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精品
福建省永春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一、单项选择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
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
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3.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
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
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伦理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学说
5.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
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
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
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6.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希望“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由此可见,他认为儒学干预政治的关键是()A.正君心 B.正纲常 C.正百官 D.正百姓
7.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8.明清时期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产生了许多大思想家。下列观点出自李贽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人助天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不包括()
A.主张个性自由 B.主张经世致用
C.主张农、工、商皆本 D.主张民主共和
10.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科技走向落后 B.社会相对安定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我国文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①甲骨文②小篆③隶书④楷书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④
12.这些图标是以我国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为基本形式而设计的。这种赋予图案美的书法字体应该是()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3.水墨画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右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
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水墨画的典型特点是()
A.讲究笔法工整 B.强调个性表现
C.重视气势雄壮 D.追求摹写逼真
1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反映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D.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15.南宋胡演曾评说某词作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舞伴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
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该作者应是()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16.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
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深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17.针对雅典世风日下的社会状况,推崇美德,强调理性的思想家是()A.卢梭 B.但丁 C.普罗泰(塔)戈拉 D.苏格拉底
18.余秋雨在《稷下》中写道:“欧洲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又一次成了古罗马和古希腊的
学生。这次重新上学的结果也十分惊人。”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次重新上学”是指文艺复兴运动②“这次重新上学”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斗
争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③“这次重新上学”从根本说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精神和文化的再生④“这次重新上学”使欧洲人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9.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两部作品所体现的共
同思想是()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20.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
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21.伏尔泰是一位睥睨一切传统权威的批判家,但他对于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之极。
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他推崇中国儒家文化的真正原因在于他认为
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有利于()
A.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B.建立开明君主制度
C.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D.建立代议制的政体
22.某作品曾获此评价:既然是描摹整个社会,是从大动荡中来捕捉社会,那么就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在某一篇作品中恶多善寡的情形,就会在画卷的某个局部里冒出一帮罪人……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
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由此推测,该作品应该属于()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3.列宁在评价一位科学家时说:他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作彼此毫无关联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这位科学家是()A.爱迪生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24.1919年,在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鼓动下,英国派出了两支远征队分赴两地观察日全食,经过认真的研究得出最后的结论是:星光在太阳附近的确发生了一点七秒的偏转,有力地证明了引力场使光线偏转的说法。这种研究结论主要基于( )
A.量子论 B.相对论 C.进化论 D.典力学
25.参照下表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科学技术及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6.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
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27.恩格斯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特点归纳为“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文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印象派艺术
28.其作品数量众多,描绘了金钱社会的人情百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莎士比亚 C.巴尔扎克 D.拜伦29.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的音乐大师是()A.莫奈 B.莫扎特 C.贝多芬 D.德彪西
30.凡·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下列作品属于凡·高的是
A B C D
31.下面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32.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33.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A.器物——制度——思想 B.器物——文化——制度
C.器物——思想——制度 D.文化——器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