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常识集中训练题

合集下载

历史知识题

历史知识题

历史知识题一、古代史1. 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前期称为殷商,后期称为周朝,共计约475年。

2. 商朝的首都是哪座城市?商朝的首都是殷商的都城,即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一带,被称为殷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是由谁发明的?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由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沈括发明。

二、近代史1. 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是什么时期发生的?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之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2. 辛亥革命是什么时期发生的?它标志着什么?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新篇章。

3. 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是什么时期发生的?它有什么特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一场爱国、民主、科学的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民主运动的兴起。

三、世界史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哪一年?它主要发生在哪些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主要发生在欧洲、亚洲、以及北非等地区。

2. 冷战是哪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冷战主要发生在哪个世纪?冷战是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对抗,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后半期。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哪一年爆发的?它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冲突,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四、现代史1.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由谁领导的?它始于哪一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由邓小平领导的,始于1978年。

2. 数字化革命是指什么?它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影响?数字化革命是指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化经济的兴起,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3. 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长期持续增长的成就。

结语以上是关于历史知识题的文档,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以及现代史的重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了解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应试习题篇

历史知识应试习题篇

历史知识应试习题篇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航海家?- A. 郑和- B. 马可·波罗- C. 哥伦布- D. 斯特凡·巴图- 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A. 唐朝- B. 春秋时期- C. 商朝- D. 秦朝- 答案:D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开展改革开放- B. 成立中国- C. 解放战争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答案:A二、填空题1. 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是__秦朝__。

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指南针__、__造纸术__、__火药__和__印刷术__。

3. 中国现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发生在__1919__年。

4. 中国长城的修建时间跨越了__多个朝代__。

5. 我国的首都是__北京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其核心是通过文化科目的考试来选拔人才,并以此来决定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从隋朝开始,延续至清朝末年。

这一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请说明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并简要介绍一下其特点。

答: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的一个时期,大致从公元220年至280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政权分裂,出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时期,各国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文化成就,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关于历史知识应试习题篇的简要介绍和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历史基础知识全部试题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历史基础知识全部试题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历史基础知识全部
试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的历史基础知识试题库,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800字以上的试题,每题附有答案。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 答案: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 大航海时代的重要人物是谁?
- 答案:哥伦布。

3. 维也纳会议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 答案:拿破仑时期。

4. 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始于哪个国家?
- 答案:英国。

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对于古希腊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贡献?
- 答案:亚里士多德。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
- 答案:1914年。

7. 下列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 答案:德国。

8. 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 答案:意大利。

9. 的创始人是?
- 答案:穆罕默德。

10. 黑死病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灾难?
- 答案:中世纪。

以上是本文档包含的一部分历史基础知识试题,希望能对研究者的备考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档的试题和答案来源于经典历史教材和常见历史知识,但请以个人研究为主,切勿将该文档作为正式考试的参考依据。

对于无法确认的内容,请勿引用。

祝您学习进步!。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题500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题500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题500一、夏朝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是由尧舜禹相传。

2.夏朝建立在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但在现代史学界,夏朝的真实性受到了一些争议。

3.夏朝的文化发展主要以祭祀、音乐和舞蹈等为主,同时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等物质文化的繁荣。

二、商朝1.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它取代了夏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2.商朝的首都位于今天的河南郑州一带,商都是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商朝时期,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贵族阶级和庶民阶级之间的阶层区分,社会结构开始呈现多样化。

三、周朝1.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朝代之一,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2.周朝建立了封建制度,分封诸侯,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基础。

3.周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典章制度,如《周礼》、《周易》等,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四、秦朝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国家统一的朝代,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第一次中央集权制度。

2.秦始皇代表秦国的嬴姓齐国人一统六国,统一全国,拼成中国。

3.秦始皇的统一标志是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推行法律法规,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标准等。

五、汉朝1.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2.汉初是一个政治、经济相对统一的时期,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国力达到了极致。

3.汉朝经历了西汉、东汉两个时期,最终在东汉末年由外敌入侵,导致漢朝灭亡。

六、三国时期1.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分为曹魏、东吴、蜀汉三个国家相互对峙。

2.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十分繁荣,诸葛亮、孔明、曹操等历史人物皆为三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

3.三国时期最终在西晋建立后结束,成为中国历史上“亂世”。

七、隋唐时期1.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2.隋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统一全国,开创了隋唐时期的局势。

