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传感器的应用-课件人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选修3-2第六章传感器第一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选修3-2第六章传感器第一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第六章 传感器
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自动控制实例,
遥控器控制电视开关 日光控制路灯的开关 声音强弱控制走廊照明灯开关等 自动门 等 安检门
第一节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传感器
(1)什么是传感器?
(以干簧管为例引入)
干簧管可以控制灯的熄灭
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电路的通断
簧片的磁化和去磁
干簧继电器的应用事例: 实验电源的过载保护(无需保险丝)
演示:
出示一只音乐茶杯,茶杯平放桌上时,无声无息,提 起茶杯,茶杯边播放悦耳的音乐,边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音乐茶杯的工作开关又在哪里?开启的条件是什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够感受非电学量并将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 成电学量的一类元件或组件。
用书挡住底部(不与底部接触),音乐停止,可见音乐 茶杯受光照强度的控制。 光照变化(光强变化)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 电路接通,音乐响起。
干簧管和音乐茶杯能够感受非电学量并将它按照 一定的规律转化成电学量的一类元件或组件。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 感知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 成分等非电学量,并把它们按照一 定的规律转化成电压、电流等电学 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
(2)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传感器的作用是把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或电 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很方便地测量、传输、 处理和控制。
H
nqd
霍尔元件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 这个电学量。 5.电容式传感器能够把位移这个力学量转化为电容 这个电学量
课堂自测:
插入电介质,电容增大 电容式传感器能够把位移这个力学 量转化为电容这个电学量。
2、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 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 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AC A.当有光照射 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记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记数一次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传感器的应用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 传感器的应用
第 2 节 传感器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传感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2.理解传感器在电子秤、电熨斗、火灾报警器等日常 生活用品上的应用原理。
一、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①
[说明] 传感器问题的分析思路 物理传感器是将所感受的物理量(如力、热、 光等)转换为便于测量的电学量的器件。可以把传 感器的应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1)信息采集。 (2)信息加工、放大、传输。 (3)利用所获得的信息执行某种操作。
[典型例题] 例 2.(2017· 江苏高考 ) 某同学通过实验 制作一个简易的温控装置, 实验原理电路图 如图 1 所示, 继电器与热敏电阻 Rt、 滑动变 阻器 R 串联接在电源 E 两端,当继电器的 电流超过 15 mA 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加热,实现温控。 继电器的电阻约 20 Ω,热敏电阻的阻值 Rt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 表所示。 t/℃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t/Ω 199.5 145.4 108.1 81.8 62.9 49.1
F1-F2=ma1
F1-F2 14-6 可得 a1= m = m/s2=4 m/s2 2
a1 与 F1 同方向,即向前(向右)。 (2)a 传感器的读数恰为零, 即左侧弹簧的弹力 F1′= 0,因两弹簧相同,左侧弹簧伸长多少,右侧弹簧就缩短 多少,所以右侧弹簧的弹力变为 F2′=20 N。 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 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2′=ma2 [答案] F2′ 可得 a2= m =10 m/s2,方向向左。 (1)4 m/s2 方向向右 (2)以方向向左、大小
1.生活中的传感器 (1)与温度控制相关的家用电器:电饭煲、电冰箱、微波炉、空 调、消毒碗柜等,都用到温度传感器。 (2)红外传感器:自动门、家电遥控器、生命探测器、非接触红 外测温仪以及防盗、防火报警器等。 (3)照相机中的光传感器和家用便携式电子秤的压力传感器等。 2.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 (1)湿度传感器:判断农田的水分蒸发情况,自动供水或停水。

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6章第3讲实验传感器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6章第3讲实验传感器的应用课件

实验
传感器的应用
要求不发声 “非”门
(1) RT的阻值很大 P、X之间电压较大
(2) RT 阻值 减小
P、X 之间电 压降低
“非” 门输出 高电压
电铃 响起
(3) 若R较大,则RT两端的电压 不太高,外界温度不太高时, 就能使P、X之间电压降到低电 压输入,电铃就能发声.因此R 较大,反应较灵敏.
课堂讲义
课堂讲义
实验
传感器的应用
R1 的阻值使斯密 例2 温度报警器电路如图所示,常温下,调整________ 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处于低电平,则输出端Y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 减小 , 蜂鸣器,蜂鸣器不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T阻值________ 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电势________ 升高 ,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时,其 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R1的阻 值不同,则报警温度不同.
课堂讲义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是一个火警 报警装置的逻辑电路图.RT是一个 热敏电阻,低温时电阻值很大,高 温时电阻值很小,R是一个阻值较小 的分压电阻. (1)要做到低温时电铃不响,火警时 产生高温,电铃响起,在图中虚线 处应接入怎样的元件? (2)为什么温度高时电铃会被接通? (3)为了提高该电路的灵敏度,即报 警温度调得稍低些,R的值应大一些 还是小一些?
