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手法配合通督活血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最新颈椎病(神经根型)临床疗效总结分析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一、基本情况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康复科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进入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临床路径的病例共68例,完成路径62例,平均住院日19天。
主要治疗方法有:旋提手法、颈椎牵引、颈背部痛点针刀减张疗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颈部理疗。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完成路径的62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1.旋提手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颈部理疗者62例(应用率67.7%),说明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2.颈椎牵引者50例(应用率80.6%)。
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颈椎椎间孔分离试验阴性者,分离试验阳性者应当禁用颈椎牵引。
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者可能存在:(1)神经根水肿造成椎间孔内组织粘连,行椎间孔分离试验可能会出现粘连组织牵拉神经根,使症状加重。
(2)局部骨赘的挤压,可使得椎间孔分离试验加重骨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挤压。
3.针刀松解疗法5例(应用率8.1%),松解部位为颈背部压痛点,治疗次数1~2次。
此法适用于颈部棘突、肩胛骨区域(肩胛骨内上角、冈上窝、冈下窝、肩胛骨外侧缘)有表浅压痛点且有明显上肢串痛者。
此疗法并未贯穿整个疗程,因为:(1)有一定的安全性问题;(2)针刀刺入的深度较难掌握;(3)患者有惧怕心理,接受度不高。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疗效评价1.临床控制:10例(16.1%)。
2.显效:43例(69.4%)。
3.有效:6例(9.7%)。
4.无效:3例(4.8%)。
这62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疗效提示,该诊疗方案中的中医疗法可缓解或消除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上肢疼痛和麻木、并能改善颈椎活动,这与中医疗法改善气血循环、调整颈椎关节和松解粘连的作用有关。
(二)疗效分析1.缓解或消除疼痛和麻木症状(1)缓解或消除颈项部及上肢疼痛在完成路径的62例患者中,10例颈项部及上肢疼痛消失(16.1%),43例减轻(69.4%),这可能与手法起效迅速、中药汤剂和理疗作用持续有关,二者协同作用疗效更加显著。
正脊通督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例, 显效 2 7例 , 有效 5 例, 无 效 1例 , 愈显 率 9 0 . 0 ; 对
照组 6 O例 , 痊愈 2 1例 , 显效 2 2例 , 有效 1 5例 , 无效 2
例, 愈 显率 7 1 . 7 。 治疗前 后 三大 主要 症 状 及 功 能 和 心理 方 面 积 分 值
复治 疗 1 0遍 , 对 有筋 结 、 压痛处重点治疗 , 一 指 禅 推 大
椎、 风府 、 风池 、 百会 等 穴 约 3 ~5 mi n , 拿五经 、 扫 散 胆 经 3 ~ 5遍 , 左 手 扶患 者前 额 , 右手 点压 大椎 穴 约 1 mi n , 再沿 督 脉 向上 推 至 风府 点 压 约 1 mi n , 再 向上 推 至百 会 点压 约 1 mi n , 自大 椎 向下 推 至 至 阳 穴 , 反复 3 ~5遍 。 ② 正脊 调 曲 : 患者 仰 卧 , 医 者一 手 托 患 者 枕 部 , 另 一 手
高 冠 华
( 山东 省 菏 泽 市 中 医 医 院 , 2 7 4 0 3 5 )
张者 , 在 牵拉 颈 椎 的 同 时 双 手 向上 顶 推 颈 曲 的 最 高 点 ( 一 般为 c 、 c 棘 突 ) 以改 善 颈 椎 曲度 。③ 调 和 气 血 : 掌振 法施 术 于百会 、 大椎穴 各 1 mi n , 拿肩井、 拍 肩背 部
汗 出等 。③发 作频 率 。
4 8 . 2岁 ; 病程 2个 月 ~ 5年 , 平均 2 . 6年 。随机 将 患 者
分 为治 疗组 和对 照组 各 6 O例 。两 组性 别 、 年龄 、 症 状 与 体 征积 分 比较 均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讲解

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1.1.1 西医诊断依据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1.1.2 中医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相关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头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紧。
1.2 一般资料本研究中92例经西医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患者中,男43例,女49例;年龄最小者为38岁、最大者为6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7年;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或CT、MRI检查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并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
