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霉菌培养箱的操作规程

霉菌培养箱的操作规程
《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洁净操作
1.1 在使用霉菌培养箱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先进行手部的洗涤
和消毒,以确保操作的洁净度。
1.2 操作台面和工作区域也需经常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在进行
样品放置和取出的时候。
二、培养箱设置
2.1 将霉菌培养箱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并远离直射阳光和热源。
2.2 在使用之前,确认培养箱的电源和温度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并且温度设定值正确。
三、样品处理
3.1 将需要培养的霉菌样品放置在无菌平板上,再放入培养箱中。
3.2 勿快速打开培养箱门,以免造成培养箱内温度和湿度的突变,影响细菌培养的效果。
四、观察和记录
4.1 每日检查霉菌培养箱内的样品状态和生长情况,记录生长
情况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4.2 如发现样品生长异常或有污染情况,应及时处理。
五、结束操作
5.1 在使用完毕后,关闭霉菌培养箱的电源,并进行内部的清洁和消毒。
5.2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无留有任何细菌残留。
六、安全注意事项
6.1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将手部直接接触培养箱内部。
6.2 确保培养箱使用过程中的温度符合标准值,避免过热或过冷造成损坏或安全事故。
以上即为《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希望每一位操作人员都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保障个人的安全。
霉菌实验操作方法

霉菌实验操作方法霉菌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实验,用于观察和研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霉菌实验操作方法:1. 准备所需材料和试剂:- 霉菌菌种(如青霉菌、曲霉菌等)- 培养基(如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干燥的无菌培养皿- 培养皿密封膜或胶带2. 无菌操作:- 洗手并进行必要的消毒,确保实验环境无菌。
- 将所需材料和试剂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丙酮消毒。
- 使用无菌技术操作,避免外界的菌群污染。
3. 制备菌种悬液:- 从保存的霉菌菌种中取出一小部分,通过接种环或接种针悬浮于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培养基中。
- 使菌种悬液均匀分布。
4. 霉菌培养:- 将无菌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适宜的温度。
- 将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待其固化形成培养基平板。
- 使用接种环或接种针,分别在培养基表面划线或刺激式接种菌种悬液。
- 均匀划线或刺激式接种以确保霉菌的均匀分布。
5. 培养皿密封:- 用无菌的培养皿密封膜或胶带将培养皿密封,防止外界空气和其他菌群的进入。
- 将密封后的培养皿标记上必要的信息(菌株名称、日期等)。
6. 培养条件:- 将密封后的培养皿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 注意避光,霉菌一般在暗处生长。
7. 观察和记录:- 在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霉菌生长。
- 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包括菌落的形态、颜色和分布等。
- 还可以进一步进行镜检,观察霉菌的菌丝和孢子等微观结构。
8. 结果分析:- 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分析和总结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 可以进行统计分析或比较不同实验组的结果。
请注意,实验中的操作和培养条件可能因具体的实验目的和研究对象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研究和理解所用菌种的特性,以及相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真菌培养的使用教程及注意事项

真菌培养的使用教程及注意事项随着人们对真菌的研究和利用逐渐增多,培养真菌也成为了科研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真菌培养的使用教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有兴趣进行真菌培养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真菌培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实验用具和培养基。
实验用具包括培养皿、移液管和镊子等,培养基可以根据不同的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配方。
