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变化20年
香港回归心得体会

七、自我认知的提升
20年的回归历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有更加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需要更加积极地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同时,也要珍惜香港的独特性,保持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
四、民生改善
随着回归,香港的民生状况得到了改善。政府加大了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领域都得到了改善,人民的获得感大大提升。
五、文化交流
回归使得香港与内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两地的文化艺术交流更加频繁,香港人也更加了解内地的发展变化,这对于促进两地人民的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
六、对未来的期待
回归香港20年,是香港发展壮大的关键时刻,也是我成长的见证。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祖国的伟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的信念。希望香港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香港回归心得体会
回归香港已经20年了,这是一段深刻的历史时刻。在这20年的历史进程中,作为香港的一份子,我有很多心得体会。回顾这些年的变迁,我深切感受到了香港回归的意义和影响。
一、自信心的提升
回归之后,香港人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人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深的认同感,也更加自豪。无论是在国际舞台上还是在国内发展中,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感都得到了增强。
二、经济繁荣
20年来,香港的经济持续保持繁荣发展,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得益于回归,香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香港在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曲歌词内容

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曲歌词内容
《香港‧我家》歌词:
作词:向雪怀
作曲:马敬恒,冯允谦
演唱:李克勤、杨千嬅、周柏豪、陈柏宇、郑欣宜、江海迦、王灏儿、洪卓立、许廷铿、林欣彤
因此知道珍惜我的香港
因此懂去欣赏我的香港
你爱她
我爱她
燃亮着火花
随年月变化
更显出功架
让美丽香港
新添光辉年华
让美丽香港
拓阔世界空间
让我们继续脚踏每步
传承着过去叫世间惊讶
让我们继续脚踏每步
传承着过去叫世间惊讶
这是我家
看了“香港回归20周年主题曲歌词内容”的人还看了:。
香港回归20周年作文素材

香港回归20周年作文素材英文回答:As a Hong Kong citizen, I have witnessed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China. It is a significan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and has brought about many changes to our city. 。
One of the most noticeable changes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ince the handover in 1997, Hong Kong has maintained its status as a global financial center. Thecity's economy has continued to grow, and it has become a hub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This has brought about many opportunities for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and has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prosperity of Hong Kong.In addi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have been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as well.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rinciple has allowed Hong Kong to maintain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and has preserved the city's unique legal and political system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challenges in the form of political tensions and protests, as some citizens feel that their freedoms and rights are being eroded.Furthermore,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Hong Kong have also evolv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city has seen a rise i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llaborations with mainland China, which has enriched the local arts and cultural scene. Additionally,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sense of identity and pride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s they embrace their dual heritage of Chinese and Hong Kong culture.Overall, the past 20 years have been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for Hong Kong. While there have been challenges and tensions, the city has continued to thrive and maintain its unique character. As a Hong Kong citizen, I am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and believe that Hong Kong will continue to prosper and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community.中文回答:作为一名香港市民,我见证了香港回归20周年的重要时刻。
有关香港回归20年观后感5篇

有关香港回归20年观后感5篇有关香港回归20年观后感1香港离开中国的岁月是多么漫长啊,整整有一百五十年的时间。
它在1997年7月1日零点,在经历了百年沧桑与艰苦后,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而那之前的最后一分钟,是最令人激动的时候。