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疏筋通督推拿组和针刺结合常规推拿对照组,进行对比性研究。
经检验,两组资料各项数据统计,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针刺方法取穴:风池、天柱、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大椎、肩中俞、肩外俞、肩井、曲池、外关、后溪等穴。
使用华佗牌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进针后施以手法直至得气,得气后留针20 min。
2.2 疏筋通督推拿法病人取俯卧位,胸部垫枕(医者面对患者,站立于患者床头侧) ,或端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
2.2.1 放松手法医生采用滚法松解颈、肩、背部的肌肉,上、下往返操作2~3次。
然后医生一手扶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托住其颈枕部,对颈椎适当行拔伸牵引,间断操作5次,30 s/次。
2.2.2 疏筋手法医生以按揉法在风池、天柱、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大椎、肩中俞、肩外俞、肩井、曲池、外关、后溪等穴上进行操作,每穴约1 min;然后沿颈椎夹脊穴进行弹拨,约3 min,以达疏筋效果。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陈克银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陈克银发表时间:2018-09-12T11:39:16.92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4期作者:陈克银[导读] 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法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颈椎功能障碍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卫生院(淋溪河分院) 427100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年8 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颈椎功能障碍、椎间盘高度和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障碍和椎间盘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
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法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颈椎功能障碍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radicular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our hospi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3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s a control group,30 patients receive treatment,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therapy 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egree of pain,cervical dysfunction,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and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ain degree,cervical dysfunction and disc height after treatment,P<0.05.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3.33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00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ain and cervical dys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Massage;Nerve root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手机的广泛普及,颈椎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类型,且造成患者出现强烈的、持续性的颈部、颈部疼痛,部分患者甚者会出现上肢无力[1],严重时可造成患者颈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
