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木匠的故事

合集下载

贪心的木匠民间故事内容

贪心的木匠民间故事内容

贪心的木匠民间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贪心的木匠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而最终自食恶果的故事。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贪心的木匠民间故事》,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贪心的木匠民间故事》篇1从前,有个名叫李二的木匠,他拥有一份很好的手艺,但他却总是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总是想着如何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有一天,他听说城里的富翁病危,于是他决定去城里看看是否能够赚到一些钱。

当他到达城里时,他发现富翁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发现富翁的家人正在为富翁的葬礼而忙碌。

李二心想,这是一个赚大钱的好机会,于是他向富翁的家人表示,他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棺木,而且价格很便宜。

富翁的家人被他的话打动了,于是他们雇佣了李二。

李二开始制作棺木,他使用了一些低质量的木材,并且把一些重要的工序省略了。

最终,他交付了一口看起来很不错的棺木,但实际上却是豆腐渣工程。

当富翁的遗体被放入棺木中时,棺木突然崩塌,富翁的遗体掉到了地上。

富翁的家人非常生气,他们把李二送到了官府。

官府审查了这个案件,发现李二制作的棺木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于是他们把李二关进了监狱,并处以罚款。

李二在监狱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贪心让他失去了理智,最终让他自食恶果。

他决定以后不再贪心,而是要诚实守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会让人失去理智,最终自食恶果。

《贪心的木匠民间故事》篇2《贪心的木匠》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其故事情节如下:从前有一个木匠,他非常贪心,总是希望赚取更多的钱。

有一天,他决定制造一把昂贵的椅子,以便能够向富有的人出售并赚取大量的利润。

于是,他开始寻找最珍贵的木材,最终找到了一棵非常珍贵的橡树。

他用这棵橡树制造了一把非常漂亮的椅子,然后带着椅子去市场出售。

不久之后,一个富有的人看到了这把椅子,并决定购买它。

贪心的木匠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把椅子非常昂贵,而他将因此赚到很多钱。

然而,当木匠把椅子交给富有的人之后,富有的人告诉他椅子的一条腿有问题,需要修复。

木匠造房子的故事启示

木匠造房子的故事启示

木匠造房子的故事启示
《木匠的房子》告诉我们的道理:人的生活态度是和人的心细细相关的,要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物质的形态并非能力形态的体现,精神品质才是人们内心需要追求的境界。

通过心灵力量的练习,拥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去不断的认识自己,纠正自己就能够同人类同自然相互和谐发展。

精神品质才是人们内心需要追求的境界。

能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沟通,拥有契合他人改造他人缺点的人格魅力,所以可以容得下全世界的人(全世界的人有点夸张的泛指),去不断的认识自己,纠正自己就能够同人类同自然相互和谐发展。

木匠的房子感受:
老木匠羞愧是因为建房用的木料不挑挑拣拣,很随便,制作也十分粗糙。

老木匠后悔是因为一开始不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敷衍塞责。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我们也不是故事里那即将退休的老木匠,但故事仍然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因为个人一己
之利,而损公肥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结果搞成“豆腐渣”工程;有没有因为是与己无关,而对工作、学习不负责任,马马虎虎,草草了是,结果造成隐患重重。

木匠的故事

木匠的故事

木工的故事
木工的故事
有个老木工干了好多年木工活。

有一天,他感觉自己已经干够了,就向老
板递了辞呈,准备走开建筑业,回家与老婆子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职工走开,问他可否帮忙建最后一座房屋,老木工欣然
许诺。

可是,老木工一心想着回去,他的心已不再工作上,他用的是废料,出的
是粗活‘。

等到房屋完工的时候,老板亲手把大门的钥递给他,说道:
“这是你的房屋,是我送给你的礼品。

这么多年你辛苦了!”
他震撼得呆若木鸡,惭愧得问心有愧。

假如他早知道是给自己建房屋,他
怎么会这样不以为意、搪塞了事呢?此刻他和他的叫人只能住在一幢精雕细刻
的房屋里了 !
其实,我们好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不以为意地“建筑”自己的生活,不是踊跃行动,而是悲观对付。