在准备实验用具和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并确保所有的工具和材料都经过灭菌处理,以避免外部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二、真菌的分离和培养1. 分离:选择一个要分离的真菌样本,例如从土壤或腐败植物中采集。
取一小部分样本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当的培养基,覆盖好培养皿盖,然后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待真菌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用镊子将菌丝分离出来,然后传至新的培养环境中。
2. 培养:将分离得到的真菌菌丝移至新的培养皿中,加入适当的培养基,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菌丝能够继续生长和繁殖。
同时,为了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水分,培养皿的盖子上应该开孔,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三、真菌培养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不同种类的真菌对温度要求不同,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因此,在进行真菌培养时,应根据不同的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并使用恒温箱来保持稳定的温度。
2. 光照控制:有些真菌对光照的需求较高,例如光合菌,而其他一些真菌则对光照较为敏感。
因此,在进行真菌培养时,应根据不同菌种的需求,合理控制光照条件。
如果需要暗培养,可以将培养皿放在黑暗的培养箱中。
3. pH值控制:真菌对pH值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偏酸性或中性环境更适合真菌的生长。
因此,在进行真菌培养时,应根据不同的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并在培养过程中定期检测和调整pH值。
4. 湿度控制:真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进行真菌培养时,应尽量保持培养皿内的湿度稳定,并及时补充水分。
实验七 霉菌的培养和观察

实验七霉菌的培养和观察摘要通过在一定固定环境下培养根霉,毛霉,曲霉,青霉四种霉菌,先通过菌种的外形对其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然后再在显微镜低倍或高倍镜下分别观察四种菌的形态,孢子囊及孢子形态,菌丝形态等方面。
发现根霉,曲霉和青霉菌丝均有横隔;青霉的分生孢子小梗呈扫帚状等现象。
关键词土豆培养基(PDA)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载片培养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了解四类霉菌(根霉、毛霉、黑曲霉、青霉)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原理霉菌菌丝体由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组成,其菌丝比细菌及放线菌粗几倍到几十倍。
可以采取直接制片和透明胶带法观察,也可以采取载玻片培养观察法,通过无菌操作将薄层培养基琼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使菌丝体在盖玻片和载玻片之间的培养基中生长,将培养物直接置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霉菌自然生长状态并可连续观察不同发育期的菌体结构特征变化。
对霉菌可利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液进行染色,盖上盖玻片后制成霉菌制片镜检。
石炭酸可以杀死菌体及孢子并可防腐,乳酸可保持菌体不变形,棉蓝使菌体着色。
同时,这种霉菌制片不易干燥,能防止孢子飞散,用树胶封固后可制成永久标本长期保存。
三、实验器材1、菌种根霉(Rhizopus),毛霉(Muco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Penicillium)2、试剂马铃薯20g,蔗糖2g,琼脂2g,水100mL,20%甘油等。
3、仪器分析天平,玻璃棒,三角瓶,小烧杯,加热器,漏斗,纱布,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U 型玻棒,解剖刀,镊子,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1)配制马铃薯培养基配制200ml马铃薯培养基(PDA),其成分配比及配制方法见附录。
灭菌后无菌操作,取培养基分别倒少量于灭菌培养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
再将这一层培养基用解剖刀切割为若干1cm²左右的琼脂块。
MJPS-150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

MJPS-150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
1. 把电源开关拨至“1”处,此时电源指示灯亮。
2. 温度设置:当所需箱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同时不需设定,反之则
需重新设定。
先按控温仪的功能键“SET”进入温度设定状态,SV
设定显示一闪一闪,再按位移键配合加键“△”或减键“▽”,设定
结束需按功能键“SET”确定。
3. 湿度设置:打开箱门,在控湿水箱中注满纯净水,当显示温度接
