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14年中考文综(地理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

鄂州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共8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第Ⅰ 卷(选择题)本卷共 40 小题,共50 分。
1-10 小题为地理试卷,每题 1 分; 11- 30 小题为历史试卷,每题 1 分; 31- 40 小题为政治试卷,每题 2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区图(图1),达成 1 至 2 题:1.对该地区大陆双侧同纬度的A、B两地的地理因素进行剖析,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 A 地的年均匀气温比B 地高B.A 地的年均匀降水量比 B 地小C.A 地的植被覆盖情况比 B 地好D. A 地的年太阳幅射总量比 B 地大2.能基本反应 A 地天气种类的气温柱状图(图2)是气温 /℃降水量/毫M图 1图 2A B C D3.依据板块结构学说的看法,因板块互相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地貌种类是A .东非大裂谷 B.红海C.大洋中脊D.海沟读澳大利亚地区图(图3),达成第 4 题:4.对澳大利亚的地理事物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中部地域地势低平,土壤肥饶,是主要的农耕区B.珊瑚礁主要散布在大陆的西北侧沿海地区C. 人口集中散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带图 3D.动物物种拥有独到性和古老性的特点读我国东部地域沿107o48′E 的地形剖面图(图4),达成5-7 题:BM图 45.图中地势较低的 A 处发育M 仓山成河流 ,该河流可能是3000A.黄河2000B.淮河C.汉江1000AD.珠江5006. B 山为太白山 ,关于其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河流在冬天出现封冻现象 D.耕地以旱地为主7.我国幅员辽阔,多特别天气。
B 山以南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是A .寒潮 B.梅雨 C.沙尘暴D.干旱阅读资料一至资料三,达成 8-10 题:资料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别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由。
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湖北襄阳卷)地理(含详细答案)

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湖北襄阳卷)地理(带解析)1、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宗教、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撤哈拉以南的非洲C.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故A错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故B错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故C错误;聚落的类型是乡村和城市,故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语言、种类、宗教、聚落。
2、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约为A.5.1亿平方千米B.40000平方千米C.1.5亿平方千米D.3.6亿平方千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大小。
3、关于下列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工——进口——出口”是台湾经济的主要模式B.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港澳的支柱产业都是博彩旅游业D.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都属于外向型经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进口--加工--出口”是台湾经济的主要模式,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能源需要进口,每年又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因此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大,故A不符合题意;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故B符合题意;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一向是香港的主导产业.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故C不符合题意;珠江三角洲属于外向型经济,而西双版纳以旅游业为主,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省份的经济。
4、读等高线局部图,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数值为A.500 米B.500-550 米C.100—200 米D.350-400 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读图可知,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数值为500米到550米的高度,因为陡崖最高处应大于或等于500米,但是小于550米,所以选项B正确。
湖北鄂州一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纯word解析版)人教新课标

2013-2014学年湖北鄂州一中八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1、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线C.青藏高原的边缘线D.黑河——腾冲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下列铁路干线中,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A.哈大线B.滨绥线C.滨洲线D.陇海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东北地区铁路线较密集,有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京哈线等。
考点:该题考查考查我国铁路干线分布。
3、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寒带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考点:该题考查西北地区气候特点。
4、“我国中部一座山,东西走向卧秦川,山岭两边差异大,南北界线就是它。
”这条山脉是()A.南岭B.阴山C.秦岭D.昆仑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014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地理试卷一、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图P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A.B.C.D.2.(2分)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A.南美洲B.非洲C.亚洲D.南极洲3.(2分)读“某地等高线略图”,完成第3﹣4题.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由东向西流动B.由西向东流动C.由东南向西北流动D.由西南向东北流动4.(2分)读“某地等高线略图”,完成第3﹣4题.甲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5.(2分)如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A.都位于湿润地区B.都位于热带地区C.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D.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6.(2分)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省区濒临东海B.②省区北回归线穿过C.③省区简称陕,省会太原D.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区7.(2分)读“中国部分区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B、D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C区域中的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这里C.C区域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形态D.热量充足,降水多,雨热同期,是D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8.(2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8﹣9题:材料一: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材料二:“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大致分布在M纬线附近.M纬线的纬度可能是()A.10°N B.20°N C.30°N D.40°N9.(2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8﹣9题:材料一: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材料二:“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其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A.海拔高低B.昼夜长短C.降水多少D.植被类型10.(2分)鄂州市具有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5分)11.(7分)读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A为岛屿,B为煤矿,C为油田,D为湾.(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但(任填一种)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3)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南部的流域.(4)有关日、俄、美三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国都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B.三国首都既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又是该国最大的城市C.俄美两国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三国都是世界工业大国.12.(8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线。
