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必修2第2单元第3讲限时规范训练
苏教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2第2单元第3讲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3讲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潍坊三县市联考)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X B Y、X B X b B.X b Y、X B X bC.X B Y、X b X b D.X b Y、X b X b解析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均为色盲患者,后代子女都会患病。
答案 D2.(2013·浙江温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 ♂)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D.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1 2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为雄性,XX为雌性,是否为纯合子要借助基因型来判断,与性染色体无关,A错误;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只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B正确;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基因型是X B X b,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C正确;男子把X染色体100%的传递给其女儿,女儿的X染色体传给其女儿的概率是12,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12,D正确。
答案 A3.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B.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解析蜜蜂的个体差异是由是否受精及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供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玉米无性别之分,其雌花、雄花是组织分化的结果,所以,其遗传物质相同;鸟类为ZW型,与两栖类不同;有些外界条件会导致特殊生物发生性反转,可知环境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2.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试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 设。 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 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 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提示:亲 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预期子代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
答案:(1)支持
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 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 ②XbXb、XBY XBXb、XbY
考点2
4.教材36~37页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5.教材37页练习一中3题,教材38页中二和教材39页 自我检测一中判断题2、4、5,教材40页二中2题,四中1、 2题都是经典好题。
考点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知识必备 1.细胞内的染色体 (1)根据来源分为: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2)根据与性别关系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3.写出F2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 雌性:________;雄性:________。 4.写出实验的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白眼性状的表现,总与________相联系。 实验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________。 5.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__ 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不支持)萨顿 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 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 提出以下假设: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 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2014届高三一轮总复习-减数分裂

A突变产生的;该细胞完成减Ⅱ后,形成AB和aB两个子细
胞,可能是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和一个极体;二倍体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栏
目
图形说明
①图甲中1与3,2与4分别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甲中1与2,3与4,1与4,3与2分别属于非同源染色体。 ③图乙中5与6,7与8不是同源染色体,也不是非同源染色体, 而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形态、大小相同的染 色体。
注意:四分体与同源染色体
(1)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称为四分 体,一个四分体含4条染色单体。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复制后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也包含4条染色单体,但由于不 发生联会,所以不存在四分体。
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考点一 减数分裂的特点 1.染色体复制: 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 期,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染色体不复制。最终 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 2.联会现象: 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结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特有的现象,也是判断该时期的重要依据,交 叉互换发生在这个时期。
【例1】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栏
目
高效学习方略
生物
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011·上海高考)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 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 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 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栏
目
高效学习方略
【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必修2第2单元第2讲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2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 )。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而图示中A-a与DD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A2.(2013·浙大附中期中)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⑥D.④⑤解析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所致的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重组,二者均发生于配子形成时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 D3.(2013·合肥教学质检)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DDSS×DDSs B .DdSs×DdSs C.DdSs ×DDSsD .DdSS ×DDSs解析 单独分析D(d)基因,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即DD 和Dd ,则亲本基因型为DD 和Dd ;单独分析S(s)基因,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则亲本都是杂合子。
答案 C4.(2013·济南练习)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 和AABbCCDd 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14 B .18 C.116D .0解析 aa 和AA 杂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故D 正确。
