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江苏省高中化学第二十五讲高分子材料、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练习苏教版选修1
2018版江苏省高中化学 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三十二讲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知识扫描1. 碳的骨架官能团2. (1) 4 (2) ①分子式结构式同分异构体②碳链骨架官能团位置官能团3. (1) ①沸点②降低温度③溶解度④吸附作用(2) ②质谱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典例分析【例1】(1) b (2) c (3) b解析:(1)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基团或官能团:(2) 发生水解反应的基团或官能团:3【例2】(1) b (2) a (3) c解析:常用的试剂及某些可鉴别物质种类和实验现象归纳如下真题荟萃1. (1) b (2) a (3) c2. (1) b (2) a (3) c3. (1) c (2) c (3) b4. (1) 羟基(2) CH3CH(OH)COONa(3) CH2===CHCOOH5. (1) c (2) b (3) b仿真体验1. (1) b (2) b (3) a2. (1) a (2) c (3) c3. (1) b (2) a (3) b4. (1) a (2) c (3) b5. (1) b (2) c (3) c6. (1) a (2) b (3) c7. (1) a (2) b (3) c第三十三讲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知识扫描一、二、典例分析【例1】 (1) ① 4 ②取样,分别加入溴水,若溶液褪色,则该样品是苯乙烯;若溶液分层,上层溶液橙红色,下层溶液无色,则样品是苯(或取样,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该样品是苯乙烯;若溶液不褪色,则样品是苯)(2) ①氯原子 酚羟基 ②③取代反应 ④解析:(1) ①苯环消耗3 mol H 2,支链上的碳碳双键消耗1 mol H 2,共消耗4 mol H 2。
②苯乙烯的支链不饱和,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2) 由反应条件知,A ―→B 是取代反应;B ―→水杨醛,是—Cl 水解为—OH ,且2个—OH 间脱去1个H 2O 。
【例2】 (1) C 6H 10O 3 7 (2) 酸性高锰酸钾(或溴的四氯化碳)+NaOH ――→水△+NaCl(3)(4) OHCCHCHCHO解析:(1) 通过观察可知,化合物Ⅰ分子中含有6个碳、10个氢、3个氧,分子式为C 6H 10O 3,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耗氧量为=7 mol 。
2021化学苏教版选修1练习:第25讲 高分子材料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练习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十五讲高分子材料、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1. (2017届南通市学测第一次模拟)2021年 1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又有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被载入元素周期表。
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294118Uuo,“294”是指该原子的( )A. 原子序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质量数2. (2017届镇江市学测模拟)我国高速列车制造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高速列车制造要使用轻质金属材料。
下列可以作为轻质金属材料的是( )A. 铝合金B. 铁合金C. 碳纤维D. 硅纤维3. (2017届无锡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B. 淘汰落后产能,将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迁往农村C. 控制城市机动车持有量,实行机动车限号行驶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努力实现“原子经济”4. (2017届镇江市学测模拟)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电解熔融的MgCl2可制备MgD. 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5. (2017届连云港市学测模拟)氯碱工业制备的碱为( )A. NaOHB. Na2CO3C. Ca(OH)2D. NaHCO36. (2017届南京市学测模拟)纸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
