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安全评价概况实用版
iso26262功能安全评价方法

iso26262功能安全评价方法【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背景和意义2.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具体内容3.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4.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应用5.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正文(篇1)一、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背景和意义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是一种针对汽车电子系统功能安全的国际标准,它的出现是为了确保汽车电子系统在失效情况下能够按照预期方式进行故障处理,从而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功能安全日益受到重视,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应运而生,成为了保证汽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具体内容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目标的定义:根据汽车电子系统的功能和失效模式,明确安全目标,确保系统在失效情况下能够按照预期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2.危害分析:通过对汽车电子系统可能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程度。
3.功能安全等级:根据危害分析结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各个功能分配相应的安全等级。
4.安全要求和措施: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功能,制定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措施,确保系统在失效情况下能够满足安全目标。
5.验证和评估:对汽车电子系统进行实际验证和评估,检查系统在失效情况下是否能够按照预期方式进行故障处理。
三、Iso26262 功能安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1.建立项目团队:由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技术服务公司等相关方共同组成项目团队,明确各方职责和任务。
2.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收集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失效模式分析。
3.制定安全目标和功能安全等级: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安全目标和功能安全等级。
4.制定和实施安全要求和措施: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功能,制定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措施,并确保在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
安 全 评 价

1、安全评价产生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保险 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 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的费用 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因此,就产生
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
过程就是当时的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
2、国外安全评价概况(企业自主行为)
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某一个生产 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 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 策措施及建议。(书)
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
安全现状评价
(1)时机:正常生产状态下; 健康管理要求。 (3)对象: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在用生产装 臵、设备、设施、贮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状况的全面综 合评价; (4)内容:危险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提出对策建议。
(2)依据: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
4) 安全专项评价 安全专项评价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 进行的,是对专项安全问题进行的专题安全分 析评价,如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非煤矿 山专项安全评价等。
安全专项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如一个
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臵
依据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详细设计 计文件 依据资 类比工程 料 现场资料
现场资料 正式运行之后
专项检测资料 正式运行之后
进行时 可行性研究阶段 正式运行前 间 评价重 1)可行性 点 2)可能危险、 危害因素 3)设计时的措 施
1 ) 法 规 符 合 1)适应性 1)可行性 性 2)存在危险、危 2)针对问题的措施 2)存在危险、 害因素 3)专项检测 危害因素 3)整改措施 3)措施的有 效性
安全性评价简介

安全性评价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美国专门研究国防战略的兰德公司分析了德国V-2飞弹以后,向政府提出一份研究人造卫星的初步设计报告。
但是由于美国当时对军事技术上的盲目乐观而未被采用。
1957年,苏联向全世界宣布制成了洲际导弹,并把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
这一消息使美国政府大为震惊,面对苏联的空间优势,匆忙地进行导弹技术开发,实行所谓研究、设计、施工齐头并进的方法,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抢时间,—哄而上,由于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不足,采取了不科学的组织形式,在一年半时间内连续发生了四次毁灭性重大事故,给地下武器库和发射基地造成了巨大损失,致使这项研究中断。
从血的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将系统工程原理、方法、步骤引用到安全工作中,美国空军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导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于1962年第一次提出了《弹道火箭安全系统工程学》说明书,继而制定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对后来发展多弹头火箭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1966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空军的安全标准,制订了安全标准《MIL-S-3813》。
1969年7月发表了安全系统工程程序标准《MIL-STD882》。
在这项标准中,首次奠定了系统安全工程的概念,以及设计、分析、综合等基本原则。
以后,随着对系统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化,该标准于1969年和197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1965年,美国波音公司和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召开了安全系统工程的专门学术讨论会议,以波音公司为中心对航空工业开展了安全性、可靠性的分析和研究设计,用在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64年,美国“道”化学公司开发了安全评价技术。
对化工工业过程和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随后又修改了5次,使评价方法和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
1972年,美国组织了以麻省理工学院拉斯姆教授为首的十几名专家,用了两年多时间对原子能电站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和评价。
安全评价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及新方法介绍

