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第六章

合集下载

电机学第六章同步电机

电机学第六章同步电机
交流副励磁机(中频)
交流主励磁机(100Hz)

自励 恒压器
可控 整流器

不可控 整流器
主发电机 ~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静止整流器励磁
电压 调整器
优点:运行、维护方便,没有直流励磁机,使励磁容量得以提高,因而在大 容量汽轮发电机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缺点:存在电刷、集电环的滑动接触(薄弱环节)。
• 自励式 主发电机发出的功率经静止整流器整流为直流,然后通过电刷和集电环通入到主发电机的励磁 绕组中。
当ψ角为不同值的电枢反应
Ψ=00 Ψ=900 Ψ=-900 00<Ψ<900 -900<Ψ<00
位置 q轴 d轴 d轴 d、q轴 d、q轴
电枢反应性质 交轴
直、去 直、增 交、直去 交、直增
负载性质 R L C
R、L R、C
励磁磁动势和电枢磁动势的区别
基波波形
幅值大小
位置
转速
励磁 磁动势
正弦波
恒定,由励磁电流决 由转子位置决定 由原动机的转速
Z
N
ns S
B
X
Fa
Y n s A相轴线 C Faq
电流超前电动势的向量图
FaqFacoψs 交磁
Fad Fa sin ψ 与Ff同 向,对 d轴磁场有加 强作用称之为助磁。
直轴电枢反应的影响 • 电机单机运行时,直轴电枢反应将直接影响端电压的大小。去磁时,端电压降低;助磁时 端电压升高。
• 并网运行时,直轴电枢反应影响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
D2 5 ~ 7 L2
• 励磁绕组为集中绕组
• 立式结构
• 阻尼绕组
水轮发电机的转子结构

电机学 第6章 同步电机 - 2

电机学 第6章 同步电机 - 2
阻尼绕组对突然短路电流和励磁电流的影响:
转子装上阻尼绕组后,A相电流的表达式为:
iA
1 2E0[ X d
( 1 Xd
1 Xd
t
)e Td
( 1 X d
1 Xd
t
)e Td ]cos(t
0 )
2E0 X d
t
cos0e Ta
由于阻尼绕组的“屏蔽作用”,励磁绕组中直流感应电流的 初始幅值和峰值,将比无阻尼绕组时稍小。
5.同步补偿机
同步补偿机: 实质是一台不带任何机械负载 、专门用以改 善功率因数的同步电动机。
工作原理(按电动机惯例叙述) 正常励磁时,电枢电流很小,接近0 过励磁时,电流超前电压,即补偿机从电网 吸收超前的无功 欠励磁时,电流滞后电压,即补偿机从电网 吸收滞后的无功
过励补偿的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中大部分复杂为感性的,从电网吸收 一定的滞后无功,使电网功率因数很低。传输 一定功率时,电流偏大,线路损耗增加。
2E0
sin
t
e Ta
Xd
2. 无阻尼绕组时突然短路电流的表达式
突然短路时,电枢的短路电流中有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两部 分,即:
i i i

2E0[
1 Xd
( 1 Xd
1 Xd
t
)e Td ]sin(t )
2E0
sin
t
e Ta
Xd
突然短路时,定、转子电流的对应关系:
➢ 励磁电流的稳态分量If0将产生稳态短路电流;励磁电流的直 流瞬态分量△if=,与定子的瞬态交流分量相对应,两者均以 瞬态时间常数Td'衰减;励磁电流中的交流分量,则与定子 电流中的直流自由分量相对应,两者均以电枢时间常数Ta衰 减。

