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浮力压强精讲精练
2019中考必备:中考物理分类精粹专题九:浮力(全解全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B2.C【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形状无关,据此分析。
【解答】解:A、物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不一定大,故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大,故A错误;B、没入水中的越深,排开水的体积不一定大,故受到的浮力不一定大,故B错误;C、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符合题意,故C正确;D、漂在水面的物体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比沉在水底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那么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浮力变化的问题时,一定要看一看ρ液和v排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同时考虑。
3.【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26:错解分析题;5AA:其他综合题.【分析】(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3)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4)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即可判断。
【解答】解:A、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错误;B、“伞被“吸”变形”实验可以说明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伞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伞被向上“吸”。
故B错误;C、根据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水对纸片产生向下的压强,纸片之所以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也就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错误;D、木块漂浮时由于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减小压强的方法,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4.【考点】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12:应用题;584:浮沉的应用.【分析】(1)登上游船后,船和人总重变大;(2)在同学们登上游船过程中,由于船都为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分析船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专题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专题一、选择题1.(2019年郴州,15)A、B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
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甲、h乙的大小关系为()A.h甲<h乙B.h甲>h乙C.h甲=h乙D.无法判断【答案】C。
2.(2019北京,14)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
3.(2019无锡,12)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固体浮力材料已成功用于万米深海探测,为深潜器提供浮力,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固体浮力材料的核心是“微球”(直径很小的空心玻璃球)。
若用质量为60g,密度为2.4g/cm3的玻璃制成“微球”后和粘合剂黏合制成一块固体浮力材料,其内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
粘剂的密度为1.2g/cm3,粘合剂体积占固体浮力材料总体积的20%,制成后的固体浮力材料密度为0.48g/c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球”能承受很大的压强B.这块固体浮力材料能漂浮在水面上C.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粘合剂的质量为24gD.这块固体浮力材料中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75cm3【答案】C。
4.(2019黄石,10)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用木棒的一端缠绕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棒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密度计的重力等于水对其浮力B.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说明该液体密度越小C.读数时需用手扶住密度计D.木棒越细,测量误差越小【答案】C。
5.(2019菏泽,10)人们常用“生沉熟浮”来判断饺子是否煮熟,煮熟后的饺子会漂起来的原因是()A.饺子的重力减小了B.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C.饺子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D.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减小了【答案】C6.(2019玉林,)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蛟龙”AG600,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飞行时,机翼下表面气流流速大于上表面气流流速B.飞行时,机翼下表面气流流速等于上表面气流流速C.航行时,速度越大受到水的浮力越大D.航行时,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答案】D二、填空题1.(2019福建,21)如图,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
2019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练习-压强和浮力.doc

2019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练习-压强和浮力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第八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力压强1.压力F: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2.压力产生的效果用表示,跟、有关。
3.压强P:物体叫做压强。
4.公式:【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简称帕〔Pa〕5.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或增大,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或减小,可以增大压强。
6.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对容器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产生压强。
〔2〕特点:①液体对和都有压强②液体内部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③深度越大,压强④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3〕公式:〔h:单位:米;ρ:千克/米3;g=10牛/千克。
〕7.连通器:的容器。
连通器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
应用:船闸、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
8.大气压强:〔1〕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并且具产生压强。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
〔3〕最先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长度。
〔4〕测量工具: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5〕标准大气压:支持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mmHg=cmHg=Pa〔相当于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6〕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7〕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气体体积越大压强。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8〕应用:和离心水泵。
【二】浮力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的托力叫浮力。
2019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2019年庆阳市)11.一长方体铁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中虚线位置。