实验
传感器的应用
三、自动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例3 如图所示,某小型电磁继电器,其中L为 含铁芯的线圈.P为可绕O点转动的铁片,K为 弹簧,S为一对触头,A、B、C、D为四个接线 柱.电磁继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 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 A.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跟被控电路串联 B.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跟被控电路并联 C.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跟被控电路串联 D.C与D接信号电压,A与B跟被控电路并联 电磁继电器 接信号电压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5-1认识传感器 课件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5-1认识传感器 课件

课堂训练
解析:光敏电阻受光照越强,电阻越小,所以将Rt用不透光的黑纸包起 来,电阻增大,指针左偏;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t,电阻减小,指针右 偏. 答案:左 右
课堂训练
3.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 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答案:ABC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常见传感器
题后反思熟知光敏电阻与热敏电阻的特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 关键,即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 随温度的升高,负温度系数的电阻减小、正温度系数的电阻增 大。
触类旁通若将例题1中的光敏电阻R3换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 阻,那么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小灯泡的功率如何变化?
课堂训练
【方法总结】 (1)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2)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可以引起电路中其他物理量的变化,通过 分析电路解决问题.
课堂训练
2.如图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 两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Rt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 盘的中央.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t包裹起来,表针将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转动;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t,表 针将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转动.
新知探究
知识点 2 常见传感器
霍尔元件
3.霍尔电压 UH=kIdB (1)其中 d 为薄片的厚度,k 为霍尔系数,其大小与薄片 的材料有关. (2)一个霍尔元件的厚度 d、霍尔系数 k 为定值,再保持 I 恒定,则 UH 的变化就与 B 成正比,因此霍尔元件又称磁 敏元件.
新知探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传感器的应用一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传感器的应用一
(磁学量) (电学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了解声传感器在电子秤、话筒、电熨斗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或演示实验,了解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时,知道已学知识在生活、 生产、科技社会中的价值,感受传感技术给人类生活带 来的便利。
巩固提高
力传感器的应用
【例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 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 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 kg的滑块可无摩擦滑动, 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 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 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 传感器a、b在的示数均为10 N(取g=10 m/s2)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 14 N、b的示数为6.0 N,求此 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 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1.电子秤使用的测力装置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元件组成的? 装置:力传感器 元件:金属梁和应变片
2.简述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U1 U2
金属梁
两个应变片的形变引起电阻变化 致使两个应变片的电压差变化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阅读教材56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 (1)话筒的作用是什么? ( 2 )说明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工作 过程。 ( 3 )说明电容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工作 过程。这种话筒的优点是什么? ( 4 )驻极体话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 何优点?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传感器12认识传感器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五章传感器12认识传感器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5章 传感器
1、2 认识传感器 常见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并了解传感器 的种类。
2.知道传感器的组成及应用模式,理 解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物 理意义。
3.理解常见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特性及 应用。
知识点一 认识传感器 [情境导学] 干簧管的结构很简单,如图甲所示,它只是玻璃管内封入两个软磁性材料制
成的簧片,接入图乙电路,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