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文综(地理部分)真题试题(无答案)

鄂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图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当太阳直射B 地时,鄂州市学生正午的 身影是一年中最短 B .A 、B 均在北半球、西半球C .B 地的经纬度为(23.5°N ,126°W )D .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 2.图2中,①②③④地均位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 则②大洲是 A .欧洲B .南美洲C .非洲D .北美洲3.某中学组织夏令营活动,在当地某个山区(图3所示) 考察,按预定计划需搭帐篷宿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安全的角度最适合宿营的地点是D 点 B .测得图中海拔最高处的气温为20℃,那么C 处气温为18.8℃ C .图中①②两处坡度较陡的是②处D .图中①②两处都为山脊4.根据图4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M 地为北半球的冬季 B .M 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C .此时M 地为北半球的夏季D .M 地一定为北美洲5.读图5,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密西西比河 B .按美国农业带的划分,④处应该是玉米带 C .②山脉是纵贯南北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D .③山脉以东的城市是美国首都纽约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事物很多都蕴含着丰富 的地理知识。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6~7题。
°°°°° °° °图1图2 图3图4 图56.图6中50元人民币上景观位于我国哪一个地区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南方地区D .青藏地区 7.图7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A .四川B .广西C .云南D .重庆8.图8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最低的是9.读图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属于同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B .数字②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C .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太行山,④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D .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乙地区,所以④河段形成了“地上河”10.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B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短暂,夏季温暖漫长C .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三个温度带D .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秋季第Ⅱ卷(非选择题)11.(每空1分,共7分)读图12,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 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
湖北省鄂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鄂州市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2014秋•鄂州期末)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完成第1﹣3题.1.有一商人欲从河北秦皇岛港把一批煤炭运往海南岛,途中所经的海域依次为()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东海、南海、黄海、渤海C.黄海、东海、渤海、南海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2.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3.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西临太平洋,东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我国面积辽阔,东西跨经度、南北跨纬度都在60°以上C.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D.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位于图中E处读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完成第4﹣5题.4.图示各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两个省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丙和丁5.分布在乙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维吾尔族 B.藏族 C.汉族 D.蒙古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不包括港、澳、台),60岁以上人口十年来上升近3%.据此完成第6﹣7题.6.广东人口数量跃居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第一位,该省的轮廓图和简称正确的是()A.B.C.D.7.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A.劳动力数量增加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医疗水平提高 D.就业机会增加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我国很多地形区镶嵌在山脉之间,读我国四个区域地形示意图,完成第8﹣10题.8.如图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甲B.乙C.丙D.丁9.图甲所示区域植被类型为()A.森林 B.草原 C.森林草原 D.荒漠10.图丁所示区域地形特点为()A.地表坦荡 B.雪山连绵 C.地形崎岖 D.千沟万壑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第11﹣13题.11.图中B类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第三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一级阶梯D.大陆架上12.该图反映我国地形的重要特点是()A.平原面积广大 B.山区面积广大C.地形种类单一 D.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3.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山区发展不具优势的是()A.旅游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林业如图为我国某山脉两侧景观示意图,该山脉南侧为常绿阔叶林,北侧为落叶阔叶林.读图完成第14﹣16题.14.图中所示山脉为()A.昆仑山脉 B.南岭 C.太行山脉 D.秦岭15.该山脉大致与我国哪条等值线一致()A.400mm等降水量线B.1000mm等降水量线C.一月0℃等温线D.七月20℃等温线16.图中山脉南侧的耕作制度是()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一熟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完成第17﹣18题.17.“地上河”河段主要出现在()A.上游河段 B.下游河段 C.中游河段 D.全河段18.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下列做法不能解除“忧患”的是()A.建设大型水库 B.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C.上游大量放牧牲畜 D.下游加固黄河大堤19.下列属可再生资源的是()A.天然气B.石油 C.铁矿 D.阳光20.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D.跨流域调水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完成第21﹣22题.21.该漫画所揭示的问题是()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草场污染 D.浪费严重22.在我国,这一问题表现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东北地区23.我国铁路运输网的布局规律是()A.均匀分布 B.南密北疏 C.东密西疏 D.无规律可循24.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大致分界线是()A.