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4册识字2.传统节日【第1课时】

合集下载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

识字2《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宵”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节日、春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并选自己喜欢的节日,说说是怎么过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并选自己喜欢的节日,说说是怎么过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猜节日,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游戏:下面我们就做个“听词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猜得准。

贴春联放鞭炮(春节)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3.揭题:你和家人都一起度过哪些节日?是怎么过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2.集体检测。

(1)多种形式朗读生字词语:(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会认字。

(3)重点识记“祭”和多音字“重”。

(4)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识字游戏,认读词语。

3.指导书写:“街”和“舟”。

三、细读感悟,识字学文(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了哪几个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用“”画出传统节日的名字,用“”画出节日的习俗。

画好后和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二)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并说说节日在哪一天。

2.整体感知,完成练习。

本文按照顺序讲述了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

3.教师小结:这些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4.这些节日里人们都有哪些习俗呢?人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课堂演练1.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占()专()市()并()2.连一连放花灯赛窗花看月饼贴龙舟吃鞭炮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

识字2 传统节日(第一课时)课件

识字2 传统节日(第一课时)课件

作业布置
1.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生字“贴、街”。 2.认真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今天学习的一到三句。 3.完成相关习题。

第1课时


同学们喜欢过节吗?请大家来猜一猜:
入 这是什么节日?
放鞭炮,拿红包。( 春节,正月初一 )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五月初五 ) 吃月饼,赏月亮。( 中秋节,八:总统,统帅,统一。
什么是传统呢?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传统: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几千年前一直 传到现在。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过的节日,就 叫“传统节日”。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贴”:左右结构, 左边贝字旁撇要写长,最 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 线左侧,避让“占”。

“街”:左中右三部 分相对均匀,要写紧凑。 中间“圭”的三横一提保 持间距相等。
偏旁归类识记:贴、宵、艾、饼、 赏、菊
2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2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七月七,来乞巧,

贴窗花,放鞭炮。
牛郎织女会鹊桥。

元宵节,看花灯,
过中秋,吃月饼,
大街小巷人如潮。
十五圆月当空照。
清明节,雨纷纷,
重阳节,要敬老,
先人墓前去祭扫。

识字《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识字《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但是我年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我 告诉你 怎么弄 ,15分 钟后你 还没有 弄完我 就不耐 烦像如 果我自 己弄五 分钟就 弄完所 以最后 通常变 成我自 己弄。 但这样 做有一 个不好 的后果 就是当 你真的 五分钟 弄完就 会给别 人一种 感觉他 在现场 完全没 有用他 会不开 心。
自读检测
春节 鞭炮 端午 鹊桥
欢笑 元宵 艾香 月饼
贴窗花 祭扫 乞巧
初读感知
一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品词析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品词析句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品词析句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品词析句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香满堂。
品词析句









































口罗不是。
凡 事都 是多 棱镜 ,不 同的 角度 会









凡事 都是 多棱 镜, 不 同的 角度 会看 到不 同的 结果 。 若 能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 会有 个 好心 境, 若把 很多 事看 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聚 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圆 那样 寻 常, 让得 失利 弊犹 如花 开花 谢那 样自 然, 不计 较, 也 不刻 意执 着; 让生 命中 各 种的 喜怒 哀乐 ,就 像风 儿一 样 ,来 了, 不管 是清 风拂 面 ,还 是寒 风凛 冽, 都报 以自 然的 微笑 ,坦 然的 接受 命 运的 馈赠 ,把 是非 曲折 , 都当 作是 人生 的定 数, 不因 攀 比而 困惑 ,不 为贪 婪而 费 神, 无论 欢乐 还是 忧伤 ,都 用平 常心 去接 受; 无论 得 到还 是失 去, 都用 坦然 的 心去 面对 ,人 生原 本就 是在 得 与失 中轮 回的 ,让 一切 所 有的 经历 ,都 化作 脸上 的云 淡风 轻 。

