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精品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1.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A .581年B .589年C .605年D .618年 2.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C.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D.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3.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隋律》 B.《唐律疏议》 C.《贞观氏族志》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 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 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6.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明太祖 7.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8.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A.散文B.传奇C.戏剧D.诗歌9.右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 A.李冰 B.李春 C.赵普 D.郑板桥10.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李白B.李商隐C.白居易D.杜甫11.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那么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盛行饮茶之风呢 A.唐代B.明代 C.清代 D.宋代 12. 与右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A .东突厥B .西突厥C .吐蕃D .南诏13.暑假期间王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4.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出现在A .隋朝初年B .隋朝末年C .唐朝初年D .唐朝末年 1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1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17.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谁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 .岳飞B .文天祥C .寇准D .秦桧 18.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在( )时期?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2.隋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 ()A.山东地区B.河北地区C.陕西D.河南3.“苏湖熟,天下足”出现在? ()A.唐朝B.隋朝C.宋朝D.元朝4.“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治国安民”这些词语与哪个人物有关? ( )A.铁木真B.完颜阿骨打C.元昊D.忽必烈5.早市、夜市最早出现哪个朝代? ()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6.下列朝代没有实现全国统一的是 ( )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7.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 ( )A.诗歌B.词C.曲D.小说8.下列不属于宋元成就的有()A.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C.火药D.造纸术9.唐太宗的“镜子”是()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10.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求婚的吐蕃赞普()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耶律阿保机D.完颜阿骨打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列举唐朝时期的两个盛世局面。
(2分)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4分)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一一(2)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一(3)世界上最早的船坞—一(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5分)(1)战国时期的指南工具是一一(2)宋代城内娱乐兼商业场所称—一(3)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一一(4)宋代从国外传进的优良稻种是——(5)唐朝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的瓷器——1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4分)(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2)《资治通鉴》作者——(3)《史记》的作者——(4)绘画作品《送子天王图》作者——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西汉时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统称为西域。
这是广义的西域。
狭义的西域,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地区。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科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完成南水北调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4、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B.上朝时,见以魏征向太宗皇帝进谏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科举制度的事宜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6、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
它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主人公的台词汇()A.《汉武大帝》 B.《武则天》 C.《贞观长歌》 D.《三国演义》7、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柳公权B.吴道子C.阎立本D.颜真卿8、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早在唐朝时期,就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天王送子图》D.《步辇图》9、下列人物被后世奉为“画圣”的是()A.顾恺之B.阎立本C. 吴道子D.展子虔10、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有最大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B位于河西走廊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 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11、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盛世特色。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人民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命题人:七年级命题组审核人:安广成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建立隋朝B.隋灭陈,统一全国C.开凿大运河D.隋末战争爆发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邗沟D.通济渠4.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效率提高了,增强了稳定性。
“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5.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崇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炀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A.贞观遗风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7.诗歌能真实地反映时代。
下列诗歌能反映安史之乱影响的是A.“人烟断绝,千里萧条”B.“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8.如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初一历史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社会经济发展C. 开通京杭大运河D. 实现国家统一2.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 隋炀帝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 改国号为周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 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D. 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4.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5.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6.盛唐时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他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
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该制度()A. 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B. 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C. 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D. 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8.下列不属于唐朝中外交往史实的是()A. 鉴真东B. 玄奘西游C. 日本遣唐使来中国D. 唐蕃和亲9.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10.如图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科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4、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B.上朝时,见以魏征向太宗皇帝进谏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科举制度的事宜 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6、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
它最适合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主人公的台词汇()A.《汉武大帝》B.《武则天》C.《贞观长歌》 D.《三国演义》 7、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吴道子 C.阎立本D.颜真卿8、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早在唐朝时期,就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描绘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A.《洛神赋图》 B.《女史箴图》 C.《天王送子图》 D.《步辇图》9、下列人物被后世奉为“画圣”的是() A.顾恺之 B.阎立本 C. 吴道子 D.展子虔10、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有最大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B位于河西走廊 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 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1、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盛世特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试题期中质量检测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纸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纸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的答题栏内。
每小题2分,共50分)1. 电视剧《独孤天下》,女主独孤伽罗最后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后,与皇帝相亲相爱,她嫁的皇帝是A. 杨建B. 杨坚C. 杨广D. 杨业【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女主独孤伽罗最后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权北周的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他就是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所以,女主独孤伽罗嫁的皇帝是杨坚,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无关。
故选B。
2. 他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北巡突厥……立下了丰功伟业,但是却只能遗臭万年,他是A. 陈后主B. 隋文帝C. 隋炀帝D. 秦始皇【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他还三征高句丽,北巡突厥等,立下了丰功伟业。
但他在位期间,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所以,题干中的人物是隋炀帝,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不符。
故选C。