近设定温度时,打开湿度控制开关,此时湿度控制仪上有数字显
示,把湿度设定到所需湿度,先按控湿仪的功能键“SET”进入湿
度设定状态,SV设定显示一闪一闪,再按位移键配合加
键“△”或减键“▽”,设定结束需按功能键“SET”确定。
4. 培养箱达到恒温恒湿状态
注意事项:
1. 培养箱外壳必须接地,以保证使用安全。
2. 培养箱应放置在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室内,其周围不可放置易燃
易爆物品。
3. 控温仪参数循环设定中P、I、D、T、LCK功能的各项参数出厂前
以调整好,请不要随意调整,如需调整请与厂方联系。
4. 水箱根据使用,需定期用水清洗。
霉菌培养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本程序依据《霉菌培养箱使用说明书》规定了霉菌培养箱操作程序。
范围:恒温恒湿霉菌培养箱职责:质量管理部、QC内容:1面板示意参照图2按键操作说明2.1杀菌键:按一下该键杀菌灯亮,再按一下该键杀菌灯熄灭。
若灯亮后一直不关,则约2分钟后,照明灯将自动熄灭。
2.2左移、右移键。
在设定状态下,按一下该键,待设定的参数(闪烁)往前或往后移一位。
2.3加、减键。
在设定的状态下,按该键可分别对当前的设定值进行加1、减1操作。
如连续按住2秒钟不放,则进行连续加、减。
在运行状态下,按加、减键,可以加减当前运行时间。
2.4确认/查询键:在设定状态下,按该键对当前选择进行的确认。
在运行状态下,按该键则显示当前段设定值,再安一下该键,返回运行状态。
否则,30秒后自动返回。
2.5功能键:上电后,箱体即进入运行状态下,液晶窗口显示:2.5.1此时按一下功能键,进入功能选择状态,窗口显示:且有一项选择闪烁,按左右键,做好选择,再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相应的功能操作,若不想进行设定,则可按一下功能键退出选择状态,回到运行状态。
2.5.2若用户选择1.参数设定,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参数设定状态,且待设定的参数闪烁,用户可通过左右键选择本段待设定的参数,通过按上下键可修改参数值:若用户选择NEXT,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下一段设定。
若用户选择EXIT,按一下确认键,则推出参数设定状态,回到功能选择状态。
若用户需用N段参数运行,则将第N+1段的时间参数设置成00即可,再选择NEXT,再按一下确认键,设置结束,回到运行状态,培养箱即按设定的参数自动运行。
若用户选择2系统参数设定,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系统参数设定状态,显示:且待设定的参数闪烁,用户通过左右键,可选择待设定的参数,通过按上下键可修改参数值(其中:通讯地址是指与上位机通讯是的该箱体的序号;温度修正值可修正当前测量温度,湿度修正值可修正当前测量湿度;打印间隔是可设定每隔几分钟打印一次,范围:1-99分钟)。
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

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
《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准备好霉菌培养箱,确保箱体内部干净整洁。
2. 确保电源接通并稳定。
3. 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试管、培养皿等物品。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霉菌培养箱的门,将需要培养的霉菌菌种放入培养皿中。
2. 取出需要使用的培养基,将其倒入培养皿中,然后将盖子盖好。
3. 将装有菌种和培养基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注意不要碰触其他物品。
4. 关上霉菌培养箱门,调节好温度和湿度,使其适合所培养的霉菌生长。
5. 定期观察培养皿内的霉菌生长情况,注意记录观察结果。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手套并避免将霉菌接触到皮肤或其他物品。
2. 操作完毕后,要将培养箱内外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3.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监控温度和湿度,确保培养条件符合要求。
4. 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四、安全措施
1. 操作人员要接受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2. 操作完毕后要关闭霉菌培养箱,避免未经授权人员接触。
3. 使用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4. 培养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通知负责人员处理。
通过以上规程的操作,可以保证霉菌培养箱的正常运行,确保培养的霉菌菌种能够得到有效的生长,为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xxxx4-菌落、酵母、霉菌检验(混合平板培养法)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 核准:
分别加12-15ml平板计数琼脂(约45℃左右)到平皿内。立即将平皿内的样品液和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要防止把混合物溅到平皿壁和盖上。同时将平板计数琼脂倾入加有1ml稀释剂的另一灭菌平皿作空白对照。将样品液加入平皿后应立即倾注琼脂培养基。