在那最后的一分钟里,香港回归了,游子归来了,中国富强了,沉睡了百年的东亚雄狮苏醒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努力,都会使每个中国人而心潮澎湃!一百年前,香港这块美丽的弹丸之地是帝国主义列强强行从母亲身上割去的,多少屈辱之泪,多少思乡之情,那具有中英特色的“中英街”成了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让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
香港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洗刷了百年的屈辱历史,炎黄子孙得以团聚,民族之魂得以振奋。
我们无法掂量彼时积贫积弱的晚清帝国对割让香港时会有多少痛感,但我们能看到,我们祖国母亲用最真的心,迎接迷失的孩子归来,为了香港回归,为了香港回归后的稳定繁荣,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为了让香港“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等。
人道是故园风雨。
历史如昨日风雨,九州为今日故园。
香港这块面积仅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历过狂风暴雨,而今沐浴着和风细雨;走过凋零颓败,而今是美丽繁荣。
香港的马路上24小时川流不息的汽车,白天将香港弄得热热闹闹,晚上为马路上增添了一条流动的光带;还有那高科技的竞技场、科学馆令人大开眼界;那充满童趣的迪斯尼乐园,是每个孩子向往的地方,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海滨、繁华的铜锣湾,是人们生活、旅游的天堂……二十年了,心头忽然回响起97年香港回归时的一首歌: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流过深圳,流进港九,流上深港楼外楼。
东江的水啊东江的水,你是祖国引出的泉,你是同胞酿成的美酒,一醉几千秋。
如今,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了,庆贺“香港回归二十周年”。
春华秋实,衷心希望香港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和谐!有关香港回归20年观后感2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国政府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一国两制”的理论和政策首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付诸具体实施.这一切均表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来到了我们面前.香港回归是今年我国的两件大事之一,但是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显然是超年度的,它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可以说是世纪末世界上的一件大事.正如外电评论所说的,今年6月30日午夜的钟声敲响以后,香港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英国殖民统治长达150多年的历史结束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和所有的炎黄子孙一样,对香港的回归怀有天然的欢欣之情;作为一名学者,笔者又不免对此产生了特殊的独立思考.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一个特殊的.敏感的时间刻度,它高度浓缩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多方面内容.笔者甚至对它抱持着一种十分微妙.细腻的情感和唯恐轻率地跨过这一“时间门槛”的潜意识.如同大多数周围的人一样,笔者从北京市中心中国历史博物馆正门前竖立起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之日始,便经常在心中暗暗地计算着它日益迫近的倒计天数.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所决定的.时间老人绝不会偏爱任何一方,也不会丧失自己的天职.香港回归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将是自然而然地让中华民族挺立在一座历史的高峰上,平心静气地回顾历史.成熟理智地总结经验的十分恰当的时间座标.人们将穿越时间的隧道,从150多年的民族坎坷和积极奋斗中,从每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关键的转折时刻中,去寻觅历史的足迹,把握历史发展的脉搏.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饱尝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记录.其中,英国殖民者通过炮舰政策.海盗行径和不平等条约割占了香港,使之成为西方世界问鼎中华和掳掠东方财富的桥头堡.因而香港的历史命运正是中华民族150多年特殊遭遇的一个生动写照.今天,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香港回归祖国,百年的民族耻辱被洗刷,民族的神圣感情再次升华.这是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最基本的方面.香港回归历史意义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它表现了中国人民长期反对强权政治的胆识和魄力.历史敎科书告诉人们: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分别割占《或强行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从而成为强权政治捆搏中国人民手脚的一条条枷锁.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近现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从不向外国列强低头让步的斗争历程.林则徐.关天培和三元里的民众,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他们不屈不挠战斗的业绩,早已成为象征中国人性格的自然符号.而从1840年起,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跟强权政治作抗争的行动;并且,这种抗争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和不容争辩的伟大成果.人们会想起:1982年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来北京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十分坦率的会谈.这一时期,正是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趋于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当邓小平提出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并用“一国两制”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时,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柴契尔闻听此言,心慌走神,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险些跌了一跤.挟马岛之战胜利余威来到北京的柴契尔夫人,在会谈开始时就抛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的论调,声言中国只能收回新界,而香港岛和九龙则按条约永属英国.未料,此说被中国方面当场回绝,邓小平以坚定的口吻回答:“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第二年,英国政府推出“以主权换治权”的方案,再次遭到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否定.毕竟,中国不是阿根廷,中国已是一个站起来的大国,以强权政治为内涵的“阿根廷情结”在北京这里一点不起作用.从1840年到1997年这样一个极大的历史跨度,包含了中国社会和历史的丰富内容,在世界历史发展中也占有极为特殊的重要地位.