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合集下载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诗歌《天上的街市》,理解诗意,感受温暖人间与纷繁多彩的天上世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天上的街市》提升学生的情感鉴赏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能力,感受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和寓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抽象意象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上的街市》。

2.教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录音机、图片。

3.教学辅助材料:教案、课件、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放映课件,呈现天空中绚丽多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和兴趣。

(2)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在天空中是否见过什么奇特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和描绘诗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丰富多彩的天上世界。

2.理解诗歌(1)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诗歌《天上的街市》。

(2)分段讲解诗歌,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和诗歌整体的寓意。

(3)针对每一段,进行问答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中的形象和寓意。

3.讨论与练习(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庙宇立在半空中?”(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学生交流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庙宇建在半空中的寓意和意义。

4.创设情境(1)教师以天上的街市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天上的居民,通过对话的方式交流天上的生活和感受。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地感受天上的喜怒哀乐,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拓展与延伸(1)教师出示相关诗歌图片,让学生自由赏析,并通过发言表达对图片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与天上的景象有关的诗歌。

6.小结与评价(1)学生回顾诗歌内容和感悟,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寓意和美。

《天上的街市》教师备课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天上的街市》教师备课资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天上的街市》教师备课资料1.易错字陈.列(chén)镀.金(dù ) 港.湾(gǎng)缥缈.(miǎo)焚.起(fén)溅.起(jiàn)2.多音字没3.形近字4.词语释义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珍奇:珍贵奇异的物品。

子午线:经线。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等。

【文题解说】“天上的街市”是一个富有联想的题目,读者看到此题,定会引发诸多联想和疑问。

“太阳船”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标题,题目运用了比喻,把太阳比作船。

【创作背景】《天上的街市》一诗最初发表于1921年3月出版的《创造季刊》。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当时许多人感到绝望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鼓励人们执着地追求光明和理想,于是写下了《天上的街市》一诗。

《天上的街市》一诗中诗人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对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太阳船》作者把太阳比作船,生动地表现了太阳一天的运转情况,表达了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

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

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地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优质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
(3) “那朵流星”中“朵”本来是修饰花的,这里来比 喻修饰流星合适吗?为什么?
合适。“朵”常用于修饰花,流星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 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爆裂成许多小颗粒,形成了上小下大的喇 叭花状,像花,自然就可以用“朵”来修饰了。这就写出了流星的 特征,使天上的街市越发显得神奇美妙,令人向往。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
理过程。
合作探究
联想与想象
街灯

(相似) 联想
由一事物想 到另一事物
明星
(相似、客观存在)
街市

(以现实为基础) 想

牛郎织女
在已有形象的基础 上,创造出新形象
(存在、不存在)
合作探究
2.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解析】D项应为“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课堂检测
2.为画线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B )
A.肯定 B.必定 C.一定是这样
(2)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A )
A.交际往来 B.来和去
课堂检测
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联想的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B )
月光照在地上,好像轻柔的河水静静淌着,泛着清冷的光,带来阵 阵凉意。
拓展探究

徐慧
拓展阅读
夜色笼罩着枇杷山头, 树叶在风中瑟瑟颤抖; 数不清的明灯装饰着山城, 像晴朗的夏夜里满天星斗——
嘉陵江里航标灯组成银河, 双鱼星座在河中遨游, 成渝路上车灯飞驰而过, 是无家可归的流星在走;
这里有年轻英俊的“猎户”, 那边是聪明美丽的“仙后”,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作家、历史学家。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主要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

二、故事背景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这样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三、理解词义1.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定然:必定。

四、问题归纳1.“天上的明星现了”,诗中的“现”字有何表达效果?形象地表现出“明星”出现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看到星空时的惊喜之情。

2.“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写出了天上怎样的生活?从街市上陈列的物品都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来看,天上的街市是繁华富足的,天上的生活是无比美好的,在诗人的想象当中,“天上”有比“地上”更美好的世界。

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的“朵”字在表达上有何妙处?本题运用品析字词表达效果法。