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B)(2019年庆阳市)20. 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为 .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比原来(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0. 5N 竖直向上变大(雅安市二○一三年)30. 如图19 甲, 底面积为80cm2 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 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 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 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 水没有溢出容器)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形物体A 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 的关系。
( 使用刻度尺测量h, 不计细线重)( 1) 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 分别记下多组F、h, 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 依据实验表中数据, 在图19 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 关系的图象。
①由图象19 乙可知, 物体A 的重力为N。
②观察图象19 乙, 可以得出结论: 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 当h 增大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在物体A 浸没后, 当增大h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
③由图象19 乙可知: 当h 等于10cm时, 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N。
( 2) 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 前比较, 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Pa。
答案:30. ( 1) ①9 ②减小; 不变; 无关③6 ( 2) 900(雅安市二○一三年)33. 7 分) 如图23 所示, 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 质量为0. 5kg, 底面积为0. 01m2 , 容器高50cm, 分别装有2. 0 ×10 - 3m3 的水和3. 0 ×10 - 3m3 的酒精, 置于水平桌面上( ρ酒精= 0. 8 ×103 kg/m3 , g =10N/kg) 。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专题(word版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压强与浮力专题一、选择题1.(2019泰安,10)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测力计的示数是7.5N 。
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kg/m 3的液体中,当零件14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N ,则金属块的体积是(g 取10N/kg )A .2×10-4m 3B .2.5×10-4m 3C .6×10-4m 3D .7.5×10-4m 32.(2019泰安,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1、F 2,则下列判断中①F 1>F 2 ②ρ1>ρ2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 .只有②③正确B .只有①②正确C .只有③④正确D .只有 ①③④正确3.(2019 青岛,13)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 S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从水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 F 随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金属块逐渐浸入水的过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减小B.金属块的高度为 h 1C.金属块的密度为D.金属块浸没后与入水前相比,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4.(2019德州,11)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
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B.盐水的密度变小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5.(2019威海,11)一个质量为80g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内装10cm高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ρ水=1×103kg/m3,g=10Nkg,瓶壁厚度忽略不计)。
备考2019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10浮力含解析

专题10 浮力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
知识点一:浮力的产生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大小:F浮=G-F液(F液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这种方法叫称重法。
3.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气体)。
4.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为浮力。
知识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1)“浸入”包括“全部浸入”,此时V排=V物和“部分浸入”,此时V排<V物。
(2)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由公式可知: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与液体的密度ρ液成正比;当在同一种液体中时,ρ液是一定的,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与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成正比;当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上,F浮一定,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和液体的密度ρ液成反比。
(4)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知识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假设某物体浸没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只受浮力和重力,其浮沉情况: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G F浮<G F浮=G F浮=G F浮+N=G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的大小或比较ρ液与ρ物的大小。
知识点四: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1)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2)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
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G总=mg。
2.潜水艇构造:艇身装有水舱。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潜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2019年中考物理浮力专题知识梳理及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通用版) 【浮力专题】(知识梳理+经典例题)知识梳理:要点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就叫浮力。
2.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
4.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gV ρ==浮排液排 要点诠释: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 V <排物,(V V V =-露排物)。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 gV ρ=浮气排 要点三、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F gV ρ=浮液排,G V g ρ=物物; ①如果F G <浮物,物体下沉,ρρ>物液; ②如果F G >浮物,物体上浮,ρρ<物液; ③如果F G =浮物,物体悬浮,ρρ=物液。
(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 G =浮物 ,展开为:gV V g ρρ=液排物物, 因为:V V <排物, 所以:ρρ<物液。
(3)沉底的物体:F G F =-浮物支,所以:F G <浮物,ρρ>物液。
2.浮力的应用(1)轮船、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调节重力、浮力的关系:①要使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做成的物体浮于水面可采用“空心”办法,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浮于水面,用钢铁做成轮船,就是根据这一道理。
