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全二册)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校对:考试时长:150 分钟分值:150 分I 卷(选择题,共44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憎.恶(zèng)岑.寂(cán)流涎.(yán)锱.铢必较(zhī)B.目眦.(zì)攻讦.(jiān)拉纤.(qiàn)一蹴.而就(cù)C.瞋.目(chēng)绮.丽(yǐ)得逞.(chěng)昙.花一现(tán)D.折腾.(teng)帷.幕(weí)露.穷(lù)清沁.肺腑(qìng)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不及不离挥豁无度珍羞美味源源不断B.抱残守却诩诩如生转瞬即逝迫在眉睫C.相形见拙烟熏火燎宠然大物屈指可数D.莫名其妙震耳欲聋猝不及防冠冕堂煌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待人接物.(物体)自鸣.得意(表示)无动于衷.(内心)B.疾.言厉色(急速)胡作非.为(不对)灭顶..之灾(水漫过头顶)C.自顾不暇.(时间)冥思苦.想(用心)一丝不苟.(苟且、马虎)D.小心..谨慎(留心)纵横交错.(叉开) 有史可稽.(考核、核查)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它们存在过,————都是传统文化。
A.不过如果只要便B.不过即使如果就C.但是不管只要便D.但是也许如果就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规范的一项()A.“你打碎了我的盘子”,她很低沉地说:“我的小儿子没有饭吃了。
”B. 做年夜饭不能拉风箱——呱嗒呱嗒的风箱声会破坏神秘感——因此要烧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
2024年广东省江门市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9分)1. 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2)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表意相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重岩叠嶂,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6)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塞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雄浑美景让我们对塞外大漠有了更多的向往;陆游辞官回乡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的豁然开朗,带给我们心灵的滋养,每一个前进的脚步,总能让人获得力量。
【答案】①. 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城春草木深③. 感时花溅泪④. 枯藤老树昏鸦⑤. 黄发垂髫⑥. 并怡然自乐⑦. 隐天蔽日⑧. 不见曦月⑨. 大漠孤烟直⑩. 长河落日圆⑪. 山重水复疑无路⑫.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
注意易错字:萋、鹦鹉、洲、溅、藤、鸦、髫、怡、蔽、曦。
2. 默写古诗时,“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鳞”常被误写成“粼”。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鳞”。
【答案】答案示例:“金鳞”指金色的鱼鳞。
诗人把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将士们的铠甲比作金色的鱼鳞。
所以写作“鳞”,而非“粼”。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重点词语的理解,回答此题时,需要结合句子翻译来思考。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语言文字使用)和第Ⅱ卷(阅读与写作)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语言文字使用一、语言文字使用(7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准确的一项是()(1分)①今年全市运动会最大的看点就是男子百米决赛,发令枪一响,百米运动员们豕突狼奔....,为了争夺冠军拼尽全力。
②我上高中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母亲外出打工长年难归。
我要率先垂范....,给弟弟给个榜样,不让父母的辛苦白费。
③钱锺书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其用词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④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
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⑤李嘉诚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其庞大的家族企业拥有数百亿资产,但并没有像其他家族企业那样传出兄弟阋墙....的丑闻,这也是长江实业在商场中屡创佳绩的重要原因。
A.②③B.②⑤C.③⑤D.①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B.今年5月,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将共建合作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C.丽江古城5A级景区整改工作方案提出,要增强对景区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的教育引导,持续增强从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善待每位游客,维护古城现象。
D.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
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3.下列各句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句是()(2分)A.某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获悉对方的父亲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奖时,马上说:“我代表观众对令尊的获奖表示祝贺和慰问,希望再接再厉。
”B.某青年向某作家请教,青年在信中写道:“拙作您是否收到?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能够来信或打电话给我,我一定不吝解答。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2017—2018 学年(下)高一级期末考试历史命题:张岭峰审定:刘朝晖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6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3.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4.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
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5.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地海外殖民掠夺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6.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15)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15)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然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正确抄写一遍。