电机学第6章答案

电机学第6章答案
(6—5)
因为电枢反应电动势Ea正比于电枢反应磁通Φa不计磁饱和 时,Φa又正比于电枢磁动势Fa和电枢电流I,即
在时间相位上, a 滞后于 Φ a 以90°电角度,若不计定子 E 铁耗, Φ a与 I 同相位,则 E a 将滞后于 I 以90°电角度于是 亦可写成负电抗压降的形式,即
电压基值 Ub = U N Φ 电流基值 Ib = I N Φ
阻抗基值 Zb = U NΦ /I N Φ
转速基值 Ωb = 2πnN/60 励磁电流基值 Ifb = If0 (E0=UN)
三、直轴和交轴同步电抗的意义
由于电抗与绕组匝数的平方和所经磁路 的磁导成正比,所以
如图6-22所示。对于凸极电机,由于直 轴下的气隙较交轴下小, ad > aq ,所以 Xad>Xaq,因此在凸极同步电机中,Xd>Xq。 对于隐极电机,由于气隙是均匀的,故 Xd≈Xq≈Xt 例题 返回
1
返回
4. 空载特性 U0 = E0 = f(If),I=0
一般采用从U0≈1.3UN开始到 If =0的下降曲线,如 图所示。从图可知当If =0 时有剩磁电动势,将曲 线由此延长与横轴相交,取交点与原点距离为校 正值,再将原实测曲线整体右移得工程中实用的 校正曲线。
普通同步电机与异步电机的根本区别 在转子上,同步电机的转子上装有磁极并 通入直流电流励磁,故具有确定的极性。 同步:当导体经过一对磁极,导体中的 感应电势就变化了一个周波,若转子极对 数为P,转子旋转一周,导体感应电势就 变化了P个周波,设转子转速为 n ,则感应 电势的频率为:f = pn/60
6.1 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状态
返回
6.2 空载和负载时同步发电机的磁场

电机学同步电机第六章第7讲

电机学同步电机第六章第7讲

4.2 V形曲线
(6)V形曲线左侧存在着一个不稳定区(对应于θ>90°), 且与欠励状态相连,因此,同步发电机不宜在 欠励状态下运行。
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特性 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调节
重点内容
同步发电机的无功功率调节和v形曲线
mE0UsinmUIcos常 数
Xt
E0sinIcos常数
Xt
4.1无功功率调节
E0sinIcos常数
Xt
当调节励磁电流使E0变化时 (1)Icosφ=常数,定子电流相量I的末端在一条与U垂直的
直线上(AB)
4.1无功功率调节
E0sinIcos常数
Xt
当调节励磁电流使E0变化时 (2)E0sinθ=常数,E0的末端在一条与U平行的直线上(DC)
3.2静态稳定
比整步转矩(整步转矩系数): Tsyn=Psyn/Ω
3.2静态稳定 过载能力(静态过载倍数)----最大电磁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用kM表示。
kM
Pem max PN
隐极电机:
3.2静态稳定
kM
1
sin N
实际电机,要求kM>1.7,即额定负载时最大允许的功率角θN≈35° 设计:25°<θN<35°
3.2静态稳定 静态稳定:
当电网或原动机偶然发生微小扰动时,若在扰动消失后发电机能自行回复到原运行状态稳 定运行;
静态不稳定: 不是静态稳定
3.2静态稳定 A:输入功率为PT,稳态运行,功率角θ A:输入功率波动,ΔPT, 功率角增加 Δ θ B点:稳态运行,PT + ΔPT = PemB
3.2静态稳定
电机学同步电机第六章第7 讲
上讲内容
电压调整率和额定励磁磁势的求法 同步发电机稳态参数的测定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功率关系

电机学第6章特殊变压器讲义教材

电机学第6章特殊变压器讲义教材
3.分裂运行及分裂阻抗 高压绕组开路,低压的一个分裂绕组对另一个分裂绕组运行时,称为分裂运行,
此时两个分裂绕组之间的短路阻抗(折算到高压侧)称为分裂阻抗 Z f 。
4.分裂系数
kf
Zf Zs
3~4
是分裂变压器的基本参数,既用来定性分析分裂变压器的特性,又作为设计指标。
第6章 特殊变压器
三、等效电路
第6章 特殊变压器
6.2 自耦变压器
一、结构特点与用途
结构特点: 低压绕组是高压绕组的一部 分,一、二次绕组之间既有 磁耦合,又有电联系。
U1U2为一次绕组,匝数为 N1 ; u1u2为二次绕组,匝数为 N2,又称为公共绕组; U1u1称为串联绕组,匝数为 N1-N2 。 用途:用来连接两个电压等级相近的电力网,作为两电网的联络变压器;
第6章 特殊变压器
6.3 分裂变压器
一、结构特点与用途
1.结构特点(以单相双分裂绕组变压器为例)
高压绕组由两条支路并联组成(并非分裂绕组)。
电路上彼此分离
低压绕组是
两个分裂绕组。
磁路上松散耦合
低压两个分裂绕组的特点: 结构相同、容量相等,两个绕组容量之和等于
高压绕组的额定容量,即分裂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如绕组3发生短路 U3 0 I2 I3 忽略 I2
残余电压
U2 U0 Z1Z3Z3U1
1.75Zs (0.1251.75)Zs
U1
0.93U1
即使分裂系数取较小值 k f 3 U2 0.8U 61
通常发电厂要求残余电压不低于65%额定电压, 因此,分裂变压器可以大大提高厂用电的可靠性。
双分裂绕组变压器实质上是三绕组变压器,二者等效电路及参数公式相同。
Z1