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纤维素B. 蛋白质C. 塑料D. 淀粉7. (2017届扬州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干馏B. 石油分馏C. 煤的气化D. 煤的液化8. (2017届南通市学测第一次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B. 二氧化硫可用于熏蒸粉丝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镁铝合金可用于制金属门窗9. (2017届扬州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中均正确的是( )A. 石英能导电,所以用作光导纤维B. 明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 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耐高温材料D. 苏打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10. 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蔗糖B. 纤维素C. 光导纤维D. 油脂11. (2016届徐州一中模拟)下图表示了从海水中提取镁及综合开发镁资源的生产过程。
2018版江苏省高中化学 参考答案 苏教版选修5

第三十二讲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 (1) b (2) a (3) c2. (1) b (2) c (3) a3. (1) a (2) c (3) b4. (1) CH 4 (2) B(3) 65. (1) CH 3CH(OH)CH 3(2) CH 3CH 2CHO(3) CH 2===CHCH 2OH +Br 2―→CH 2BrCHBrCH 2OH6. (1) c (2) a (3) b (4) c (5) a7. (1) c (2) c (3) b (4) c (5) b第三十三讲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 (1) A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 取代反应 HCHO(3) 62. (1) (2) 否 乙醇易溶于水(3) C 2H 5Br +NaOH ――→水△C 2H 5OH +NaBr (4) 浓硫酸 170℃3. 4+NaOH ――→乙醇△CH 3CH===CHCH 3↑+NaBr +H 2O4. (1) 醛基 醚键 (2)(3)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5. (1) 取代 (2) Ⅰ、Ⅱ (3)(4) 取样,分别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的是化合物Ⅱ 6. (1) C 3H 6O 3 (2)(3) 加聚反应(4) HOCH 2CH 2COOCH 2CH 3――→浓硫酸△CH 2===CHCOOCH 2CH 3+H 2O (5)第三十四讲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1. C2. A3. D4. A5. C6. B7. (1) 新鲜猪肝中的过氧化氢酶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1.1×1021(2) 3 1 3 2第三十五讲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 (1) 酯基 (2)(3)2. (1) 羟基 (2) 3 (3)3. (1) 加成反应(2)或(3) 34. (1) 羟基、羧基(2) 加成反应(3) C2H5OH(4)5. (1)(2)。
高中化学 专题3 第3单元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

高中化学专题3 第3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11.下列属于聚四氟乙烯的性能的是( )A.化学性能稳定,能够耐强酸、强碱甚至“王水”的腐蚀B.耐高温但不耐低温,绝缘性好C.吸水性好D.作黏合剂,是非常好的建筑防水材料【解析】聚四氟乙烯称为“塑料王”,它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还有在水中也不会被浸湿或膨胀,摩擦系数小,极其光滑。
【答案】 A2.在相同条件下焚烧下列物质,污染大气最严重的是( )A.聚氯乙烯B.聚乙烯C.聚丙烯D.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解析】根据四个选项的物质,B、C、D三项都是由C、H或C、H、O组成,燃烧后都生成CO2和水,污染较小。
而A项中含有Cl,可产生含氯的物质,污染较重。
【答案】 A3.乙烯(CH2===CH2)和丙烯()按1∶1(物质的量)聚合时,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聚合脂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B.CH2—CH2—CH2—CH—CH3C.CH2—CH2—CH===CH—CH2D.CH2—CH2—CH2—CH2—CH2【解析】乙烯和丙烯形成的聚合物可以是:【答案】 A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蚕丝B.维纶C.氯纶D.锦纶【解析】蚕丝属于动物蛋白质纤维,是天然纤维,所以蚕丝不属于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主要包括六大纶——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和丙纶。
【答案】 A5.某质检员将甲、乙、丙三种衣料做纤维检验,所得结果如下表:甲乙丙靠近火焰稍为卷缩无变化尖端熔成小球燃烧的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无异味有味热塑性无无良好检验甲、乙、丙三种衣料纤维后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A.甲为棉,乙为丝,丙为涤纶B.甲为丝,乙为棉,丙为腈纶C.甲为腈纶,乙为丝,丙为棉D.甲为棉,乙为维尼纶,丙为丝【解析】甲具备蛋白质纤维的特点,乙具备棉纤维的特点,丙具备合成纤维的特点。