(2分)正确抄写:“细雨梨花满地开,腾蛟瀑布缓缓流。
”2.读下面一段文字,为加点的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
(2分)正确答案:“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shè),我在那路口久久伫(zhù)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正确答案:C.他们怏怏不乐地在XXX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正确答案:C.XXX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研究的。
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5分)正确答案:1.他们的工作是保持城市环境整洁;2.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
二)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5分)正确答案:1.她的父亲是一名钢琴家;2.她在8岁时开始弹钢琴;3.她的老师是一位非常严格的人,但她也很有耐心。
三)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5分)正确答案:1.他是一位画家;2.他的画风是写实主义;3.他的画作主要描绘了人物和风景。
四)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5分)正确答案:1.这个人物是一个古代皇帝;2.他的名字是XXX;3.他统一了中国。
五)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5分)正确答案:1.他们是一些志愿者;2.他们在进行环保活动;3.他们的活动包括清理垃圾和种树等。
三、写作表达(20分)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短文,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并谈谈你的感想。
正确答案:这幅图片展现了一位老人和一位小孩在公园里散步的情景。
老人手里拄着拐杖,小孩则是牵着他的手,两人一同欣赏公园里的风景。
我很欣赏这样的画面,因为它表现了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分享快乐,共担忧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因为目的地广州雷雨天气的影响,160多名乘客在无锡硕放机场遭遇了四个多小时的延误,焦躁的情绪逐渐蔓延开来。
忽然,候机大厅中聚拢了十多位高中男生,随即他们的歌声响起,一首《传奇》让许多人站起身围拢了过来,不少人还举起手机拍摄。
一首动听的歌曲结束,在大家的要求声中,男生们又载歌载舞,演唱了第二首歌《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许多乘客都随着活泼的旋律一起哼唱、拍手、舞动。
乘客于女士说:“他们有活力、很快乐,听他们唱歌,整个候机大厅里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快乐的笑容。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试题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分享快乐,共担忧愁《庄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泉涸,鱼相处于陆,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是超然物外的思想家,固然可以逍遥天地间,无羁无绊,但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我们,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这份潇洒。
作为社会的人,我们不仅要与人分享阳光,也要与人分担风雨。
人生需要分享,更需要分担。
我们身边需要这样一个人,静静地聆听我们取得进步时幸福的呢喃和成长过程中喜悦的私语,分享生活中的阳光。
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个人,帮我们收拾失败时糟糕的心情,遭遇挫折时散乱一地的勇气,分担生活中的风雨。
“五十载春秋共度,风雨中起落相随。
”如果没有夫人卓琳的一路相随,分享小平的快乐,分担小平的忧愁,邓小平可能早在“文革”那段荒唐的岁月里就已经倒下了。
那么,中华民族又何来今天的腾飞?如果没有蒋英的携手与共,钱学森也很难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每个人都很渺小,艰难时,没有他人相助,便很难走出困难的泥沼。
与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米阳光,伤感时,能温暖你我的心房;迷茫时,能照亮你我前进的路。
有人羡慕那些隐居深山、茕茕孑立的世外高人,他们与明月为伴,和清风为友,仿若遗世独立,静美之极。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下册

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人教版高一下册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第I卷课内基础1.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战乱)B.秦人开关延敌(迎击)C.因河为池(防御建筑)D.信臣精卒(相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
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凶”:荒年。
C项,“池”:护城河。
D项,“信”:可靠的。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把握语境,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根据上下文查对正误,还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这个词的意义,所以学生平时多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很有必要。
2.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①填然鼓之②上食埃土③外连横而斗诸侯④吾从而师之⑤天下云集响应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吞二周而亡诸侯⑧且庸人尚羞之A.①/②⑤/③⑥⑦/④⑧B.①②⑤/③⑦/④⑧/⑥C.①/②⑤/③⑥/④⑦⑧D.①②⑤/③/④⑦/⑥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
①“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②⑤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向上;像云一样。
③⑥⑦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争斗;使……朝拜;使……灭亡。
④⑧都是意动用法,分别译为:以……为师;以……为羞。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赢粮而景从B.君子生非异也C.或师焉,或不焉D.数罟不入洿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常见文言实词中通假现象。
A项,“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B项,“生”通“性”,禀赋,天赋;C项,“不”通“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吾从而师之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答案】D........................5.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①②③/④⑤/⑥⑧/⑦B.①③/②⑤/④/⑥⑧/⑦C.①③/②⑤/④/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⑧/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二)语言文字应用1.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
