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及徐水历史文化介绍与汇总汇编
徐水旅游景点大全

徐水旅游景点大全
徐水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是一处旅游胜地。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徐水县的主要旅游景点,希望能为您的旅行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徐水县有着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徐水古城。
徐水古城建于明代,历经沧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古城墙高大厚实,城门巍峨壮观,古街巷纵横交错,古建筑古韵犹存,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其次,徐水县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天河景区、龙潭景区等。
天河景区位于县城西南,是一处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区。
景区内山峦叠嶂,碧水潺潺,林木葱茏,洞壑幽深,是一处天然的风景画卷。
龙潭景区则是以龙潭瀑布为中心,周围有着茂密的森林和奇特的岩石地貌,给人以神秘而壮丽的感觉。
除此之外,徐水县还有一些特色小镇和村落,如下花园镇、徐家庄村等。
下花园镇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镇,古街古巷、古井古树、古庙古祠,处处都透露着古朴的韵味。
而徐家庄村则是一处典型的北方农村景观,村落宁静安逸,民风淳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总的来说,徐水县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无论您是喜欢历史文化的探寻,还是喜欢大自然的感受,这里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希望您在徐水的旅行中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保定及徐水历史文化介绍与汇总

目录1. 保定简介: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
作为近临北京、天津的主要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
保定市文物荟萃,名胜众多。
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腰山王氏庄园、白洋淀、满城陵山汉墓、易县清西陵、涞水野三坡、涞源凉城白石山、涿州影视城等观光景点独特、景色怡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1)1.1地理位置 (1)1.2历史发展进程 (1)1.3土特名产 (4)1.4保定旅游资源系列分类 (5)1.4.1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系列 (5)1.4.2水体形胜、自然风光系列 (5)1.4.3专业购物市场系列 (6)1.4.4民风民俗、社会风情系列 (6)1.4.5人文景观、休闲度假系列 (7)1.4.6“上谷八景” (7)1.4.6.1“上谷八景”保存现状 (7)1.4.6.2市阁凌霄 (8)1.4.6.3奎楼应宿 (8)1.4.6.4横翠朝晖 (9)1.4.6.5涟漪夏艳 (9)1.4.6.6东皋春雨 (9)1.4.6.7西刹秋涛 (9)1.4.6.8鸡水环清 (10)1.4.6.9狼峰竞秀 (10)1.5保定历史名人及典故 (10)2. 徐水简介 (11)2.1历史发展进程 (11)2.2土特名产 (12)2.2.1驴肉火烧 (12)2.2.2刘伶醉酒 (12)2.2.3红星二锅头白酒 (13)2.2.4草编工艺 (13)2.2.5漕河驴肉 (13)2.3徐水古迹 (13)2.3.1尚存: (13)2.3.2圮: (15)2.3.3无可考: (15)2.3.4废: (15)2.3.5传: (15)2.3.6遗址 (16)2.3.7徐水八景 (16)2.3.7.1旧八景 (16)2.3.7.2新八景 (16)2.4文艺介绍(详见徐水文艺) (16)2.5徐水故事传 (17)2.5.1釜山文化(县西二十里,即遂城镇): (17)2.5.2田光与荆轲(赤鲁村名的由来)城北二十里田村铺: (17)2.5.3刘伶醉的传说(武遂:县西二十里,即遂城镇) (18)2.5.4杨家将抗辽之冰城退敌(遂城) (19)2.5.5杨家将抗辽之羊山伏击战 (19)2.5.6醉斩蛇妖(徐水县一大集镇西樊) (20)2.5.7郑洛的传说(县西二十里) (21)2.5.8韩家营名字由来 (21)2.6徐水名人 (23)2.7徐水非物资文化遗产 (23)1.保定简介: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
漫谈徐水

• 3.真儿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哪天( ) A昨天 B今天 C明天 D后天 4你真个奏儿,这句话是( ) A批评 B表扬 C中性 D骂人 5.你说点儿别蒂行百,意思是 A换个话题 B你说的太假了 C你说的话太夸 张了 D你太夸奖我了
历史渊源
• 徐水历史悠久,春秋属古燕地,战国时期, 是燕赵会战前沿。西汉初期,始置北新城 县,处所在今县城西南10公里,即漕河附 近。 ;北齐废置;隋重置遂城县;唐属易 州;宋时,为边陲城镇。 ;明改安肃县。 1914年因与甘肃省安肃道重名,改为徐水 县,盖因境内有徐水流经而得名。
• 1937年,徐水县城沦陷为日军占领区, 1948年7月20日,县城解放。同年8月,徐 水县人民民主政府从西黑山村迁至县城。 • 1958年9月21日,容城、安新两县及定兴县 南部29个村并入徐水县。 • 1960年12月9日和1962年3月27日,安新县、 容城县分别从徐水分出,徐水县恢复原建 制。 • 1994年起,属保定市至今未变。
中国圣山—釜山
•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 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 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 -----«史记»
复壮寒风 还士 萧 一 萧 去 兮 兮 易 不 水
六 郎 抗 辽
大跃进中的徐水
全国徐水话四级考试
• 一 、单选. • 1.-你什么时候来的? -列各 列各是什么时间?( ) A.今天B上午C下午D昨天
• 5 下面人名(名人)中,哪个人的户口在徐 水 (注:此题由于难度太高设为选答题, 答对加100分,不答或答错不扣分 ) • A 潘基文 B 奥巴马 C 成龙 D 二黑 E 科比 F 李 嘉诚 G 本拉登 H 过我多年研究我发现列各真理,奏是假 如你站蒂老爷儿里头,你会较周囊或,站 蒂老凉儿里头,你就觉周凉不拉叽地。好 些个人猜虎这是不是真地尼,你要是不信 闹,明儿早清儿就广州个膀子在东市场里 头溜达起,人街肯定说你有病,为什么尼, 肯定是你感冒列百,因为你在老凉儿尼要。 要是还不信闹,你就晌火穿着大脑去大礼 堂孩儿街,费得晒死你不行,为什么尼, 因为肯据我第假说,你站蒂老爷儿尼列, 皱肯定得较周发烧似地热。
关于徐水博物馆的讲解稿

关于徐水博物馆的讲解稿
摘要:
一、徐水博物馆简介