(1)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2)干簧管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1)小灯泡会发光,因为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 (2)干簧管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知识梳理] 1.神奇的传感器 (1)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 (2)楼道灯白天不亮,晚上有声音时亮,是因为楼道的灯安装了“声控—光探” 开关。 (3)一些宾馆安装了自动门,当有人走近时,门会自动打开,是因为自动门安 装了红外线传感器。 (4)交通警察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时,用的是“便携式酒精检测仪”,上 面安装了乙醇传感器。
(5)传感器的定义: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被测量,并 能够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于传送和处理的如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 转换为电路的通断的装置。
(6)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意义: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可以很方便地 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
2.传感器的种类 (1)物理传感器:利用物质的物理特性或物理效应制作而成的传感器,如力传 感器、磁传感器、声传感器等。 (2)化学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把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 等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如离子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3)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选择性来识别和测定生物化学物质的传 感器。如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等。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ppt课件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ppt课件

§ 2.1.1 智能传感器
三、智能传感器的功能
由于智能传感器引入了微处理器进行信息处理、逻辑思维、推理判断 ,使其除了传统传感器的检测功能外,还具有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 通信等功能,其功能已经延伸至仪器的领域。具体功能包括:
(1) 自校零、 自标定、 自校正、自适应量程功能; (2) 自补偿功能; (3) 自诊断(自检)功能; (4) 信息处理与数据存储记忆功能; (5) 双向通信和数字输出功能; (6) 组态功能。
§ 2.1.2 模糊传感器
一、模糊传感器概述
模糊传感器是在经典传感器数值测量的基础上经过模糊推理与知识集成,以自 然语言符号的描述形式输出的传感器。具体地说,将被测量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 ,利用模糊集理论判断被测量值的区间,并用区间中值或相应符号进行表示,这一过 程称为模糊化。对多参数进行综合评价测试时,需要将多个被测量值的相应符号进行 组合模糊判断,最终得出测量结果。模糊传感器的一般结构下图所示。信息的符号表 示与符号信息系统是研究模糊传感器的核心与基石。
普通传感器
信号调理电路 外壳
微处理器 总线接口 数字总线
§ 2.1.1 智能传感器
五、智能传感器的实现
(1) 模块化方式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此类产品。此类智能传感器各部件可以封装在一个外 壳中,也可分开设置,其集成度不高、体积较大。智能传感器的模块化实现方式 一般采用SMBus总线、RS-232、RS-422、RS-485、USB、CAN等总线,目 前ZigBee、WiFi、蓝牙等无线传输方式也广泛应用于智能传感器。
§ 2.1.3 微传感器
三、典型微传感器
(1)压阻式微传感器 压阻式微压力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及其截面 分别如右图所示。在硅基框架上形成有硅薄膜 层,通过扩散工艺在该膜层上形成半导体压敏 电阻,并用蒸镀法制成电极,构成电桥。根据 所采用蚀刻工艺不同,压阻式微压力传感器中 的硅膜片可做成圆形或方形结构。膜片一侧与 被测系统相连接,称为“高压腔”,另一侧为 “低压腔”,低压腔可与大气相连,可以参考 气压,也可抽成真空。根据压阻效应,膜片受 压力作用时,在膜片两侧形成压差,导致膜片 变形,引起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经与之相联 的电桥电路可将这种阻值变化转换为电桥输出 电压的变化(一般为几个毫伏)。

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6章第2讲传感器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高中物理第6章第2讲传感器的应用课件
态. (2)在数控机床中的位移测量装置,就是利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进行位
移测量,从而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密加工.
课堂讲义
例2 关于电子秤中应变式力传感器说法正确的是( A.应变片是由导体材料制成
传感器的应用
)
B.当应变片的表面拉伸时,其电阻变大,反之变小
C.传感器输出的是应变片上的电压 D.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越大
课堂讲义
传感器的应用
针对训练1
为解决楼道的照明,在楼道内安装
一个传感器与电灯的控制电路相接.当楼道内
有走动而发出声响时,电灯即与电源接通而发
声控 传感器,它输入的 光,这种传感器为________
声音 信号,经传感器转换后,输出的是 是________ 电 ________ 信号.
课堂讲义
二、常见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升降机一定匀速运动
B.0~t1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减速上升
C.t1~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速上升 D.t1~t2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加速上升
压力在增大
加速度变化
对点练习
传感器的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2.传感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
空调机在室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传感器的应用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 声信号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热敏电阻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话筒是声传感器,能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故A错
F=400 N 时,由 F=kΔx,则 Δx=4 cm,
U RaP=20 Ω,RPb=5 Ω,则 I= =0.3 A R0+RP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控制电路原理 天较亮时,光敏电阻 RG 阻值较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电势较低,则输出端 Y 输出高电平,线圈中无电流,工作电路 不通;天较暗时,光敏电阻 RG 电阻增大,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电势升高,当升高到一定值,输出端 Y 由高电平突然跳到低 电平,有电流通过线圈 A,电磁继电器工作,接通工作电路,路 灯自动开启;天明后,RG 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电 势逐渐降低,降到一定值,输出端 Y 突然由低电平跳到高电平, 则线圈 A 中不再有电流,则电磁继电器自动切断工作电路的电 源,路灯熄灭。
