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800字怎么写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科学发展简史是一部总结了人类科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通过学习这部作品,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的演进过程和其中的精神内涵,下面我将就此分享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简史展现了人类对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致力于了解世界的奥秘,不断地探索自然规律,不断地挖掘科学真理。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做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他们的不懈探索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探索更广阔的未知领域。
其次,科学发展简史也反映了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科学知识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前人的努力和积累。
从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到近现代的物理、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历史。
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前人的智慧,继续传承和发展科学知识。
最后,科学发展简史还启示我们要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常常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例如,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研究为生物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物理学与数学的结合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应该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地思考问题,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推动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在阅读科学发展简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科学精神的伟大与重要。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念,为推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科学发展简史给予我们更多启示,引领我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行。
中国科学发展简史

中国科学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科学主要以农业、医药和天文等方面为中心。
以下是中国科学发展简史的一些重要阶段:1. 古代科学萌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有了农业科学的萌芽,如黄河流域的稻作农业和长江流域的稻麦轮作等。
此外,商代甲骨文中已经记载了许多疾病的名称和治疗方法,显示出医药学的初步发展。
2. 秦汉时期的科学发展: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科学的进步。
同时,《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的成熟。
在天文学方面,《史记·天官书》中有关于日食的详细记录,显示了天文学的进步。
3.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停滞:由于长期战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但是,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如祖冲之和葛洪等,他们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方面。
4. 隋唐时期的科学复兴: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繁荣和统一,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隋朝的李春设计了赵州桥,这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唐朝时期,张遂等天文学家对天文观测和历法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唐代医学著作《千金方》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宋元时期的科学高峰:宋代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
数学方面,秦九韶和杨辉等人的成就超过了前人;天文学方面,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医学方面,李时中的《千金翼方》等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科学成果。
6. 明清时期的科学停滞:明清时期,尽管有李约瑟所谓的“科学的停滞”现象,但仍有一些重要的科学成就。
如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是一部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文学巨著。
7. 近现代科学的引进与发展: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的传入和现代科学的崛起,中国的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科学简史第二讲-希腊科学与希腊科学哲学

独特的古希腊城邦文化
▪ 人类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技术史,没有哪个人类文明是脱离技术的。有技 术,也就有“知识”,每一个文明都在传承自己的知识。
▪ 古巴比伦、古埃及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了。但人们通常还 是把古希腊认定为“科学”的起源,这就是说,这里所谓的“科学”不同 于一般的技术成就,也不仅是各种知识的总和。
▪ “科学”还意味着一套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准确地说, “科学”意味着为人处世的某种风格或某种倾向。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科 学的“性格”最初形成于古希腊。
地利 古希腊的核心区多在爱琴海沿岸,海岛众多,土地贫瘠,使得这一地 区的人们有了航海商贸交换物资的习惯,慢慢形成了一种外向的,开 放的海洋文化,商贸文化。 跨海的商贸,人与人之间很难凭借血缘或人情建立信任,而只能通过 契约,和对契约的遵守(信用)。这是西方契约社会的开源。
科学为什么会起源于古希腊?
科学简史第二讲
——希腊科学与希腊科学哲学
参考文献:
1.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 2. 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胡翌霖.《科学通史十五讲》.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
科学的发源地——古希腊
请自行检索什么叫“技术”, 什么叫“知识”?
古希腊文明起源
第二节——科学为什么会起源于古希腊?
