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
习作三(大自然的启示)

第二个 人高马大,四肢发达, 同学 满怀信、完好无损、面 红耳赤、气喘吁吁、无 可奈何、 我 紧紧握在手中,全身的 力气集中在手上,;我 跺一下脚。
完好无损 迷惑不解 恍然大悟
9
试验后
解释原理
得到启示
10
试验后
解释原理
鸡蛋表面的曲面结构能够很好地分散所 承受的压力。因此,即使鸡蛋壳很薄, 但它却仍能很好地抵抗外界的冲击!科 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薄壳原理 ”。很 多建筑物也利用薄壳原理,比如:悉尼 歌剧院,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
Page 17
Page 18
握不碎的鸡蛋
下面的片段写得好吗?大家来当当小评委,说出你的看法吧。
那个男生走上讲台,接过鸡蛋,用力地去握鸡蛋,看能
不能把鸡蛋给握碎。每隔一会儿,他便打开手看看鸡蛋碎
了没有,同学们都被他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片段:
那个男生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接过鸡蛋,把蛋放在 手心里,然后把头转过去,用尽全身力气去握鸡蛋。但 他又怕把握碎的鸡蛋清弄到自己身上,所以每隔一会儿, 便回头看看鸡蛋碎了没有,同学们都被他的样子逗得哈 哈大笑。
Page 46
大自然的确是人类的老师。只要留心观察, 你就能从中有所发现并得到启示:
1、含羞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不要张扬。 2、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3、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持 。 4、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5 、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 47
27
交际主题
28
29
利用八爪鱼的吸盘设计了贴手
Page 32
大自然就像人类的 老师,给我们以启 发,等待我们去发 明创造。 Page 34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指导及例文

大自然的确是人类的老师。
只要留心观察,你就能从中有所发现并得到启示:例如:1.含羞草默默收拢叶片,那是告诉我们不要张扬。
2.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3.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持。
4.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5 .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处处留心皆学问清晨,我在自家的墙角边发现了一张蜘蛛网,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捉来一只小蚂蚱放在蜘蛛网上。
不一会儿,从墙缝里爬出一只蜘蛛,它在蚂蚱身边吐出一股白色的丝,把蚂蚱缠了起来,便回洞了。
我百思不解:蜘蛛为什么回洞了,怎么不吃掉蚂蚱呢?我又继续观察起来。
可等了好久,蜘蛛就是不出来。
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蜘蛛已经把小蚂蚱吃了,网上只留下一只空壳。
我极为奇怪,蜘蛛为什么不吃壳呢?为了找到答案,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蜘蛛捕到猎物后,先将猎物用丝缠绕起来,再吐出一种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质组成的昆虫的内部组织,待昆虫一命呜呼后,就会变成汁液。
蜘蛛就可大口大口地吮吸了。
因为昆虫的外壳不是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蚂蚱的外壳被完整地留在网上。
通过这次意外的发现,我知道了蜘蛛吃食的奥秘。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发现,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处处留心皆学问。
看似平拉凡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大自然的启示大自然会给我们启示。
这不,在我观察蚂蚁时,我就得到了一个启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悠然自得地坐在小区里的石凳上享受清晨的美景。
正当我不经意低头时,突然发现一块白色的东西在缓缓地移动着。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几只蚂蚁在搬一块小小的面包屑。
我想:这附近一定有蚁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便四周找了起来。
不一会儿,隐蔽在花丛下的蚁巢被我找了出来。
我继续观察蚂蚁的搬运情况。
只见那几只小小的蚂蚁扛着一块面包屑,爬得还比较快,真要把蚂蚁称为“大力士”!过了一会儿,一只小蚂蚁从面包屑下跑了出来,急忙钻进蚁巢,接着,一只大而强壮的蚂蚁跟着小蚂蚁爬了出来。
最新整理《大自然的启示》写作指导,四级培训资料

“大自然中的启示”的作文首先我们了解这次习作的要求:选择对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的进行观察发现,把观察发现中的活动经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写出来。
这次作文要求表现出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感情及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风貌。
写作思路提示: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教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如果你细心地思考一下,你获得许多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从动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人们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植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现象,常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表现出为生存而合作互助;从蜜蜂身上我们也可看到团结、分工的精神…..以上这些启示数不胜数。
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发现大自然众多的秘密。
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本次习作有两个要领和需要注意的环节:一、它和我们写状物文章略有不同。
状物文章一般具备物品的外观(形)和用途(习性),再加上能托物言志即可。
但本次习作不但要写动、植物的外形、自然现象等表象东西,更重要要把发现的本质特征——例如:原因、原理、性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写出来。
二、结尾要把自己受到的启示写出来,也就是把分析研究后的结论、观察发现后的见解写出来。
也可以写出观察活动后心得体会。
三、注意写作顺序:有两种顺序供参考:1. 按照以观察——发现——启示为重点线索来写;2. 按照由果转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写。
即:先说明什麽给了我启示,在讲述怎麽给了启示的过程。
习作提纲示例:啄木鸟给人类的启示开头:简单的介绍啄木鸟是一种什麽动物。
如:森林卫士中间:写我的疑问:啄木鸟为什麽不怕震?写我是怎样发现啄木鸟不怕震。
(略写,简单带过即可)写我如何一步步寻找啄木鸟不怕震的原因。
是通过查资料,还是问老师,还是上网,还是问爸爸、妈妈;然后引用事实依据来解释原因。
(详写)结尾:写啄木鸟给人类的启示。
啄木鸟的奥秘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指导(精选)

