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慢病管理相关知识
慢病健康小知识

慢病健康小知识慢性病是指疾病持续时间较长、发展缓慢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慢性病,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慢病健康小知识。
一、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慢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要控制饮食的摄入量,尤其是对于肥胖病人来说,要控制热量的摄入,适量减少脂肪和糖分的摄入。
其次,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慢病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血糖和血压,减轻肥胖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但是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或者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对于慢病患者来说,定期体检可以帮助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体检中还可以检测到一些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
四、减压放松压力是慢性疾病的诱因之一,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
因此,减压放松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来缓解压力,如听音乐、阅读、享受SPA、做瑜伽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减压放松的重要方式,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风险。
五、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酗酒会损害肝脏功能,增加肝病和癌症的患病风险。
因此,慢病患者应该戒烟限酒,远离烟草和酒精的危害。
六、积极治疗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慢病健康教育知识内容

慢病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什么是慢病?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较缓慢,并且通常无法根治的疾病。
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
慢病常常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长期用药治疗。
慢病的危害慢病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慢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病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治疗上。
此外,慢病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预防慢病的重要性由于慢病的发展较为缓慢,它们往往是可以预防的。
预防慢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
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慢病的风险。
慢病的常见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限制盐和糖的摄入•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注意饮食平衡,控制饭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可选择散步、跑步、游泳等形式•长时间久坐的人应适量增加运动量避免吸烟和酗酒•吸烟会增加很多慢病的风险,如肺癌和心脏病•酗酒会损害肝脏和其他身体器官•戒烟和限制饮酒对预防慢病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早期检测•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早期检测慢病标志物可以提前预防和治疗慢病慢病的管理和治疗如果已经被诊断出慢病,患者需要积极管理和治疗病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测量生理参数•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水平•其他慢病患者也需要根据病情定期测量相应的生理参数长期用药治疗•慢病的控制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定期服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改变生活方式•慢病患者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和运动习惯•患者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营养和运动建议心理支持和康复•慢病患者常常在心理上受到打击•进行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调整心态结论慢病健康教育的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和积极管理病情,可以减少慢病的发生和发展带来的负担。
慢病管理知识汇要

慢病知识汇要一、高血压1.实操注意事项:以台式血压计为标准,是否询问患者休息状况,三点一线,测量时袖带位置、是否将水银血压计调为零、听诊器位置以血压值的读书是否精准(读书只可能是双数,不要读成单数)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非同日规范3次测量,均≧140/90mmHg3.控制标准:在规范测量的前提下,35岁-65岁血压小于140/90mmHg,为控制满意;65岁及以上年龄血压小于150/90mmHg,为控制满意。
二、糖尿病1.实操注意事项:注意询问患者进食情况,血糖测量时消毒方式、是否挤出第一滴血、是否更换棉签等。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2)具有典型症状(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及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且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QTGG)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4)糖化血红蛋白≥7.0%。
3.控制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 随机血糖<10.0MMOL/L ,为控制满意。
三、慢病测量知识问答1.第一次测量血压是测量单侧还是双侧,两侧血压值大于20mmHg 时如何处理?答:双侧,首次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20mmHg时,除继发性高血压外,应转诊。
2.当第一次测量患者血压值为160/90mmHg,该如何处理?答:休息半小时后再测量。
3.患者测量了三次血压值,最终取哪一次值记录保存?答:当第一次测量患者血压高于正常值时,重复测量血压3次,应在间隔1-2分钟后再测量,取值方式为取后2次中收缩压较低的测量结果记录。
4.水银血压计血压读数是否有单数的情况。
答:没有。
5.现场为一列糖尿病患者测量血糖时,患者空腹血糖值为3.14mmol/L,如何处理?答:在为患者测量血糖时,若患者血糖低于 3.9mmol/L 时,应立即给患者补充葡萄糖等然后转诊上级医院,避免患者因血糖过低造成其他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慢病防治知识要点