答案 D5.(2013·南昌测试)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的100粒种子种下去,结红果叶上有短毛37株、结红果叶上无毛19株、结红果叶上有长毛18株、结黄果叶上有短毛13株、结黄果叶上有长毛7株、结黄果叶上无毛6株。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子 B.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 C.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黄果长毛D.就叶毛来说,无毛与长毛的植株都是纯合子解析 根据后代中红果∶黄果≈3∶1,短毛∶无毛∶长毛=2∶1∶1,可确定亲本都为杂合子,亲本的表现型为红果短毛;就叶毛来说,短毛的个体为杂合子,无毛和长毛的个体为纯合子。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高考真题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 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 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 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 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 ;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 ,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解析】(1)由起始密码子(mRNA上)为AUG可知,基因M和基因R转录 的模板分别为b链和a链。对M基因来说,箭头处C突变为A,对应的mRNA上的 即是G变成U,所以密码子由GUC变成UUC;正常情况下,基因成对出现,若此 植株的基因为RR,则DNA复制后,R基因最多可以有4个。 (2)F1为双杂合子,这两对基因又在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符合孟德尔自由 组合定律,F2中自交后性状不分离的指的是纯合子,F2中的四种表现各有一种 纯合子,且比例各占F2中的1/16,故四种纯合子所占F2的比例为(1/16)*4=1/4; F2中宽叶高茎植株有四种基因型MMHH:MmHH:MMHh:MmHh=1:2:2: 4,他们分别与mmhh测交,后代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应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现在出现了Hh,说 明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Hh的个体减数分裂过程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基因型为Hh的次级性母细胞;配子为中应只 能含一个基因H,且在4号只有一条染色体的情况下,说明错误是发生在减数第 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开造成的。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2单元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考导航
【苏教版】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必修2第1单元第1讲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1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豫南四校调研)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复制②纺锤体出现③联会④着丝粒分裂⑤基因重组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解析联会、基因重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
答案 D2.(2013·衡阳联考一)某同学总结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着丝粒的数量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和正常体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不相同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内DNA分子数相同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粒数目总是相同的解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和正常体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2倍;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核内DNA分子数的一半。
答案 D3.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
解析果蝇含4对同源染色体,卵巢中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A图可表示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B图可表示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C图可表示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D图因为不是8条染色体,不是有丝分裂的细胞,又因为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也不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细胞。
答案 D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 b,Y,Y B.X b,aY,YC.AX b,aY,Y D.AAaX b,Y,Y解析由于产生的这个精子中只有X,没有Y,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发生了分离;由于产生的这个精子中有A和a,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a没有分离而进入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AAaaX b X 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两个A基因移向同一极形成了基因型分别是AAaX b和aX b 的精子;含YY的次级精母细胞,则形成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
【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套Word版文档】:必修2第3单元第3讲限时规范训练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3讲基因的表达(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位于甲上B.乙由三个碱基组成C.甲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D.乙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解析由图可知,甲为mRNA,乙为tRNA。
遗传信息位于DNA上;tRNA是由一条单链RNA通过折叠形成的,由多个碱基组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mRNA是在RNA聚合酶催化作用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
答案 C2.(2012·东北四校一模,3)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C.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解析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A错误;真核细胞染色体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B错误;一种tRNA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错误。
答案 C3.(2012·浙江五校联考)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解析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答案 D4.(2012·浙大附中模拟)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1)①―→②表示DNA转录(2)共有5种碱基(3)①②中的A表示同一种核苷酸(4)共有4个密码子(5)①―→②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A.(1)(2)(4) B.(1)(2)(5)C.(2)(3)(5) D.(1)(3)(5)解析①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②中的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中共有2个密码子。
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综合评估检测 第一、二、三章 苏教版必修2

(金榜题库)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综合评估检测第一、二、三章苏教版必修2(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2013·某某模拟)下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且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简图。
如果分裂形成的细胞Ⅱ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组成为( )A.aabbccB.aaaabbbbccccC.AaBbCcD.AAaaBBbbCCcc2.下列动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种类与受精卵相同的是( )A.精原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精子D.卵细胞3.下图为自然界中青蛙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过程胚胎中细胞的数目在不断增多,细胞体积也一直在不断增大B.a、b、d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过程进行的是减数分裂C.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在c、d过程中体现D.a过程既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也存在细胞的衰老4.(2013·某某模拟)图甲和图乙为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细胞甲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细胞甲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联会发生在细胞乙,而不会发生在细胞甲D.细胞乙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5.下图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不能得出的是( )A.a过程为有丝分裂,b过程为减数分裂B.L→M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6.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1∶1B.4∶4∶1C.2∶3∶1D.1∶2∶17.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3讲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间:45分钟)A级基础演练1.(2013·潍坊三县市联考)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X B Y、X B X b B.X b Y、X B X bC.X B Y、X b X b D.X b Y、X b X b解析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均为色盲患者,后代子女都会患病。
答案 D2.(2013·浙江温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XY( ♂)个体为杂合子,XX(♀)个体为纯合子B.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C.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D.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1 2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Y为雄性,XX为雌性,是否为纯合子要借助基因型来判断,与性染色体无关,A错误;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只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红绿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B正确;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基因型是X B X b,则该红绿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C正确;男子把X染色体100%的传递给其女儿,女儿的X染色体传给其女儿的概率是12,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女的概率是12,D正确。