【答案】 B6.关于合成橡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塑性丁苯橡胶兼有橡胶和塑料的性能B.乙丙橡胶的单体是乙烯和丙烯C.天然橡胶的苯溶液可黏结橡胶制品D.顺丁橡胶是特种合成橡胶【解析】顺丁橡胶是通用橡胶,硅橡胶和氟橡胶属于特种合成橡胶,所以D项不正确。
2018年高中化学 专题3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三单元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课件2 苏教版选修1

5.塑料的制备
(1)加聚反应:由一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结合成高分子 化合物,同时无小分子生成的反应
a.均聚反应:同一种单体之间发生的加聚反应
b.共聚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之间发生的加聚反应
nCH2=CH—CN+
(2)缩聚反应:由一种或两种以上单体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同时有小分子生成的反应
OH
OH
【活动与探究1】
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聚乙烯塑料碎片约3g, 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塑料碎片软化和熔化 的情况。 2,另取一块酚醛树脂塑料,加热观察情况。
塑料按受热的情况可分为:
热塑性塑料(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等)
塑料
特性:受热时软化并可熔化成流动的液 体,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熔化, 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二、塑料
1.成分:塑料
合成树脂 添加剂:如增塑剂、防老剂等
2.生产塑料的合成树脂有哪些?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酚醛树脂等
3.塑料有什么优点? 密度小、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耐磨擦等
4.塑料的分类:
分类的 原则
类型
按应用 范
围及性 能
特点分
通用塑料 特种塑料 工程塑料
特征和举例
通用性强、用途广泛、产量大、价 格低。主要有聚乙烯、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聚丙烯等
氟塑料、聚乙烯醇、聚砜等
机械性能较好,高强度,可以代替 金属用作工程结构材料,如聚酰胺、 聚碳酸酯、ABS塑料等
4.塑料的分类:
分类的 原则 类 型
特征和举例
热塑性塑 受热软化,可以反复塑制,如聚 按树脂 料 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受热时 的特征 热固性塑 加工成型以后变为不溶、不熔状
料 态,如酚醛塑料等
2018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化学 2018 年高三试卷化学考试时间: ____分钟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 ____分,共 ____分。
)1. 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以下过程会惹起大气中CO2含量上涨的是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C.化石燃料的焚烧D.碳酸盐的堆积2.用化学用语表示NH3+ HCl NH4Cl 中的有关微粒,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B. HCl的电子式:C. NH3 的构造式:D. Cl - 的构造表示图:3.以下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拥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 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资料D.CaO 能与水反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4.室温下,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批共存的是A. 0. 1 mol· L- 1KI溶液:Na+、K+、ClO-、OH-B. 0. 1 mol· L- 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C. 0. 1 mol· L- 1HCl溶液:Ba2+、K+、CH3COO-、NO3-D. 0. 1 mol· L- 1NaOH溶液:Mg2+、Na+、SO42-、HCO3-5.以下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 - 的 Cl2D. 用装置丁汲取氧化浸泡液中I - 后的 Cl2 尾气6.以下有关物质性质的表达必定不正确的选项是A. 