二、博物馆特色藏品
三、博物馆参观指南
四、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
正文:
徐水博物馆位于我国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是一所集历史、文化、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以下是关于徐水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一、徐水博物馆简介
徐水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展览面积宽敞。
馆内设有历史陈列馆、民俗文化馆、科普馆等展区,展示了徐水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博物馆特色藏品
1.历史陈列馆:馆内珍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战国时期的铜器、玉器等,反映了徐水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2.民俗文化馆:展示了徐水地区传统的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乡土工艺、风俗习惯等,让观众领略到浓厚的地方风情。
3.科普馆:以科学普及为主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项目,适合各年龄段观众参观学习。
三、博物馆参观指南
1.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日,上午9:00至下午5:00(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2.参观门票:免费不免票,请携带有效身份证件领取门票。
3.参观路线:建议从历史陈列馆开始,依次参观民俗文化馆、科普馆。
4.注意事项:请文明参观,勿触摸展品,遵守博物馆相关规定。
四、博物馆的价值与意义
徐水博物馆作为一所综合性博物馆,不仅展现了徐水地区的历史文化,还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感受民俗文化的平台。
通过对各类藏品的展示,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热爱,对科学的探索,对于提升全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徐水博物馆是一处集历史、文化、科普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于徐水博物馆的讲解稿

关于徐水博物馆的讲解稿摘要:一、引言二、徐水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三、徐水博物馆的馆舍及展览内容介绍四、徐水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及亮点五、参观徐水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六、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徐水博物馆是我国一座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向人们展示了徐水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本文将对徐水博物馆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馆舍及展览内容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座博物馆。
【徐水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徐水博物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地处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徐水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徐水博物馆的建立旨在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一个了解徐水历史文化的平台。
【徐水博物馆的馆舍及展览内容介绍】徐水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0000 平方米,馆舍面积8000 平方米。
馆内设有多个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包括徐水历史陈列、徐水民俗陈列、徐水自然资源陈列等。
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充分展示了徐水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徐水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及亮点】徐水博物馆的特色展览有“徐水古代文明陈列”和“徐水红色文化陈列”。
其中,“徐水古代文明陈列”通过出土文物展示了徐水地区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徐水红色文化陈列”则展示了徐水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这两个展览充分展示了徐水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传统。
【参观徐水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参观徐水博物馆,不仅可以了解徐水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自然资源,还能感受到徐水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此外,徐水博物馆作为一座红色文化博物馆,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与展望】总之,徐水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具有较高的参观价值。
保定历史简介

保定历史简介保定历史简介概述保定是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是河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保定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保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1.古代历史1.1 夏朝至西周保定地区在夏、商时期已有人类居住,是当时的首要政治中心之一。
此后,周朝建立,保定成为北方的重要都城之一。
1.2 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保定地区是军事要地,为中央政权的重要边防。