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 名称,最后数数文章共有几 句话。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共8句话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 看着花灯哈哈笑。 大宫灯,红又红, 走马灯,转不停, 鲤鱼灯,尾巴摇, 兔子灯,拉着跑。 小朋友们拍手笑, 大街小巷真热闹。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识字 2 传统节日
自读要求
在拼音的帮助下 把字音读正确,难读 的词多读几遍。
读一读
(chuán)(tǒnɡ) (tiē)
传 统 贴窗花
(xiànɡ) (jì香
shǎngjú 赏菊
(tánɡ) (lánɡ) (qǐ)(qiǎo) (bǐnɡ) 满堂 牛郎织女 乞 巧 月饼
A、端午节
B、七夕节
课后拓展
搜集更多中国传统节日的资 料,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响应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号 召。
xiāo 元宵
读一读
传 统 贴窗花 大街小巷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 牛郎织女 乞 巧 月饼
赏 菊 元宵
贴传
宵统 舟 巷祭 艾
堂巧
乞郎 饼赏 菊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节日知识擂台赛 贴窗花,放鞭炮( B、春节 )

识字2 传统节日(课件)

识字2 传统节日(课件)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10
识记生字
比一比:宵 → 消 → 肖

加一加:肖 + 宀 = 宵
比一比:巷 —— 港

借助地名:南锣鼓巷、乌衣巷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11
讨论: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
吃元宵
猜灯谜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12
传统节日,为每年4月4—6日
清明节,雨纷纷, 先先人人墓墓前前去去祭祭扫扫。
端午节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元宵节 中秋节
正确顺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31
示例:除夕这天,我和爸爸贴对联、 贴窗花,奶奶和妈妈准备年夜饭。吃完年 夜饭,全家人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这天,天快亮了,我穿上新衣, 和爸爸来到屋前空地放鞭炮,驱走新一年 的灾祸。然后,我去给爷爷、奶奶拜年, 爷爷、奶奶还会给我压岁钱哩!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32
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 知道哪些?
示例: 傣族——泼水节 苗族——龙船节
壮族——三月三歌节 彝族——火把节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33
课外练习
1. 朗读并背诵课文;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 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
文化? 3. 辩论:中国人应不应该过洋节?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34
谢谢观看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35
2021-1-24
谢谢你的观赏
25

【公开课】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识字2 传统节日 课件_6-10

【公开课】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识字2 传统节日 课件_6-10

“月池”又恢复了它天堂般的美丽与宁静。

对于猕猴,如果不提供良好的待遇,想让它们安分守己是办不到的。

乐乐巫婆心满意足的露出微笑,呜呜呜——呜呜呜,哪里传出来的哭声呢?
原来是犀牛宝宝摔倒了正在地上伤心的哭呢!乐乐巫婆送给了犀牛宝宝一个苹果,犀牛宝宝停止了哭泣,开心的笑了起来。

刷赞网站/
第二天,巴希利奥心情急切地等待先知再来。

小鹿吓得紧紧把头扎在主人怀里,浑身不住地抖动。

,两人轮流着拔,结果使这个男人变成了秃子。

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

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
九月初九,二九相 重,称为“重九”,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 的风俗,所以重阳 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 菊花节等说法。
读课文,填表。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风 俗 习惯 贴窗花,放鞭炮 看花灯 扫墓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牛郎织女相会 吃月饼 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相传为 了纪念屈原。自 古以来端午节便 有划龙舟及食粽 等节日活动。
乞巧节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 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 的七夕节,也有人称 之为“乞巧节”、 “七桥节”、“女儿 节”。在这一天晚上,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 祷福禄寿活动
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 八月十五这天 ,中
秋节自古便有祭月、 赏月、拜月、吃月 饼、赏桂花、饮桂 花酒等习俗
贴 扫艾 团 闹 街 舟 转热
贴扫艾 团闹街
舟 转热
我会读
端午节 春节 乞巧节
清明节 中秋节
元宵节 重阳节
句子大闯关
热闹 1.节日的大街真热闹。
2.这是个热闹的地方。
你也来试试看吧!
看图说话
再见
有古
一人
个云
在:
路“
上读
。万
”卷
从书
古,
至行
今万
,里
学路
习。
和”
旅今
行人
都说是:相“辅要源自相么识字2 传统节日
第一课时
读古诗,猜节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
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春节
春节俗称“过 年”,那一天人们 按照传统习惯要穿 新衣、拜年、贴春 联、吃团圆饭、放 鞭炮,寓意着新的 一年的开始。