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B. KAl(SO4) 2· 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C. NH4Cl 与 Ca(OH)2 混淆加热可生成NH3D. Cu 与 FeCl3 溶液反响可生成CuCl27.以下指定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 饱和 Na2CO3溶液与 CaSO4固体反响: CO32- +CaSO4CaCO3+SO42-B. 酸化 NaIO3 和 NaI 的混淆溶液:I - +IO3 - +6H+I2+3H2OC. KClO 碱性溶液与Fe(OH)3 反响: 3ClO- +2Fe(OH)32FeO42- +3Cl - +4H++H2O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 +2H+Cl2 ↑ + H2↑8.短周期主族元素 X 、 Y、 Z、 W 原子序数挨次增大, 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 A 族, 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
2018版江苏省高中化学参考答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二十六讲 基本营养物质知识扫描一、 1. 光合作用 C H O 碳水化合物 C n (H 2O)m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2. (1) C 6H 12O 6(2) CH 2OH(CHOH)4CHO (3) 葡萄糖 ①C 6H 12O 6(s)+6O 2 (g)―→6CO 2(g)+6H 2O(l) ②糖原 0.1% ③脂肪3. 多 (C 6H 10O 5)n 天然高分子 (C 6H 10O 5)n +nH 2O ――→催化剂n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单质碘 蓝 4. 植物细胞壁(C 6H 10O 5)n +nH 2O ――→催化剂n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二、 1. 高级脂肪酸 甘油 酯 混甘油酯2. 油 脂肪 小 不3. 酶 脂肪酸 甘油 能源三、 1. C H O N S P 酶 氨基酸 2. 氨基 羧基 酸 碱3. 氨基 羧基 肽 肽键 二肽4. 盐析 变性 颜色反应 典例分析【例1】 A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 (C 6H 10O 5)n 表示,但其中的n 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确定值,故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例2】 B 解析:面粉中富含淀粉,白砂糖中富含蔗糖。
真题荟萃1. 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2. (1) 铁、锌(2) 维生素C 纤维素 (3) 氨基酸(α-氨基酸)3. (1) 蛋白质 (2) 苯甲酸钠(或“苯甲酸钠和食盐”,只回答“食盐”不对) (3) 淀粉 (C 6H 10O 5)n 淀粉+nH 2O ――→催化剂nC 6H 12O 6葡萄糖4. 油脂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5. (1) 鸡蛋 棕榈油 (2) 苯甲酸钠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3)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至弱碱性,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说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至弱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观察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仿真体验1. (1) a (2) c (3) b2. (1) 抗坏血酸 蓝色褪去 还原 (2) 高级脂肪酸 (3) 叶绿素 淀粉3. (1) a (2) c (3) c4. (1) 维生素 羧基 (2) 苯甲酸钠2NaHCO 3=====△Na 2CO 3+CO 2↑+H 2O第二十七讲 微量元素、维生素知识扫描一、 1. 生长发育 新陈代谢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脂溶性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水溶性 维生素C B 族维生素2. 酸 新鲜水果 绿色蔬菜 抗坏血酸 还原剂 水溶液 受热 碱性溶液 二、 1. 智力元素 甲状腺 海带 海鱼 2. 功能性 储存性 氧 膳食三、 1. 23作溶剂 作反应介质 作反应物 调节体温2. 呈酸性 呈碱性 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酸 碳酸 尿酸 硫酸 磷酸 酸性 弱酸 碱性 弱碱 7.35~7.45 典例分析【例1】 (1) b (2) a解析:(1) 果蔬富含维生素C ;肉蛋富含蛋白质。
2018版江苏省高中化学参考答案苏教版必修1