保定的军事重要性为历代朝代所重视。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保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城市规模扩大,建筑风格多样化,创造了许多具有独特特色的文化遗产。
2.唐宋元明清时期2.1 唐宋时期保定在唐宋时期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
城市规模扩大,商业繁荣,成为文化名城。
2.2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保定成为中国重要的行政、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
建筑风格以古典汉风为主,保留了许多明清古建筑,如汉中故城、清东陵等。
3.近代历史3.1 清朝末年保定在清朝末年经历了许多战争与政治变革,成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节点。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以及1912年的辛亥革命对保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3.2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保定成为中华民国北方政治、文化和经济的重要中心之一。
保定曾经是北洋的临时政治中心,许多重要的决策和活动在此进行。
4.现代保定4.1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保定继续保持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
在建设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格局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
4.2 当代保定现代保定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逐渐现代化,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附件: 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保定地区: 指中国河北省的保定市及其周边地区。
2.唐宋时期: 指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时期,公元618年至1279年。
河北徐水

河北徐水河北徐水,位于中国北方的河北省,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县城。
自古以来,徐水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
今天,我将为您介绍河北徐水的发展历程、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河北徐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商代,当时这里是燕国的所在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水逐渐成为一个繁荣的商贸中心,吸引着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
在唐代,徐水被列为一个县城,而且是燕京的重要驿站之一。
徐水县的最著名景点之一是淝水湖,它位于县城的西北部。
淝水湖是一个湖泊群,由小淝河和大淝河流经而成。
湖泊水域辽阔,四周被山脉环抱,景色优美宜人。
这里的水域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繁衍,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鸟类保护区。
每年秋季,成千上万只候鸟从北方飞来,在淝水湖边停歇,给这里增添了一抹浓郁的自然色彩。
除了淝水湖,徐水县还有许多其他自然景观,如石狮岭风景区、燕山湖风景名胜区等。
这些景点都有各自独特的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徐水县也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不断提升景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向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徐水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其独特之处。
徐水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
这里曾是燕京的辖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徐水县还有许多古迹和古建筑,如红螺寺、六角亭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徐水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徐水县还以农业资源丰富而闻名。
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近年来,徐水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引进了一系列农业科技成果。
通过科技的帮助,徐水的农业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徐水县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护好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让后代子孙能够继承和传承这份宝贵的财富。
同时,需要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资,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徐水县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化宜居县的转变。
徐水区历史沿革1

徐水区历史沿革1西汉置北新城县。
北魏改称新城县。
隋始名遂城县,金改遂城州。
明改安肃县。
1914年因与甘肃省安肃县重名,改为徐水县,以境内有徐水流经而得名。
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国函[2015]73号)批复同意撤销徐水县,设立保定市徐水区,以原徐水县的行政区域为徐水区的行政区域,徐水区人民政府驻安肃镇永兴中路11号。
1952年8月1日,华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将徐水县所辖的宁庄、南于庄、詹庄、千枝柳4个村划归清苑县。
1958年8月6日,保定专员公署批准将徐水县所辖的徐河桥乡划归保定市郊区。
1958年,撤销容城县、安新县,将原2县的行政区域全部以及原定兴县固城公社划归徐水县。
1960年恢复安新县,1961年将固城等29个村重新划归恢复设立的定兴县。
1961年12月23日,容城县与徐水县分设,恢复容城县建制。
