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时政热点:怎么看清华毕业生当保安?
“大清华”给“小保安”的光环和牵绊

“大清华”给“小保安”的光环和牵绊高承远这两年媒体上多次报道了北大、人大、郑大保安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研究生的事迹,很多网民都备受鼓舞,但是这个新闻如果反过来你会怎么看呢?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里。
1991年,他是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他是张晓勇。
看到这个新闻,网络上一片唏嘘之声,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曾经县里的高考状元居然“大材小用”,做一个拿着两千块工资的小区保安,“此事必有蹊跷”。
我相信大家这种疑问,在张晓勇辞掉白领工作做保安的这几年里,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也同样有有过。
而这,也无形中给了他不小的压力。
他自己也坦言,1996年毕业后17年来,他从没有参加过大学同学会。
因为“同学们问起什么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清华高材生做一个保安,真的这么丢脸吗?我觉得做保安没啥丢脸的。
相信大家还记得曾经媒体同样关注的北大卖猪肉的小伙子陆步轩,当时他卖猪肉的时候,大家也是一样的觉得可惜,但是今天的陆步轩已经将壹号土猪肉做出了自己的品牌,谁能保证十年之后,这个清华的保安哥不会像北大的猪肉哥一样,取得看起来“非主流”但其实也是实实在在的成功呢?退一步,就算他十年之后,还是平平凡凡的一个保安,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成功呢?我们一直强调成功的路是多元的,每个人的个人情况、环境、追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排除名牌大学生毕业之后,也许心里原本就是有一个“保安梦”、“清洁工梦”、“出租车司机梦”,名牌大学的身份不仅给他们光坏,也给他们一种绑上了枷锁。
大多数人被各种面子问题和里子问题所牵绊,最终做了“他我”(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失去了“本我”(本来自己想要追求的自己),如果他真的是追求稳稳地小幸福,这又未尝不可呢?难道真的要挤到一线城市,每天西装革履的赶着地铁加班才算成功了?只有到了某一天,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大学生当保安、人民大学的保安考上研究生不再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的时候,也许每个人才能真正的发自内心的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职业,而阶层的流动才会是立体的富有生机的。
清华毕业生当保安

张晓勇说 :“ 我当保安不是怀才不遇 ,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 ,我选择 了安于现状 。”
DI 』 0W
} J
多维解读 l r “ 清华保安 ”不宜被标签化消费
“ 清 华 毕 业 生 当 保 安 ” 之 所 以 会 成 为 一 个 公 众 普 遍 关 注 的 话题 ,这 与 “ 清 华 ” 这 一 标 签 是 分 不开 的 。 丢掉 “ 清 华 ” 的 标 签 ,张 晓 勇 不 过 是 一个
1 9 9 6年张 晓勇大学毕业时 ,正赶上国家实行 “ 双轨 ”制度 ,他决定去广州一家中外合资的 日化企业 。在 日化企业 ,张晓勇被分配到了客服部 ,开始 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心怀科研梦想 的张 晓勇在客服部工作了
5年 , 但科研梦想的破灭和父亲病重让他决定回到家乡长沙 。 在房地产公司干 了几年后 , 张晓勇索性 当上了保安 。
.
1 9 9 1 年, 他是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 , 考上清华 大学 ;1 9 9 6 年, 他 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 ;
2 0 0 0年 ,他是广 州外企的高薪 白领 ……现在 , 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 , 月薪只有 2 0 0 0元 。 他就是 张晓勇。2 0 1 3年 1 1月 1 6日,媒体披露了张晓勇当保安 的消息后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
一
“ 海 归 ”开包子铺
在成都武侯 区洗面桥东 一街有这样 家包子店 ,它由两名 “ 海 归”、两名
受过大学教育的普 通人而已。其实 ,清华高材生从事社会 “ 底层工 作” ,
这 只 是 普 通个 案 ,没 必 要 上 纲 上 线 。媒 体 之 所 以 乐 此 不 疲 地炒 作此 类 事 件 , 诸如 “ 北大才子 卖猪肉… ‘ 硕 士生 竞争环 卫工 一 ‘ 大 学 生 争 当掏 粪 工 ”,
高考作文阅读材料01:清华学生当保安(学生版)