参考答案参 考 答 案第一讲 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 B2. B3. B4. D5. D6. A7. D8. B9. A 10. A 11. A 12. A 13. D 14. B 15. D16. A 17. B 18. C 19. A 20. C第二讲 物质的量1. A2. C3. A4. D5. B6. C7. C8. A9. C 10. D 11. C 12. A 13. B第三讲 离子反应1. C2. B3. B4. A5. A6. D7. D8. D9. C 10. C 11. D 12. D 13. D 14. C 15. B16. B 17. A 18. B19. (1) 不一定,因为碳酸银、硫酸银都是沉淀(2) NH +4 0.8mol ·L -1(3) BaCO 3、BaSO 4 BaSO 4的物质的量为4.66 g233 g·mol-1=0.02 mol BaCO 3的物质的量为12.54 g -4.66 g 197 g·mol-1=0.04 mol , 则CO 2-3:0.04 mol SO 2-4:0.02 mol(4) A第四讲 氧化还原反应1. B2. C3. D4. A5. C6. A7. C8. D9. D 10. B 11. D第五讲 钠及其化合物1. B2. D3. C4. C5. D6. D7. D8. (1) ①过滤 ②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该晶体中含有氯离子③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2) ①不能 ②HCO -3、H 2CO 3(3) n(NaHCO 3)=10.5 g 84 g·mol-1=0.125 mol NaHCO 3最终完全转变成NaCl ,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aHCO 3的物质的量n(HCl)剩余=n(HCl)总-n(NaHCO 3)=0.1 L×2 mol·L -1-0.125 mol =0.075 molc(HCl)剩余=0.075 mol 0.1 L=0.75 mol·L -1 第六讲 铝及其化合物1. A2. A3. B4. C5. A6. D7. (1) Na Cl 2 (2)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2FeCl 2+Cl 2===2FeCl 3 FeCl 3+3NaOH===Fe(OH)3↓+3NaCl8. (1) NaOH NH 3 NaCl(2) 2Al +2H 2O +2OH -===2AlO -2+3H 2↑(3) H 2+Cl 2=====点燃2HCl(4) 取样,加入碱,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蓝色,说明存在NH +49. (1) Al Al 2O 3 Fe(OH)3(2) Al 2O 3+2OH -===2AlO -2+H 2O4Fe(OH)2+O 2+2H 2O===4Fe(OH)3第七讲 铁及其化合物1. D2. B3. B4. A5. C6. A7. D8. 【实验探究】 0.4 1.6 0.8【交流讨论】 ①加入的铁粉不足,Cu 2+有剩余②用HNO 3作氧化剂,带入了新的杂质NO -3【拓展延伸】 33.6第八讲 硅及其化合物1. B2. C3. C4. D5. B6. D7. C8. B9. D 10. D11. (1) 盐酸(2) 饱和NaHCO 3溶液 除去盐酸中挥发出的HCl 气体(3) Na 2SiO 3溶液SiO 2-3+CO 2+H 2O===H 2SiO 3↓+CO 2-312. (1)(2) H 2O(3) SiO 2+2C=====高温Si +2CO↑(4) Cl 2+2OH -===Cl -+ClO -+H 2O第九讲 氯及其化合物1. B2. A3. B4. A5. D6. D7. C8. D9. (1) 除去Ca 2+和过量的Ba 2+(3) 2NaClO 3+SO 2===2ClO 2+Na 2SO 4(4) 趁热过滤(5) ClO -4+NH +4===NH 4ClO 4(6) 25 mL 溶液中NaClO 4·H 2O ~4I 2~8Na 2S 2O 31 8n(NaClO 4)=0.005 mol 0.04 mol3.0 g 样品中含n(NaClO 4·H 2O)=0.005 mol×100 mL 25 mL =0.02 mol3.0 g 样品中m(NaClO 4·H 2O)=0.02 mol×140.5 g ·mol -1=2.81 g3.0 g 样品中w(NaClO 4·H 2O)=2.81 g 3.00 g ×100%=93.67%第十讲 硫及其化合物1. D2. A3. D4. C5. A6. A7. D8. B9. D 10. B 11. D 12. C 13. A 14. C 15. C16. C 17. C第十一讲 氮及其化合物1. D2. C3. C4. C5. A6. C7. A8. C9. C 10. D 11. D 12. A第十二讲 常见无机物的相互转化1. (1) HNO 3 (2)(3) 2N 2H 4+2NO 2===3N 2+4H 2O(4) Cl 2+2OH -=== Cl -+ ClO -+H 2O2. (1)(2) Fe(OH)3(3) 2Al +2H 2O +2OH -===2AlO -2+3H 2↑(4) NaClO +2HCl===NaCl +H 2O +Cl 2↑3. (1) Al 2O 3 (2)(3) C +2H 2SO 4(浓)=====△2SO 2↑+CO 2↑+2H 2O(4) AlO -2+CO 2+2H 2O===Al(OH)3↓+HCO -34. (1) MgO (2)(3) H 2O +3NO 2===2H ++2NO -3+NO (4)5. (1) HNO 3 (2)(3) 4Fe(NO 3)3=====△2Fe 2O 3+12NO 2↑+3O 2↑(4) Fe 3++3OH -===Fe(OH)3↓ 6. (1) SO 2 (2)(3) FeS +2H +===Fe 2++H 2S ↑(4) Fe 2(SO 4)3+SO 2+2H 2O===2FeSO 4+2H 2SO 47. (1) O 2 (2)(3) 2NaN 3+CuO=====撞击Na 2O +3N 2↑+Cu (4) 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8. (1) AlCl 3 (2)(3)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4) 