1996年,徐水县面积748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辖7个镇、7个乡:安肃镇、崔庄镇、大因镇、高林村镇、漕河镇、大王店镇、遂城镇、正村乡、釜山乡、留村乡、瀑河乡、义联庄乡、史端乡、户木乡。
县政府驻安肃镇。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政府批准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县区的行政区划。
其中:徐水县划出5个村,0.9万人,12平方千米。
即将漕河镇所辖的杨指挥营、路家寺、杨村3个村和留村乡所辖的太保营南常保2个村划归北市区百楼乡。
漕河镇继续管辖剩余的17个村;留村乡继续管辖剩余的18个村。
至此,徐水县辖7镇7乡,共304个村,54.8万人,730平方千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徐水县常住总人口553557人,其中:安肃镇117158人,崔庄镇66214人,大因镇53432人,遂城镇49281人,高林村镇43427人,大王店镇42898人,漕河镇34193人,东史端乡33733人,留村乡28436人,正村乡25185人,户木乡23025人,瀑河乡14910人,东釜山乡13006人,义联庄乡8659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徐水县常住总人口563030人,其中:安肃镇141211人,崔庄镇66747人,大因镇53868人,遂城镇45637人,高林村镇40729人,大王店镇39184人,漕河镇33958人,东史端乡32808人,留村乡28052人,正村乡23750人,户木乡22694人,瀑河乡13831人,东釜山乡12820人,义联庄乡7741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保定简介: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
作为近临北京、天津的主要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
保定市文物荟萃,名胜众多。
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腰山王氏庄园、白洋淀、满城陵山汉墓、易县清西陵、涞水野三坡、涞源凉城白石山、涿州影视城等观光景点独特、景色怡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1)1.1地理位置 (1)1.2历史发展进程 (1)1.3土特名产 (4)1.4保定旅游资源系列分类 (5)1.4.1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系列 (5)1.4.2水体形胜、自然风光系列 (5)1.4.3专业购物市场系列 (6)1.4.4民风民俗、社会风情系列 (6)1.4.5人文景观、休闲度假系列 (7)1.4.6“上谷八景” (7)1.4.6.1“上谷八景”保存现状 (7)1.4.6.2市阁凌霄 (8)1.4.6.3奎楼应宿 (8)1.4.6.4横翠朝晖 (9)1.4.6.5涟漪夏艳 (9)1.4.6.6东皋春雨 (9)1.4.6.7西刹秋涛 (9)1.4.6.8鸡水环清 (10)1.4.6.9狼峰竞秀 (10)1.5保定历史名人及典故 (10)2. 徐水简介 (11)2.1历史发展进程 (11)2.2土特名产 (12)2.2.1驴肉火烧 (12)2.2.2刘伶醉酒 (12)2.2.3红星二锅头白酒 (13)2.2.4草编工艺 (13)2.2.5漕河驴肉 (13)2.3徐水古迹 (13)2.3.1尚存: (13)2.3.2圮: (15)2.3.3无可考: (15)2.3.4废: (15)2.3.5传: (15)2.3.6遗址 (16)2.3.7徐水八景 (16)2.3.7.1旧八景 (16)2.3.7.2新八景 (16)2.4文艺介绍(详见徐水文艺) (16)2.5徐水故事传 (17)2.5.1釜山文化(县西二十里,即遂城镇): (17)2.5.2田光与荆轲(赤鲁村名的由来)城北二十里田村铺: (17)2.5.3刘伶醉的传说(武遂:县西二十里,即遂城镇) (18)2.5.4杨家将抗辽之冰城退敌(遂城) (19)2.5.5杨家将抗辽之羊山伏击战 (19)2.5.6醉斩蛇妖(徐水县一大集镇西樊) (20)2.5.7郑洛的传说(县西二十里) (21)2.5.8韩家营名字由来 (21)2.6徐水名人 (23)2.7徐水非物资文化遗产 (23)1.保定简介: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辖3区、4市、18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
作为近临北京、天津的主要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
保定市文物荟萃,名胜众多。
大慈阁、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腰山王氏庄园、白洋淀、满城陵山汉墓、易县清西陵、涞水野三坡、涞源凉城白石山、涿州影视城等观光景点独特、景色怡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1.1地理位置保定市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
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
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
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25公里,直接可达首都机场、正定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
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使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保定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
1.2历史发展进程今保定市区在战国时期始建城池。
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
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
后来保定成为河北都会,则称保定为上谷。
北宋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置保塞军。
太平兴国六年(981)保塞军升为保州,清苑县更名保塞县。
金保塞县复名清苑县,并复置满城县。
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
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此地战争。
金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
金天会七年(1129)于保州设顺天军,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御作用又改善城中水质,并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
新建的保州城为京师门户,为燕南一大都会。
