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新声3

合集下载

中国民歌声乐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声乐中国民歌

5、朝鲜族
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其旋律优美, 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著名的《桔梗谣》、《阿里郎》等,几乎 家喻户晓。
欣赏:《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首优秀的传统民歌,曲调 优美抒情,婉转严谨,歌词生动含蓄,借花 言情。以曲折的手法,隐喻青年男女对自由 幸福的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五、少数民族民歌
1、新疆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维吾 尔、汉、哈萨克、蒙、回等十三个民族。 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代表作:《歌唱解放军》、《新疆 好》、《弹起我的冬不拉》、《花儿为 什么这样红》等。
2、蒙古族 蒙古族民歌以声音宏达雄浑、曲调高 亢悠扬而闻名。其内容生动反映了蒙古族 的风土人情。 分类:“长调”和“短调”
3、苗族
分类: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 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 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 唱的内容。
4、藏族
藏族民歌的特点是音调悠长,音域宽 广,节奏自由。一般分为山歌、劳动歌、 风俗歌、情歌、玛尼歌、扎木年弹唱等多 种。唱歌时,还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 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 流传最广。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生汉 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 民生活语言的诗化。东北民歌中有 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 响,因此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 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 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代表作:《东北风》、《月牙五 更》、《摇篮曲》、《小拜年》
欣赏:《摇篮曲》
一首辽宁新民歌,描述了在月明、风静、 蛐蛐儿叫的夜晚,母亲对宝宝快快成长的祝 福之情。
三、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 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代表:“花儿”、“信天游”

南北朝民歌(吴歌西曲)

南北朝民歌(吴歌西曲)

——《南史·张贵妃传》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2、城市经济的发达
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 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 歌声舞节,袨xuàn服华妆,桃花绿 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
——《南齐书》
精选完整ppt课件
4
石城乐
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 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
精选完整ppt课件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春怨
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精选完整ppt课件
11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
1、写出季节变化:天赏梅,春天忆梅,夏天 乌桕树开花,秋天采莲。
2、连珠格:“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 前,”“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 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婉转灵动,富有 整体感。
3、细腻委婉,多层次展现主人公相思之情。沈 德潜《古诗源》称此诗“续续相生,连跗接萼, 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吴歌西曲特点
1、体制小巧,多五言四句。 2、感情细腻,语言清新自然。 3、多用谐音和双关。
精选完整ppt课件
13
南北朝民歌之不同
内容: 南朝民歌多爱情题材,北 朝民歌多反映社会生活。
5
莫愁乐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 探头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精选完整ppt课件
6
那呵滩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 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 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那呵滩 《古今乐录》:那呵 ,盖滩名也
其三 江陵三千三,何足持作远。 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

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

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境北山(位于凤翔、耀县、韩城一线)以北广大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

它按体裁主要分号子、小调、山歌和儿歌四大类。

陕北民歌中最常见、最典型、最富有特色的典型音调,是在五声(或七声) 徵、商、羽调式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其上、下方五度音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即是 sol、do、re、sol、re、sol、la、re。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1.平腔唱法指用真嗓演唱,或用以真嗓为主的真假嗓结合的方法演唱,声调高亢、嘹亮。

陕北民歌以平腔演唱为主,根据歌曲音区的变化,真假声的比例也可适当调整。

①完全用真嗓演唱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中用这种唱法的有两种类型的歌,一类是速度不快,旋律起伏不大,比较婉转、柔美、忧伤的歌曲,如《揽工歌》等。

另一类是速度较快,音域不宽,铿锵有力,旋律线条较直的歌曲,如《天心顺》等。

②用真假嗓结合方法演唱的陕北民歌因陕北民歌旋法中四、五度音程及七、八度大跳音程较多,音域宽广,音乐中刚性因素较重的风格特点,完全用真嗓演唱往往不能胜任。

又因陕北地势山大沟深,要使声音唱得高、传得远,就必须借助假声。

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者在演唱信天游和山曲时,往往同时采用低腔、平腔和高腔演唱,但几乎听不出衔接的痕迹,发出的声音却高亢、悠扬,即使相隔两道山梁也能听得见。

特别是信天游的长音较多,而且长音一般都在高音区,借助假声使长音听起来更加结实而明亮。

例如大家熟悉的信天游《赶牲灵》这首歌,不仅在长音处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而且在“上” 字和“ 哇” 字的第二个音“sol” 上也用这种方法来演唱。

有些音域偏高的歌曲,一开始就要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

在《船夫曲》这首号子曲中,由于起音就在 e2、a2 而且全曲高度基本保持在 e2 与 b2 之间,近似呼喊。

只有用这种方法演唱,才能更准确地表现其音乐的内容。

创作和演唱这首民歌的老船工李思敏在演唱这首民歌时,不仅让人领略到了黄河船工坚毅、粗犷、奋力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歌声中也透出一股宣泻、悲凉、凄苦的滋味。