等我们惊觉自己的从处境,早已深困在我们自己
建筑的房屋里了。

把自己当作那个老木工吧,想一想自己的房屋,每日敲进去一颗钉,加上
去一块板,。

或许竖起一面墙,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筑吧!你的生活是你一世
独一的创建,只有一次时机,不可以抹平重修。

因此,即便只有一天可活,那
天也要活得充分、扎实!
记着:
生活是自己创建的!
1 / 1
1 / 1。

小木匠的故事

小木匠的故事

子 的 好 或 不 好 ,全 在 媒 婆 那 张 嘴


‘ | .

..

这 些年 来 ,上门提 亲的 人几 乎 人看 中了林 员外 的身家 ,托我 去说 踏破 了 门槛 ,可 这小 丫头死 活不答 亲 ,可回回 都碰 了一鼻 子灰 。你这 应 。原 来 ,人家看 中 了小木 匠 。小 条 件呀 ,就 李家 的二 丫头 看上你 , 木匠这 才想 到 ,二 丫头 常有 事没事 也是你 的造 化 了。人家 说 了,不 图 就让他 过去 帮忙干 活 。先前 ,还不 钱 ,不 图貌 ,就 图你老 实可靠 。你 觉得有 什么 。如今 一想 ,原来 人家 倒 好 , 一 心 想 攀 高枝 !听 我 一 句 早有 暗示 ,只怪 小木 匠不解 风情 , 话,这 二 丫头不错 ,能娶 到她算 是
是 这 一 带 未 婚 男 女 的 救 星 了 。 一 辈 这 才 惊 动 了媒 人 。 这 桩 好 事 落 到 谁 的 上。 头 上 谁 都 得 乐 掉 了 下 王媒 婆一 见小 木匠 ,脸顿 时笑 巴,可偏 偏小木 匠心 有所属 ,早 已 成 了一 朵花 ,扭 着腰 肢 道 :“ 小 哥 有 了意 中人 。旁人再 好 ,也 入不 了 呀 ,你 可是走 大运 了 !不 是好事 不 他 的法眼 。见 小木匠 摇着头 ,王媒 登 门 , 这 回 呀 ,有 入 托 我 来 说 亲 婆 的眼珠 子都快掉出来了 ,说 :“ 小 呢 !” 哥 ,我没 看错 吧 ,你 还不愿 意呀 ? 闻言 ,小木 匠心 头一 颤 。王 媒 你倒 说说看 ,这 二 丫头哪点 配不上 婆 又 道 :“ 就 是镇 头 李 屠 户 的二 丫 你 ?” 头 。这妮 子呀 ,能 说会道 ,做营 生 小木 匠为难地说 :“ 那倒 不是 。 是 一 把 好 手 。 他 老 爹 虽 说 是 杀 猪 要说 配不上 ,也 是我 配不上 人家 。 的,可人 不粗 鲁 ,还 挺讲 理 ,这 你 我无 父无 母 ,家 无余 财 ,有 人愿 意 也 知 道 的 。 这 户 人 家 呀 , 家 境 殷 下嫁 给我 ,就 已经很难 得 了。只 不 实 ,那 丫头长得 又好看 ,要 不是 人 过呀 ,我有 了意 中人 ,心里 实在容 家 主动提 出来 ,我 怎么也想 不 到, 不下 别人 。这 门亲事 ,您还 是推 了 这样的好事能落到你头上 !” 吧 !” 洪 山镇 也就 是 巴掌 大 的地方 , 王媒婆一惊 一乍地 说 :“ 谁家 的 来来 去去 就那 么几个 人 ,彼 此之 间 姑娘能 比二 丫头好呀 ?” 都知 根知底 。李 屠户 一家 ,小木 匠 小 木 匠 说 :“是 林 员 外 的 女 倒也 熟悉 ,家境 殷实 那是肯 定 的。 儿 !” 而且 ,李屠 户早 就放 出 了话 ,为 女 听这 话 ,王媒婆 顿时跳 了起 儿存 了不少 嫁妆 ,决不 会亏 待未 来 来 :“ 我说 小哥,你真是癞蛤蟆想吃 的 女 婿 。 况 且 , 这 二 丫头 长 得 水 天 鹅 肉 l林 员 外 那 女 儿 虽 说 又 痴 又 灵 ,还是做 生意 的料 ,小小 年纪 已 呆 ,可人家 林员 外家大 业大 , 岂是 经开了个裁缝铺 ,生意好得很 ! 你说娶 就能 娶的 !这些 年来 ,不少