5.实验器材 光控开关实验:斯密特触发器、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继电 器、灯泡(6 V,0.3 A)、可变电阻 R1(最大阻值 51 kΩ)、定值电阻 R2(330 Ω)、光敏电阻、集成电路实验板、直流电源(5 V)、导线 若干、黑纸。 6.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组装到集成电路实验板上。 (2)检查各元件的连接,确保无误。
(3)接通电源,调节电阻 R1,使发光二极管或灯泡在普通光 照条件下不亮。
(4)用黑纸逐渐遮住光敏电阻,观察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状 态。
(5)逐渐撤掉黑纸,观察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状态。
02课堂师生共研
No.1
斯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典题研析
例1 如图是用斯密特触发器控制某宿舍楼道内灯的示意
图,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5.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组装到集成电路实验板上。 (2)检查各元件的连接,确保无误。 (3)接通电源,调节电阻R1,使蜂鸣器常温下不发声。 (4)用热水使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注意蜂鸣器是否发声。 (5)将热敏电阻从热水中取出,注意蜂鸣器是否发声。
6.实验注意事项 (1)安装前,对器材进行测试,确保各元件性能良好后,再 进行安装。 (2)光控开关实验中,二极管连入电路的极性不能反接,否 则继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3)光控开关实验中要想天更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 R1的阻值调大些。 (4)温度报警器实验中,要使蜂鸣器在更低的温度时报警, 应该把R1的阻值调大些。
7.误差分析 (1)在电路中,R1与光敏电阻或热敏电阻串联分压,在斯密 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提供连续变化的电压。 (2)在光控开关实验中,R1的阻值如果太小的话,路灯可能 不熄灭,可以适当调整换用阻值更大的电位器;在温度报警器 实验中,R1的阻值的大小将影响报警的温度。
重点诠释 1.实验目的 当空间达到一定温度时,就发出警报。 2.实验电路 如图
3.工作原理 常温下,调整R1的阻值使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处于低 电平,则输出端Y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蜂鸣器,蜂鸣器不 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T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 入端A电势升高,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其输出端由高电平跳 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R1的阻值不同,则 报警温度不同。
要使热敏电阻在感测到更高的温度时才报警,应减小R1的 阻值,R1阻值越小,要使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达到高电平,则 热敏电阻阻值要求越小,即温度越高。
4.实验器材
温度报警器实验:斯密特触发器、蜂鸣器、热敏电阻、可 变电阻R1(最大阻值1 kΩ)、集成电路实验板、直流电源(5 V)、 导线若干、烧杯(盛有热水)。
(2)光控开关的原理:白天,光照强度较大,光敏电阻 RG 阻 值较小,加在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 A 的电压较低,则输出端 Y 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 LED 不导通;当天暗到一定程度时, RG 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 A 的电压上升到 1.6 V,输出端 Y 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则发光二极管 LED 导通发光(相当于路灯),这样就达到了使路灯天亮自动熄灭,天 暗自动开启的目的。
[答案] 见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不掌握斯密特触发器的特点,不能根据R1的变化判断输入 端A的电势高低变化是解答该题的两大障碍。
[变式训练1] 现有热敏电阻、电炉丝、电源、电磁继电 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若干。如图所示,试设计一个温 控电路。要求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电炉丝自动通电加热,超 过某一温度时,又可以自动断电,请把图连接完整并说明工作 过程。
4.电路分析 (1)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 由于集成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要用白炽灯泡模仿路 灯,就要使用继电器来启闭另外的供电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 线框内即为电磁继电器 J,D 为动触点,E 为静触点。当线圈 A 中通电时,铁芯中产生磁场,吸引衔铁 B 向下运动,从而带动 动触点 D 向下与静触点 E 接触,将工作电路接通,当线圈 A 中 电流为零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 B 在弹簧作用下被拉起, 带动动触点 D 与静触点 E 分离,自动切断工作电路。
1.实验目的:能够在天色暗到一定程度时让路灯自动亮起 来,而在天明时自动熄灭。
2.实验电路:如图
3.实验原理 (1)斯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斯密特触发器是一个性能特 殊的非门电路,当加在它的输入端 A 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 (1.6 V)时,输出端 Y 会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而当 输入端 A 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0.8 V)的时候,Y 会从低电平跳 到高电平(3.4 V)。
[思路点拨] 只有正确理解斯密特触发器的特点,才能合 理解释它在电路中的作用。
[解析] 天较亮时,光敏电阻RG阻值较小,斯密特触发器 输入端A电势较低,则输出端Y输出高电平,线圈中无电流,工 作电路不通;天较暗时,光敏电阻RG电阻增大,斯密特触发器 输入端A电势升高,当升高到一定值,输出端Y由高电平突然跳 到低电平,有电流通过线圈A,电磁继电器工作,接通工作电 路,使宿舍楼道内灯自动开启;天明后,RG阻值减小,斯密特 触发器输入端A电势逐渐降低,降到一定值,输出端Y突然由低 电平跳到高电平,则线圈A不再有电流,则电磁继电器自动切 断工作电路的电源,宿舍楼道内灯熄灭。
[解析] (1)如图所示
(2)工作过程:闭合开关S,当温度低于设计值时,热敏电 阻阻值大,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不能使它工作,K接通电炉 丝加热。当温度达到设计值时,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到某值,通 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达到工作电流,K断开,电炉丝断电,停 止供热。当温度低于设计值,又重复前述过程。
No.2 温度报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