秦岭﹣﹣﹣﹣淮河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C.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400mm等降水量线25.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知识和技术B.资源和能源C.劳动力数量D.交通运输二.综合题26.(16分)(2014秋•鄂州期末)读我国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1)B是______气候,C是______气候.(2)此图反映了我国气候______的特点.(3)春节期间沿图中所示铁路线从广州到哈尔滨旅行,下列旅途见闻不可信的是______ A.眺望大江东去的壮阔景象B.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C.感受由热带到寒带的气候变化D.饱览了晶莹剔透的冰雕展(4)该铁路线经过的温度带有______、______(任意列举两个),跨越的河流有______、______(任意列举两条).27.(16分)(2014秋•鄂州期末)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高原C______平原D______山脉E______海(2)图中A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______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3)该图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4)受地势影响,我国河流流向大多为______.28.(18分)(2014秋•鄂州期末)读图甲“长江流域示意图”及图乙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______湖,B是该湖最大的支流,______省的简称因这条支流而得名.(2)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上、中、下)游河段,干流建有______、葛洲坝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__(增大、减小、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这给下游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等.(4)“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______.A.水量增大B.水流增强C.水污染加重D.水土流失加剧.2014-2015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八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014秋•鄂州期末)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完成第1﹣3题.1.有一商人欲从河北秦皇岛港把一批煤炭运往海南岛,途中所经的海域依次为()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东海、南海、黄海、渤海C.黄海、东海、渤海、南海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考点】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分析】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解答】解: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河北秦皇岛港位于渤海沿岸,海南岛濒临南海.从河北秦皇岛港运往海南岛,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域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临海,属基础题.2.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附近.【解答】解: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读图解答即可.3.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西临太平洋,东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我国面积辽阔,东西跨经度、南北跨纬度都在60°以上C.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D.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海南岛,位于图中E处【考点】中国的领土面积和疆域的四至点.【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解答】解: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A错误;我国面积辽阔,东西跨经度约60°、南北跨纬度约50°,故B错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故C正确;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位于图中E处;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及概况,理解解答即可.读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完成第4﹣5题.4.图示各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两个省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丙和丁【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知,甲为西藏自治区,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为吉林省,丁为浙江省;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南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北部地区人口少(稀疏);由此可判定,图示各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两个省是吉林省、浙江省.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轮廓及人口分布,读图解答即可.5.分布在乙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A.维吾尔族 B.藏族 C.汉族 D.蒙古族【考点】民族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解答】解:图中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故选:A.【点评】要熟悉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可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不包括港、澳、台),60岁以上人口十年来上升近3%.据此完成第6﹣7题.6.广东人口数量跃居全国省级行政区域第一位,该省的轮廓图和简称正确的是()A.B.C.D.【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A为广东省,简称粤,B为山东省,简称鲁;C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D为河南省,简称豫;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轮廓及简称,读图解答即可.7.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A.劳动力数量增加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医疗水平提高 D.就业机会增加【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解答】解: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在我国人口增长不但过快,同时也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加快的现象,该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我国很多地形区镶嵌在山脉之间,读我国四个区域地形示意图,完成第8﹣10题.8.如图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黄土高原的是丙;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9.图甲所示区域植被类型为()A.森林 B.草原 C.森林草原 D.荒漠【考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图中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解答】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故选:D.【点评】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植被类型,要理解记忆.10.图丁所示区域地形特点为()A.地表坦荡 B.雪山连绵 C.地形崎岖 D.千沟万壑【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解答】解: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平原、盆地、高原、丘陵镶嵌其中.读图分析可知,图丁所示地形区为青藏高原,该高原的地形特点是雪山连绵.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及特点,理解解答即可.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第11﹣13题.11.图中B类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第三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一级阶梯D.大陆架上【考点】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解答】解:读图可知,B类地形是平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根据题意,选项A符合.故选:A.【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属于基础题.12.该图反映我国地形的重要特点是()A.平原面积广大 B.山区面积广大C.地形种类单一 D.