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菌落培养立即放进36±1℃的恒温培养箱培养48±2h;霉菌酵母培养立即放入26±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3天并观察培养5天。培养箱应保持一定的湿度。
目的
规范菌落、酵母、霉菌检验过程
范围
适用于菌落、霉菌、酵母等采用混合平板培养法的检验
职责
Lab tech
个人防护要求
物料/工具需求
无菌操作间、恒温培养箱(36±1℃)、振荡器、吸管(1ml、10ml)、平皿、试管、天平、平板计数琼脂。
编号
主要步骤
描述
图片显示
步骤要点
要以无菌操作取25g/ml
菌落计数
培养后,立即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25-250个菌落为合适范围。
操作者对同一平板复核自己的计数结果,其差异应在5%之内
计算和记录数字
适宜稀释度的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或两个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度倍数计算出每g/ml样品中平板菌落数。
记录时,在换算到每g/ml样品中平板菌落数时,定下两位有效数字。也可将样品的平板菌落数记录为10的指数形式。
样品,放入装有225ml稀释剂的灭菌三角瓶中迅速振摇,将样品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用1ml灭菌吸管准确吸取1:10的样品匀液10ml,放入装有9ml稀释剂试管中。迅速振摇,将样品混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平板接种
分别用灭菌吸管吸取1ml样品液放入作了适宜标志的平皿内。每个稀释度的样品液用两个平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本程序依据《霉菌培养箱使用说明书》规定了霉菌培养箱操作程序。
范围:恒温恒湿霉菌培养箱
职责:质量管理部、QC
内容:
1面板示意参照图
2按键操作说明
2.1杀菌键:按一下该键杀菌灯亮,再按一下该键杀菌灯熄灭。
若灯亮后一直不关,则约2分钟后,照明灯将自动熄灭。
2.2左移、右移键。
在设定状态下,按一下该键,待设定的参数(闪烁)往前或往后移一位。
2.3加、减键。
在设定的状态下,按该键可分别对当前的设定值进行加1、减1操作。
如连续按住2秒钟不放,则进行连续加、减。
在运行状态下,按加、减键,可以加减当前运行时间。
2.4确认/查询键:在设定状态下,按该键对当前选择进行的确认。
在运行状态
下,按该键则显示当前段设定值,再安一下该键,返回运行状态。
否则,30秒后自动返回。
2.5功能键:上电后,箱体即进入运行状态下,液晶窗口显示:
2.5.1此时按一下功能键,进入功能选择状态,窗口显示:
且有一项选择闪烁,按左右键,做好选择,再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相应的功能操作,若不想进行设定,则可按一下功能键退出选择状态,回到运行状态。
2.5.2若用户选择1.参数设定,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参数设定状态,
且待设定的参数闪烁,用户可通过左右键选择本段待设定的参数,通过按上下键可修改参数值:若用户选择NEXT,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下一段设定。
若用户选择EXIT,按一下确认键,则推出参数设定状态,回到功能选择状态。
若用户需用N段参数运行,则将第N+1段的时间参数设置成00即可,再选择NEXT,再按一下确认键,设置结束,回到运行状态,培养箱即按设定的参数自动运行。
若用户选择2系统参数设定,按一下确认键,则进入系统参数设定状态,显示:且待设定的参数闪烁,用户通过左右键,可选择待设定的参数,通过按上下键可修改参数值(其中:通讯地址是指与上位机通讯是的该箱体的序号;温度修正值可修正当前测量温度,湿度修正值可修正当前测量湿度;打印间隔是可设定每隔几分
钟打印一次,范围:1-99分钟)。
用户设定完毕,可选择EXIT,按一下确认键,则推出系统参数设定状态,回到功能选择状态。
若设定结束,按功能键,回到运行状态,系统即按新设置的参数自动运行。
2.6运行/切换键:任何时候安一下该键,培养箱从第一段开始运行。
3保护功能
3.1热电阻短路,断路保护:当热电阻短路后短路时,温度指示窗显示“Err”,培养箱会自动停止加热、制冷和光照。
3.2超温保护:当测量温度超过了53℃时,自动停止加热。
3.3防结冰保护:当设定温度低于10℃时(含10℃),或设定湿度小于50%时,气候箱自动停止加湿。
3.4打印说明:每次上电时,将自动打印表头、设定值,过几秒钟将自动打印测量值;以后按打印间隔打印测量值;若设定值变化或运行至下一段时,将自动打印设定值。
4注意事项
4.1箱内不需要杀菌时,请关掉杀菌灯以免影响培养物,调换时请关闭电源。
4.2本设备外壳应可靠接地,且应安置在避阳光,阴凉通风的地方,设备与墙必须有10CM以上的距离。
搬运要小心,搬运时与地面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
4.3本设备背后有一出水管,使用时会有少量水排出,请用皮管接入容器或下水道。
4.4为了保持设备的美观,请不要用酸或碱及其他有腐蚀性物品来擦表面,箱内可用干布定期擦净。
4.5为使设备获得良好的工作性能,工作温度与环境之差不宜过大,环境温度最好为(20±5)℃。
4.6若湿度长期不用,请将加湿器盒内水倒尽。
4.7加湿器内必须加入纯净水或蒸馏水,以免结垢。
加湿器若有故障,请按加湿器使用说明书上的保修点就近维修。
4.8若培养箱无加湿或除湿需要,请关闭加湿器并将湿度设定为99%RH。
4.9本设备控制箱后部装有保险丝,若设备不通电,应先检查熔丝管是否完好,
检查及更换熔丝管时请切断电源,并更换相同型号规格的。
4.10操作室内装有风机,注意,勿将手指或是异物塞入罩内,以免损坏风机,及产生安全事故。
调换时,请切断电源。
4.11停止使用请关闭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