“朵”字用得绝妙。

我们知道“朵”字作为量词使用,通常用于云、花等,如“一朵白云”“一朵鲜花”,很少有人说“一朵流星”。

但诗人没有写“那颗流星”,而是写“那朵流星”,不但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流星”犹如鲜花、白云般美丽可爱,而且陡然降低了流星的速度,使它可与“走”同步。

4.“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在想象中,又巧妙地引入了“灯笼”,将“流星”比喻为“灯笼”,既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得自由和幸福,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5.诗人笔下的牛郎织女与神话中的“牛郎织女”有什么区别? 诗人这样写有何用意?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原本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团聚;而在诗人的笔下,牛郎织女团聚,过着“在天街闲游”的自由、美好的幸福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20课天上的街市(学生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讲义第20课天上的街市(学生版+解析)

第20课 天上的街市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品味作者感情。

3.理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点01 诵读。

【即学即练1】(一)、诵读诗歌,扫清文字障碍。

了解文体知识。

【知识点一】:字词。

缥缈..(pi āo mi ǎo ) 灯笼.(long ) (1)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定然:必定。

(3)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4)珍奇:珍贵而奇异。

(5)闲游:悠闲地游玩。

【知识点二】:文体知识。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学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知识精讲目标导航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知识点三】:读准字音,读好韵脚。

(1)本诗的韵脚有“星”“灯”“市”“奇”“广”“往”“游”“走”,这样的押韵有什么好处?参考示例:押韵使诗歌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文原文及教案《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流露出较浓重的绝望和悲愁心情。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布满诗情画意的奇妙世界,虽然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奇,却又借助丰富新颖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奇妙的天街景象,对此传奇进行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诗内想象的内容正代表着诗人的憧憬和追求。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课文远远的街灯明白,似乎闪着很多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似乎点着很多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漂亮的街市。

街市上陈设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诗歌美丽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育联想和想象的力量。

二、重点:品尝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模糊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会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呈现的星空颜色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 圈出不熟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同学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后订正字音、节奏。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简案(校级公开课二稿)

XX县XX中学公开课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读懂诗意。

2、品析诗中美妙的意境。

3、理解诗中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品析诗中美妙的意境。

2.理解诗中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二、检查预习
1、作者
2、字词
三、初读课文
1、听朗读,划节奏。

2、教师范读。

3、读诗歌,读懂意思,感受美。

(朗读要求)
①男生女生读②师生配合读③学生展示读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天上的街市》作者写到了哪些景物?
2、诗中写到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补充:“联想”“想象”)
3、请分别为每一幅图画起个名字。

4、诗中提到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的有何不同?
5、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写作背景补充)
五、深度课文,读中体会
1、诗中哪几个词语表达了诗人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联想想象训练句子仿写
七、小结
八、作业布置。

2024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部编模板

2024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部编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寓意。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学会仿写、续写、改写等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寓意。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部分课文内容较深,理解难度较大。

写作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安排第一课:《秋天的怀念》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意境。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

第二课:《济南的冬天》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济南的冬天。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感受济南的冬天之美。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家乡的冬天景色。

第三课:《雨的四季》1.导入:通过音乐渲染,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美。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雨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以“雨”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第四课:《济南的春天》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济南的春天。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感受济南的春天之美。