第六章习题答案 电机学--华科

第六章习题答案 电机学--华科

6.2答:转子的转速与电源的频率之间保持严格的pf n n 1160==关系的交流电机称为同步电机。

其转速与它的极数成反比。

75r/min 、50Hz 的电机其极数为80。

(注意:p 为极对数,而不是极数)6.4答:汽轮发电机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外形细长。

由于汽轮机等热力机械只有在高转速下才有较高的效率,因此汽轮发电机的一般做成转速最高的两极式。

由于转速较高,不允许转子表面有凸起的磁极,因此做成隐极式。

由于转速较高,离心力大,转子的直径较小。

由Φ=11144.4n k fN E 知,当电枢匝数一定时,为了产生一定的电动势,电机必须有一定的磁通。

为了满足对磁通的要求,电机转子的直径又比较小,只有增加电机转子的长度(τBl BA ==Φ),故隐极发电机外形细长。

而水轮发电机由于转速较低,其转子为凸极式,外形短粗。

6.7 答:电枢反应以同步转速相对于电枢顺时针旋转,相对于定子静止不动。

6.8答:电枢反应与负载的关系为:当负载为纯电阻性时(此处的负载指的是包括电枢绕组的同步阻抗在内的总负载阻抗),电枢反应为纯交轴电枢反应;当负载为纯电感性负载时电枢反应为直轴去磁电枢反应;当负载为纯电容性时电枢反应为直轴助磁电枢反应。

(1) 负载为纯电阻,但由于电枢绕组有同步电抗,故电枢反应既有交轴电枢反应,又有直轴去磁电枢反应。

(2) 负载为纯电容性,但由于8.0*=CX ,而电机的同步电抗0.1*=t X ,因此总的负载仍呈纯电感性(忽略电枢电阻),电枢反应为直轴去磁电枢反应。

(3) 纯电感性负载,电枢反应仍为直轴去磁电枢反应。

(4) 由于容抗大于感抗,故总的负载的性质为电容性,电枢反应为直轴助磁电枢反应。

6.12 根据隐极发电机和凸极同步发电机的相量图的几何关系证明,证明过程略。

6.17答:忽略电枢电阻时,短路时电枢反应的性质为直轴去磁电枢反应,因此磁动势平衡方程式a f δF F F +=就变成了简单的代数相加的关系δF F F a f +=。

电机学答案第6章《同步电机》

电机学答案第6章《同步电机》

第六章 同步电机6.1 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同步电机:转子直流励磁,产生主磁场,包括隐极和凸极异步电机:转子隐极,是对称绕组,短路,绕组是闭合的,定子两者都一样。

6.2 什么叫同步电机?怎样由其极数决定它的转速?试问75r/min 、50Hz 的电机是几极的?同步电机:频率与电机转速之比为恒定的交流电机601f pn =,16060507540f n P ⨯===(极)6.3 为什么现代的大容量同步电机都做成旋转磁极式?∵励磁绕组电流相对较小,电压低,放在转子上引出较为方便,而电枢绕组电压高 ,电流大,放在转子上使结构复杂,引出不方便,故大容量电机将电枢绕组作为定子,磁极作为转子,称为旋转磁极式。

6.4汽轮发电机和水轮发电机的主要结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气轮发电机:转速高,一般为一对极,min 3000r n =,考虑到转子受离心力的作用,为很好的固定励磁绕组,转子作成细而长的圆柱形,且为隐极式结构。