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的作品。
它们或如摄影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A. 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B. 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C. 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D. 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包括成语)的准确理解与运用能力。
精益求精: 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感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根据语境,选A合适。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为吸引考生报考,6 月 23 日上午,××大学的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信息:“我们!一校三地!有暖气!有空调!有洗衣机!每栋楼都有咖啡机、自助打印机!网速贼快!校车免费!有山有湖有海!还有网红!占地八千亩!有游泳馆健身房!亚洲第二食堂食堂!各大菜一应俱全!橘猫聚集地!欢迎大家报考!”结果评论区引来了其他知名大学的官微账号争相“打广告”,吸引了不少网友围观。
各间高校在官微账号宣传的“卖点”主要有环境风光类(“5A 景区”“天鹅、梅花鹿”“樱花大道”“玫瑰园”等),生活条件类(“宿舍空调 WI-FI”“火锅串串”“男女生比例 1:1”“江浙沪包邮”“三块五一碗的牛肉面”“长假期”等),文化学术类(“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多彩的民族节日”“叶嘉莹先生的讲座”“双一流”“百年积淀”等)。
你对高校这样宣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高校招生广告的创新值得鼓励
2018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即将面对的问题。
各大高校如约而至,在招生大战中各显身手。
君不见在微博、微信上,高校招生广告花样翻新,创意迭出,有的采用学长、学姐送祝福的形式,有的借用萌宠表达对考生到来的期盼,有的以“龙虾品鉴会”吸引考生,被媒体戏称为“最强”招生广告。
确实,当下高校形象宣传正不可阻挡地朝着活泼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高校实力固然重要,但富有新意的宣传也必不可少,它能够吸引考生的注意,让考生更有兴趣去考究高校的实力、历史等信息。
其实早在高考之前,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就已在官方微博预祝考生取得理想成绩,也顺便为接下来的招生做宣传。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更是向2018年高考考生发出邀请信,喊出了“有你的清华更精彩”。
在此背景下,高校官微的宣传风格亦大有改进,摒弃了以往招生宣传时囿于招生简章的刻板套路,善于利用各种契机提升学校知名度,甚至不惜为此“自黑”一把。
如广东某高校的鱼居然也现身助力招生大战——由于台风带来的持续性降水,该校不幸被淹,校方官微不失时机地欢迎大家报考,并调侃道“我们鱼管够”,官微如此任性,在微博上获得了不少曝
光率。
此外,在各大高校宣传团队的用心之下,宣传方式和途径也不断开放和个性化。
抖音等媒介也纷纷上阵。
确实,在陕西西安70多个市政府机构开设官方抖音号,中国陆军都已进驻抖音的情形下,作为年轻群体占据绝大多数的高校,何必再端着呢?
当然,纵使接地气,但此类招生宣传仍有可改进之处。
譬如,部分宣传文案缺乏高校自有特色,区分度不明显。
换言之,很多高校的宣传标语中,用其他任何一所高校替换也毫无违和感。
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该注重将本校校史和更多特色元素融入宣传文案中。
而且,部分高校在形象宣传中也缺乏硬实力的展示,譬如相关高校有哪些优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乃至出过哪些著名人士等,这些信息若能在广告中有所交代,招生广告或能达到更好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招生广告中往往缺乏具体的专业介绍,就连各类大学排行榜中也缺乏完整的分专业排名,多数只是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
其带来的弊端,于高校而言,唯综合实力论容易造成一种不良的导向,会促使各大高校盲目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而将本就有限的资源投向新设或薄弱专业,从而阻断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对考生来说,在填报志愿时,高校实力和专业实力本应是同等重要的参考标准,缺乏专业排名,不利于考生科学填报志愿。
高校如何进行招生宣传,里面大有学问,也很能反映学校的传统、格调和理念。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者的大胆尝试,反映了当前高校的开放、包容和自信,但如何活泼与严肃融合、创新和实用兼具,值得各大高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
审题立意:所给的材料是这则材料,首先从时间上看十分接地气,以最近的高考招生为背景,贴切学生的生活,也符合课标的写作要求。
接下来我们来划一下题目中的关键词:材料中:“打广告”“环境风光”“生活条件”“文化学术”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大致可以揣测出出题者的意图,因为我们可以把这些关键词大致分为两类:学校的硬件“环境风光”“生活条件”;学校的软件“文化学术”。
一个普遍的观点,也是这次很多同学都可以想到的一个point,就是想表达大学应该注重内在,重视内涵,而不应该过于重视表面。
于是许多同学会拟一些如“少一些繁饰外表,多一些内在沉淀”的题目。
必须肯定,这些题目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出题者的意图,不过还有要求中的关键词没有划:“对高校宣传的看法”“议论文”既然要求写对高校宣传的看法,主要内容就不应该围绕“个人”“社会”这样基本讨论来谈。
详细写高校,略写其他的引申内容,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对于“少一些繁饰外表,多一
些内在沉淀”这样的题目,偏向于对“个人”进行议论,在此不提倡使用。
注意本次作文的体裁是议论文。
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
(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
(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
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由物及人法写。
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五、分析关系法。
六、明确褒贬法。
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
七、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八、舍次求主法。
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
九、求异同法。
十、寻互补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标题】广东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