4.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含义。

5.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景色。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1.改写创作
完成改写故事结合选定篇目的思维导图和写作构思表,学生进行改写创作,并在班级公众号推送,选取好的文章向学校文学社微文推送栏目推送。
【核心任务】
班级公众号推送学生作品,学生进行点赞评价。
2.作品推送
课段任务
学习评价:改写故事评价量表
Hale Waihona Puke 再 见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案例
3.单元教学课时分配第1课段 快速阅读讲故事 第2课段 细读探究会想象第3课段 奇思妙想比创意 第4课段 绘声绘色展作品具体划分:《皇帝的新装》2课时 《天上的街市》1课时《女娲造人》2课时 《寓言四则》2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案例
1.通过阅读课文,结合阅读体会和生活经验,学生举一反三,独立思考,观照身边现实世界;2.通过改写课文,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思考,鞭挞假恶丑,向往真善美,形成健康健全人格;3.通过联想和想象类文体的改写,激发学生探求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扩大自身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价值目标
学习目标
02
03
01
单元目标
4.单元教学设计第 1、2 、3课时:初读和积累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讲故事。教学目标:借助课下注释、课前预习提示、课后阅读提示及工具书,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 第4、5课时:精讲探究,授之以渔教学目标: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分析课文之间的相同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6课时:拓展阅读 ,学以致用。第7课时 :写作实践, 顺畅表达。
1.快速阅读课文(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抓住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复述课文;2.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体会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体裁特点,结合文本特点,初步形成识文辨体能力;3.结合本单元课文故事,学生合理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文本体验和哲理思考,改写出一则不少于500字的故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精品课件)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里藏着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的故事。织女整日忙碌,“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 杼”,面容憔悴,“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 都是因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写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作的,时值“五四” 运动的退潮期。当时郭沫若曾两度从日本回到祖国,他接触到在军 阀统治下的中国现实社会,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对祖国美好的憧憬 归于破灭,陷入“深沉的苦闷”中,但他并不因此消沉,仍执着追 寻光明和理想。《天上的街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诗 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 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 派军阀势力控制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 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 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听老师范读一、二节,同学们用“/”给 第一、二节划分节奏,用“·”标重音。
远 好 天 好
远像/的闪/街着·/·灯无/明数 上 像/的 点/明 着·/·星 无/现数
了,
了的/,明· 的/街·
星 · 灯 ·
。 。
按语意和音 节划分节奏,意 象、韵脚和需要
我 想 那/缥 缈/的 空 中 , 突出的词语一般
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赏析
古代诗歌
联想分析
思想感情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由天上的牛郎织女 通过描写牛郎织女无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星联想到民间的相 法相聚的无奈,表达
——孟郊《古意》 关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展开想象双翼营造美好世界
——《天上的街市》主题阅读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曾经引起古人无限的遐思。

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吟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渡荆门送别》中他突发奇想: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杜牧在《秋夕》中写道: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秦观在《鹊桥仙》中感叹: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同学们,夜晚你仰望过星空吗?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那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双翼,跟随郭沫若先生的脚步,走进《天上的街市》,做一次天上人间的神奇的太空之旅,去听一听他与星空的私语。

二、出示目标
朗读诗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漫游诗中所描绘的世界。

三、我来读,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那么如何读出诗歌的音乐美呢!一要读准字音,而要读准节奏,三要读准重音,四要读出感情。

(幻灯片展示)。

开展“诗歌我来读”活动,一起美读诗歌。

)教师范读1.
)学生自由朗读2 )指一生朗读,另一生评价,再读3 4)齐读四、我来品,品味诗歌的手法美自主默读,思考:、诗歌共四小节,哪些小节是实写?实写了什么?请用简洁的1 语言概括。

哪些小节是虚写?虚写了什么?请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

、点拨联想与想象。

2五、我来绘,绘出诗歌的画面美如果你是感受一下这首诗的画面美。

”“跟我畅游天上的街市,你会怎么说、你将带着大家游览诗中的天街。

,放飞想象的翅膀,导游怎么做呢?
六、读文外之文,悟想象之奇
想象是心灵的翅膀,有了想象,我们的心灵就能飞翔;让我们再次插上想象的翅膀,快速美读《语文主题学习6》中刘湛秋的《春天吹着口哨》。

提示:1.我来读 2.我来品联想和想象 3.我来绘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中所展现的美丽画面。

七、总结
读一首好诗,就如聆听一首美妙的旋律;读一首好诗,就如欣赏当我们静……就如品味一壶人生的茶读一首好诗,一幅悦目的图画;
下心来,细细品味,忽然间,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与诗人心与心的交流沟通。

这是何等的快乐!愿同学们多读诗,多多地拥有这种快乐,也谢谢同学们这一堂课带给我的快乐。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把《迢迢牵牛星》改成现代诗。

这个任务
比较,对同学们来说是个挑战,相信大家能够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