转子铁心一般由高机械强度和磁导率较高的合金钢锻成器与转轴做成一个整体,铁心上开槽,放同心式励磁绕组。

水轮发电机:n 低,2P 较多,直径大,扁平形,且为立式结构,为使转子结构和加工工艺简单,转子为凸极式,励磁绕组是集中绕组,套在磁极上,磁极的极靴行装有阻尼绕组。

6.6 为什么水轮发电机要用阻尼绕组,而汽轮发电机却可以不用?水轮发电机一般为凸极结构,为使转子产生异步转矩,即能异步起动,加阻尼绕组。

汽轮发电机一般为隐极结构,它起动时的原理与异步机相同,∴不必加起动绕组。

6.7 一台转枢式三相同步发电机,电枢以转速n 逆时针方向旋转,对称负载运行时,电枢反应磁动势对电枢的转速和转向如何?对定子的转速又是多少?对电枢的转速为n ,为定子的转速为0,方向为顺时针。

原因是:要想产生平均转矩,励磁磁势与电枢反应磁势必然相对静止,而现在励磁磁势不变。

∴电枢反应磁势对定子也是相对静止的,而转子逆时针转,∴它必须顺时针转,方能在空间静止。

电机学-三相交流绕组

电机学-三相交流绕组
F 1 0 .9 a I 2 q 2 a p 1N q k q 1 ky 1 0 .9 Ip N 1k N 1
绕组系数:
kN1 kq1ky1
• 单相绕组产生的基波磁势仍然是正弦分布脉振磁势,磁 势幅值位置与绕组轴线重合,时间上按正弦规律脉振。
f1F1c整理o 课件 c sost
§7-3 单相绕组的磁势
整理课件
§7-3 园形旋转磁势
• F+波是一个旋转波,在气隙空间以角度 速ω旋转,转速为:
1 60f n160pf p (r/min) • 单相正弦脉动磁势可以分解为两个转向相 反的园形旋转磁势。
整理课件
§7-4 三相基波磁势合成旋转磁势
ia 2I cos t • 三相对称电流: ib 2I cos( t -1200 )
y1
为多匝线圈和单匝线圈。
与线圈相关的概念包括: 有效边;端部;线圈节距等
节距Y1(跨槽数)—— 一个线圈的两个线圈边之间沿电枢气隙圆周上的跨距称为节距,用
y 1 表示。节距可用长度单位表示,常用槽数表示。
整理课件
第六章 三相交流绕组基本概念
• 单层绕组一个槽中只放一个元件边; • 双层绕组一个槽中放两个元件边。
•分析思路
1)双层整距绕组可以等 效为两个整距单层绕组
2)两个等效单层绕组在空 间分布上错开一定的角度, 这个角度等于短距角;
3)双层短距绕组的磁势
等于错开一个短距角的两
个单层绕组的磁势在空间
叠加。
kq1qFqF c11 q ssiniq2 n
F1 2Fq1
sin2 2si2n
2 整理课件
2
§7-2 (2)双层短距绕组的磁势
F0或 F0
每极合成磁动势幅值大小为: F 1 2 3 F 1 2 3 0 .9 Ip N 1k N 1 1 .3I5 p N 1k N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三、绕组的基波电动势和线电动势 设每条串联支路的线圈匝数为N,则一相绕组基波电动势为:
E 4.44 fqNkw1m
式中,N为每相绕组一条支路串联线圈的总匝数。
在电机设计和制造时,为了减小谐波电动势,可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合理设计气隙磁场,使其尽可能接近正弦分布; 适当地选择分布和短距绕组来减小电动势中的谐波; 将三相绕组接成Y形接法,可消除线电动势中的3次和3的倍 数次谐波。
图6-7 定子线圈中交链气隙磁通的变化
12
t=0时,在定子线圈中交链的转子磁通有最大值,此时每 极磁通为:
m Bavl
Bav
—每极磁通密度的平均值;
l —线圈有效边的长度;