识字 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共张PPT)PPT 优秀课件

识字 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共张PPT)PPT 优秀课件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 看图,读诗、识字。
春季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月圆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春季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
























穿
































西
(




)











































但是我年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如果我 告诉你 怎么弄 ,15分 钟后你 还没有 弄完我 就不耐 烦像如 果我自 己弄五 分钟就 弄完所 以最后 通常变 成我自 己弄。 但这样 做有一 个不好 的后果 就是当 你真的 五分钟 弄完就 会给别 人一种 感觉他 在现场 完全没 有用他 会不开 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写指导:最后四点尽量要分 布匀称、能包围
组词:热闹 喧闹 造句:春节要吃一顿热闹 的团圆饭。
书写指导:门要写的方正、市 不要超出门。
理解词语
窗花: 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造句:过年时,人们喜欢剪各种窗花贴在窗户上。 乞巧: 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陈
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
的技巧。 造句:七夕之夜,一个小姑娘在庭院里向织女星乞巧。
祭扫: 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造句:清明节到来,我们一起祭扫烈士陵园。
登高: 上到高处; 也特指重阳节登山也叫登高。 造句:重阳节到了,让我们登高望远,思念远方的亲人。
转眼: 形容时间极短。
造句:冬天过去了,转眼又是春天了。 团圆: (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造句:待到中秋好团圆。 热闹: 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造句:到了节日,大家热闹热闹吧!
多音字
传 chuán(传说)
zhuàn(传记) sǎo(扫地)
sào(扫帚)

zhuàn(转椅)
zhuǎn (转身)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了祖国具有代表性的景色:黄
河、长江、长城、珠峰和属于祖国一部分的
台湾。
我会写
tiē

音序:T 部首:贝 结构:左右
辨析词语 热闹 喧闹 两个词都有“气氛活跃”的意思。 相同点: “热闹”是烘托兴奋喜悦之描写用词。褒义为 不同点:
多。“喧闹”是形容场所的不安定,有些嘈杂。
中性词。

①一大家聚在一起,真热闹。 句: ②一大街上人声鼎沸,太喧闹。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
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 词语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检查自读情况
读一读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zhōu



贴窗花
táng qǐ qiǎo
元宵节
láng
小巷 月饼
龙舟 赏菊
bǐng shǎng jú
艾香
满堂
乞巧
牛郎
我会认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jì zhōu aì
传 统 贴 宵 巷 祭 舟 艾
táng qǐ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堂 乞 巧 郎 饼 赏 菊
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 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 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
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 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
造句:中秋节要赛龙舟。


音序:A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艾草 艾灸 造句:艾草可以用于针灸。 书写指导:第一笔横长,第四 五笔笔画舒展。
jìng

音序:S 部首:扌 结构:左右
组词:敬爱 敬重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师 节快乐。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最后一 笔舒展。
zhuǎn

音序:Z 部首:车 结构:左右
组词:转眼 转弯 造句:转眼间我们已经二 年级了。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四笔 是提,“专”的两横上短下长。
tuán

音序:T 部首:口 结构:全包围
组词:团圆 团聚 造句:春节要阖家团圆。 书写指导:□宽而方正,“才” 稍小。


音序:R 部首:灬 结构:上下
组词:热闹 热火朝天 造句:春节要吃一顿热闹 的团圆饭。
组词:贴窗花
贴纸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整体笔 画紧凑。
造句:春节要贴窗花。
jiē

音序:J 部首:行 结构:左中右
组词:大街 街道 造句:大街上人来人往热 闹极了。
书写指导:左中右三个部分的 比例匀称,笔画较多要注意书 写紧凑。
zhōu

组词:龙舟
音序:Z 部首:舟 结构:独体字
独木舟 书写指导:第二笔为竖撇,舒 展,第五笔横长。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 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 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 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 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
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
② 传统节日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再读感悟
当堂检测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内容。 (重点)
相关资料
节日源流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 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
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