阅读材料01:清华学生当保安南方网>南方网评>南方原创何时不再争论清华学生当保安?2018-03-16 09:45 南方网张立美近日,一则“男子曾是理科状元考上清华,毕业后当保安”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热议。
(3月15日《中青在线》)其实,这是一条旧闻,算不上是一条新闻。
早在2013年,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生回到家乡当保安时就被媒体报道过,在当时就引起了社会争议。
客观的说,社会争议清华大学毕业生当保安,并不完全因为人们心中错误的成功观和名校崇拜观念使然,而是有一定的道理。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是我国最著名的高校,是绝大多数家长、学生心中梦寐以求的学府,拥有着非常稀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而且,清华大学本科生生源非常优秀,基本上是各地的省、市、县状元。
这决定了清华大学毕业生属于社会精英、国家人才,他们理所应当为社会和国家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价值和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他们获得了比其他高校毕业生更多的社会和国家资源。
清华大学毕业生从事中学生可以胜任的保安工作,没有用上所学专业和专长,这不能不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大材小用,浪费了国家宝贵、稀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人们有这种认识很正常,可以理解。
然而,我们常说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清华大学学生毕业后不管是从事科研工作,或者是去企业工作,还是回老家当保安,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当保安是凭自己的双手劳动,我们不能因一个人给社会创造的价值大小而评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从这个角度说,清华大学毕业生当保安并不丢人,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当科学家也无高低贵贱之分。
再者,在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也都有选择不同人生道路的权利,不能用一种固定的人生道路去设定所有人的人生选择。
特别是在情怀和“常回家看看”成为稀缺品的今天,清华大学毕业生为了多一点时间陪伴家人,放弃在大城市的白领工作,选择回到老家当保安,这种人生选择,值得我们尊重,因为这是他的个人选择。
【时事论据】时事论据:清华毕业当保安_2000字

【时事论据】时事论据:清华毕业当保安_2000字最近,有一位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选择成为了一名保安。
这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体现,而有人则认为这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问题。
笔者认为,事情并不简单,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教育背景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清华大学是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学子在人才选拔的大环境下也拥有巨大的优势。
但是,优秀的教育背景并不意味着就业的成功。
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职场资源的缺乏、薪酬水平的低下等问题导致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问题,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锤炼,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我们可以从社会责任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在大学教育的模式下,清华大学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的是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问题的创新解决能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社会并非只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或科研人才,也需要许多非技术劳动力,如服务员、清洁工、保安等。
让清华毕业生成为保安,这件看似荒诞的事情,更反映了我们对非技术劳动力人群存在的不屑和重复鄙视。
这也能折射出我们要懂得尊重所有人的职业选择和工作,以及郑重对待每一个职业。
最后,我们可以从社会参与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社会不是一个被单纯地视为经济产出机器的群体,而是由各种个性和不同身份的个体构成的生命体系。
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但同时也需要宽容、理解和强大的社会支持。
清华保安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即努力推出更多的社会及民生类工作,鼓励有志愿者同心同力,创造一种让所有人基本尊严得以保证的社会环境。
总之,清华毕业生成为了一名保安的故事虽令人唏嘘,但也正是由于它让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贡献和我们作为高素质人才所承担的职责。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重视职业选择的多元化,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选择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富裕的力量。
清华毕业生当保安应不应该

主 持 人 : 自由辩 论 到 此结
能赢得社会真正的好口碑。
会 口碑 , 认为只 有从事与 自身专
的人生就一 步步被改写 了。我们 期待今后会有 更合理的大学生就 业制度 ,不要 再出现一个又一个 的 “ 张晓勇” 。
么他所创 造的社会价值 ,比现 在 个表率。其次,对于一些本身学 勇个人悲剧的背后,是国家就业
从事保安,每天管理小区中的I E I 习动力就不足 , 试 图寻 找借 口以 政 策的不完善 。作为清华大学毕 常琐事 , 例如 夫妻吵架 、 寻找走 逃避学习的初高 中学生 , 清 华毕 业生 ,他竟然 无法分配到一个专
正 方代 表 :徐振 烨 ( 一辩 ) 楼
反 方代 表 :蔡依 卢 ( 一辩 ) 王 湘磊 ( 二辩 ) 吴 悦 ( 三辩 ) 沈佳 楠 ( 四辩) 指导 教 师 :王 石 吩
主持人 :最近 ,网上有一则
生。
三分钟。
新 闻} f 起 了社会各界 的关注 。清
反方 一辩 : 我 方认为 ,张晓
力。如果他能够在工作失意后不 上的失意就从此放弃追寻 自己的
回家当保安事件所引起的 理想 ,不愿意为实现 自己的抱负 波 ,给社会 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 的专 业生物科 学有关 的职业 , 那 而奋斗 ,很 明显 , 他 没有做好这 响。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张 晓
— ■ 热点辩论会一
清 华 毕 业 生 当 保 安 应 不 应 该
时 间 :2 0 1 3 年l 1 月2 9 日
地
点 :浙 江 省诸 暨 市第 二 高级 中学 莎 ( 二辩 ) 杨春沂 ( 三辩 ) 宣泠 雨 ( 四辩) 指导 教 师 :张春 燕
公务员事业单位申论练习