答案 A3.下列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B.玉米的雌花和雄花中的染色体组成相同C.鸟类、两栖类的雌性个体都是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D.环境不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解析蜜蜂的个体差异是由是否受精及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供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玉米无性别之分,其雌花、雄花是组织分化的结果,所以,其遗传物质相同;鸟类为ZW型,与两栖类不同;有些外界条件会导致特殊生物发生性反转,可知环境会影响生物性别的表现。
答案 B4.(2013·孝感统考)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雄果蝇的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眼色相同。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存在等位基因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 4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的相同,就是与F1的相同解析分析题意可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 A X a、X a Y,F2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X a X a、X A Y,F2中出现红眼果蝇、白眼果蝇的概率均为1 2。
答案 B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B X b、AaX B Y,A可表示父亲体细胞,B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C可表示因减Ⅰ过程发生交叉互换而得到的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答案 D6.(2012·郑州质量预测)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
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
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 4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控制鸡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故A正确;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所以显性性状在雄鸡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隐性性状在雌鸡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故B正确;假设控制芦花的基因为B,控制非芦花的基因为b,则F1中芦花雄鸡能产生Z B、Z b两种配子,非芦花雌鸡能产生Z b、W两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的F2雌雄鸡均有两种表现型,故C错误;F2中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 B W、Z B Z b,杂交后代中只有Z b W为非芦花鸡,占1 2×1 2=14,芦花鸡占34,故D正确。
答案 C7.(2012·南昌模拟)已知果蝇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Ⅰ区段;刚毛对截毛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Ⅱ区段上(如右图)。
两种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 则F 1中会出现截毛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 1中会出现白眼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 1中不会出现截毛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 1中不会出现白眼解析 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 、a ,控制刚毛与截毛的基因为B 、b 。
纯种野生型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X AB X AB 、X AB Y B ,突变型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X ab X ab 、X ab Y b 。
野生型雌果蝇(X AB X AB )与突变型雄果蝇(X ab Y b )杂交,F 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 、X AB Y b ,不会出现截毛和白眼。
野生型雄果蝇(X AB Y B )与突变型雌果蝇(X ab X ab )杂交,则F 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 、X ab Y B ,不会出现截毛,但会出现白眼。
答案 C8.(2012·衡阳六校联考)如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B.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8C.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解析 由系谱图可知,甲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中双亲正常,儿子患病,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与甲的遗传方式不同,故A 错误。
丁中双亲患病,有一个女儿正常,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亲为杂合子,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4,故B 错误。
若乙中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C 正确。
若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丙中的父亲可能携带致病基因,故D 错误。
答案 C9.(2013·惠州模考)克氏综合征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表现为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男人女性化,有“伪娘”之嫌。
一个正常男子和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后,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克氏综合征儿子(血友病相关基因用H/h表示)。
(1)克氏综合征属于遗传病。
(2)如图表示该对夫妇产生该患儿的过程简图,图中所示染色体为性染色体。
b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患儿的基因型为,产生该患儿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患儿体内细胞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3)高龄妊娠是克氏综合征高发的原因之一。
针对高龄孕妇,应做以利于优生优育。
(4)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对夫妇在正常情况下再生一个患病小孩的可能性(不考虑克氏综合征)。
解析(1)克氏综合征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性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由图可知,d和e都含有Y染色体,则b和c的基因型都是X H;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患血友病的克氏综合征儿子,那么这个患儿的基因型是X h X h Y;产生该患儿的原因是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该患儿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而含有染色体最多的细胞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含94条染色体)。
答案(1)染色体异常(2)X H X h X h Y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94(3)产前诊断(4)如图10.下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家系图,分析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1)从该家系图中得出的规律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发现,Ⅱ3和Ⅱ4的子代Ⅲ1、Ⅲ3、Ⅲ4、Ⅲ7的症状比Ⅱ3较轻;Ⅲ4、Ⅳ1、Ⅳ4中,Ⅳ1的症状较重。
请分析Ⅲ4、Ⅳ1、Ⅳ4个体症状轻、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Ⅲ5也是患者,当他与Ⅲ4婚配,推测其子女中不患病与患病者中症状轻、重的性状如何,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解析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可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有:①往往出现代代遗传的特点;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③父亲患病女儿必患病,儿子患病母亲必定是患者。
(2)Ⅲ1、Ⅲ3、Ⅲ4、Ⅲ7均为女性且为杂合子(症状轻),Ⅱ3为男性(症状重);Ⅲ4、Ⅳ4均为女性且为杂合子(症状轻),Ⅳ1为男性(症状重),不难发现杂合子症状轻的原因是含有的正常基因可能也能表达,而患病男性不含有正常基因。
如果Ⅲ5也是患者,则他们的后代女孩全患病(症状轻占一半、症状重占一半),而男孩中有一半患病(症状重)、一半正常。
假设该病由A、a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亲本X A X a×X A Y↓子代X A X A∶X A X a∶X A Y∶X a Y=1∶1∶1∶1症状重女孩症状轻女孩症状重男孩正常男孩答案X显(1)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②每代都有患者(代代遗传)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为患者,儿子正常(或女性患者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 2;女性患者的儿子和女儿都可能是患者)(2)纯合子患者症状重(或男性患者症状重)遗传图解如下:亲本X A X a×X A Y↓子代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症状重症状轻症状重无症状B级智能提升11.(2012·无锡模拟)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