木匠的故事

木匠的故事

木匠的故事
以前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
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这位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

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这个老木匠的心思已不在工作上了,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

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这个老木匠。

说“这是你的房子,”,“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如果他早知道这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不负责任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通过这个老木匠的故事,想想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时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所滥造的“房子”里了。

朋友们,把你自己当成那个老木匠吧!想想,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

木匠学徒的传奇故事

木匠学徒的传奇故事

98悦读15 Oct. 2015收藏圈里一夜暴富的人很多,一夜成名的人也很多。

我们只看到了他们成名后的光辉,却鲜有人知道他们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前段时间拜访了一位老师,给我的触动很大,因为他的故事、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传奇。

年轻时这位老师是木匠学徒,如今是赫赫有名的收藏专家。

请看木匠学徒蜕变成收藏专家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第一次栽跟头马先生,今年50多岁,进入收藏界已经20余年,现收藏近万件古董、古籍、古工艺品。

马先生年轻时不懂收藏,只是一个木匠学徒,那个时候工资每个月不到2元。

为了生计,便开始学习买卖古董,可是命运开玩笑,第一次买古玩就栽了一个大跟头,花尽了多年来积蓄的600元。

当时他从一个中年人手里买来一个瓷盘,把瓷盘摆在路边的摊子上,可是一直无人问木匠学徒的传奇故事王 越津。

后来一位玩收藏的朱老先生拿起黑瓷盘端详起来,还用手敲了敲,听听声响,问多少钱,年轻的马先生怯怯地回答:“1500元。

”朱老先生笑着说:“你是卖古董吗?你卖的这瓷盘没有年头,而且盘底有裂缝,不用看,听声音都听得出来,它是假的。

你要卖钱,一点没戏。

你把它往地上砸,倒是有一片清脆的响声。

”这一说不要紧,年轻的马先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这可是他全部积蓄买来的,第一次买古董就被骗了,当时那个伤心难过的滋味,马先生至今还记忆犹新。

朱老先生同情这位后生,此后经常到他的地摊旁闲聊。

熟了之后,两人结成了忘年交。

真诚可鉴,贵人相助朱老先生有一些藏品,均以低价卖给马先生。

有一次他送给马先生一只大木箱子。

马先生把这个箱子搬回家打开,发现箱子底下有一个机关,露出两条“小编辑|屈梦夏9915 Oct. 2015悦读黄鱼”(一条一两),顿时他吃惊地叫道:“金子!金子!”此时的他穷得叮当响,是最需要钱的时候。

这一夜马先生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想想这钱就是及时雨,有了这钱就可以买古董做生意,但自小家里人就教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马先生不再犹豫,第二天一早就起床把“小黄鱼”给朱老先生送过去,朱老先生知道后万分激动,一直感谢马先生,赞道:“你是好人啊!像你这样见财不贪的人,如今很少见了,我老了,藏在木箱底的两根祖传金条早忘了,幸亏你还给我。

老木工故事

老木工故事

老木工故事
老木工故事,也称为《老木匠》,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老的木匠带领着他的徒弟去修建一间房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很有名,被广泛地运用在教育和培训领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老的木匠,他的徒弟们都非常尊重他,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木匠,还是一个聪明而睿智的人。

有一天,这个木匠决定带领他的徒弟
们修建一间房子。

他告诉他们,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一起工作,因为他已经准备退休了。

在修建房子的过程中,这个年老的木匠给他的徒弟们上了一堂珍贵的人生课程。

他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因为这是对自己的尊重,也
是对他人的尊重。

他还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关注细节,因为它们决定着最终的成果。

最后,他还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心灵投入进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故事的结局也很有启示性。