申论资料(1)申论范文:“北大保安”为何又再度刷屏?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北大保安”为何又再度刷屏?高考在即,各校招生进入白热化状态。
近日,一则20年来500多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
北大保安,这个称呼属于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保安队。
来自山西的张君成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他1995年到北大做保安,1998年取得北大法律成人高考的专科文凭,如今已是一所中专副校长。
2001年,高中没有毕业的清华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因在满分670分的英语托福考试中获得630分而名动一时,被清华学生称为“馒头僧”。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让他们成了不一样的保安?有人说,是北大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
校园里的学生与保安差不多是同龄人,未名湖边,博雅塔下常有读书的学生,环境的浸润,或许成就了爱读书、爱考学的保安们。
什么样的保安,才会边工作边考学?现实生活中,面对严酷的生存压力,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学习?文凭和职称,成为过往几十年来评价人才的最基本要素。
承认与否,成人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近年来,因盲目扩张,教育质量已经出现下滑,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含金量。
拿到这些证书的保安们,是否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人生空间,是否实现了更上一层的阶层流动,恐怕不尽然。
今天,社会人才观与价值观逐渐多元,既要学历,又要能力和品行的理念,正在形成共识;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正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在人们眼里,保安是最没有上升空间的职业,但“北大保安”给整个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通过考学改变自己。
一所优秀的学校,应为一切人提供向上、向善的动力,提供更开放、多元的资源,鼓励人们通过奋斗改变处境,提升自我。
一所优秀的高校,应该在做好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引领社会风尚。
在职教育,充分利用了劳动者的业余时间,以碎片化、低强度的方式,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相对系统的教育培训,辅之以丰富的工作履历、成熟的社会经验,对于提升整体劳动力素质,有着不可否定的意义。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专题:如何看待人大保安考上法律硕士研究生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事政治汇总】2013年7月份国内外|扶贫款成了贪官的“唐僧肉”|申论热点:新西兰“恒天然””迟报5个月,原因何在?|申论热点:可口可乐涉问题奶被约谈责令召回“涉毒”产品|大学毕业后到中国人民大学边做保安边听课,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录取新京报讯 (记者李雪莹)中国人民大学保安员张团政,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录取为法律硕士研究生消息,昨日经人大新闻网发布后广受关注。
不过被网友称为“保安哥”的张团政,却为没有留在人大而遗憾。
大学毕业生为考研当保安黑框眼镜、皮肤白净、身材削瘦,若不是一身保安服,跟其他学生没什么两样。
昨天下午,人民大学“品园五舍”宿舍楼的保安室内,张团政伏在工作台上。
在工作间隙,他都会捧起书本复习,备战9月份的司法考试。
2008年,张团政考入河南财经学院后决定,毕业后要考人大法学院研究生。
张团政说,大二暑假,他得知人大法学院开办律师学院想去听课。
“拿不出6000元的学费,就报名做了学校的保安。
”张团政说,他每天去学院打杂,包括给饮水机换水、扫地、擦黑板,最终被允许旁听。
此后的寒暑假,他都到人大边做保安,边听课边准备考研。
2012年,张团政第一次考研失利,当年毕业后,他再次来到人大,成为正式保安,在这里继续备考。
除上班睡觉全力“拼”考研去年9月新生开学后,张团政听完人大所有的法学课程,并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
作为保安员,张团政的工作是监控宿舍消防报警器,每天下午工作6个小时。
每天除去工作和睡觉,张团政都在人民大学明德楼自习室专心备考。
“早上6点醒来,他已经不在床上了,晚上12点睡觉,他还没回来。
”与张团政住在同宿舍的保安员孙震说,张团政准备考研期间,除了上班,其他时间都见不到他的人影。
对于考取法律硕士研究生,张团政并不兴奋,而是为没有考入人大遗憾。
他说自己原本报考的是人大法学院,因7分之差调剂到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对话张团政:要始终坚持理想新京报:在人大做保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张团政:就是听了法学院所有科目的课。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清华开深夜自习室 学生自习可申请保安护送

