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中心
汽轮机轴系找中心

清洁轴系表面,去除油污、锈蚀 和其他杂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
确性。
检查轴系的热膨胀间隙,确保其 在规定范围内,避免热膨胀对找
中心工作的影响。
工具准备
准备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如百分表、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等,用于测量轴系的 各项参数。
准备专用的找中心工具,如中心架、中心钻等,用于确定轴系的中心位置。
准备必要的辅助工具,如扳手、锤子、螺丝刀等,用于安装和调试找中心工具。
记录轴系找中心的详细过程和结果,以便将来参考和分 析。
PART 05
轴系找中心的应用实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实例一:某电厂汽轮机轴系找中心
轴系结构
该电厂汽轮机轴系由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及发电机转子组成, 采用刚性联轴器连接。
找中心方法
采用三表法找中心,即在轴颈和轴承座处分别安装百分表和千分表, 通过测量和调整轴承座位置,使轴颈在轴承中的位置达到设计要求。
轴系找中心的目的
保证轴系运行的稳定性
延长轴系使用寿命
通过找中心,可以确保轴系在高速旋 转时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减少振动 和噪音。
通过找中心,可以避免因轴系不对中 而导致的过早损坏,从而延长轴系的 使用寿命。
提高轴系效率
准确的中心位置可以减少轴系内部的 摩擦和磨损,从而提高轴系的运行效 率。
轴系找中心的原理
反转法
在轴系的一端施加一定的力矩,使得轴系发生微小的偏转,然后测量 另一端的偏移量并调整轴承座的位置,使得偏移量达到最小值。
PART 02
轴系找中心的准备工作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设备检查与准备
检查汽轮机轴系的各个部件,包 括轴承、轴颈、联轴器等,确保
找中心的计算公式

找中心的计算公式找中心的计算公式是一种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组数据的中心位置。
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找到数据的中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中心的方法和公式。
一、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是最常见的一种计算中心的方法。
它通过将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来得到。
算术平均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平均值 = 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二、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位置的数值;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那么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三、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一个数据集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众数。
众数可以通过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频次来确定。
四、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是一种带有权重的平均值。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或权重,因此需要使用加权平均值来计算中心。
加权平均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加权平均值= Σ(数值 * 权重) / Σ权重五、几何平均值几何平均值是一组数据的所有数值的乘积的n次方根,其中n为数据的个数。
几何平均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几何平均值 = (数值1 * 数值2 * ... * 数值n)^(1/n)六、平均数的其他形式除了算术平均值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平均数可以用来计算中心。
例如,调和平均值可以用于计算速度和时间的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可以用于计算比率和指数的平均值。