3. 这个短命王朝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朝代的数倍,它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政治遗产,直到明清两代都受用无穷,它留下的遗产不包括A. 大运河B. 科举制C. 东都洛阳D. 郡县制【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东都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命题人:太山镇第一中学李莉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A、581年B、589 年C、618年D、907年2、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姚崇3、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
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朋党之争C、藩镇割据D、宦官专权5、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A、唐太宗时B、武则天时C、隋文帝时D、隋炀帝时6、开元盛世是指谁统治时期()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7、被北方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的人物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8、唐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张角D、黄巢9、唐太宗时曾把一位公主嫁给了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位公主是()A、太平公主B、金城公主C、文成公主D王昭君10、隋唐时期中日交往最有影响的人物是()A、崔志远B、玄奘C、鉴真D、戒贤11、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2、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A、北宋和西夏B、南宋和金C、北宋和辽D、南宋和西夏13、下列关于岳飞叙述不正确的是()A、取得澶渊之战的胜利B、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C、收复了被金军占领的健康D、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1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15、两宋时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A、玉米B、占城稻C、甘薯D、小麦1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的是()A、广州B、泉州C、景德镇D、汝窑17、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三司B、礼部C、市舶司D、军机处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9、元朝时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是()A、回族B、蒙古族C、藏族D、白族2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二、归纳列举题(共24分)21、写出下列朝代的开国皇帝(8分)(1)隋朝——(2)唐朝——(3)北宋——(4)南宋——22、列举唐朝最为著名的诗人三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育新中学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一、选择题1.“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②唐太宗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③武则天增设殿试和武举,殿试第一名为状元;④宋太祖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⑤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录取名额;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③④⑤D. ①②③2.唐朝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A.长安B. 洛阳C. 扬州D. 成都3.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设置了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促进了民族团结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③B. ③④C. ②④D. ①④4.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不包括()A. 重新统一了中国B. 创立了科举制C. 开凿大运河D. 开辟海上丝绸之路5.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 匈奴B. 鲜卑C. 吐蕃D. 女真6.“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 《史记》B. 《大唐西域记》C. 《齐民要术》D. 《伤寒杂病论》8.鉴真和玄奘都是古代文化名人,他们的共同之处有()①都是唐代僧人②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9.唐朝的灭亡是一个过程,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A. 安史之乱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B. 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C. 科举制的创立D. 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10.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A.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B.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D.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11.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由此可见,通判()A. 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 掌握地方军政财权C. 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D. 兼有监察和行政权12.他是一位少数民族首领,曾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政策,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
这位“首领”是()A. 完颜阿骨打B. 赵匡胤C. 元昊D. 耶律阿保机13.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
”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A. 辽朝 B. 北宋 C. 西夏 D. 南宋14.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
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A. 岳飞B. 卫青C. 屈原D. 张骞15.“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材料中说的“市舶”是()A. 我国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B. 宋朝政府开设的专供外商居住的场所C. 东京城中的娱乐场所D. 宋朝时政府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16.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
下列不能作为宋代都市“限速”现象出现原因的是A. 宋代都市是人口集中区域B. 街巷中有众多文化生活场所C. 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D.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商业繁荣17.“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这种城市繁荣场景反映的是()A. 秦朝B. 汉朝C. 宋朝D. 唐朝18.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 夜市 B. 瓦子C. 勾栏 D. 草市19.元朝为加强对琉球的有效管辖与治理,设立的管辖机构是()A. 宣政院B. 澎湖巡检司C. 驿站D. 西域都护20.下列和蒙古族有关的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灭金②灭西夏③灭南宋④建立元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②①③④D. ④③②①21.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
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A. 蒙古族回族B. 朝鲜族回族C. 土家族藏族D. 蒙古族满族22.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23.秦朝、西晋、隋朝和元朝四个朝代的相同点是()A. 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 都城都在今天的北京C. 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D. 都创立了重要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24.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 和朋友玩蹴鞠 B. 看杂耍,看歌舞 C. 逛瓦子,看戏曲《窦娥冤》 D. 欣赏苏轼新写的词25.《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了()A. 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 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C.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D. 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26.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这里的“第三种”指()A. 指南针B. 造纸术C. 印刷术D. 火药2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C. 瓦子、勾栏的出现D.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28.有一篇网络小说开篇写道:“梦回开元,一览千年……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
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
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
”这篇网络小说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29.“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材料中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时期()A. 唐髙宗统治时期B. 唐太宗统治时期C. 唐玄宗统治时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3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案上摆着《史记》②蒙古军队进攻辽、西夏时使用突火枪③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④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综合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读图。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
(1)材料一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1分)在这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人物,请写出他们各自的名字及功绩。
(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书省”有什么职能?(2分)这一时期,地方上实行什么样的制度?(2分)(3)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较为繁荣。
请说出这一时期的元曲四大家有谁?(4分)32.梦回唐朝,千古一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7分)材料一:“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苍梧。
”——李白:《哭晃卿衡》材料二: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这些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它改变了无数底层学子的命运。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1)材料一中提到的晁衡是日本留学生。
他来唐朝学习时还有一个什么身份?(2分)与此同时,唐朝学者也纷纷到世界各国去交流与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件。
(2分)(2)材料二中反映的哪一制度所带来的变化?(2分)唐太宗和武则天为这种制度分别做出什么贡献?(4分)(3)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2分)他在位时期,重用的贤臣有哪些(列举三个)?(3分)(4)综合上述材料,唐朝的繁荣给我们今天国家发展有何启示?(2分)3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见下图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上具名称。
(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流行的哪一个谚语说明在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粮仓?(2分)(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至少说出两条)(2分)下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试卷答案1-5 BADDC 6-10 BBDCC 11-15 DDBAD16-20 CCBBB 21-25 ADCCC 26-30 AACDA31(1)①蒙古族。
(1分)②铁木真(成吉思汗)(1分)。
于1206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分)③忽必烈。
(1分)他改国号为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分)(2)①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2分)②行省制度。
(2分)(3)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分)32.(1)①遣唐使(2分)②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分)(2)①科举制度(2分)②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分)③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