历史学练习题

历史学练习题

历史学练习题
一、简答题
1. 请简述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

2. 请解释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3. 请谈谈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4. 请简要描述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5. 请解释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二、选择题
1. 下面哪位人物是清朝的开国皇帝?
- A. 康熙
- B. 乾隆
- C. 雍正
- D. 道光
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 A. 波旁王朝灭亡
- B. 美国独立宣言
- C. 拿破仑发动的战争
- D. 巴士底狱事件
3. 工业革命最初在哪个国家兴起?
- A. 英国
- B. 法国
- C. 德国
- D. 美国
4. 下面哪个经济体制和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 A. 封建主义
- B. 印度制
- C. 资本主义
- D. 社会主义
5.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 A. 美国获得独立
- B. 法国获得独立
- C. 英国获得独立
- D. 加拿大获得独立
三、问答题
1. 请解释封建制度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2.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请列举其中几个问题并简要描述。

3. 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对世界有哪些影响?
四、论述题
请论述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五、扩展题
请结合所学内容,自选一个历史事件或时期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100道历史常识题

100道历史常识题

100道历史常识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哪一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3.《资治通鉴》是谁所撰?4.中国四大发明指的是哪四样东西?5.孙中山是哪一个时期的历史人物?6.丝绸之路是连接哪两个文明的贸易路线?7.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8.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是?9.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10.中国封建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1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哪一年?12.《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13.日本战国时代的结局是?14.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是?1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哪一年?16.罗马帝国的首都是?17.《百家姓》这部书收录了多少个姓氏?18.马可·波罗所著的游记是?19.红楼梦的作者是?20.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包括哪几部?21.中国近代的战争“抗日战争”持续了多长时间?22.巴拿马运河位于哪两洋之间?23.青铜器主要发展于哪个时期?24.二战期间盟国中的三个主要国家是?25.中国第一部采用机器印刷的书籍是?26.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27.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的典型制度是?28.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哪个国家?29.地理学家郝柏林首次提出“黄河三角洲”概念的时间是哪一年?30.《增广贤文》是哪位明代文学家所编?31.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武士是?32.鲁迅是哪个时期的文学家?33.中国近代第一位将万历织田品的中文译本带回国内的传教士是?34.荷兰首相填乌尔斯坦是举了一个“神圣的屁”,他究竟是怎么活这口?35.孔子的字是?36.洪秀全是哪个年代的历史人物 ?37.将无之名满天下,谁的传奇故事?38.明末清初的作者是?39.《太平御览》为何要覆灭卓球?40.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是?41.统治欧洲的宗教是?42.儒家的《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43.东汉时期发生了哪个著名的造反事件?44.摩西配置法典表述为哪个名导致?45.朱元璋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46.荷兰在二战期间被日本侵略了多久?47.《百家姓》收录了几个姓氏?48.《春秋左氏传》的作者是?49.凯撒大帝被谋杀的地点是?50.秦军是何年毁灭了六国?51.荷尔蒙文艺复兴起于哪个国家?52.北魏时期,哪位天秀天帝曾制定天法以承袭?53.第三次鸦片战争开始于何时?54.,《二十四史》第一部突出了什么特征,暂无内容。

史学常识专题

史学常识专题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 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 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 书体裁。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正式创立此 种体例。其后,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很多,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 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近人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贯通古今,自成 系统。这是朝代的纪事本末。





例1.(2009海南)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 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 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例2.(2008宁夏)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 生肖。相传唐玄宗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 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丑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例3(2009福建)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 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 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例10.【经史子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 晋荀勗(xu)。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 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 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 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如果要查阅墨子的光学 八条等方面的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第一节: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A. 刘邦B. 朱元璋C. 秦始皇D. 汉武帝2. 印度教的最高神明是谁?A. 佛陀B. 克里希纳C. 凡尔赛斯D. 伽尼沙3.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个国家?A. 日本B. 中国C. 英国D. 美国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哪个事件?A. 伊拉克战争B. 波兰事件C. 九一八事变D. 德国入侵法国5. 下列哪个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加拿大B. 印度C. 日本D. 俄罗斯第二节:判断题判断下列史实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写“正确”,错误的请写“错误”。

1. 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2. 美国的原住民是美洲大陆的最早居民。

3. 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末发生的。

4. 英国在19世纪中叶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5. 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6世纪的欧洲历史事件。

第三节: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应用领域。

2. 请简要介绍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落原因。

3. 请解释世界两次大战与冷战的关系。

第四节:论述题请从历史学的角度论述以下问题: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变革是否总是推动了社会进步?在论述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分析人类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可以探讨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和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结语通过这份历史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并思考历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历史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史学常识强化训练100题一、选择题1.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据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聘……就像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随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