总结:找中心的计算公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和情境。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计算中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和预测。
找中心句的方法

找中心句的方法:
1、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中心”依《现代汉语》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
在旧有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一个提法——中心思想,它包括两部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即写作目的)。
所说的“中心”就是“中心思想”的前半部分,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联轴器找中心方法课件

2、找中计算公式:
2.1、前脚倍数C1: 前脚至靠背轮距离 C1 靠背轮直径
2.2、后脚倍数C2:
C2
后脚至靠背轮距离 靠背轮直径
2.3、马达前脚须垫的垫片数值h1:
a
b
h1 2 C1 2
2.4、马达后脚须垫的垫片数值h2:
a
b
h2 2 C2 2
2.5、a值取值范围:上开口取正值,下开口取负值。
2、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 程》、《检修规程》
三、联轴器找中心方法
1、将两联轴器对准记号,用1~2根螺栓或销
子连接,装上专用架表架或磁性表架,将有记号
处置于零位(垂直或水平位置),对称装好二块
百分表(用于测量端面)和一块百分表(用于测
量圆周),每旋转90°将端面(开口)、圆周数
值记录一次,如下图所示。
A a1 c1 0°
B b2
d2 90°
a3 c3 C 180°
270° b4 d4 D
2、在转过四个测量位置后,还应转回到起始位置,此 时测量圆周的百分表读数应复原,测量端面(开口) 值的两个百分表读数的差值应跟起始位置的相同;另 外还可用下式检查圆周值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A+C≈B+D 3、若圆周百分表未复原、端面(开口)百分表数值差 跟起始相差太大或误差大于0.03mm,则应分析原因, 待消除后重新测量。
5、例题:已知联轴器直径Φ600mm, 表架在机械侧,表在电机侧。
(1) (2) (3) (4)
5、例题答案:
前脚倍数C1=680÷600=1.13(倍) 后脚倍数C2=(680+5650)÷600=10.55(倍) (1)、下开口:0.08mm,下圆周:0.14mm 前脚垫片h1=-1.13×0.08+0.14=0.0496mm 后脚垫片h2=-10.55×0.08+0.14=-0.704mm (2)、下开口:0.08mm,上圆周:0.14mm 前脚垫片h1=-1.13×0.08-0.14=-0.2304mm 后脚垫片h2=-10.55×0.08-0.14=-0.984mm
百分表找中心注意事项

百分表找中心注意事项:
使用百分表找中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工件的中心位置:在使用百分表找工件中心位置时,需要先确定工件的中心位
置。
可以通过划线或者使用模板来标记中心位置,以便正确安装百分表座。
2.安装百分表座:将百分表安装在表座上时,需要确保表座稳定牢固,以免影响测量
精度。
同时,要确保表座与工件表面接触良好,以便更好地测量工件的尺寸和形状。
3.调整百分表的测量头:在使用百分表测量工件时,需要调整百分表的测量头,使其
与工件表面垂直。
如果测量头不垂直,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影响工件加工精度。
4.缓慢移动工件:在移动工件时,需要缓慢移动,避免快速移动导致测量结果不稳定。
同时,要确保工件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对同一位置进行多次测量,
然后取平均值。
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6.注意安全:在使用百分表找中心时,需要注意安全。
要确保百分表的使用符合安全
规范,避免使用损坏的百分表或者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使用百分表。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警觉,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找中心句(附练习题)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一夜的工作》中“他(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这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这句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助,亲密地合作”,这个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总之,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很多。