正脊通督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正脊通督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高冠华(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菏泽274035)摘要目的:观察正脊通督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通督疗法,即正脊通督手法推拿配合督灸,及服用葛桂通痹胶囊组成的正脊通督疗法,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服用氟桂利嗪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及功能与心理方面评分、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等方面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大症状及功能和心理评分、TCD检测LVA、RVA、BA血流参数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正脊通督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疗法;正脊通督疗法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20)05-0022-03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10% 15%,以眩晕、头痛、耳鸣为主要症状,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1]。
笔者运用正脊通督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 2016年7月于我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治疗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岁 64岁,平均(44.15ʃ8.67)岁;病程3d 12a,平均(4.56ʃ2.27)a。
对照组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25岁 65岁,平均(43.26ʃ9.42)岁;病程1周 15a,平均(4.75ʃ2.18)a。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1993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
【通督活血汤:打通督脉,治颈椎、腰椎、椎管狭窄、腰腿疼痛】

【通督活血汤:打通督脉,治颈椎、腰椎、椎管狭窄、腰腿疼痛】文/杰哥讲坛在武侠小说中经常会听到“任督二脉”,一些武林高手,打通“任督二脉”以后,仿佛就能功力大增,不仅能飞檐走壁,甚至摘叶飞花即可伤人。
恰巧在中医界也有这么一个能打通人体“督脉”的方子。
但它不是什么武功秘籍,不会让你拥有绝世武功。
但这个方子是治疗一些脊柱疾病非常好的方子。
如,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及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大小便障碍等……这里要注意一下,及急忙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大小便障碍。
急慢性腰腿疼痛,这个范围可就广了,几乎包含所有腰椎引起的疾病。
至于“间歇性跛行”,这个大家可能不好理解,这个主要是指它的症状。
“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一般表现就是,走路是正常的,步伐也是正常,但走不了多远就会腰酸,僵硬,甚至麻木、疼痛,(严重者不到百米)就要停下休息片刻。
有的甚至影响到坐骨神经,大腿小腿,腿跟,伴有放射性疼痛,至于大小便障碍,简单的说就是神经压迫。
其实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膨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骶髂关节炎、腰椎肥大、增生等等……都可能引起神经压迫,出现“间歇性跛行”。
首先,腰椎管狭窄,或肥大,这类退行性改变,是骨骼的一种老化,人到了一定年龄都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像人老了会长白发,长皱纹一样。
其次,就是椎间盘突出、膨出、增生、劳损、压迫到神经等…,多由长期地久坐,或外力外伤所引起的……这一点年轻人会居多。
古人云,劳其筋骨老易治,养尊处优者难医。
我没看,现在年轻人,懒懒散散的,有的坐绝不站,能躺着绝不坐,东倒西歪的。
其不知,久坐动少,经络闭塞,伤筋伤骨。
而这些问题在中医看来都是淤血聚集,经络闭塞,“督脉”不通所致。
督脉位于人体的背部,背为阳,而这个“督”又有“总督”的意思,是统领一身阳气的一条经脉。
因此,督脉又有“阳脉之海”的说法。
督脉,是全身阳气聚集和运行的通道,而阳气的根就在于肾。
如今肾精不足,阳气亏虚,督脉不通,不通则痛。
66例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 关键词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推 拿 ; 灸 中医 针
di1.9 9 ji n 10 —1 9 2 1 .7 3 8 o: 36 /. s.0 6 9 .0 10 .1 0 s 5 文章 编号 :06 99 2 1 ) 0 3 3 — 2 10 —15 (0 1 一 7— 16 0 神经根型颈椎病 ( e er t e i l p ny s ) 临床 常见疾病 之一 , nr o cr c o dl i 是 v o v a s os 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 高的一种类 型, 占颈 椎病 的 5 % 一 0 约 0 6 %… 。是 由于 颈部椎间盘 、 椎钩椎关节增生或者肥大 的骨刺侧方 突出等 , 刺激 压迫相应 区 段的神经根引起 , l 表现 主要 为颈肩 背部 疼 痛、 肢及 手 指的放射 性疼 临床 上 痛、 麻木 、 无力。近年来 , 电脑 的普及 、 随着 学习工 作压 力增 大 , 发病 年龄逐 渐降低 。目前该病以保守治疗为 主, 笔者对 2 0 年 6月 一 0 0年 4月就 诊 09 21 于我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 中医推拿 合并针灸治疗 , 现报道如下 : 男 1例 , l例, 7 女 6 采用推拿结合针灸治疗 ; 对照组 2 , 1 例 , l 例 , 2例 男 6 女 3 采用单纯针灸治疗。