想一想: 我们要思考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什么“科学”会最终 诞生于古希腊?而非其他的文明? 带着这个问题出发吧。
科学发展简史

◆判断题◆“曼哈顿工程”是氢弹制造计划。
”错”◆1753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他自己制造的风筝进行实验,终于发明了避雷针。
“对”◆1794年,机械师莫滋利发明了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对”◆1824年,英国瓦匠波兰特发明了水泥。
“波兰特”水泥。
”错”◆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的由一台16匹马力的四缸汽油发动机驱动的木架双层飞机,首次试飞中成功。
“对”◆DNA是双螺旋结构“对”◆DNA是携带遗传信息载体。
“对”◆γ射线就是中子射线.“错”◆阿波罗计划是一项登月计划。
“对”◆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首先是创造了阿拉伯数码。
“对”◆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对于任何惯性系,自由空间中的光速不变。
“对”◆北宋时期,《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式全书。
对◆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对”◆大型计算机就是指体积大。
”错”◆地质力学德创始人是李四光。
“对”◆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在以材料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错”◆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多数技术发明都是个人发明家的创造,但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许多发明则出自实验室。
“对”◆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对”◆飞机可以在太空中飞行.“错”◆浮力定律就是阿基米德定律。
“对”◆浮力定律首先是由古希腊的欧几里德证明的.”错”◆盖仑是古罗马时代一位杰出的石匠。
“错”◆高斯是19世纪英国的伟大的数学家。
“对”◆哥白尼发表了太阳中心说。
“对”◆哥白尼发表了太阳中心说。
正确的答案是“对”。
◆行星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对”◆基本粒子能带分数电荷。
“对”◆建筑金字塔,体现了古代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技巧。
“对”◆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对”◆李时珍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药学著作.“对”◆量子就是由一份份“能量原子”“对”◆明治维新创造了日本自己的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错”◆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对”◆苏联在50年代又在核裂变研究的基础上制成了氢弹。
科学简史-希腊化时期的科学

希腊化时期的天文学
? 阿里斯塔克 (约公元前 310 年—公元前 230 年) 被誉为古 希腊的哥白尼,他提出了一种日心说的宇宙体系。他的洞见 并没有引起同时代人的呼应,最终被托勒密的光芒所掩盖, 但这并不是什么冤屈,因为他并没有什么证据。
? 阿里斯塔克的流传于世的文章是《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 他通过月食时在月面投射的地球阴影的大小估算月球与地球 大小的关系 ,并通过弦月时太阳的访问估算出日地距离和地 月距离的关系,由于测量数据的偏差,他的估算不够准确, 但使用的推理方法都是严谨有效的。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 许多科学家突破科学难题的重要方法。
希腊化时期的数学
? 阿基米德 (公元前 287 年—公元前 212 年) 是南 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人,青年时在亚历山大城 求学,拜于欧几里得的弟子柯农门下,学成后回到 叙拉古。
? 阿基米得用穷竭法,得出 π = 3.14;他研究球和圆 柱体的体积,以及各种圆锥曲线绕轴旋转围成的体 积;他创造了大数记法。他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包 括发现著名的杠杆原理和浮斯宫体现了希腊化科学的特色,首先是知识精英和王权政府结盟,学者由 王室出资供养,但王室对学者并没有施加过多额外的要求,学者们仍然可以 自由地研究和教学。当然,学院涵盖了包括地理学、医学解剖、军事科学等 希腊哲学家不太看得起的研究领域,但总的来说,天文学等学科仍然保持纯 粹性,不以实用为目的。
? 从此,“在几何学里 ,没有专为国王铺设的大道。”这句话成为千古传诵的学习箴言。
独立思考,没有捷径(科学家的箴言)
希腊化时期的数学
? 还有一则关于欧几里德故事。当时谁也不知道金字塔究竟有多 高。有人这么说:“要想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比登天还难!” 这话传到欧几里得耳朵里。他笑着告诉别人:“这有什么难的 呢?当你的影子跟你的身体一样长的时候,你去量一下金字塔 的影子有多长,那长度便等于金字塔的高度!”
科学简史

科学简史第一讲古希腊科学:西方科学的源头内容主要讲是什么将科学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层面。
例如,发生在欧洲16~17世纪,科学革命时期,导致近代科学诞生那场知识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产生了许多的英雄般的人物,在那个时代,在寻找本质上,每个人有不同想法,自然产生了许多的自然科学家,来寻找理念世界,几何原子论,土气水火四系,各种理论孕育而出。
说起欧洲革命,就不得不说起柏拉图这个人,思想家哲学家,但是柏拉图的对于宇宙结构的研究,尤其受到了毕达哥斯拉学派的影响,亚里士多德也出版了多种文献《论天》《物理学》《动物史》.阶梯世界的概念,宇宙阶梯第一推动者:绝对完美,绝对静止的存在,支配宇宙的第一存在。
天界:以太,同心天球,无生无灭,做完美的运动月下界:火、气、水、土四元素有生有灭、做直线运动欧几里德利用亚里士多德发明的形式逻辑——三段论,把前人的几何成果,编成了一本书《几何原本》。