找中心句训练

找中心句训练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找中心句训练。
有一回啊,我在做语文作业的时候,就碰到了找中心句的题目。
哎呀妈呀,一开始我可真是有点懵。
看着那一大段话,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我就盯着那段话看啊看,感觉每句话都有点重要,又感觉每句话都不是中心句。
我心里那个急呀,这可咋办呢?
后来我想,不能这么瞎看,得有点方法。
我就开始一句一句地分析,看看哪句话能概括整段话的意思。
我先把每句话的大概意思写在旁边,然后再比较一下。
比如说有一段话说:“小明很喜欢看书,每天放学回家就钻进书房里看书。
他看的书可多了,有故事书、科普书、漫画书。
他觉得看书能让他学到很多知识,还能让他开心。
”我就把每句话的意思写下来:第一句是小明喜欢看书;第二句是小明看很多书;第三句是看书的好处。
然后我就想,这整段话都是在说小明喜欢看书以及看书的好处,那中心句应该就是“小明很喜欢看书,他觉得看书能让他学到很多知识,还能让他开心。
”
找到中心句后,我可高兴了。
就像找到了宝藏一样。
我突然觉得找中心句也不是那么难嘛。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做找中心句的训练。
每次看到一段话,我就先分析一下,然后再找中心句。
有时候我会找错,但是我不灰心,继续找。
慢慢地,我的准确率就越来越高了。
嘿,现在想想,找中心句训练还挺好玩的。
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还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把找中心句练得更厉害。
嘿嘿,这就是我和找中心句训练的故事啦。
找中心的目的

一、找中心的目的:1、要使汽轮发电机组各转子的中心线,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使连接转子的联轴器中心线成为一根连续的轴。
2、要使汽轮机的静止部分与转子部件基本保持同心。
其中心偏差值不超过规定的数值,保证动静部分的径向间隙能调至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二、中心不正的危害在测量联轴器的两连接对轮的圆周和平面时,如果发现圆周有错位和端面有张口,即为中心不正。
中心不正主要带来下列危害:1、转子和轴封摩擦,从而增大轴封间隙。
2、转子和静止部件的摩擦,使摩擦部位发热,由于热膨胀的不均使轴发生弯曲变形。
特别是转子发生单侧局部摩擦时,最容易使轴产生弯曲变形,这时摩擦发热部位产生挤压应力,若应力超过发热温度下的屈服极限时,使转子发生永久弯曲变形,转子产生异常振动3、转子中心不正,是汽轮发电机组常见的激振源之一。
联轴器张口将使转子弹性倾角发生变化,而错位将使转子动态挠曲值发生变化。
引起这种缺陷的原因是联轴器两对轮加工、装配不良或连接螺栓孔的配合不良,这将引起转子的附加力,从而引起振动。
若是由于找中心不正引起的,这时会引起各轴承的静载荷重新分配;如果某一轴承的静负荷减少时,很可能由于转子在此轴承油膜中的动力不稳定而激发起机组低频自激振荡,即“油膜自激振荡”。
三、联轴器找中心:(一)、联轴器找中心的前提和准备工作1、联轴器找中心的测量和计算,其前提是联轴器中心跟转子轴线重合;轴颈和联轴器都是正圆;联轴器端面跟转子轴线垂直。
所以,在联轴器找中心前必须先测量其晃动度、瓢偏度、轴颈的晃动度。
当确认这些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联轴器找中心工作。
2、为测量和调整方便,可根据联轴器的不同形式,配以不同找中心架(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备找中心专用工具。
利用塞尺或千分表(百分表)直接测量圆周间隙和端面间隙。
为防止测量过程中由于轴窜动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在端面同一直径上的对称两点放两块千分表进行测量。
3、找中心前应将两联轴器用找中心专用螺栓(或铜螺栓)连接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锦煤电检修部培训教案一转机对轮找中心郑军转机对轮找中心对轮找中心是轴系检修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转机的安全运行,是影响转机振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依照中心偏差标准,调整好对轮中心。