两组患者性别 、 年龄 、 病程无显著差异 , 00 。 P> ,5 诊断标准 _ : 2 ①与病 变节段 相一致 的根性 症状( ] 麻木、 疼痛 ) 与体征 ; ② 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 验阳性 ; ③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表现一致 ; ④痛点封 闭 无明显疗 效 ( 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 ⑤除外颈椎外病变( ; 如胸 廓出 口综 合征 、 网球肘 、 腕管综合征 、 管综合征 、 肘 肩周 炎等) 所致 以上 肢疼痛 为主 的 疾患 。 12 方法 : . 实验组患者 以推拿结 合针灸 治疗。①推拿 : 治疗人 员站 于 1 资 料 与 方 法 . 1 1 一般资料 : 2 0 . 选取 0 9年6月 一 0 0 4月就诊于我院的神经根型 患者背后 , 21年 患者正坐 , 掌根揉法 , 轻重 以患者接受程度为度 , 按肩 颈部及 上 揉 颈椎病患者 6 例 , 6 其中男 3 7例 , 2 女 9例 , 龄 2 6 年 7— 7岁 , 均 4 . 5 4 背部肌 肉, 平 3 4± . 嘱患者充分放松 , 按至深 层肌 肉温热。点按肩 井、 风池 、 手三 里、 岁。病程最 长 1 1年 , 最短 7天 。将 6 6例 患者 随机分 为两组 , 验组 3 实 3例 , 少海 、 门、 神 合谷 、 曲池 等穴 位 , 活血 舒筋活 络, 促使肩部 肌 肉放 松。放松 完
温阳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温阳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温阳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温阳通督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记录其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6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5%。
结论温阳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椎部位疼痛、肩背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但是这些方法常常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且疗效难以保障。
寻求一种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与气血不足、阳虚阴盛有关,因此推崇采用温阳通督法进行治疗。
温阳通督法是中医经典治疗法之一,其主要是通过温通阳气、调畅督络,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温阳通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3岁。
患者中病程1-3年者47例,3-5年者13例。
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椎部位疼痛、肩背部疼痛、局部僵硬、头晕目眩等症状。
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并已排除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采用温阳通督法进行治疗。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内服:温经活络类中药,如当归、川芎、三七、红花等;2)经络刮痧疗法:采用中医经络刮痧法刮治肩颈经络;3)针灸疗法:选用艾灸等温经艾灸疗法;4)穴位贴敷:采用药物贴敷治疗穴位。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包括颈椎部位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肩背部疼痛的改善情况、局部僵硬的改善情况、头晕目眩的改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 症 状体 征 积 分 :参 照 田中靖 久 l 颈 部 神 经 根症 . 3 治疗 成 绩 判 定 基 准 和 1 1点 疼 痛 程 度 数 字 等 级 量 表 ( NRS 1 ) 2 1 l 制定神 经根 型 颈椎 病 症状 体 征 积分 : 状 4 症
体征 总积分 3 5分 。 3 2 疗 效 标 准 _ :参 照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 医 病 证 . l c ] 中
力 为 止 后 稍 作 快 速 侧 扳 , 可 闻 “ 哒 ” 响 , 法 成 即 咯 声 手
男 3 例 , 2 例 。两 组年 龄 2 ~6 岁 , 5 女 5 0 6 平均 4 . 岁 。 68
病 程 3个 月 ~ l O年 3个 月 , 均 1 . 平 1 7个 月 。 两 组 患 者 在 年 龄 、 别 、 疗 前 症 状 持 续 时 间 上 均 无 显 著 性 差 性 治
位 , 患 者 颈 部 放 松 , 者 立 于 患 者 头 前 , 手 合 并 紧 嘱 术 双 托 患 者 颈 部 中 间 , 着 颈 椎 生 理 弧 度 , 慢 上 提 后 至 颈 沿 慢
现为臂 丛神 经受压 症候 群 , 目前 临床 治 疗方 法 较 多 , 其 中保 守治疗 较受 欢迎 。我 们采 用 陈 氏手 法 配 合通 督 活 血法 治疗神 经根 型颈椎 病 , 效 显 著 , 通 过 观察 其 疗 疗 并
两组 均 以 1 0天 为 1 疗 程 , 治 疗 2个 疗 程 , 程 个 共 疗 间 休 息 3 5天 。 ~
3 观 察 指 标 及 方 法
1 2 入 选标 准 :两组 入选 病 例 全部 符合 以下 标 准 : . 全
国第二届 颈 椎 病 专题 座谈 会 纪 要l (9 3 青 岛 ) 杨 2 19 , ] 及
1 1 一般 资料 :共纳 入 符 合 人选 条 件 的 神 经 根 型 颈 .