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为顺天路治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1录事司、7州、8县,州领11县,“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宋熙宁四年(1071)保州建州学。
明代改为保定府后,又始建府学,并建有二程书院、金台书院、上谷书院。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
隆庆年间(1567~1572),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
清沿旧制,仍设保定府。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
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
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
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唐执玉移直隶总督署至明朝大宁都司故址。
十二年(1734)在莲池边设莲池书院,为直隶最高学府,院长有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后期并开设英、日文专科班,有日本人来此留学。
书院造就了一大批文人学士。
乾隆十七年(1752)大规模修浚府河,直隶总督方观承亲赴上游察看水源,深挖和开凿一亩、鸡距、申泉、五花诸泉,疏浚候河、白草沟河及下游数十里河道,使天津、南北运河的船只接踵而来,府河码头呈现"舳舻相接,樯帆如林"的景象。
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以乾隆皇帝观视保定腰山王氏庄园的棉行为背景,组创刻制棉花图,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并将其献与乾隆皇帝,对植棉和纺织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城内建官刻印书局,约有200多名员工,为直隶较大的印书局,曾印《畿辅通志》、《保定府志》、《清苑县志》和《四库全书》的一部分,八国联军侵保时废。
光绪二十四年(1898),直隶总督在城西南灵雨寺创办畿辅大学堂(直隶高等学堂),为保定第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闰八月,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占保定,大肆烧杀抢掠,对文物古迹肆意破坏,并将布政使廷雍、城守尉奎恒、淮军统领王占奎等以“纵拳杀西人、烧洋房”的罪名,枭首示众。
《辛丑条约》签订后,侵略军始撤离保定。
光绪二十八年五月(1902),袁世凯在保定练新军,设陆军速成学堂和将弁学堂(后改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师范学堂、巡警学堂等。
三十年设立农务学堂,三十一年设立直隶学堂、法政学堂,以及测绘、军需、马医、医务等学堂。
三十三年设直隶全省警务学堂、崇实中学、直隶女学堂。
保定陆军军官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保定市区,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1912年至1923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不少人成为黄埔军校教官。
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军校学生,如蒋介石、叶挺、陈长捷等。
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头衔。
光绪三十三年(1907)陈幼云等同盟会员在保定创办育德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培养青年先进分子,并作为河北省同盟会的机关驻地。
民国6年(1917),育德中学开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李维汉、李富春为第一班学员,刘少奇为第二班学员。
宣统元年(1909),又创建直隶第二师范学堂(就是现在的保定十七中)、清苑中学堂和盲哑学校。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2年曹锟受袁世凯指使发动兵变,保定兵匪乘机抢掠府库,焚烧街市,连续烧抢两昼夜,火光冲天,官民财物被劫掠一空,后由驻军入城镇压始息。
1921年直隶农专(农务学堂)、医专(原医务学堂)、法律、法政、高等师范学堂合并,建立综合性的河北农业大学。
1926年,清苑人张培植在保定西大街创办协生印书局,除印刷课本和报纸外还负责印刷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文件和马列著作,出版单位署名“人民出版社”或“北方人民出版社”。
1934年由于叛徒告密,协生印书局被国民党保定行营查抄,张培植被逮捕关押,1936年释放政治犯时获释。
1937年9月24日,日军侵占保定。
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由天津迁保定,日军不断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出动“扫荡”,残酷屠杀抗日军民。
日伪还于1944年以保定城关及附近村庄成立保定市,并建立伪保定市公署。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
1947年10月,中华民国河北省政府开始由保定迁往北平。
1948年11月5日,解放军围攻保定。
11月22日凌晨,驻保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
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
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仍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定县(现定州市)、阜平、涞源、涿县(现涿州市)、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10县(市)。
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
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
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制。
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往石家庄。
1968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区析出,复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1986年5月7日增辖清苑县,保定市辖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郊区和清苑县满城县4区2县。
1987年撤销郊区。
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