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分析】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10%;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反映出我国的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图中不能反映地势的特点,我国平原面积较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特点,读图解答即可.13.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山区发展不具优势的是()A.旅游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林业【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分析】农业的发展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解答】解: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山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最佳选择是发展林业,这样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也可以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根据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筛选出正确选项.如图为我国某山脉两侧景观示意图,该山脉南侧为常绿阔叶林,北侧为落叶阔叶林.读图完成第14﹣16题.14.图中所示山脉为()A.昆仑山脉 B.南岭 C.太行山脉 D.秦岭【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分析】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山脉为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 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及地理意义,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5.该山脉大致与我国哪条等值线一致()A.400mm等降水量线B.1000mm等降水量线C.一月0℃等温线D.七月20℃等温线【考点】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分析】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故选:C.【点评】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16.图中山脉南侧的耕作制度是()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一熟【考点】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分析】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我国地域广阔,因积温不同,各地的耕作制度也不一样.【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从农业上讲,以北为旱地,以南为水田.在耕作制度方面,以北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以南一年二熟到三熟.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分界线,理解答题即可.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完成第17﹣18题.17.“地上河”河段主要出现在()A.上游河段 B.下游河段 C.中游河段 D.全河段【考点】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解答】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故选:B.【点评】考查黄河各河段的特点,要理解记忆.18.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下列做法不能解除“忧患”的是()A.建设大型水库 B.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C.上游大量放牧牲畜 D.下游加固黄河大堤【考点】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分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解答】解: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泛滥,给华北平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上游地区大量放牧牲畜,只会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故选:C.【点评】考查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19.下列属可再生资源的是()A.天然气B.石油 C.铁矿 D.阳光【考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解答】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选:D.【点评】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要理解记忆.20.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D.跨流域调水【考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依据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来解答此题.【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故选:D.【点评】本题是热点问题,又是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该措施的主要几个调水工程.读漫画“小草的哀求”,完成第21﹣22题.21.该漫画所揭示的问题是()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草场污染 D.浪费严重【考点】草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解答】解:从漫画中发现,羊多草少,小草发出哀求,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过度放牧.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草地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有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依法管理等.22.在我国,这一问题表现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东北地区【考点】草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分析】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是矿物质的储存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等的栖息所.总之,土地是陆地上一切可更新资源都赖以存在或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成为各种可更新的资源的保护中心.【解答】解: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但由于西北地区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牧区要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提高草地的生产力.故选:B.【点评】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3.我国铁路运输网的布局规律是()A.均匀分布 B.南密北疏 C.东密西疏 D.无规律可循【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形崎岖、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这导致了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解答】解: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导致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联系东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来解答此题.24.我国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大致分界线是()。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地理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鄂州卷)地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高距(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值)为200米B.②处为山脊,③处为山谷C.①处海拔大约为650米D.乙河的流向为由东北向西南流2.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A.山地B.丘陵 C.高原 D.平原2014年5月20—26日,中俄在长江口以东的东海北部举行“海上协作—2014”联合军演,美日派侦察机进行观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地势西高东低C.以重工业为主 D.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4.关于美国、日本的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属于发达国家 B.均属于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C.均全部位于北温带 D.均与太平洋相临2014年5月底,我国北方出现罕见高温,局部地区气温高达40℃以上,图示为5月29日出现高温天气的9个省级行政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5月29日,没有出现高温天气的省级行政区是A.豫 B.晋 C.鲁 D.黔6.下列铁路干线经过图示高温省级行政区最少的是A.青藏线B.京沪线 C.陇海线 D.京广线7.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其范围如图虚线所示),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环渤海地区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见表。