椎 病 患 者 1 0例 , 就 诊 顺 序 以 l:1的 比 例 , 机 分 2 按 随 为两 组 , 疗 组 6 治 O例 , 3 男 8例 , 2 女 2例 ; 照 组 6 对 O例 ,
紧托患 者另 一 侧颞 颌 部 , 患者 头 部 转 向侧 方 受 到 阻 使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1 年 9 第 4 卷 第 9 OO 月 5 期
陈 氏 手 法 配 合 通 督 活 血 法 治 疗 神 经 根 型 颈椎 病 6 0例 疗 效 观 察
张 纯 武 吴 剑 静 韩 艳 王 史 潮 温 州 医 学 院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浙 江 温 州 3 5 0 2 00
病 变 ( 胸廓 出 口综 合 征 、 周 炎 、 管综 合 征 、 围神 如 肩 腕 周
经 性疾 病) ② 诊 断 为椎 体 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椎 管 内肿 瘤 者 , 部 肿 瘤 ; 脑
者 ; 有 出血 倾 向的血液 病 患者 ; 结 核 性 关 节炎 , 、 ③ ④ 急
诊断 疗效标 准 》 痊 愈 : 有 症 状 、 征 消 失 , 及 肢体 : 原 体 颈 功能 恢复 正常 , 能参 加 正 常 工 作 和劳 动 ; 效 : 有症 显 原 状、 体征基 本 消 失 , 椎 功 能 基 本恢 复 正 常 , 影 响 正 颈 不 常劳 动和工 作 ; 转 : 好 原有 症 状减 轻 , 征有 所 改 善 , 体 仍
关 键 词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陈 氏 手 法 通 督 活 血 法 临床 观 察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是 颈 椎 病 最 常 见 的 类 型 _ , 往 1 以 ] 多 发 生 于 中 老 年 人 , 在 临 床 上 有 年 轻 化 趋 势 , 床 表 现 临
法 , 患者端 坐位 , ① 颈部 自然放 松 , 医师 采用 点 、 、 、 揉 按 滚 等手 法放松 颈肩 部软 组织 5 l ~ 0分钟 。② 患 者仰 卧
克勤 主编《 柱 疾 患 的 临 床 与 研 究 》 1 9 , 京 出 版 脊 ( 93 北
社) 的颈 椎 病 诊 断 标 准 。所 有 病 例 都 经 X 线 、 T 或 C MR 检 查 及 典 型 临 床 表 现 确 诊 为 神 经 根 型颈 椎 病 患 I 者, 除外 合并 其他严 重病 变 。 1 3 排 除标 准 :入 选 患者 需排 除 其 他疾 病 : 颈 椎外 . ①
效 , 常 规 的 复 方 丹 参 注 射 液 治 疗 为 临 床 对 照 , 将 观 以 现 察结 果总结 报告 如下 。 l 临 床 资 料
椎 过伸 位 , 缓慢 往后 牵引 3 5分 钟 。③接 着 术者 一 再 ~ 只手从第 7颈 椎 棘 突开 始 , 着 颈 椎 生 理 弧 度 刮 揉 一 顺 侧 颈肌 至枕部 , 者头部 自然转 向侧 方 , 患 另一 只手方 法 同上 , 只手 交替操 作 1 ~ 1 两 0 5次 。④ 术 者一 手 四指 紧 托 患者 枕部侧 方 , 掌 紧压 患者 一 侧颞 颌 部 , 一 只手 手 另
异 , 有 可 比性 。 具
功, 左右 各 1次 。⑤ 患者 仰 卧位 休 息 1 ~ 1 0 5分钟 后 起 床 。1 0次 为 1 程 。 中药 以通督 活血 法 , 用 三七 、 疗 药 川 芎、 广地龙 、 白芍 、 草 、 甘 羌活 、 威灵 仙 、 胡索 、 脊 、 延 狗 杜 仲各 1 g 葛 根 、 黄 芪 、 角 片 各 3 g 0 , 炙 鹿 0 。水 煎 , 日 1 每 剂 , 晚分 2次服用 。1 早 0天 为 1 程 。 疗
有 颈 部 疼 痛 不 适 ; 效 : 状 无 改 善 。痊 愈 、 效 和 好 无 症 显 转 总和 为总有 效 。 3 3 疗 效 观 察 : 于 治 疗 2个 疗 程 后 按 上 述 标 准 评 定 . 疗 效 , 于 治 疗 结 束 后 进 行 为 期 3月 的 随 访 , 其 远 期 并 对 疗 效 进 行 评 价 , 痊 愈 患 者 中 如 症 状 无 反 复 者 为 疗 效 巩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