮红。

3治疗方案:3.1注射:磺胺类药物。

3.2拌料:磺胺+多西环素,或头孢拉定或林可大观霉素拌料。

三、猪副嗜血杆菌1表现体型消瘦、温度升高、多发浆膜炎和关节炎、胸膜炎和心包炎明显、死亡体表发紫等。

2治疗方案2.1注射:头孢喹肟+双黄连与替米考星,分点注射。

2.2拌料:头孢拉定、氨苄西林、替米考星+双黄连、板蓝根、黄芪多糖。

四、仔猪水肿病1表现眼睑水肿、体温低、呈现游泳状。

2防治方案2.1注射:磺胺类药物,结合亚硒酸钠VE针剂、地米、呋塞米等。

2.2拌料:磺胺+多西环素。

五、病毒性腹泻1表现腹泻严重、后腿站立不稳。

2防治方案2.1注射:干扰素+博落回、硫酸小檗碱、恩诺沙星。

2.2拌料:白头翁散+氨苄西林+益生菌。

六、呼吸道病1表现咳嗽喘气。

2防治方案2.1注射: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林可大观霉素。

2.2拌料:替米考星、支原净+氟苯尼考、磺胺+多西环素。

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怎么鉴别诊断

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怎么鉴别诊断

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怎么鉴别诊断猪链球菌两种与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猪群常见的病细菌性疾病,临床上用常常混合感染造成仔猪发病,两种慢性的临床临床症状较相似。

因此,我根据临床经验,区别两种化学物质病的病理临床症状。

①关节炎咳嗽的比较猪副火星人杆菌已引起引起的关节炎、跗、腕关节肿大、剧痛、瘸腿、卧地不起,用手捏,仔猪疼得尖叫,对接触有排斥感;剖检关节腔内有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

猪链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关节肿大,初期坚硬、温度升高,后期变软,触之有波动感,针刺流脓;少数变硬、皮肤增厚;剖检滑液浑浊,有黄白色奶酪样块状物,关节周围皮下胶样水肿,有化脓性坏死灶,严重者周围肌肉组织坏死、关节软骨坏死。

引起的关节炎常常为关节及相关部位的肌肉组织肿胀,严重病例后肢停顿。

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怎么鉴别诊断?②渗出液比较猪副嗜血杆菌病腹腔有明显的纤维素性芽孢渗出,常出现腹腔脏器与腹腔腹膜粘连,严重的蜘蛛抱蛋腹腔后看不见腹腔脏器.整个腹腔被黄白色纤维素性伪膜包裹,并且腹水严重,伴发恶臭;猪链球菌也出现腹膜炎,但纤维素性渗出较少,主要以出血性炎症为主,并且无法太多的腹水。

③临床症状比较猪副嗜血杆菌病多发生在10日龄之后,肺癌的乳猪体温升高(40~4l℃),皮毛苍白紊乱,精神状态稍差。

部分关节肿胀(多见腕关节和跗关节)、跛行、无力,多数乳猪耳尖发紫;仔猪呼吸困难甚至腹式呼吸,个别乳猪有不同的神经症状表现(颤抖、歪头、四肢呈划水状、痉挛并VI吐白沫等),死亡仔猪腹部胀。

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怎么鉴别诊断?猪副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症状脚气病复杂猪病临床症状复杂,有四种临床症状类型,败血型、脑炎型、淋巴囊肿型和风湿病型。

各型病变的典型的临床症状略有不同,常见有关节炎型、脑膜炎型和急性败血型,死亡率高达100%。

急性败血型体温高烧,最高可达42.0℃以上。

死亡猪皮肤发绀,腹部少见肿胀。

败血型猪链球菌脑膜炎型猪链球菌④死亡后剖检变化猪副嗜血杆菌病剖检症状严重者肺脏和胸腔粘液.心肌与心包粘连呈绒毛心。

360度认识副猪,这些治疗办法你可以收藏下

360度认识副猪,这些治疗办法你可以收藏下

360度认识副猪,这些治疗办法你可以收藏下曾经小编整理的猪复嗜血杆菌与链球菌区别特别受猪友的喜爱,这是因为咱们养猪过程中副猪与链球菌在养猪过程中是非常常见而且又非常头疼的事情,所以今天小编特意的整理了赵浩老师《养猪实战》中关于猪嗜血杆菌相关知识点,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临床症状1、体表发黄或发白A、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发热性传染病,最终的结局是引起患猪发生败血症而死亡。

B、患猪发生败血症前的毒血症时期,在毒素作用下血细胞会先发生崩解,血细胞溶血后,其中的正铁血红素在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呼吸链中会生成胆红素,造成溶血性黄疸,外观表现体表发黄;如果血细胞过度破坏则发生贫血,外观表现皮肤发白。