安全评价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及新方法介绍作者:奚骏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安全评价是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度。
目前,国内外工业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安全评价的发展情况,国内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定量安全评价软件SAFETI关键词:安全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SAFETI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安全评价最先是由保险业发展起来的,时间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要按照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收取一定的费用。
因此,就带来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当时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
现在,世界各国各行业所从事的安全评价几乎都沿用风险评价这一术语,而中国采用安全评价这个称呼。
1. 国外安全评价的发展状况自60年代初期,安全性分析方法在美国航空、航空工业上应用之后,很快受到欧美等国的重视,并积极开发适用于各行业特点的评价方法。
到了7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相应储存的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质的数量和品种成倍增加,特别是由于对新工艺、新技术的认识不足,安全设计不完善等,导致了事故不断发生。
企业积极寻求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安全评价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机遇。
随后,安全评价又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提高阶段,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
目前,安全评价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应用的方法更趋成熟和完善。
当前国际上安全评价不仅用于在役装置的安全性分析上,同时也广泛应用在装置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
例如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各个阶段的安全审查、竣工验收和开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性确认等方面,并逐步延伸到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手册等文件。
随着人们对评价认识的不断加深,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展。
例如欧美等国的保险公司也普遍应用安全评价,把评价结果提出的危险程度作为确定保险率的依据;尚有利用安全评价方法选定安全自报系统、紧急停车系统(ESD)的控制回路,甚至用在提高装置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等决策的安全分析。
国际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评价的发展状况(2篇)

国际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评价的发展状况自60年代初期,安全性分析方法在美国航空、航空工业上应用之后,很快受到欧美等国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视,并积极开发适用于石化行业特点的评价方法。
到了7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迅速发展,相应储存的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质的数量和品种成倍增加,特别是由于对新工艺、新技术的认识不足,安全设计不完善等,导致了事故不断发生。
企业积极寻求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安全评价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机遇。
随后,安全评价又经历了80年代的提高阶段,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
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评价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应用的方法更趋成熟和完善。
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xx年出版的危险性评价程序指南一书已经系统介绍了11种评价方法,重要有:--------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简称道氏危险指数法。
该法自第一版公布至今的30余年间,先后修改了6次,进期已发布了第七版。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道氏危险指数法的基础上,扩充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内容,提出了蒙得(Mond)危险指数法。
该公司又于1973年开发了危险性和可接受操作(HAZOP)研究--------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如果~~~~~~怎么办(What~~~~if)分析。
该书还介绍了检查表法、危险性预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应用范围不太宽的事故树分析(FTA)等方法.日本在1976年先后两次补充了道氏危险指数法,定名为田法和罔山法。
在同年12月劳动省又颁布了适用于新建、改建化工装置的化工厂安全评价指南,俗称化工厂安全评价六段法。
这是国际上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数不多的由政府颁布的的评价方法。
近年来,日本石油化工企业开展的安全评价形式也有所变化,以开展安全诊断为主,按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由车间进行自检。
检查表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安全管理、运转管理、设备管理、完善和执行标准、制度和教育训练、作业环境等各方面。
国际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评价的发展状况(二篇)

国际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评价的发展状况自60年代初期,安全性分析方法在美国航空、航空工业上应用之后,很快受到欧美等国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视,并积极开发适用于石化行业特点的评价方法。
到了7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迅速发展,相应储存的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质的数量和品种成倍增加,特别是由于对新工艺、新技术的认识不足,安全设计不完善等,导致了事故不断发生。
企业积极寻求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安全评价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机遇。
随后,安全评价又经历了80年代的提高阶段,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
当前,石油化工行业安全评价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应用的方法更趋成熟和完善。
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xx年出版的危险性评价程序指南一书已经系统介绍了11种评价方法,重要有:--------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简称道氏危险指数法。
该法自第一版公布至今的30余年间,先后修改了6次,进期已发布了第七版。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道氏危险指数法的基础上,扩充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内容,提出了蒙得(Mond)危险指数法。
该公司又于1973年开发了危险性和可接受操作(HAZOP)研究--------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如果~~~~~~怎么办(What~~~~if)分析。
该书还介绍了检查表法、危险性预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应用范围不太宽的事故树分析(FTA)等方法.日本在1976年先后两次补充了道氏危险指数法,定名为田法和罔山法。
在同年12月劳动省又颁布了适用于新建、改建化工装置的化工厂安全评价指南,俗称化工厂安全评价六段法。
这是国际上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数不多的由政府颁布的的评价方法。
近年来,日本石油化工企业开展的安全评价形式也有所变化,以开展安全诊断为主,按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由车间进行自检。
检查表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安全管理、运转管理、设备管理、完善和执行标准、制度和教育训练、作业环境等各方面。
国外燃气设施安全评估