哎呀!看来,苍蝇也是我们学习的 范例,可用之处还真不少!如果人类 对它再研究研究,人类就会有很大的 飞跃!苍蝇因此成为有功之臣,应当 重赏!
• 根据蜜蜂的“天然罗盘 ”所具有的气 象导航、 地磁导航和重力场导航能力 的研究,仿效设计出一种能提高分辨 率的电子模型,这种模型可以用于照 相、电视、识别机等方面。
为苍蝇正名
今天,我们来谈谈 苍蝇。同学们可能会 说:“苍蝇这种害虫 有什么用?”别着急, 虽然苍蝇生于粪便和 垃圾中,携带了近 3400多万的病菌,让 我们感染了伤寒、痢 疾、霍乱等等很多病 毒,犯了很多罪行, 让自己的家族臭名远 扬,可是还有些可以 利用的方面!比方说:
第一,苍蝇的脚能像吸盘一样牢牢地 吸住物体,也许我们也可以学习苍蝇,将 玻璃制的用具贴上“蝇脚膜”,那从高处 摔下来也安然无恙;还可以仿造苍蝇的脚 制成“蝇角鞋”,那人就不会摔倒了!
• 首先说出你观察到了什么,要把观 察、发现的过程写具体;然后写出你受 到什么启发,准备发明什么;再写出你发 明东西的样子、作用,能够为人们的生 活带来哪些方便;最后说说你为了实现 你的发明,准备做一些怎样的努力。
• 写作提纲
• 文章题目:
• 文章中心:文章通过记叙
,
抒发了
• 1.开头:
• 2.具体叙述一个事例(或者两个以上)
我冥思苦想,不得其解,只好请教邻 居赵叔叔。他告诉我,牵牛花会变颜色是 因为花中含有花青素,这种色素在碱性溶 液中为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就变成红色。 随着从早到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变 化,植物体内液体酸性不断提高,从而出 现了花由蓝变红的奇妙现象。因此,观察 牵牛花的颜色,就可以知道空气中二氧化 碳的浓度。
第二,苍蝇拥有超强的抵抗力,能够
抵制病毒的危害,如果人能发现苍蝇能够 抵制病菌的办法并用此作成疫苗,打在人 身上,不就可以抵抗传染病的发生了吗?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指导

1、古时候,人们看到鱼儿在水里游,自由自在,就根据鱼的胸、鳍发明了船和桨。
人们看到鸟在天上飞,就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们“飞向蓝天”的愿望。
2、通过研究鱼的呼吸器官——鳃,人类模仿鱼鳃的结构,用两层硅橡胶薄膜做成了具有鳃的功能的半透明膜,可以作为人在水中呼吸使用的“人工鳃”。
人类还根据鳄鱼排盐的机理,制成了高效的“淡化器”,可以用于提取或浓集某些分散状态的元素……3、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
范围内的物体。
在蝇眼的启示下,人们制成了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张高分辨率照片的蝇眼照像机,在军事、医学、航空、航天上被广泛应用。
人类通过研究萤火虫等生物发光,正在进一步造出新型的高效人工冷光源。
如果能创造出一种象生物放光的物质一样,涂在室内墙壁上,白天能接受光照,贮存能量,夜晚就自然地发出光亮来,那该是多好啊!4\人类的发明——来自动物的灵感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鱼反冲原理。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变色龙的变色本领,为部队研制出了不少军事伪装装备。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美国空军通过毒蛇的“热眼”功能,研究开发出了微型热传感器。
人类还利用蛙跳的原理设计了蛤蟆夯(hang)。
人类模仿警犬的高灵敏嗅觉制成了用于侦缉的“电子警犬”。
5\仿生与高科技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
因为蝙蝠魔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又能觉察出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科学家据此设计出了现代的雷达――一种无线电定位和测距装置…科学家通过对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发明了能提高鱼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运动形式的无轮汽车(跳跃机)等。
6、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
《大自然的启示》写作指导