根据轴系的组成形式,找中心的种类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单一主动机与被动机的对轮联接2.主动机与被动机之间采用空心轴的对轮联接3.被动机由多组转轴组成的对轮联接a)有减速箱的对轮联接b)多级转子的对轮联接一.找中心的目的转子找中心的目的在于使所联接的转子的中心线在同一条均匀、光滑连续的曲线上。
使各轴承承受的负荷符合设计要求。
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转子两半对轮端面平行,中心线重合。
二.找中心的注意事项1.对于大型转机,找中心前,必须先测量对轮晃动度、瓢偏、轴颈的晃动度,因为只有当联轴器中心线跟转子轴线重合,轴颈和联轴器都是正圆,联轴器端面跟转子轴线垂直时,测量所得数据才有意义。
确认晃度、瓢偏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联轴器的找中心工作。
2.为防止轴窜动而影响百分表测量端面偏差的准确性,可在端面同一直径上的对称两点同时测量两组数据,同一点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该点的最终计算用值。
3.检查油挡间隙是否均匀,确保转子没有压在油挡上4.检查盘根是否压偏或紧力过大,确保转子未被盘根挤偏5. 清理地脚及电机下的杂物,防止杂物支垫,影响找正精度。
6. 在测量时,两半对轮间不许有任何刚性连接,需用柱销临时连接两半对轮以使两转子同时盘动时,每次测量前,必须检查柱销是否蹩劲。
如有,可选择适当位置撬动转子,使蹩劲消除,也可微量倒盘转子,消除蹩劲。
7. 找正卡子或百分表架必须固定牢固,百分表跳杆跟被测平面应垂直,表计指示正确、灵活,测点表面光滑,事先根据找正卡子或表架在哪半对轮上,分析判断测得数据所反映的对轮偏差情况。
8. 用塞尺测量偏差时,每次塞尺的塞入量、方向、位置及松紧程度应相同。
赛尺片以不超过三片为宜,同时塞尺不能有折痕。
三. 数据的测量及中心调整方法(一). 单一主动机与被动机的对轮找正:找正前首先检查电机地脚与基础间有无虚脚,检查方法可用压铅丝法,也可将百分表架在地脚附近,表针垂直指向电机地脚,紧固地脚螺栓,通过表针指示值的变化情况判断地脚是否与基础贴紧。
对于地脚距小于0.5m 的电机,可以对角按压电机,有晃动,表明存在虚脚。
解决虚脚的方法:➢ 地脚距超过0.5m 的电机,在四个地脚平面各放三段铅丝,紧固电机地脚螺栓,压铅丝,测量并算出每一脚铅丝的平均厚度。
如图:设2、4点的铅丝厚度高,表明2、4点存在虚脚用2、4点的和减去1、13423点的和,即(2+4)-(1+3),其差值即应加垫厚度,具体加在2点还是4点,再借助于水平仪测量电机轴水平判断,如果加至2点,测量轴水平值优于加至4点,那么表明2点虚脚,垫片最终加到2点上,➢ 对于地脚距小于0.5m 且转速小于1500rpm 的电机,可通过试加垫,用手按压电机至电机不晃动为止。
转速较高时,则需用上述方法准确测量虚脚量,加垫予以消除。
1 粗找中心用钢板尺靠对轮外圆,使两对轮轴向、径向间隙偏差尽量减小,再紧固地脚螺栓。
2 精找中心两对轮依对应记号用一条螺栓联接,将对轮四等分,各等分点做出标记,将标记处置于零位(水平位置)架好找正卡子或百分表,顺转向盘动转子,每转90度测量并记录一次数值。
(1) 对于外圆面:测量并记录同一点在每盘动90度后的数值。
如图(2) 对于端面:A) 使用百分表时,测量并记录每盘动90度后同一直径上对应两表的读数 如图CDB) 使用塞尺或量块时,测量并记录每盘动90度,四个等分点位置上塞尺或量块的厚度, 如图转过四个测量位置后,还应回到零位,再次测量零位的数值,复查与上次测量值是否一致,且A +C ≈B +D ,a+c ≈b+d ,误差值太大,则应分析原因,待消除后重新测量。
误差值大的原因:➢ 找正卡子或百分表架固定不稳➢ 地脚螺栓松动未紧固 ➢ 塞尺片过多或百分表安装不当➢ 测量人员读数错误或用塞尺测量的松紧度不一致 (3) 记录结果整理:将四次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记入下图中:其中:a=(a 1+a 2+a 3+a 4)÷4;b=(b 1+b 2+b 3+b 4)÷4;c=(c 1+c 2+c 3+c 4)÷4;d=(d 1+d 2+d 3+d 4)÷4; 据此求出中心偏差值: 端面:上下张口=b -d左右张口=a -c外圆面:高低位移=(B -D )÷2左右位移=(A -C )÷2(4) 调整量的计算:如图所示,先算出为消除端面(张口)偏差Δa ,电机前后地脚所需的移动量x '及y ',即转子中心线到点划线的位置,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即:轴向偏差/对轮直径=垫片厚度/对轮与地脚间的距离 垫片厚度x '=(L 1÷φ)×Δay '=(L ÷φ)×Δa从图中可以看出,x '、y '与Δa 的方向是一致的,即Δa 为上张口时,电机地脚加垫,Δa 为下张口时,电机地脚减垫。
'x 'L 1 Δa φ = =y 'L现场找中心过程中,为了计算方便,提前将常量(L 1÷φ)、(L ÷φ)做为系数算出,在知道张口Δa 后,可以直接算出消除张口所需加垫厚度x '、y '的值。
平移电机消除外圆偏差ΔA 。
平移转子,端面偏差Δa 不会改变,因转子中心线的偏差为处圆偏差的一半,当电机转子中心线偏高时,电机减垫ΔA/2,偏低时,电机加垫ΔA /2。