2Cl -+2H 2O=====通电2OH -+Cl 2↑+H 2↑ 9. (1) Fe 2O 3 (2)(3) 2Fe 2++Cl 2===2Fe 3++2Cl -(4) 2NaOH +2Al +2H 2O===2NaAlO 2+3H 2↑10. (1) (2) 氯碱(3) Al 2O 3+2OH -===2AlO -2+H 2O(4) 4Fe(OH)2+O 2+2H 2O===4Fe(OH)3第十三讲 常见仪器与操作1. B2. D3. D4. D5. C6. A7. D8. B9. C 10. B 11. A 12. A第十四讲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1. D2. C3. B4. D5. A6. A7. C8. A9. C 10. A 11. A 12. B第十五讲 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1. D2. C3. D4. C5. D6. C7. C8. D9. D 10. D 11. C 12. B第十六讲 实验设计和评价1. (1) 温度低溶解速率慢,温度过高铵盐分解(2) 2Cu 2++SO 2-3+2Cl -+H 2O===2CuCl ↓+SO 2-4+2H + 生成的CuCl 又溶解于氯化铵溶液中(3) 加速样品的溶解n(Cr 2O 2-7)=0.05 mol·L -1×1.6×10-2 L=8×10-4 mol6CuCl ~ Cr 2O 2-76 1n(CuCl) 8×10-4moln(CuCl)=4.8×10-3molω(CuCl)=4.8×10-3 mol ×99.5 g ·mol -10.5 g×100%=95.52% 2. (1) SO 2(2) 2Fe 2++MnO 2+4H +===2Fe 3++Mn 2++2H 2O(3) 4.7~8.3(4) 过滤 冷却结晶(5) 解:设MnSO 4·H 2O 的纯度为x ,则:Fe 2+ ~ MnSO 4·H 2O0.0195 L ×0.05 mol ·L -1 1.720x g 169 g ·mol -1×20 mL 200 mL1 mol 1 molx =95.8%答:MnSO 4·H 2O 的纯度为9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五讲高分子材料、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1. (2017届南通市学测第一次模拟)2016年1月《中国科学报》报道,又有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四种元素被载入元素周期表。
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294118Uuo,“294”是指该原子的( )
A. 原子序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质量数
2. (2017届镇江市学测模拟)我国高速列车制造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高速列车制造要使用轻质金属材料。
下列可以作为轻质金属材料的是( )
A. 铝合金
B. 铁合金
C. 碳纤维
D. 硅纤维
3. (2017届无锡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 淘汰落后产能,将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迁往农村
C. 控制城市机动车持有量,实行机动车限号行驶
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努力实现“原子经济”
4. (2017届镇江市学测模拟)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MgCl2,电解熔融的MgCl2可制备Mg
D. 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
5. (2017届连云港市学测模拟)氯碱工业制备的碱为( )
A. NaOH
B. Na2CO3
C. Ca(OH)2
D. NaHCO3
6. (2017届南京市学测模拟)纸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
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塑料
D. 淀粉
7. (2017届扬州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的干馏
B. 石油分馏
C. 煤的气化
D. 煤的液化
8. (2017届南通市学测第一次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 二氧化硫可用于熏蒸粉丝
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镁铝合金可用于制金属门窗
9. (2017届扬州市学测第二次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中均正确的是( )
A. 石英能导电,所以用作光导纤维
B. 明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 氧化铝熔点高,常用于耐高温材料
D. 苏打溶液呈弱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10. 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蔗糖
B. 纤维素
C. 光导纤维
D. 油脂
11. (2016届徐州一中模拟)下图表示了从海水中提取镁及综合开发镁资源的生产过程。
请写出上述生产过程中(1)~(4)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