读图和表,完成下题。
关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二、填空题(题型注释)8.读图,回答问题。
(6分)(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逆)时针;中考期间,地球位于甲图所示公转轨道中的(序号)位置。
(2分)(2)乙图ABCD四点中,经纬度为(23.5°S, 60°W)的是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点,同时满足“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的是点。
2014年中考文综真题及答案-湖北襄阳文综【学科网】

2014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选择题(客观题)(25小题,共25分)—、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10题为思想品德部分,11-20題为历史部分,21—25 题为地理部分,每小題1分,共25分)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依法治国B.坚持创新C.坚持改革D.坚持发展2.下列属于2013年发生的国内重大时事有:①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②马航MH370客机失联③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④“嫦娥”“玉兔”奔月⑤云南昆明“3 *01” 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3.我们要把时间变成更加从容的微笑、更加踏实的脚步,就应A.孝敬父母,一切听从安排B.及时享受,追求快乐人生C.努力学习,珍惜青春时光D.辍学打工,尽早融入社会4.2014年春季开学以来,襄阳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了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这项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有利于保护中小学生的。
A.学校保护受教育权B.学校保护生命健康权C.社会保护人格尊严权D.社会保护人身自由权5.下列不能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是A.理解至上,善待他人B.换位思考,将心比心C.迁就他人,成人之美D.尊重他人,宽待他人6.作为学生,保障我们基本权利最重要的法律是A.未成年人保护法B.刑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宪法7.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下列属于表达“感谢”的常用语是A.“对不起” “请取谅” “请多包涵”B.“谢谢让您费心了”“多亏您的帮助”C.“您好” “请多指教” “欢迎光临”D.“再见” “祝您健康” “诮不要放在心上”8.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
这说明中华文化A.一脉相承、亘古不变B.—花独放、天下独尊C.源远流长、溥大梢深D.中西合璧、不分彼此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学校: 考生姓名: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共54分。
1-10小题为地理试题,每小题1分;11-22小题为历史试题,每小题2分;23-32小题为政治试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图P 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
①东半球 ②北半球 ③低纬度 ④在我国境内
A B
C D
2.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A .南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南极洲
读“某地等高线略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A .由东向西流动
B .由西向东流动
C .由东南向西北流动
D .由西南向东北流动
4.甲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A .平原
B .盆地
C .丘陵
D .山地 5.右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
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 .都位于湿润地区
B .都位于热带地区
C .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D .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第5题图
6.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省区濒临东海B.②省区北回归线穿过
C.③省区简称陕,省会太原D.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④省区
7.读“中国部分区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B、D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C区域中的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这里C.C区域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形态
D.热量充足,降水多,雨热同期,是D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8—9题:
材料一: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被称作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景观长廊呈带状分布,涉及范围广,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
材料二:“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示意图
8.“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大致分布在M纬线附近。
M纬线的纬度可能是
A.10°N B.20°N C.30°N D.40°N
9.“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涉及的区域范围较广,其沿线的自然地理现象差异较小的是A.海拔高低B.昼夜长短C.降水多少D.植被类型
10.鄂州市具有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共66分。
33-34小题为地理试题,共15分;35-37小题为历史试题,共26分;38-42小题为政治试题,共25分。
地理
33.(每空1分,共7分)读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A为岛屿,B为煤矿,C为油田,D为湾。
(2)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乳肉等都居世界前列。
但(任填一种)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3)俄罗斯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南部的流域。
(4)有关日、俄、美三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都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
B.三国首都既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又是该国最大的城市
C.俄美两国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三国都是世界工业大国
34.(每空1分,共8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
分界线线
(2)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3)区域②的小麦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
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4)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①地
区的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
(5)④地区的河流具有分布密集、多外流河的特点,①地区的河流具有
的特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区。
(6)下列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所示气候特点与③区域相符的是()
(7)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的地势剖面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鄂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答案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 2.B 3.C 4.A 5.D 6.D 7.D 8.C 9.B 10.B 33.(7分)
(1) A.本州岛(1分) B.库兹巴斯(1分) C.秋明(1分) D.墨西哥(1分)
(2)咖啡、可可、天然橡胶(任一种即可)。
(1分)
(3)伏尔加河与顿河(1分)
(4) B(1分)
34.( 8分)
(1)秦岭——淮河(1分)
(2)干旱(1分)
(3)太阳光照强(1分)
(4) D (1分)
(5)分布稀疏、多内流河(1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1分)(6) C (1分)
(7)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