因此,副猪嗜血杆菌第一个特征症状是:皮肤发黄或发白。

但需要注意的是患猪发生副猪后会表现体表发黄或发白,但体表发黄或发白的患猪可不一定都是副猪,附红细胞体、钩端螺旋体和寄生虫等都可引起患猪体表发黄或发白。

所以,疾病诊疗时,出现一个症状,只是指明了有可能感染疾病的方向,出现两个症状为“疑似病例”,出现三个症状才能做出“初诊判断”,然后再结合病理剖检和实验室微生物或血清学诊断才能称为“确诊病例”。

2、个别猪跛行或腹围增大副猪嗜血杆菌寄生于浆膜,它的近亲里氏杆菌感染鸭后,病名就叫鸭浆膜炎。

浆膜是胸腹腔内及脏器表面被覆的一层透明薄膜,正常情况下,浆膜最主要的作用是分泌浆液润滑各组织器官。

体内最大的浆膜是胸膜和腹膜,所以,副猪嗜血杆菌会引起胸、腹膜发生浆液性炎症而引起胸腹腔大量积水,即使不吃料腹围也明显膨大,触诊有波动感。

关节膜也是浆膜,当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关节腔积水时,患猪走路腿僵硬,表现鹅型步伐或跛行;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患猪腹围增大和跛行两个症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质是一个病理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因此,副猪嗜血杆菌第二个特征症状是:肚大或腿拐。

3、喘气多咳嗽少大量腹水压迫胸腔,胸内负压升高,肺脏扩张不开,吸进肺内氧气不够用就喘气;呼吸道粘膜是假复层柱状上皮,不属于浆膜,所以,副猪虽经呼吸道传播,但不在呼吸道寄生,呼吸道无炎症,喉咙就不痒,喉咙不痒,咳嗽就少。

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

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

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随着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猪群疾病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兽医工作者,在疾病的诊断中重视病毒性疾病,而往往忽视细菌性疾病。

这就导致在使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物后,猪的疾病仍然没见好转。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介绍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希望在临床诊断中加以留意和重视。

猪李氏杆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痢、白痢、猪水肿病、猪丹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梭菌性胃肠炎、猪渗出性皮炎随着生猪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猪群疾病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因此,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越发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兽医工作者,在疾病的诊断中重视病毒性疾病,而往往忽视细菌性疾病。

这就导致在使用了大量的抗病毒药物后,猪的疾病仍然没见好转。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着重介绍猪的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希望在临床诊断中加以留意和重视。

一、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传染病。

猪链球菌分α型和β型,α型为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较弱,β型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较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

人类感染虽少,但是严重。

人感染链球菌的直接因素为屠宰和加工病死猪,本菌对热和普通消毒药抵抗力不强。

临床上该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流行特点是仔猪以败血型和脑膜炎型为主,中、大猪以关节炎型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

猪链球菌病的病情复杂,流行情况无特征,有的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有的还需实验室检查。

该病在诊断时要和急性猪丹毒、猪瘟、猪李氏杆菌病等相区分。

二、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又名猪肺疫、锁喉风或肿脖子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在日光和高温下立即死亡,1%火碱等消毒药可迅速将其杀死。

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治疗手段及症状特点

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治疗手段及症状特点

当前,畜牧业不断发展,养猪规模也逐渐扩大,猪肉消费需求的提升促进生猪养殖的发展。

养猪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对生猪的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基于此,本文分析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及症状,为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以及促进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在养猪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疾病,例如,大肠杆菌肠毒素等。

不同的细菌对猪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梭菌感染分为各种链球菌疾病,主要包括1型2型7型和9型。

沙门氏菌,包括猪霍乱感染。

此外,还有猪肺炎型支原体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猪布鲁氏菌。

这些都是猪养殖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消化道以及呼吸道,会导致生猪的死亡或者降低生产能力,影响生猪的正常生长。

在猪养殖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细菌性疾病,可以利用中草药进行防治,因为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

像多糖类、生物碱、甙类、有机酸、挥发油以及树脂类等。

这些物质可以起到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有抗病毒和抗应激的作用。

同时,具有抗菌和消炎等作用,可以增强生猪对细菌疾病的抵抗力。

传统的西药有副作用大、存在药物残留和抗耐药性不强等特点,中草药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缺点。

由于其具有的特性,中草药已广泛的被应用在动物疾病的预防中而且取得了明显的预防成效,给我国动物疾病的预防提供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合理利用中草药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仔猪免疫力的作用。

二、猪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症状1、仔猪黄痢白痢仔猪的黄痢白痢疾病一般由大肠杆菌引起,导致消化道出现细菌性疾病问题,在猪养殖的过程中很常见。

生猪出现黄痢疾病时,容易引起比较严重的腹泻问题,一般来说,粪便是黄色,而且是稀粪,对粪便进行解剖和分析,可以发现,患病的生猪胃里面会出现黏膜充血的症状,而且肠道里面也会出现黄色的物质。