”其主要观点是A.历史想象必须依托历史事实B.历史过程离不开历史想象C.历史事实必须经由历史想象展现D.历史想象和历史事实可纵横联系2.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3.历史学家波普尔说:“总之,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作出自己的解释”。

作者试图强调()A.对历史的解释可以随心所欲B.研究统一的历史规律没有意义C.历史不能复原,故无法证伪D.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时代特色4.卢奇安在《论撰史》中提出:“历史家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纤毫不染,照见人脸,丝毫不爽。

这样,他才能如实反映出生活的现实,既不会歪曲真相,又不会使之失色。

”他的这一史学理论缺失的主要是( )A.史家的创作激情B.作者的主体意识C.流畅的叙述笔法D.对史料的批判精神5.古人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将一年十二个月每一季分为孟、仲、季作为相应月份的代称。

《书•尧典》载“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就是指夏历的()A.三月B.四月C.五月D.六月6.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主要是()A.对历史事物一分为二进行评价 B.全方位多角度看待历史事物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认识到人民创造历史主体作用7.《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官员的任免升降情况的说法,与“致仕”的情况类似的是()A.拜B.除C.去D.乞骸骨8.考古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献相当B.历史传说是了解远古历史的唯一途径C.历史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真实的历史D.历史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重要9.汉代扬雄《法言•学行》中有“师者,人之模范也”。

这里“模”、“范”源自()A.古代教育的模式B.宣传社会行为的榜样C.官学考核的定制D.制造器物所用的模型10.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11.《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A.考证历史事实 B.描述历史现象 C.分析历史原因 D.把握历史规律12.第十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开幕式在安徽淮南市隆重举行。

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下列说法最为可信的是()A.宋代的《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的方法——足够证明豆腐是从宋代开始出现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其说法可信C.朱元璋兵败徽州时,吃了发酵的“毛豆腐”——故民间认为豆腐源于明初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东汉时已经出现豆腐13.孙景坛教授说:“中国史学界有两大弊端,其中之一是越是正史越没人信,研究历史不信正史,信史论,用《资治通鉴》取代史学。

”依据这一观点,《资治通鉴》属于A.正史B.史论C.原始史料D.间接史料14.中国古代盛行“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朝代更替,五行更始,如周承火德,秦承水德,汉承土德。

还配以对应的颜色。

秦朝尚A.黑 B.白 C.红 D.黄15.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求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

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为主,君为客”C.以“众治”取代“独治” D.“存天理,灭人欲”16.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

”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17.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18.粱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

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

这说明A.粱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粱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C.粱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D.粱启超的史学观点为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19.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的话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

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

”这位编辑要表达的是∶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20.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这段电文()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C.是研究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的珍贵史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1.观世音的传说源于东晋僧人所译的《佛说观佛三味海经》,唐代小说《续玄怪录》的又有“延州妇人”篇敷衍其事,元代的《佛祖历代通载》则把“淫纵女子”、“狎昵荐枕”的“延州妇人”改成了具有圣洁、庄重色彩的“马郎妇”。

下列观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的是( )A.“历史学是旨在通过考订史料、重建事实,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B.“历史学的历史就是新文本不断覆盖在旧文本之上的过程”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D.“历史学就是史料学”22.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时代进行划分是历史研究的内容之一。

有历史学家将中华民国成立前的中国历史划分为“域内文明的成人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蜕变时代”“中国民族的争存时代”“东西文明的接近时代”四个时代,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成为其分期依据的是()A.农耕文明的演进B.不同文明的交流C.中央集权的加强D.西学东渐的深入2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

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C.阐明了历史学对现实的关注 D.阐明了史学家政治眼光2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25.中国古代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定称谓,下列年龄称谓按实际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有误的是()A.而立、知命、从心、耳顺B.弱冠、不惑,知命、花甲C.志学、弱冠、而立、不惑D.不惑、花甲、从心、期颐2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A 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C 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27.考古学有几个常用的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

下列属于考古学“方法”的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发掘原始人类头盖骨B.运用DNA解码技术探究人类祖先由来C.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古墓内部遗存状况D.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社会特征28.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以人性化的视角客观地再现了国民党军队在缅甸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

对“客观”的理解,是指编导者们应该A.排除个人的价值取向 B.以阶级的观点剖析历史的本质C.用文明史观看待中日的冲突 D.把历史置于特定的背景里去评价29.著名史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

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B.距今4800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丝带、绢片C.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D.《本草纲目》记载:“麦苗,味辛、性寒、无毒。

功能与主治:主清除热毒、益气调中……”30.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31.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我之所以要搞唐诗证唐史,……(是因为)文章合为时而作,所以唐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