这150多年的时间,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逐步走向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现代化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说它——香港回归——确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还包含了又一个方面的应有之义.它为中国正在从事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着两个大的历史主题:一是要争取民族和国家的真正独立和自主的地位,二是要争取努力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使中国走出古老文明的困惑而跻身于世界强国的地位.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这两大主题不时地发生冲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民致力于解决第一个问题,即通过不懈的努力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出现于现代世界民族之林.而在距离我们较近的时候,中国人民才开始进入了现代化探索和建设的新时期.而恰在这样的阶段,对于中国来讲,机遇与挑战并存;探索中有挫折,建设中有进步.更加重要的是,一个辉煌的前景已经展现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当然,香港作为一颗“东方的明珠”,无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有重要的角色.当这颗“明珠”回到祖国母体怀抱之时,它也就有了更加光明的明天;它也就能够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国际接轨”的极有力的环节.有关香港回归20年观后感3永远不能忘怀那个激动人心,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
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征文

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征文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征文篇【一】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年级,从电视上看到香港回归的直播节目,那时候爸爸对我说,中国站起来了,把我们祖国的一部分,香港收回来了。
看到爸爸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领土完整对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
今年,香港回归16年了。
这20年来,祖国和香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百年前,香港这块美丽的弹丸之地是帝国主义列强强行从母亲身上割去的,多少屈辱之泪,多少思乡之情,那具有中英特色的“中英街”成了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让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
20前的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夙愿,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
20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香港同胞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
香港居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后,香港经济平稳发展,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一直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祖国的不断强大不仅给了香港发展广大的“福地”,而且每当香港遭遇危难,中央政府总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至今已出台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开放赴港个人游、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等数十项措施,在危难时刻给予香港最有力的支持、最温暖的拥抱,帮助香港转“危”为“机”。
今天的香港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保持稳定,民生不断改善,公众信心明显增强,两制’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它在近20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三赢局面——国家赢了,港人赢了,世界其他国家也赢了。
香港在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国策下正保持着快速而平稳的发展势头,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明天会更加美好。
2017香港回归20年大事件一览

2017香港回归20年大事件一览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后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呢,很多市民都不清楚。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香港回归20年大事件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2017香港回归20年大事件【1997】香港正式回归香港特区政府成立6月30日晚至7月1日凌晨,随着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成功举行,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港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随之宣告成立。
【1998】香港渡过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香港股市经历极大波动。
国际炒家全面狙击港元,香港恒生指数跌幅最高达60%。
8月下旬,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成功击退炒家,这次行动史无前例。
【2003】香港成功战胜“非典”疫情2003年初春,香港暴发“非典”疫情。
特区政府带领社会各界全力投入抗疫行动,凭借港人的团结和坚强以及内地的无私援助,这场持续数月的疫情终被控制。
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将香港从“非典”疫区中除名。
【2005】迪士尼乐园正式开放9月12日,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幕,这是全球第五座迪士尼乐园,于1999年达成协议,2003年动工建设。
【2007】皇后码头清拆风波4月,香港本土保育组织“本土行动”在皇后码头连续露宿3个多月,其中3个人到后期更采取了激烈的绝食行动,抗议政府清拆这个标志着香港沦受殖民统治历史的码头,影星周润发更是在4月28日清晨到达皇后码头签字支持,但皇后码头最后仍未逃脱拆卸厄运。
【2009】东亚运动会在港举行12月5日-13日第五届东亚运动会在香港举行。
这是香港首次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无论是竞赛项目,还是参赛人数,都是历届之冠。
【2010】香港游客在菲遭劫持8月23日,一辆装载22名香港游客的旅游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菲律宾前警察劫持。
香港回归20载作文

香港回归20载作文香港回归已二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香港回归20载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香港回归20载作文【一】今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二十年风雨不平常,香港回归二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