慢病防治知识要点
慢病防治知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摄入盐分、脂肪和糖分的量,增加蔬菜、水果、谷物和蛋白质的摄入。
2. 积极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等。
3. 不吸烟:戒烟或避免二手烟的暴露,烟草含有许多有害化学物质,会增加慢病的风险。
4. 控制饮酒: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和年龄较大的人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饮品。
5. 管理压力: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冥想和良好的睡眠等,以降低慢病的发病风险。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慢病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7. 遵医嘱用药:对于已经被诊断患有慢病的人群,按医生的嘱咐规律用药,控制病情的进展。
8. 健康教育:增加对慢病的认知,了解疾病预防和管理知识,并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
9. 高风险人群关注:对于存在家族遗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更需要关注和控制慢病的风险。
10. 健康管理: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与医生和其他医疗机构保持联系,定期监测和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以控制疾病的进展。
慢病管理知识

慢病管理知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慢病管理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慢病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以下将详细介绍慢病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慢病管理的概念慢病管理是指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对疾病进行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减轻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慢病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控制疾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慢病管理的重要性慢病管理在现代医疗保健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健康风险。
通过有效的慢病管理,可以降低患者发病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慢病管理的原则1. 预防为主:慢病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早期干预和管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进展速度。
2. 综合性管理:慢病管理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多方面。
3. 长期管理:慢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求,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4. 以患者为中心:慢病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5. 团队协作:慢病管理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不同专业人员的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管理方案。
四、慢病管理的主要措施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
针对不同慢性病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风险。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控制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 病情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慢性病防治知识

慢性病防治知识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1、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二、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1、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2、如何预防冠心病?(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三、脑卒中是怎么回事?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卒中有哪些先兆?(1)突然头晕;(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6)原因不明的跌跤;(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8)全身无力伴出汗;(9)恶心、呕吐伴呃逆;(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11)一时性视物不清。
2、如何预防中风?(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慢病健康教育知识内容

慢病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一、慢病的定义和分类慢性病(chronic disease)是指持续时间较长,进展缓慢,且难以根治的疾病。
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肺癌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慢性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和代谢紊乱等四大类。
二、慢病的危害1. 对健康的影响:患有慢性疾病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出现残障或死亡。
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很大负担。
三、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能量食物摄入。
2. 积极锻炼:适度运动,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3. 不吸烟、不饮酒:戒烟限酒,减少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4.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四、慢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公众了解慢性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促进医患沟通:通过健康教育,让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3. 减轻社会负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减少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从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五、慢病健康教育内容1. 意识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关于慢性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 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3. 疾病管理:对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进行专业的管理和指导,帮助他们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4.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抵抗力和自信心。
六、慢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1. 健康讲座:通过专业人士讲解慢性疾病相关知识,向公众普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宣传海报:制作宣传海报,在公共场所进行展示,引导公众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3. 健康教育手册:编写健康教育手册,在社区、医院等场所发放,让公众了解更多关于慢性疾病的知识。
慢性病管理培训讲义(完整版)