把消除Δa 及ΔA 所要求地脚的移动量综合起来,便为所求地脚的移动量:上两式中,如果端面偏差为上张口,Δa 为正值,如是下张口,Δa 为负值;如果电机较低,ΔA 为正值,如果电机较高,ΔA 为负值。
3 微调中心:调整垫片厚度后,再紧地脚螺栓,再次测量对轮端面、外圆面偏差,不合格时重复步骤3。
4 左右偏差的消除计算好消除上下方向的偏差的加垫量,调整了垫片厚度,初紧地脚螺栓,调整左右偏差。
首先测量左右端面及外圆面偏差,记录整理测量结果,计算出偏差值及电机的左右移动量,公式:同样适用于左右偏差的消除。
L 1 φ = Δa +ΔA2 x L φ= Δa + ΔA2 y L 1 φ= Δa +ΔA2 x L φ= Δa + ΔA2 y调整后,测量复查中心偏差,上下仍有偏差时,需再次加垫调整,如果左右有偏差,则采用下述方式消除,一般可使对轮上下左右偏差同时达到标准(二).主动机与被动机之间采用空心轴的对轮找正这种结构形式一般为大型轴流风机,风机大修后,测量风机轴水平,风轮和风壳间的间隙,水平度不超过0.10mm/m,风轮和风壳间的间隙偏差小于2mm,超出时应调整。
用专用托架将空心轴支好。
在风机对轮上装找正架,在端面、外圆面上架百分表,表针指向空心轴,测量面必须光滑,以减小测量误差,轴向位置的百分表尽量靠外,以提高精度。
盘动风机轴,分别测量上下左右四点两表的读数,并做好记录。
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空心轴托架螺栓,每调整一次螺栓,测量一次数据,最终使空心轴与风机轴的端面、外圆面偏差小于0.05mm ,假设偏差值如下:保持空心轴不受外力碰撞、移动。
在电机对轮上装找正架,将百分表用同样的方法装好,要求端面位置必须与风机对轮上的百分表测量直径一致。
盘动电机轴,测量百分表在轴向、径向位置上的读数,假设读数为:将两次测量数据中轴向偏差(张口)值相加,即为风机与电机中心的端面(张口)偏差值。
画轴系张口示意图如下:左侧左侧GHAD 点的长度值近似等于AB 、BC 、CD 长度之和 EH 点的长度值近似等于EF 、FG 、GH 长度之和 风机与电机轴的张口AD -EH=(AB+BC+CD)-(EF +FG +GH)=(AB -EF)+(CD -GH)即:两组对轮端面(张口)偏差的代数和为轴系端面(张口)偏差值。
两组测量数据中对轮对角两点径向偏差值的和,即为风机与电机中心的外圆面偏差值。
画轴系高低示意图如下:风机侧对轮外圆面(径向)偏差为空心轴比风机轴高50丝。
电机侧对轮外圆面(径向)偏差为空心轴比电机轴低50丝,或者说电机轴比空心轴高50丝。
通过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出,电机轴比风机轴高100丝,因此,风机轴与电机轴的外圆面(径向)偏差就等于两侧对轮对角两点外圆面(径向)偏差值的和。
根据上述特性,得出风机轴与电机轴的偏差为:风机轴空心轴电机轴5050即:电机低300丝,电机靠右300丝,上张口50丝,右张口30丝。
调整电机轴承座位置及垫片厚度,调整时遵循公式垫片厚度=张口×轴承座中心到对轮的距离÷对轮直径+径向偏差/2 调整电机轴位置时,往往受轴承座、电机地脚、转子气隙等因素影响,不能消除全部偏差,假设调整后的余量为:由于联轴器自身的结构特点,两侧联轴器全部回装后,外圆的偏差为零,找正时留下的外圆偏差全部被两轴轴器以张口的形式补偿,其关系式为:这样的比例一般为1:10左右(我厂送风机比例为1:9.3,引风机比例为1:11.6),就是说,每补偿10丝的外圆偏差,对角位置可增加1丝的张口。
上图中的外圆偏差经补偿后为:风机侧对轮电机侧对轮结果左侧产生的张口 外圆偏差空心轴对轮直径 空心轴长度=如果张口偏差累加后大于检修质量标准,就要调整风机转子轴承座位置,调整前必须计算加垫、位移后风机转子的水平度,叶片与风壳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三). 被动机由多组转轴组成的对轮联接a) 有减速箱的对轮联接以减速箱为基准,分别调整电机转子与被动机转子,调整方法与单一主动机与被动机的对轮联接调整方法一致。
b) 多级转子的对轮联接以低压转子为基准,分别调整高压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的轴承,这时百分表架应装在基准转子侧,如果调整量过大,影响转子动静间隙时,应当参照轴颈扬度的变化情况对低压转子进行调整 四. 产生误差的原因在找对轮中心的工作中,常产生误差,往往得不到计算过程中所预定的中心状态,使测整调整工作需反复进行几次才能符合质量要求,产生误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滑动轴瓦支撑的转子,轴颈在轴瓦内及轴瓦在凹窝内的位置不当或接触不良,使转子不稳定。
盘动转子的钢丝绳未松,临时连接的柱销蹩劲,引起的转子的微量位移。
用百分表测量时,表架固定不牢固,盘动转子时跳杆位置改变或接左侧触面不平,读表误差等用塞尺或量块测量时,测量部位有毛刺、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塞入力量、深度、位置不一致调整加垫时,垫片数量过多,垫片不平,甚至卷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