《大自然的启示》写作指导大自然是丰富的,绚丽多彩;大自然是奇异的,奥妙无穷。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
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只要我们热爱大自然、细心观看、用心感受,一定会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如何样才能写好这次习作呢?1.积极参与活动。
为了能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领会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发,我们必须依照自己的特长爱好去参加活动小组(大自然的启发搜集组、发明制造事例搜集组、动植物观看组,发明与实验活动组等),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对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或其它自然现象,认真地观看,以找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看看能有什么发觉或启发,或者从中搜寻人类如何从大自然的启发中进行发明制造的。
只有积极参与活动,才能走进大自然,有所收成。
2.选择习作材料。
“无米之炊,巧妇难为。
”占有丰富、典型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这次习作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呢?第一,选择观看中的发觉和启发来写。
同学们开展了观看活动在认真认真地观看动植物的过程中,认识了它们的特点、规律之后,期盼有所发觉和启发。
那个地点的观看不是集中精力去观看动植物的外观、形状特性,而是要确定一个有意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集中观看、重点观看,并查找资料,期望有所发觉和启发。
比如,在观看动植物时,能够观看蝴蝶两翅的图案分布有什么特点、规律,蜗牛爬行会在地上留下什么、蚂蚁和蜘蛛是如何行走的、猫有时是否会吃青草、树叶会在什么季节掉落、昙花开放有什么特点等等。
其次,选择搜集、调查访问活动来写。
在搜集、调查访问活动中了解了人类从自然中受到了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制造等素材。
同学们查找、寻访的过程,以及进行实录、分类、整理等等,这些差不多上习作的材料。
然后,选择实验、发明活动来写。
有的同学自己动手做实验、搞小发明……这差不多上差不多上有意义的题材呀!自己亲自实践、操作、动手制作之后,不仅对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对大自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还将获得有益的启发。
小学语文_《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习积累、整理并运用资料谈感受。
2、指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发现和积累的资料,有条理地写下来。
3、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4、练习根据别人的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发现和积累的资料,有条理地写下来。
2、练习根据别人的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
2、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从它们身上得到一些启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自然中去旅行,请看大屏幕:【配乐出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呢?是呀,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陶醉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了很多启示。
我们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人类的发展更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启示之上。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大自然的启示。
【板书:大自然的启示】二、口语交际课前,咱们开展了“走进大自然用心去发现”综合性学习活动,今天咱们就开一个学习成果展示会,有请小主持人上台。
小主持人: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了更多的了解,收获一定很多。
同学们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可以谈谈自己从自然界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还可以谈谈自己从自然界得到哪些生活启示。
那位同学愿意到台上来分享?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他请教。
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有哪位同学来分享?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最后一个机会,谁来?请同学们提问。
三、方法指导非常感谢小主持人和三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内容,同学们听得也是非常仔细,提问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掌声送给他们,也送给自己!刚才老师听出来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观察和发现的过程。
那么,我们怎样把观察和发现的这个过程,给读者写清楚、写生动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

我们每天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它的神奇与美丽给我们留下了 无限的遐想。有许多科学家都从中得到了启示和灵感,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使我们的生活大大改善。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看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可是看静 止的东西却非常迟钝。人们利用青蛙眼睛这一特点,发明了“电子 蛙眼”,使机场里的人员能够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
车前草的叶子是按螺旋形状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能得到充足 的阳光。因此,建筑师依照这种形状建造的房子也能使每间屋子享 受到温暖的阳光。
人们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还有很多。例如“从苹果落地”中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长颈鹿的身体结构”现代夜视仪”……
由此可见,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勇于探 索,就算一株小草,也会有它的奇妙之处,也会带给我们千百万个 灵感。所以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去发现观察其中的许许 多多的奥秘,并合理的利用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让人们的 生活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或启示有条理地写下来。
2、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大自然的启示视频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第三组课文的学习和我们本学期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你能说说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吗?
生:蝙蝠——雷达
生:蜻蜓——飞机
生:青蛙的眼睛——电子蛙眼
生:鲸——流线型轮船
师:同学们,生物真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大自然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除了蝙蝠、蜻蜓、青蛙、鲸给我们启示外,还有其他生物给我们启示吗?今天,让我们来动手写一写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出示PPT)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第三组的课文写的都是大自然的启示,你们觉得哪一篇课文写得最好?为什么?
生: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写一写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文章,请看习作要求,(出示PPT),指名读。
生:读习作要求:把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类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二、观察与发现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探讨一起这类文章的习作方法,看视频时,请注意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一、你观察到了什么?二、人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出示PPT)
生:看视频。
师:同学们,你观察到了什么?人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写法指导:
1、题目:突出中心。
2、开头:点题,开门见山。
3、中间:具体,内容充实。
4、结尾:小结,总领全文。
四、习作展示。
五、自评、小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