众所周知,阿基米德在许多方面有研究,特别是在几何与力学,圆周率,球的体积与面积,浮力理论托勒密《至大论》,创立了托勒密天体运动几何模型,偏心圆模型,本轮-均轮模型均分点模型盖伦治疗学、解剖学和人体相关的自然哲学知识,形成了盖伦医学体系。
实际上,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科学,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古希腊科学系统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托勒密的天文学,盖伦的医学。
第二讲人是一个奇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从文学艺术一直波及到宗教哲学甚至于科学文艺复兴对科学的影响1人生观的改变2人文主义与科学复兴3艺术与科学放弃玄想的生活(那种以宗教以信仰以神学为中心的生活),而变成实际的生活,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人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称赞的一种改变,例如阿尔伯提只要他愿意,人可以做所有的事情。
肯尼尼佛罗伦萨人无所不能帕米埃里感谢上帝让我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如此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新时代········对现实的一种称赞和人的一种称赞,对人的尊严论述的最多,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揭示了另一条路,不通过冥想不通过信仰,而通过求知,能使你的灵魂解救。
科学简史绪论——科学,科学史与人类文明

人类的进化
• 语言是一种难以在考古学上呈现的重要技能,一般认为语言的出现 大约在 5 万年到 10 万年前,那是足以承载一套抽象的知识体系的 复杂语言,至于简单地传达某些特定信息的语音能力,许多动物就 已经有了。
• 比如:猴子能够相互间传递“狼来了”的信息,但理解不了“狼图 腾”。
• 语言也使得理论化的知识成为可能。从广义上说,技术就是知识, 制作和运用工具都需要“知识”,这种知识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教学 和模仿代际传承。
• 古埃及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 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 9 个时期 31 个王朝的 统治,总体来说政权极其稳定和持久,这与它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有关。
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
• 古埃及也发展出了发达的数学和天文学,但比起古巴比伦来说还是 逊色一些。
• 根据希腊人的说法,几何学 (Geometry) 源于埃及人的“测地术 ”,出自尼罗河定期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求。泰勒斯、毕达哥 拉斯等哲学家都曾留下到埃及游学的传说。
• 日本人的这种理解,明显是有问题的,看到了科 学的外形,却没有点出科学的内涵。
西方的科学的分科特征也导致一些问题,就是知识的破碎化,以及 导致的文化分裂,形成所谓的两种文化——科学与人文 。
20世纪以来,西方文明已经意识到这种分科的害处,现在西方的大 学教育里面特别强调通识教育,也就是说不要过早的分科。
• 比如:即便人能够打造一些石器,但你抡起石斧也未 必能单挑得过一头大猩猩,更何况那些大型野兽。
• 所以人类长期以来其实是处于食物链中游的,因此人 是杂食动物,有时候还要食用腐肉。有一种猜想说最 早的石器不是为了与猛兽搏斗,而是在捡到猛兽们吃 剩的骨头之后,用来敲开骨头吸食骨髓的。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科技史。
伶伶蹇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关键现象:黑体辐射;光电现象;原子核结构;衍射。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
它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发端于美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简史之我所见
一部《科学简史》就是一部人类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史,它是时间的沉淀,空间的重叠。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曾经那么遥远的时代,曾经那么古老的文明,曾经那么璀璨的明珠……
纵观人类科学史,我们似乎总是那么尴尬。
像登山一样,时而平步如履,时而峰回路转,时而曲径通幽。
放眼望去,满山郁郁青青一片,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渐渐地落英缤纷,荆棘挡道,不知该向何处寻找出路。
正当山穷水复疑无路时,突然间柳暗花明有一村;还未来得及一览美景,转眼又大起大落,误入白云深处不知归路……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
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
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都说态度决定高度,当你以一种态度(一个比较高得到高度)来看历史,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特定的轨迹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也没有不合常理的发展。
牛顿力学最早形成对物体运动的确定性描述,被称为确定性理论。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如果已知物体所受的力和它的初始运动状态,则物体在此状态以前和以后的运动是完全确定的,这类运动是可“重现”、可“预报”的。
比如行星的运动可以预报,日蚀、月蚀与潮汐一样可以预见,对航天飞机与导弹的运行可勾划出准
确的历程。
经典物理学的这些光辉成就导致决定论的观点长期以来统治着宏观世界,到18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把决定论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他有这样一段名言:“设想有位智者在每一瞬间得知激励大自然的所有的力,以及组成它的所有物体的相互位置,如果这位智者如此博大精深,他能对这样众多的数据进行分析,把宇宙间最庞大物体和最轻微原子的运动包容于一个公式之中,那么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确定的,将来就像过去一样展现在他的眼前。