家庭与社区合作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意义
协同作用
家庭和社区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协同作用。家庭成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照顾,而社区则可以为患者提供 医疗资源和健康活动。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社会参与和支持将更加广泛:未来慢性病管理工 作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和支持,如社区、家庭、 患者自身的参与和支持,形成政府、社会、个人 共同参与的慢性病防治格局。
THANKS
感谢观看
我国现状
在我国,慢性病也已经成为主要疾病负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随 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慢性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对个人的影响
慢性病对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导致身体功能受限、生活质量 下降、心理压力增加等。
对社会的影响
慢性病对社会和经济也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医疗资源消耗、劳动力损失、家庭经 济负担增加等。同时,慢性病也对社会和医疗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的困扰和挑战。
02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者
家庭成员可以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通过自身的行为和饮食习惯
来影响和激励患者。他们可以与患者一起制定健康饮食计划、规律运动
等,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03
监督与提醒
家庭成员可以监督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定期检查等,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社区在慢性病管理中的角色与功能
政策法规完善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望
规范社区慢病卫 生服务管理,建 立完善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 服务机构应该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家庭 为单位、社区为范围,充分发挥个人及 其家庭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 用的资源,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实施社区--医院 之间分级管理
• 管理体系 • 搭建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共享平台 • 建立管理构架 • 健全队伍,提高能力 • 针对个体进行分级管理策略 • 阶段性评估
同伴辅导
“教练”或“导师”与慢病患者一对一的见面,聆听患者的 情况,与患者讨论病情,为患者提供帮助 这种模式在为癌症、中风、慢性肾病和接受器官移植的 患者中非常有效。 引导者可以是有相同经历并成功应对的患者,也可以是 有经验的专业的医护人员或社会工作者 与其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加随意灵活。
慢病管理系统
自我管理能力训练计划
旨在训练患者并为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帮助患者提高生 活能力,帮助患者确立生活目标并了解所患疾病 这些技能包括处理压力、管理和监控疾病的症状、完成 一切必要的生物医学任务,并配合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 有的管理模式中,这种方式只针对特殊的病种,但是在 更多的管理计划中,这样的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提高 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国慢病管理的方法
生物医记录慢病的转 归,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从 生物医学角度进行管理是目前最普遍的管理方 法。
认知行 为干预
• 通过向患者传授健康知识,使患者了解慢病的危 害,不良的生活方式与慢病之间的关系,从而督 促患者改变生活习惯。
心理 干预
同伴支持管理模式
专业人员指导的团体交流管理模式
由专业人员组织患有相同慢性疾病或面临相同慢病 自我管理问题的患者组成小组,引导小组成员交流,并 为他们提供照护和指导
组成要素
计划和医生访视方案的制定; 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主要目标; 与同患病友或面临相同医疗问题的同伴互动,从而获 得支持并对其他人提供帮助。
慢病照护模式(Chronic Care Model,CCM)
慢病照护模式(Chronic Care Model,
CCM)
CCM 主旨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为明确的患者 提供正确的照护 已成功应用于实践,CCM 不仅可以控制慢病患者疾病的 进展,还可以减缓慢性疾病的进展 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慢病管理的主要形式
社区工作管理模式
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1.慢病防治工作缺少相关政策和法律保障; 2.重治轻防,预防为主的观念不强; 3.对慢病防治认识不足、人们没有抵御慢病危害的紧迫感; 4.慢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 5.慢病防治工作中各部门缺乏沟通协调; 6.城市社区慢病管理工作量大、任务重,主要表现在: 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资源缺位;社区慢病综合防治能力缺位;动态资料不足、管理资 料不齐;健康教育针对性差; 7.缺乏高层次、专业化、高素质的慢病防治专业技术队伍与学科带 头人。
慢病管理相关知识
1
慢病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2 慢病管理的对象和方法
3
国外慢病管理模式介绍
4
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慢病管理的定义
疾病
慢性病
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
慢病管理的定义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 是指组织慢病专业医生、药师及护理人员,为慢病 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 康、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 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 管理模式。
慢病管理的对象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
慢病患者对所患慢病的认知,患者因所患 慢病而引起的消极心理状态,患者的与所
患慢病相关的行为方式
慢病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微观社会环境 和宏观社会环境
我国慢病管理的方法
指导思想
政府领导,全民参与,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积极启动,稳步推进。
• 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心理学的动机谈话 技术帮助患者发现内心矛盾、制定行动策略、促 进行为改变。
国外慢病管理模式介绍
慢病照护模式(Chronic Care Model,CCM) 同伴支持管理模式(Peer Support Programs to Manage Chronic Disease) 专业人员指导的团体交流管理模式(Professional-Led Group Visits) 自我管理能力训练计划 同伴辅导 慢病管理系统 社区工作管理模式
15.8 11.9
17.6 13.1 14.2 14.3
9.7 4 5.9 6.6
糖尿病 1993年
高血压 1998年 2003年
心脏病 2008年
脑血管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
实施慢病管理的意义
医疗支出费用攀升
政府卫生支出费用(亿元)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实施慢病管理的意义
人口老龄化
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
9.7
7.5
4.9
5.5
6.2
1982年 1987年 1993年 2003年 2013年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实施慢病管理的意义
慢病患病率剧增
60
50
40
30
20
10 1 1.2 1.3 2
0
恶性肿瘤
54.9
26.2
10.7 5.6 1.9 3.2
2000
1000
0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2年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
实施慢病管理的意义
芬兰北卡曙光
慢病管理的起源
1956年《全美健康调查法案》
1960年《全民健康与营养调查》《全美卫生问卷调查》
70年代提出健康管理概念,成立健康管理 研究中心
1985年研发电子健康管理系统(MINT) 2003年慢性病管理系统在英国哥伦比亚应 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