香港像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目前,香港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
香港民众富有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精神,这是香港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
香港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
香港不仅会从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富强中获得莫大利益,还会从国家生气勃勃的进取精神当中,获取自强不息的发奋思路。
香港回归已二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
我们正在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使她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我们深深地祝福:香港明天更美好!祖国明天更美好!香港回归20载作文【二】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香港的上空。
今天我们用凝重的目光注视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中国的国旗和香港行政区的区旗缓缓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又称“九七回归”。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
双方经过多次的会谈在1984年6月进入最后阶段。
7月份,英国外相再访北京。
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
再经过许多阻碍的情况下,我国终于在1982年9月26日与英国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在签署声明后,香港进入过渡期,城市方面、层英权计划、拆卸九龙寨城、香港机场核心计划等问题的推动下。
我们的领导人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的发展与和平统一的进程。
2024年香港回归20年贺词

2024年香港回归20年贺词亲爱的香港市民:2024年,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20周年。
在这20年中,香港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变化。
我们深知,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独特的地位和文化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宝贵财富。
回顾过去20年,我们香港人民一直在努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法治秩序。
我们面临了来自内外的各种挑战,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香港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城市,这里有着多元文化、包容心和创新精神。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香港的独特优势,拥抱变化、勇于创新,努力实现香港持续繁荣和发展。
我们也要珍惜香港的绿水青山,保护环境、关爱生命。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香港的守护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香港的美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回顾香港回归以来的20年,感悟香港的发展历程。
回归20年来,我们香港人民一直以勇敢、坚韧的精神,书写着香港的故事,创造着香港的奇迹。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谱写香港的未来。
让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弘扬爱国爱港精神,共同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香港回归20周年快乐!祝愿我们的家乡香港更加美好、繁荣昌盛!愿香港繁荣,愿香港人民幸福安康!谢谢大家!亲爱的香港市民:2024年,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20周年。
在这20年中,我们见证了香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进步。
回顾香港回归20年的历程,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也深刻体会到了香港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作为香港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在见证香港的变迁,参与着香港的发展。
我们也清楚,香港的未来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难关,开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未来。
20年来,香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香港经济持续稳健增长,金融、物流、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变化20年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这一天,香港重回祖国怀抱。
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基本法承诺香港回归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
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路走来,保持了繁荣稳定。
繁荣依旧“一国两制”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
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一路走来,保持了繁荣稳定。
更加繁荣――经济之变
GDP――2016年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较1997年累计名义增长81%;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33.9万元。
财政储备――财政储备在2017年3月31日预计近10000亿元,较1997年3月底的3707亿元增长超过一倍。
外汇储备――截至2017年2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管
理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由1997年12月底的928亿美元增至3905亿美元。
贸易――2016年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商品贸易经济体系。
同年,香港的货物贸易总额为75966亿元,进口为40084亿元,整体出口为35882亿元。
资本――香港有1900多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值总额约26万亿元,每日平均总成交金额达600多亿元。
就业――2016年总就业人数达380万人的纪录高位,较1997年增加约65万。
这是来自于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一组数据,从数字表面的变化来看,香港回归后,在祖国大陆的强势经济带动下,确实呈现出一片繁荣。