—极距。
对任意时刻t,定子线圈中所交链的磁通为:
m sin t
2 f 2 Pn / 60
20
对于空间按矩形波分布的脉振磁动势,可按傅立叶级数分解 为基波和一系列奇次谐波的磁动势,即:
fc 2 4 1 1 Nc I c sin t[ (sin x sin 3x sin 5 x )] 2 3 5
fc Fc1 sin t sin x Fc3 sin t sin 3x Fc5 sin t sin 5x
16
二、线圈组的电动势和分布系数
交流绕组一般为分布绕组,各个线圈放在不同的槽内,各 线圈的轴线在空间不重合,因此每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在时间 相位上不同。由于每个线圈组(极相组)都由相距为 电角度 的q个线圈串联而成,在一个极相组中,相邻线圈电动势的相 位差即为槽距角 ,所以线圈组的电动势为q个线圈电动势的 相量和。这种分布线圈的合成电动势与集中线圈的合成电动势 相比有所减小,电动势减小的程度用分布系数来表示,定义为:
14
E 2E E E t ( y ) t1 t2 t1
15
短距线圈的电动势有效值为: Et ( y ) 2 Et1 cos

2
短距线圈的电动势较整距线圈减小了,将短距线圈 电动势与该线圈为整距时的电动势之比称为基波短距系 数,为:
k y1
Et ( y ) Et ( y )
2 4 Fc1 N c I c 0.9 N c I c 2
Fc 3
1 Fc1 3
1 Fc 5 Fc1 5
21
2 整距线圈组的磁动势 每线圈组由q个线圈串联,各线圈在空间依次相距电角 度 ,q个线圈就产生q个空间依次相距 电角度的矩形波 磁动势,把每个磁动势进行矢量相加,得到线圈组的合成磁 动势。显然,合成磁动势是各线圈磁动势的矢量和,这一关 系也是由于线圈的分布所引起,与求线圈组的电动势一样, 求合成磁动势时也可以沿用求线圈组电动势已定义过的绕组 分布系数,有:
f F1 sin t sin x F 3 sin t sin 3x F 5 sin t sin 5 x 1 1 =0.9(2qN c ) I c sin t[kw1 sin x kw3 sin 3x kw5 sin 5 x ] 3 5
23
以上讨论的是一对磁极下A相两线圈组合成磁动势的情况, 事实上这个合成磁动势也是一相绕组的合成磁动势。因为一相 绕组的磁动势,并不是组成每相绕组的所有线圈组产生的磁动 势的合成,而是指该相绕组在一对磁极下的线圈组所产生的合 成磁动势。因为一对磁极下的线圈组所产生的磁动势和磁阻构 成一条分支磁路,电机若有P对磁极就有P条并联的对称分支磁 路,所以相绕组的磁动势就是线圈组的磁动势。
线圈是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绕组就是按一定规律排 列和连接的线圈。线圈可以是单匝,也可以是多匝。每一个线 圈有两直线边,分别放在铁心的两个槽中,称为线圈的有效边。 线圈两有效边在定子圆周上的距离称为节距,用符号y表示,一 般用槽数来计算。
根据节距的大小,有:整距绕组, y ;短距绕 组, y ;长距绕组,y 。为了使每个线圈能获得最大 的电动势,节距一般应接近极距。长距绕组和短距绕组均能削弱 高次谐波电动势或磁动势,但因为长距绕组的端接线较长,所以 很少采用,短距绕组使用较多。
13
一个单匝整距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为:
e d m cos t m sin(t 90) dt
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
Et ( y )

2
m 2 f m 4.44 f m
Nc 匝整距线圈电动势有效值为:
Ec( y ) Nc Et ( y ) 4.44 fNcm
3
第二节 几个基本概念 一、电角度和机械角度 电角度和机械角度之间有关系: 电角度= P 机械角度 二、极距 极距是沿电机定子铁心内圆的相邻两个异性磁极之间的距离
D 2P
在电机设计和制造中,极距常用每个磁极下所占的定子 槽数来表示
Z 2P
4
图6-1 极距、每极每相槽数和槽距角
5
三、线圈及节距
双层短距分布线圈组的基波磁动势幅值为:
2 k y1 cos sin 90
F1 2Fq1k y1 2 0.9qNc Ic kq1k y1 0.9(2qNc )Ic kw1
kw1为绕组系数,而k y1 , kq1 和kw1 的计算公式和物理意义 与计算电动势时相同。
短距线圈组的磁动势表达式可表示为:
图6-6 三相24槽双层任一交流电动势都可以用波形、频率和有效值三个要 素来表征,而交流电机中,这三要素取决于气隙中的磁通密 度、绕组的有效长度、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并切割磁力线 的速度,这三者的大小和磁通密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一、线圈电动势和短距系数
6
四、槽距角 相邻两个槽之间的电角度称为槽距角。
槽距角