当房子修建完成后,木匠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
做得非常好,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所房子只是为我自己而建,因为我想过上安静的退休生活。

我要把这所房子送给你们,作为你们在我的帮助下所学到的技能和经验的回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关注细节,把心灵投入进去,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习和成长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习、成长和分享,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木匠的故事

木匠的故事

但…无法回头
人生就是一项 自己做的工程 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 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我们的 一举一动、一思一想, 都是生命中 不可磨灭的痕迹; 我故事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 准备退休了。
他告诉雇主, 他不想 再盖房子了, 他想退休 和他的老伴 过悠闲的生活。
他虽然很留念 那份报酬, 但他该退休了。
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 感到非常惋惜, 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 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
木匠答应了。
可是, 木匠的心思 已经不在干活上了, 不仅手艺退步, 而且还偷工減料。
木匠完工后,雇主來了。 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
房子归你了, 这是我送給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
太丟人了呀…… 要是他知道 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 他干活儿的方式 就会完全不同了。
如果可以重來……
我们就是那个木匠! 每天我們钉一颗钉子, 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 但往往沒有竭尽全力。 终于,有一天我们吃惊地发现, 我们将不得不 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木匠的故事
在欧州有一个研究命运的心理学家,他遇到人总是问两个问题,“你为什么工作?”“你怎么做工作?”一天他遇到三个木工,年龄差不多,但各有不同。

他问第一个木工“你为什么工作?”
第一个木工说:“这太简单了,是为养家糊口工作,我上有父母、下有兄弟姐妹。


心理学家接着问:“那你怎么去干工作?”
木工说:“领导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给我多少钱我干多少活,我干多少钱给我多少钱。


心理学家问第二个木工:“你为什么工作?”
第二个木工回答:“我想成为高级木工,而且老板好,经常教人,想使自己生活的更好、能力更强,掌握更多的技术。


他接着问:“那你怎么去干工作?”
第二个木工说:“我做每件事都当成修炼。


“那什么是修炼?”
木工说:“修炼就是熟能生魔,很多事情在不断熟悉的时候,就觉得效率很高,拿了东西就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改造。


心理学家接着问第三个木工,这第三个木工有两个毛病,第一个就是婴儿瘫,个子又小又矮,第二个毛病就是口吃,
心理学家问他:“你为什么工作?”
他回答说:“我想建欧州最好的教堂。


心理学家听了很是吃惊,就问他:“那你怎么去做呢?”
他说:“我做每件事都要超过老板的期望值。

”第三个木工说的第二句话是:“我做每件事都比上一件事做的要好。


心理学家问:“那你做的这件事比上一件事要好多少呢?”
木工回答:“大概百分之一。

”最后这个心理学家决定就按这三个模式替这三个木工设计思想,每天他都给他们灌输这些思想,就这样他整整同他们待了三个月后就走了。

他一走就是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间他出了很多书,也办了学校,可以说已经很有钱了,但是在他退休后却同家人说:“我在过去犯了罪,我要去赎罪,过去的财产都留给你们,但是今年出书的钱我要留着。

”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呢,是二十五年前他设计的三个木工。

他又回到了那三个木工待过的地方,他找到了第一个木工,那个木工在一个木工坊里干活。

当心理学家问第一个木工家里怎么样还好吗?他说:“不好,父母病了,不能工作而且还要吃药。

”当心理学家问他:“你孩子呢?”他说“让他们去捡破烂了。

”“没有上学吗?”“没上学。


他接着又去找第二个木工,当他问第二个木工“你为什么工作”时,第二个木工回答说“他想教更多的学员。

”当心理学家问他“你觉得你的命运怎么样?”第二个木工说:“很糟糕。

”“为什么呢?”第二个木工说:“以前没有比较不知道,后来一比较知道了,第三个木工的命运最好。

一开始我们三个人同时为一个老板干活,干了一年后在第二年发工资的时候,老板给我和第一个木工二十块钱,可是给第
三个木工四十,我们就问为什么,东西一样多,做的时间也一样多,为什么他多我们少呢?老板说‘你们做的东西不赚钱,是我养着你们,连第三个木工一起养着你们’。