香港经济不俗的表现也得到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瑞士洛桑管理学院近日发布《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香港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此外,近20年来,香港在多种国际排名中都取得不错成绩,据统计,到2017年,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香港对本地企业实行税率低且操作简单的税制,对许多进口产品免税,成就了国际著名的自由港。
香港健康的财政状况、自由的贸易和金融、廉洁的政府、高效的监管等,都受到国际评比机构赞誉青睐。
作为香港回归20周年的亲历者,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用“不简单”三个字来评价回归20年来香港的经济
变化:“香港回归之后,遭遇了金融风暴、SARS,影响了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
后来经济慢慢恢复,又重新发展起来,这一段过程不简单。
”
超级联系人――关系之变
拥抱国家,面向世界,这是香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的原则。
香港经济的不俗表现,与享有的“一国”和“两制”双重优势分不开。
自1985年起,内地就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截至2016年底,内地已审批的外来投资项目中,44.7%与香港有关。
来自香港的实际使用金额累计达9137亿美元,占全国总额51.8%。
香港也是内地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地点:截至2015年,内地在港的直接投资累计达6569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9.8%。
香港回归20年以来,与内地的经济融合日趋紧密。
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促进两地的经贸合作和发展。
2015年,在CEPA 框架下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基本上实现两地服务贸易自由化。
香港�e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促进和保护投资协议及民航运输协议等,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外向型的国际城市之一的地位。
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是不少港商的投资内地的首
站。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恒,就是其中一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内地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而香港工业腾飞势头正猛,工人严重短缺,工业用地供不应求。
看到内地的土地资源和人力成本优势,李秀恒将几条劳动密集型生产线,逐渐从香港转移到深圳。
从1987年在深圳坪山投资建厂,如今,打工起家的李秀恒发展成为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生意横跨运输、金融、地产等多个产业。
维多利亚港潮起潮落,深圳河的另一边也时易世变。
30年间,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李秀恒看来,30年前,香港人投资内地还需教内地人如何做生意,帮内地引技术、做出口;回归之后,内地逐渐跟上香港的步伐,有竞争有合作;而近几年,香港更多时候要配合国家所需,内地市场需要什么,香港企业就提供什么。
“内地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两地经济关系变化是国家强大的必然结果。
”李秀恒说,虽然经济关系反转,但对香港而言,机遇不减反增。
一方面,香港继续作为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桥梁,引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香港在内地的快速发展中获取不竭动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对“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感触非常深。
梁振英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过
去由于有“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成为“超级联系人”,在贸易、资金等方面,香港可以联系好国内国外,实现经济更好发展。
如今,香港的经济发展再迎新机遇。
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都为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十三五”规划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加强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角色。
香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不但为香港开拓商机,也能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中西合璧――文化之变
“他们都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可他们对中国又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都觉得要爱国,却很难有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那样才是命运共同体。
”香港作家梁文道如是评论道。
确实,香港文化诞生于东西方文明的近代深度撞击中,她有着先天身份认同缺失;但是经历了西化的洗礼和中华文化突围的抗争,它的顽强生命力和叛逆性格并行锻造,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的实施是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首创,香港人有着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勇于牺牲的精神、富于社会正义感和同情心,这也是香港主流文化传统。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和香港本土流行文化的崛起,以粤语歌曲和粤语电影为主要代表的香港
产品散播到世界各地,在华人社会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引起了人们对香港文化的重新审视。
但是有了商业和大众化的娱乐仍然被视作“文化沙漠”,文化上的正统仍然与之隔离开来。
尽管没有北京的长城、罗马的废墟、巴黎的艺术,但香港有中西合璧的创新文化,它具有包容不同背景和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多元性,这对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年发展,香港走出地理意义上的岛,成为全球化文明的全息缩影,它包含了更多世界文化基因。
香港回归20年,香港在祖国的庇佑下,经济繁荣、社会安宁,但是要想维持住和祖国发展的同步速度,则要认清自己的根与魂,在祖国的带领下共同繁荣。
就像2009年,由陈德森指导、陈可辛监制的电影《十月围城》,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出于民族大义,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
在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香港文化的中西合璧与兼容并蓄,势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扮演重要的角色。
1997年,香港人目睹维多利亚湾上空日不落帝国的旗帜降下。
2017年,香港人庄严肃立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迎来中华文明崛起的曙光。
香港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航船,再次扬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