生猪出现白痢疾病时,通常情况下,粪便是白色或者灰白色,而且粪便是水样状,一般还会带有气泡和腥臭的味道。

对患有白痢疾病的生猪进行解剖发现,肠道的黏膜存在充血的症状,而且肠道里面呈黄色或者白色。

副猪嗜血杆菌与链球菌混感的诊治

副猪嗜血杆菌与链球菌混感的诊治

!!!!!!!!!!!!!!!!!!!!!生物的侵害,减少病菌侵入母猪感染的一切条件。

4治疗方法治疗母猪子宫炎症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全身症状明显的母猪禁止冲洗子宫。

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全身症状明显的母猪冲洗子宫后,病情严重恶化,在12小时内死亡。

发现疾病治疗宜早不早晚,用药要确实,治疗要完全。

4.1冲洗子宫若产道内有较多的炎性分泌物流出,颜色较深,应采取子宫冲洗法(由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操作技术要规范,防止操作动作粗暴,机械性创伤子宫内膜)。

清洗完毕时,必须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大剂量抗生素,并且配合往子宫内灌注抗生素或云南白药等药物来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4.2中药保健母猪一般感染时,可子宫内输送“宫炎灵”栓剂1~2粒,连续2~3天。

对于母猪发情配种前或母猪产后,均可往子宫内输送宫炎灵栓剂1~2粒,连续1~2次,能够很好的防止母猪子宫内的病菌感染,净化子宫环境,保障子宫的健康卫生清洁,减少子宫炎症发生的概率。

近来,山东章丘市养猪场经常见到保育猪皮肤发红,关节肿大、食欲不佳、发热、脑膜炎等症状的猪群。

当地兽医曾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却没有效果,发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

笔者在诊治过程中,发现一例典型病例猪场,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与链球菌混感,及时采取淘汰无治疗价值的猪、隔离病猪及消毒、药物防治、疫苗免疫注射等综合措施,成功控制住该病。

现将其治疗情况和体会汇报如下。

1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种母猪187头,存栏1500余头,其中保育舍断奶仔猪600余头。

10月份开始40~60日龄保育猪陆续发病,共发病210头,死亡30头,发病率为35%,病死率为14.5%。

其中母猪及生长猪情况稳定。

2临床症状该场猪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2.1急性型,病猪体温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气喘咳嗽、呼吸困难、鼻孔有黏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关节肿胀、有的整个腿肿大至2倍,跛行、步态僵硬,同时出现身体颤抖,在起身走动时,发出尖叫、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躺卧、四肢呈游泳状,5天左右死亡。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诊断及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诊断及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诊断及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动物和人类的疾病。

该病的特点是感染病原体后,可引起严重的肺炎、败血症和其他相关病症。

该病在动物中尤其常见,在猪、牛、羊等动物中发生率较高。

人类也可感染该病菌,且患者中有一定比例会发展成败血症和其他严重后果。

本文将讨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特点副猪嗜血杆菌属于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致病力,引起机体的严重损害。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在3-7天之间,感染后会引起肺部感染、败血症等症状。

患者通常表现为腹泻、发热、呼吸急促、乏力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表现为肝脾肿大、皮肤瘀点、心脏杂音等体征。

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在猪、牛、羊等动物中,检测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免疫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

在人类中,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可以检测出病原菌。

此外,检测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细菌DNA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治疗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菌药物、补液和支持性治疗等。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同时,患者需要采取支持性治疗措施,包括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对于严重的病例,还需要进行血液净化等方法。

结论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治疗应该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进行,同时协同使用支持性治疗措施。

由于该病在人类中的感染也十分常见,因此预防措施对于病情的控制十分关键,应该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和人类疾病防控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的区别
执业兽医师张良勇和大家共同学习
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是夏季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二种疾病的病原均是条件致病菌,亦是典型的继发感染性疾病,且二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大的相似性,对很多养殖朋友来讲,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区分,而条件又有限难以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总结,并区分。

1、发病症状的区分
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迅速,感染病原后几天内就发病,出现体温高、反应迟钝,运动时或迫起时发出尖叫(疼痛),某些猪由于发生脑膜炎而表现肌肉震颤、麻痹、惊厥。

副猪病猪四肢关节肿大,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眼睛灰色或褐色,个别有眼球突出,而后渐行性消瘦,最后死亡,从发病到死亡时间较长。

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患猪体温升高,被毛粗乱,食欲不佳,逐渐消瘦。

病猪眼睛潮红,脑膜炎型链球菌时猪眼球会斜向一方。

2、关节部位症状区分
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关节炎、跗、腕关节肿大、剧痛、瘸腿,用手一捏,疼得尖叫;剖检关节腔内有浆液性纤维蛋白渗出物,关节腔润滑液增多,积液为清亮或微黄;副猪的关节肿大一般是对称性的,而链球菌则不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