”
虽然不能说,失去了这些伟大人物,人类的发展就会走向歧途,但是也不能否认英雄和天才们为这个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科学史上,就更是这样。
整个科学史可以说就是以天才的名字来点缀的灿烂银河,而有几颗特别明亮的星辰,它们所发射出的光芒穿越了整个宇宙,一直到达时空的尽头。
他们的智慧在某一个时期散发出如此绚烂的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无法找出更加适合的字句来加以形容,而只能冠以“奇迹”的名字。
伽利略、亚里士多德、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开普勒、伽利略、惠更斯、牛顿、库仑、伽伐尼、伏打、欧姆、奥斯特、卡文迪什、欧姆、安培、法拉第、楞次、麦克斯韦、拉瓦锡、李比希的学生莫尔、赫斯、卡诺、焦耳、赫姆霍兹、克劳修斯、笛卡儿、波意耳、牛顿、胡克、惠更斯、托马斯杨、菲涅耳、玻尔兹曼、克劳修斯、瓦特斯顿、麦克斯韦、赫谢尔、兰利、维恩、瑞利、埃伦费斯特、赫兹……不胜枚举。
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自己包括身体与精神以及自身的潜力。
其实除此之外,我们还缺乏对生命的了解,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认知,对生老病死的理解,对疾病的防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等等。
而要解决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处处充满科学,然而又似乎离科学很遥远,如果要把种种的现象用科学来解释的话,这就很有难度了。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从数学到物理学,从天文学到化学,从地球科学到生物学,再次的回顾了现在科学史上所有重要的人物的成就,探索了科学发现和科学观点所带来的文化方面的影响,也对那些改变了人们对于现实“常识性”理解的观点做了解释。
科学是一门年轻又古老的学科。
从泰勒斯开始,亚里士多德发展,人类在研究哲学的时候就开始了科学探索。
说它年轻是因为在牛顿时代之前,它一直处于哲学之中,那时候,物理学还冠以自然哲学的名头。
牛顿时代之后,科学迅速发展,成为文化的主流,这几个世纪的成就远远大于以前的任何时代,甚至总和。
读《科学简史》,让我明白,数学是所有科学的支柱,它使整个世界显得有条理,而不至于陷入一片混乱。
曾经听到人争辩:上帝是否符合科学。
我并无意讨论上帝是否符合科学这件事,而是要来质疑科学本身作为衡量上帝的判准的正当性。
科学研究作为知识的累积,这样的贡献我并不打算予以抹除。
但是,科学本身对于客观、真理和简单而划一的宇宙规则的向往不正是
非理性的因素所构成?从科学的发展简史上看来如此,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来亦是如此。
因此,我们不得不对我们平日所崇拜的科学持些许的保留。
并且能对科学与信仰的关系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两者的关系也许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两面,如同热与冷、光与影的关系一般。
至于,对于上帝科不科学的质疑,我则认为信不信在个人的意愿、情感的问题,用科学研究去质疑上帝的存在,在现在看来似乎已经不是那么明智的想法了。
我想要探讨的是在科学的发展史中,上帝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在古希腊时代,我们可以当时杰出的思想家作为当时科学的代表。
然而事实上,当时的哲学与科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因此,一个哲学家往往也是科学家。
当时的人民并不把科学与其它问题划分开来。
在这个时代里以亚里斯多德的科学成就为最。
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的第一个假设是「作用力造成运动速度」。
这是建立在日常经验上。
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
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它就会停止运动。
有少数的现象似乎是例外,譬如说,拋物体能飞在空中,却看不见有什么东西在推它。
但这也可以想办法来解释,只要说空气从拋物体的前面移开,再跑到后面去推它。
第二个假设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地球中心说」。
这也建立在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上。
天空看起来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的球面,而且所有的东西都绕着地球跑。
物体很自然的不是往地球走,就是背着它走。
第三个假设是有关物质的成份。
亚里斯多德的化学很简单,
他说地上的东西是由土、气、火、水这四种元素组成的。
用这个理论他们就能解释当时所观察到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历史上真正能影响后代、流芳百世的人物,往往是在身后始享盛名。
像爱因斯坦可算是极罕见的例外之一。
爱因斯坦理论之难于了解,是由于他研究的范围、性质极其复杂艰深。
但是爱因斯坦理论中的某些要点,毕竟仍然可以不必凭借数学上的象征符号而加以说明。
不过我们必须在心理上先准备接受一个狂想的世界观。
譬如说,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空间是曲线的;两点间最近的距离并非一条直线;宇宙间是有定限的但没有一定的疆界;并行线最后仍必相交;光线是曲折的;时间是相对的,所以不能在任何地方都用同样的方法去衡量;长度是随着速度而改变的;宇宙是圆柱形的,而不是如过去所相信的球形;物体在运动中,大小将要收缩,但质量却要增加;除了大家已经熟悉的高、长、宽等空之外间观念,还有一个四度空间,那便是时间。
物理学必然有一个统一理论可以说明所有的现象吗?现代的物
理学家对这点与其说是有真正的了解,毋宁说是抱持着某种信念。
如果理论是理解真实的工具,统一场论的企图就是要大家全部使用同一种工具来达成理解真实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出现一种工具(不管是物质的或是理论的)可以取代掉所有其它的工具的。
在什么样的领域中容许出现这样的一种工具,这也许正是科学进步的原因和推动力吧,我这样认为,所以任何想要以一种规律,一种尺度来衡量一切存在的想法毫无疑问是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