②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当F 浮>G 时,潜水艇上浮;当水箱中充水时,自身重力增大,增大到F 浮=G 时,可悬浮于某一位置航行;水箱中再充水,至F浮<G时,则潜水艇下沉。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压强和浮力.doc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压强和浮力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知识网络梳理][课前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巩固【一】压强1、压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压强 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增大压强的方法2、____________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二】液体压强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_____,而且液体具有______性。
6、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内部向_______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7、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
此公式说明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和_______有关。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高度__________.【三】大气压强9、_________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10、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11、__________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即大气压相当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由公式算出760mm水银柱的压强为________Pa,我们把这个压强叫做______________.1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测点大气压强的仪器是____________.13、一般说来,阴天、下雨时大气压会______些,晴朗、干燥时大气压会______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D
C
2019中考冲刺复习【压强和浮力】专题加强练习卷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2. 质量为1kg ,密度为0.4×103kg/m 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 A.1kg B.2.5kg C.10N D.24.5N 3.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下的潜水艇,下潜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B 、气象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C 、同一支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D 、鱼在水中上浮和下潜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4. 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使木块下沉一点应( ) A.沿ab 切除上面部分 B.沿cd 切除下面部分 C.沿ef 切除左面部分 D.都可以
5. 人在沼泽地上走,身体会深深地陷进去,如果周围没有其他东西,那么下列做法中最好的是( ) A 、用单脚连续跳过去 B 、用双脚快步跑过去 C 、身体趴在地上爬过去 D 、连续用前滚翻翻过去
6. 将底面积为0.1米2,重200牛的铝块,放在面积为200厘米2的水平小凳面上,铝块对凳面产生的压强是( )A 、2000帕 B 、4000帕 C 、10000帕 D 、1帕
7. 如图为一般的啤酒瓶,装满水后封住瓶口,不让水流出并倒立在容器内的水中后,打开瓶口,则( )
A .瓶内的水会向外流出一部分,瓶内上部出现真空
B .瓶内的水不会向外流出,水对瓶底有压强
C .瓶内的水不会向外流出,水对瓶底无压强
D .将瓶子慢慢向上提,瓶口不露出水面,
8. 下面所提到的事实中与浮力的利用有关的是( ) A 、飞机翱翔在蓝天上 B 、潜水艇畅游在碧海中
C 、火箭发射进入太空
D 、宇航员穿着笨重的宇航服轻松行走于太空
9. 如下列各图所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小的是 ( )
A.一空薄壁平底茶杯,将它正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
B.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 向右移动但物体未掉下桌子
C.小明从木椅上站起来,再坐到一松软的沙发上
D.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排立放着10本同样的书,现取走5本
10.[2014•昌宁]如图11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
D .p a <p b =p c
11.(11·嘉兴)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 ,y )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B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D .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2.如图,把同一金属块用线吊着浸入水中的情况,哪一种情况,线对金属块的拉力最大( )
13.用弹簧秤测得铁球和铝球在空气中的示数为7.64N 和6.87N ,当将铁球和铝球都浸在水中时,测得弹簧秤示数是4.60N 和3.83N 则两球 ( ) A .质量相等. B .所受浮力相等. C .密度相等. D .上述各项都无法判断.
14.如右图所示,重2牛、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被3牛的水平力 压在竖直墙上,木块对墙的压力、压强分别是 A 、1牛,100帕 B 、2牛,300帕
C 、3牛,300帕
D 、5牛,500帕
15.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一般常见的气凝胶为硅气凝胶,其密度仅为空气密度的3倍,看上去就像凝固的烟。
将一块质量为3千克的硅气凝胶轻轻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为( ) A .10牛 B .15牛 C .20牛 D .30牛
二、填空题
16.(2016·河源)某同学穿的运动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________,若该同学的质量是60kg ,站立时双脚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 2,则该同学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
(
g
取10N/kg)
17.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德国选手保罗·比德尔曼穿上了一款高科技连体泳本.这款泳衣表面采用轻型聚合材料,能够捕获空气增加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加运动员在水中受到的;同时它还使运动员身形光滑,从而减少了人体与水之间的.
18.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达到升潜的目的。
某潜水艇从水面下15米一直下潜到520米的过程中,潜水艇的表面受到的压强将,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19.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该舰艇在亚丁湾时所受有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青岛港时所受的浮力,该舰艇在亚丁湾的浮沉情况是(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保持不变”).20.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升潜目的的,水面下一艘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压强__________,浮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如右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杯中橡
皮泥所受的浮力,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22.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右图所示,这表
明水对容器的___有压强,而且。
三、实验探究题
2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小明根据(a)、(b)实验,可得出结论:。
(3)而小华比较图(a)和图(c)后,得出的结论与小明完全相反。
造成小华得出错误结论
的原因是
24.(2016·丽水)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一: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二: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一;
步骤三:改变受力面的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二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18°角和25°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二和表三。
请回答:
(1)比较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可得:
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________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
2017中考冲刺复习【压强和浮力】专题加强练习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21.<;乙
大,压力与重力的比值越小
四、分析计算题
25.G=mg=780千克×10牛/千克=7800牛(2分)F浮=ρ海水gV排(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