国外燃气设施安全评估燃气设施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中。
然而,由于燃气设施的特殊性质,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在国外,燃气设施安全评估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措施来保障公众安全。
一、安全评估的意义燃气设施的安全风险非常高,因为它们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一旦燃气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将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燃气设施安全评估成为许多国际和地方性机构十分重视的问题。
对于燃气设施的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评估它们是否能达到理论效果。
2.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燃气设施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未来改善提供方向。
3.制定有效的措施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或消除可能的安全隐患,促进燃气设施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的燃气设施安全评估流程国外的燃气设施安全评估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资料收集评估人员会对燃气设施的所有资料进行收集,包括设备的设计图纸、使用手册、维修记录等等。
此步骤对于评估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2.现场检查评估人员会到现场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设备运行状况、安全措施、消防设备等等。
检查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评估人员的人身安全。
3.风险评估在收集资料和进行现场检查后,评估人员会对燃气设施的所有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并给出各项风险的分析、排名和修正建议。
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设施在实际使用情况下存在的安全隐患。
4.缺陷建议针对于风险评估中分析出的问题,评估人员会提出解决方案,并具体说明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和缺陷建议。
5.报告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正式的评估报告,该报告详细描述了评估结果及建议措施。
三、案例分析美国是一些国外燃气设施安全评估的领先者之一。
其国家机构如美国燃气协会(American Gas Association)和国家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National Safety Council)均在燃气设施安全评估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全效果评价制度

安全效果评价制度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安全效果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安全评价制度,重点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安全效果评价制度。
简介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尤其是在工业、军事等领域,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为确保安全,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
而安全效果评价则是安全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判断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降低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效果评价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国内外安全效果评价制度概述国外安全效果评价制度国外安全效果评价制度较为成熟,主要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安全评价制度。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美国OSHA的安全管理评价制度。
该制度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制定的,能够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安全责任制、控制措施、安全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报告。
2.英国HSE的安全效果评价制度。
英国卫生与安全执行委员会(HSE)将安全评价划分为两个层次:安全管理评估和安全文化评估。
安全管理评估主要考察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情况,包括安全政策、安全规划、安全组织、安全资金、安全法规等;安全文化评估主要考察安全管理体系内部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包括领导者的安全意识、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相关的组织文化等。
3.澳大利亚的安全控制效果评价制度。
该制度主要考察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它将安全控制措施评价分为三个层次:合规性评价:评估安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地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有效性评价:评估安全控制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效果是否显著;持续性评价:评估安全控制措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国内安全效果评价制度我国在安全效果评价制度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近年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与安全效果评价制度有关的规定和标准,如《企业安全评价规范》、《企业安全标准ization试点工作指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306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实用版 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文件名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实用版 日期 20XX年XX月 版次 1/1 编制人 XXXXXX 审核 XXXXXX 批准 XXXXXX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1 安全评价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1.1.1 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使用于美国军事工业,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程序,此项标准于1977年修订为 MIL-STD-822A,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1984年又修订为MIL-STD-822B,该标准对系统整个寿命周期中的安全要求、安全工作项目都作了具体规定。我国于 1990年10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类似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22B的军用标准《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900-90)。 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评价,该法已修订6次,1993年已发展到第七版。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Mond)部在道化学公司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毒性概念,并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提出了“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没有核电站事 故先例的情况下,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提出了著名的《核电站风险报告》(WASH-1400),并被以后发生的核电站事故所证实。1976年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由劳动基准监督署对建设项目实行事先审查和许可证制度; 美国对重要工程项目的竣工、投产都要求进行安全评价;英国政府规定,凡未进行安全评价的新建生产经营单位不准开工;欧共体1982年颁布《关于工业活动中 重大危险源的指令》,欧共体成员国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先后公布了1988年的《重大事故控制指南》、1990年的《重大工业 事故预防实用规程》和1992年的《工作中安全使用化学品实用规程》,对安全评价提出了要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求。20xx年欧盟未来化学品白皮书中,明确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及 风险评价,作为政府的强制性的指令。 1.1.2 我国安全评价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了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科研项目。 1987年原机械电子部首先提出了在机械行业内开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并于1988年1月1日颁布了第一个部颁安全评价标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997年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修订版。 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1996年10月原劳动部颁发了第3号令,规定六类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20xx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20xx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在规定了对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管理和监督办法等的同时,提出了“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 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的要求。 1.2安全评价概述 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1.2.1 基本概念 1) 安全和危险 危险,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 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2) 事故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 风险 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率(R),它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 4)系统和系统安全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度。 5)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安全工程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 1.2.2安全评价的定义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 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1.3.1 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1.3.2 安全评价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 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1.4 安全评价依据 1.4.1法律、法规 1) 安全法规的规范性文件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宪法。宪法的许多条文直接涉及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问题,这些规定即是安全法规安全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YF-ED-J3060 第 2 页 制定的最高法律依据,又是安全法律、法规的一种表现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构以法律形式颁布实施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例如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女职工保护规定》等 (4)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专项安全规章,是安全法规各种形式中数量最 多的。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安全评价通则》及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原)劳动部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建设项目 (工程)职业安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