(在企业里实事求是地说,有20%的人养着80%人的饭碗,但企业家都有包容心,明明知道这事,但他不明着说。

)打个比方说一把椅子卖10块钱,三把就30块钱,老板是把三把椅子捆挷起来卖,要不然第一个木工做的椅子根本卖不出去。

后来到了淡季,老板就叫我们两个回家只留下第三个木工。

所以我们发现只要第三个木工在,我们就没饭吃,所以我们把他赶跑了。

可是他走了不到一个月老板就破产了,因为商家不再买我们产品了。

(实际上只要一个关键人才走了,商机也跟着走了,所以优秀的人才老是受歧视,受到打击是正常现象。

)所以我们就只好再去找工作,恰好一个公爵回来了,有一批木材要做成产品销售,我们三个人就同时去了,可是只干了三个月,公爵只留下了第三个木工,说用什么人由他来决定。

就这样,第三个木工由短工做到长工,后来公爵要他把1000元的木材拿到外地去卖,说只要收回成本就够了。

第三木工就去了,干了一年回来了,他拿了一万块钱回来。

刚开始公爵认为他在外边滥用他的名义搞商业欺诈,可是经过调查后他发现,原来第三个木工做的商品被一个商人全买去了,那个商人还说刚开始那个木工很傻,他买了他三把椅子花三十块,买回来后他把两把扔了,剩一把当艺术品卖,没想到很畅销,而且木工做的产品越来越好价格也就越卖越贵,到最后人们买的不再是木材而是艺术品了。

最后公爵决定只留下成本钱,把剩余的钱都给木工,可是木工不要,他说:“你给我钱是害了我,我作
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我的工资是按职业标准参照的。

如果你给我多了以后谁敢再雇我。

”于是公爵奖励了他一千元,公爵说剩下的钱替他捐献出去,木工说他希望建一座教堂,于是公爵就把钱给他建教堂了,你说他傻不傻?”心理学家说:“他不傻,他做的很对,我到四十岁才领悟到这点,可是已经晚了。

所以一个人领悟的早与晚,层次就差很多。

一旦觉悟这个人就卓越,人真正富有了,那就说明他真正觉悟了。


第二木工接着说,后来由于公爵的女儿要上学他就走了,留下了管家和木工打理一切,临走前他对木工说你的工资是每年四千,做生意赚的钱除了成本外,其他的钱随他任意支配。

等他回来时他的生意和教堂都做的很好,而且当地人民对他都很尊敬。

所以他为了奖励木工就想把财产给他,可是木工还是不要,他说:“如果一个保姆把家里打理的很好,可当家庭成员回来后,保姆就说家是她的,这样就太不道德了。

而且职业经理人为投资人创造财富是天经地义的,我的收入是我劳动所得,这是市场规则,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公爵说:“我给你的,不仅是我的财产,还有养育一方人民的责任,在经济社会谁来承担养育社会的责任,是企业家,是投资人,你不仅要保证企业增值,还要交税,还要让员工就业稳定,社会才会发展,这是给你的责任。

”然后木工说,这些责任他会承担,但是公爵的财产他不要。

但是到最后公爵还是把女儿嫁给了他,而且木工也被封为公爵。

三年后公爵去逝,公爵去逝后木工就把他的财产都捐给了国家,他说他的技术就能保证公爵女儿的幸福,而且他和他妻子的价值观就是至力于社会的发
展和文明的进步,这个财产是捐给国家保卫民族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

于是他的企业在三年里就捐给国家超过500倍的财产,但是后来国家还是原封不动地把他捐献的财产还给了他,所以只有品格高贵的企业才会有这样的增长速度。

那么这个企业翻译到中国来是谁呢?他有一个很亲切的名字叫“BI”,他两种汽车,“红章”和“绿章”,“红章”卖四五百万,而“绿章”卖一千多万,但是他有一条原则,“绿章”只卖给贵族不卖给富人,所谓的贵族必须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面贡献的人,对社会有双重贡献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