P 360 Z
五、每极每相槽数 指每相绕组在每个磁极下平均占有的槽数,表示为:
Z q 2 Pm
六、相带与极相组 每一磁极下,每相绕组所占有的电角度称为绕组的相 带,可表示为:
Z P 360 180 q 2 Pm Z m
kq1
Eq (q个线圈的合成电动势) qE ( c q个集中线圈的合成电动势)
分布系数表示由于线圈的分布所引起的电动势的折扣。
17
q个分布线圈的合成电动势大小可表示为:
q Eq 2 R sin 2
一个线圈的电动势大小为:
Ec1 Ec 2 Ec 3 2 R sin

2
根据分布系数的定义,可得: q
24
单相绕组基波磁动势的最大幅值为:
F1 0.9(2qN c ) I c kw1 0.9 2aN NI I c kw1 0.9kw1 P P
根据上面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交流单相绕组的基波磁动势为脉振磁动势,它在空间按 正弦规律分布,而各点磁动势的大小又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磁动势波的轴线固定不动。磁动势的脉振频率 取决于线圈中电流的频率。
kq1 Eq qEc sin 2 q sin

2
线圈组的基波电动势为:
Eq kq1qEc( y ) 4.44 fqNc kq1k y1m 4.44 fqNc kw1m
kw1 kq1k y1称为绕组系数,绕组系数是分布系数和短距系数 的乘积,它表示交流绕组既考虑短距又考虑分布影响时,线 圈组电动势应打的折扣。
1
第一节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交流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是电机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主要部 件,通过它电机产生一个极数、大小、波形均满足要求的磁 场,同时在定子绕组中感应出频率、大小和波形及其对称性 均满足要求的电动势。 绕组的型式有各种各样,但其构成原则基本相同,主要从运行 和设计制造两个方面考虑。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为: 1. 合成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接近正弦波,即要求电动势和磁 动势中的谐波分量尽可能小; 2. 在一定的导体数下,能得到较大的基波电动势和磁动势; 3.三相绕组中,电动势和磁动势的基波对称,即三相大小相等, 相位互差 120 ,且三相阻抗相等; 4.绕组铜耗小,用铜量少; 5.绝缘可靠,机械强度高,散热条件好,制造工艺简单,维护 检修方便。
第六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交流电机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按照转子结构形式的 不同,同步电机又分为凸极式和隐极式两类;异步电机又分 为鼠笼式和绕线式两类。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转速、励磁 方式及转子结构都不同,但是它们的定子结构、形状、在电 机中发生的电能过程、机电能量转换的原理和条件相同,所 以,本章一并讨论它们的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kq
sin q q sin

2
N c kq Ic
22
2
故线圈组的磁动势幅值为: Fq qFc kq 0.9q
qFc q 个线圈磁动势的代数和

3 短距线圈组的磁动势 与前面电动势的计算类似,计算短距线圈组的磁动势 只需引入短距系数,其磁动势为整距线圈磁动势乘以短距系 数,短距系数为: y
cos

2
cos(
y y 900 ) sin( 90)
短距线圈电动势有效值为:Et ( y ) k y1Et ( y ) 4.44 fk y1m
N匝短距线圈电动势有效值为: c
Ec( y ) Nc Et ( y ) 4.44 fNc k y1m
7
第三节 三相双层绕组
现代10kW以上的三相交流电机,其定子绕组一般都采用双 层绕组,双层绕组的每个槽内有上、下两个线圈边。同一个 线圈的一条边在某一槽的上层,另一条边则在相距为y的另一 槽的下层。整个绕组的线圈数与槽数相等。 双层绕组的主要优点为: • 在采用分布绕组的同时,选择最合适的节距,可改善电动势 和磁动势波形; • 所有线圈尺寸相同,便于制造; • 端部形状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和增强机械强度。
图6-3 双层绕组图
8
根据线圈的形状和连接规律,双层绕组可分为 迭绕组和波绕组两类。图6-4为两类绕组的线圈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