北京公务员最新时事:清华开深夜自习室学生自习可申请保安护送时事政治:近日,清华大学为身处考试周的学生们设置了一间晚11点至次日凌晨3点开放的深夜自习室,零点后回寝室的学生如果害怕走夜路,还能申请由保安护送。
此消息一出,让许多学生感到“贴心”,但也有学生提出,正常的作息可能会被打扰。
据了解,由于学校临近放假,今天是该自习室开放的最后一晚,下学期起,深夜自习室将每晚开放。
零点后可由保安护送据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透露,深夜自习室的开放是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校团委和后勤等多部门共同努力3个月的结果。
6月23日,该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正式发布深夜自习室开放的消息,将C楼308教室作为开放地点,开放时间是6月24日至29日每天的23点至次日凌晨3点。
通知中还提到了11条深夜自习室公约,如零点后不再接受学生进入、占座30分钟未归可由有需求的学生清理桌面物品、零点后离开可申请由一楼保安护送或联系夜间执勤保安人员等。
此外,下学期起,深夜自习室将增设WiFi、自动售货机、门禁等,并将每晚开放。
学生态度褒贬不一好课堂每日一练题库汇总“深夜自习室”开放后,获得许多学生“点赞”,称此举人性化,也有学生表示,晚上12时至凌晨3时是睡眠黄金时间,在此期间自习是否会影响正常作息规律的形成。
清华大学研究生徐同学说,学校附近有一些24小时营业的咖啡馆,有不少同学选择去那里熬夜学习,“也有学生会在实验室里通宵。
”对于深夜自习室的开放,她并不觉得稀奇。
据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均开放有深夜自习室,关闭时间则从零点至次日凌晨2点不等,其中既有自称晚上学习更有状态的学生,也有为赶作业或突击考试的“刷夜族”。
探访两男生准时前来“赶论文”昨晚10时许,在清华大学北部,被紫荆宿舍区包围着的C楼308室门口,已经贴上了写着“深夜自习室”以及使用时间的通知,旁边还贴有落款为清华大学学生会的“深夜自习室公约”,教室未开灯,屋内一片漆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时政热点:怎么看清华毕业生当保安?
今天,一则“男子清华毕业后当保安”的消息被顶上了微博热搜,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晓勇,曾在广州某企业工作,后因父亲病重,他于2013年辞职来到湖南长沙一小区当保安,现为一名物业管理人员。
被问清华毕业后当保安是不是“高射炮打蚊子”,他表示状元不一定要赚大钱,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父母。
“清华”和“保安”两个词乍一看有着云泥之别,两个极具冲突的词放在一起马上产生了巨大的吸睛效果,让这一消息立马被顶上了热搜。
以往此类型的新闻必然引发人们“大材小用”“辜负母校的培养”的感慨,但这次大家表现得十分理智,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轮不到别人指摘。
的确,没有人规定从清华毕业后就非得升官发财才算没给母校丢脸,相反,这些过去身居庙堂之高,现在却能安处江湖之远的名校学生,更是培养他们的母校之骄傲。
因为中国过去的“985”“211”项目,各高校间素来存在着一条天然鄙视链:985、211高校的看不上普通一本的,一本的看不上二三本的。
虽然目前“双一流”取代了过去的985、211,但这些名校的光环从未消失,高校间的森严等级也从未被打破。
尤其是从清华北大这样的“金字塔尖”出身的学子,一直以来就被这个社会贴上了“精英”的标签,他们自己也难免以此为荣,洋洋自得,踌躇满志,立志干一番大事业。
名校毕业生的身份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助力,也是一副枷锁,他们生来比别人得到更多目光的注视,但他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不能对不起自己名校生的身份。
而张晓勇这类人,同样沐浴在母校的光环之下,却没有把光环作为凭借或是束缚自己的镣铐,勇敢自信地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做贡献。
正如张晓勇所说,不管是清华人还是北大人,都应该服务于社会。
如此看来,他的母校没有教给他自负自傲,而是赋予了他独立自信的品格。
清华出身的张晓勇不觉得赚大钱才是清华人唯一的生存方式,不受制于母校的框架,这本身已是清华之幸。
同时,张晓勇并不以做保安物管人员为耻辱,不觉得自己是“高射炮打蚊子”,也正反映了作为名校生对每个职业的尊重。
过去,每当舆论为“清华毕业生卖猪肉”“医学生卖烧烤”这类新闻喧哗时,背后都隐含着一种职业歧视,人们普遍认为高材生不该做这些普通甚至“低端”的工作。
而张晓勇面对这样的意见气候,依旧不觉得做保安是委屈了自己,可见清华毕业生的身份没有让他学会鄙视,大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厚德载物”。
清华应该以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科学家、企业家为自豪,但也应为那些从此地出发但安于平凡岗位的人感到骄傲。
这个社会需要能造坚船利炮,能解宇宙之谜的“精英”,但也少不了扫街盖房的普通人。
一所高等学府能为社会方方面面输送人才,能培养出这样一群独立有主见的灵魂,实乃大学之幸,国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