汉乐府民歌

汉乐府民歌

汉成帝:汉乐府鼎盛期 凡典领倡优伎乐,盖有千人
汉哀帝:汉乐府衰竭期 大凡八百二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罢, 可领属太乐。其四百四十一人不应经法,或郑 卫之声,皆可罢。 东汉:乐府机构被取代 太予乐署——太予乐令相当于西汉太乐令 黄门鼓吹署——实际发挥西汉乐府作用
诗体名:把乐府配乐歌唱的诗称为乐府诗 汉代:歌诗 魏晋:拟乐府 (借古题写时事) 唐代:新乐府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宋元:称词曲为乐府
(1)忠贞的恋人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 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 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 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 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 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 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 与君绝!
保存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类型
1、相和歌辞:美妙的民间音乐 演唱方式:丝竹相和 人声相和 2、鼓吹曲辞:北方民族的新声,用作军乐。 3、杂曲歌辞:声调失传的杂牌曲子。 《杂曲》者,历代有之。或心志之所存, 或情思之所感;或宴游欢乐之所发,或忧愁 愤怨之所兴;或叙离别悲伤之所怀,或言征 战行役之所苦;或缘于佛老,或出自‘夷 虏’:兼收备载,故总谓之《杂曲》。‛
3、无中生有 智退使君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 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臵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 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

民歌

民歌



第六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 类
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人口咱全国总人口的8%,所分布地区占 全国总面积的50%—60%。在少数民族中,除回 族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分属五个 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 语系和南岛语系。 我国各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长篇叙事歌曲 是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俗性的民歌 为数众多;宗教歌曲在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中 也占重要地位。
二、山歌的种类
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牧山歌、放
牧山歌三类
1、一般山歌

一般山歌多流行在山区、高原,平原地区较少。 在汉族地区,一般山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西南、湘鄂、闽粤赣等地山区。


(1)信天游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 山西西部、及内蒙古西南地区。 词多即兴编唱,内容以反映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一般为上下句结构,上 句多用比兴烘托出下句歌词的内容。 曲调多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常分为两个乐节,下句则一气呵 成。 多为徵调式和商调式,以徵、宫、商为骨干音,并用羽加以装饰。 旋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高腔山歌,音调高亢辽润,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跌宕,音域宽广;第二种为平腔山歌,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曲调 平稳,刻画感情较为细腻。 欣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我的哥哥当红军》, 陕西民歌 《兰花花》
第二章
民间歌曲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歌曲的界定

1、定义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 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 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 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 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 美。

世界经典民歌赏析

世界经典民歌赏析

一、区分两首《茉莉花》江苏的《茉莉花》,其旋律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

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河北《茉莉花》,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调则更具有叙述性质。

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

民歌表演者为了加强对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时从戏曲音乐中汲取素材来丰富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后有一个较长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吕剧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贴切。

二、江苏民歌江苏民歌自身也有南北之分,苏北的《茉莉花》、苏南的《紫竹调》是最具有代表性,音乐演奏主要是二胡笛子,也就是江南丝竹,比较著名的有《云庆》《三落》《行街》等,有一首集大成于一身的曲子《姑苏风光》,现今的歌曲是简化版。

当然,江苏也有悲调的歌曲如《二泉映月》、《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三、新疆民歌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

歌曲结构完整,规模较大,曲调悠长,情绪深沉,不少歌曲有着叙咏性的特点。

各民族民歌中,哈萨克族民歌和维吾尔族民歌是两种最活跃的民间音乐。

《阿拉木汗》《青春舞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四、哈克族民歌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

民歌在哈萨克族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哪里有哈萨克族的毡房,哪里就有歌声。

民歌艺术特点:哈萨克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谐歌、赞歌、哭歌、情歌等类冬不拉是哈萨克最主要的乐器。

民歌体裁:哈萨克族民歌安泛指歌曲。

这里指旋律优美、宽广,并有固定唱词和曲名的歌曲,又可分为“阔西安(牧歌)、“巴拉克西安”(渔歌)、“安给西安”(狩猎歌)、“玛罕拜特安(情歌)、“迪纳依安”(宗教歌)等。

陕西民歌简介

陕西民歌简介

陕西民歌简介陕西民歌主要分关中民歌、陕北民歌和陕南民歌三部分。

关中民歌是流行于秦岭以北,北山以南这一素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

关中民间音乐形成较早,历史久、品种多。

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伕子歌等,影响最大的是小调。

关中小调有广为流行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秧歌调、旱船、竹马、打连厢、对于秧歌等“社火小调”,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

关中民歌的题材内容涉猎广泛,但以反映各种社会矛盾,爱情生活以及传说故事的为多。

关中民歌的歌词以五言、七言为主,小调歌词的分节形式则多以“数”为序而联缀。

关中民歌音乐大量使用一种音律特殊的,以“”为骨干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并以徵音为终结。

陕北民歌主要有榆林小曲和信天游。

榆林小曲,原是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陕西榆林一带,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取坐唱形式,一个人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结合。

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有时也加用月琴或京胡。

打击乐器用一只小瓷碟。

唱段多为带叙述性的抒情小曲,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如此便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新艺术品种,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

“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

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

作为一种风格个性都很强的山歌品种,“信天游”的基本特征是结构短小简洁,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

它的词曲仅有上、下两句。

唱词上句起兴,下句点明主题。

南北朝之民歌

南北朝之民歌

《隔谷歌》 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 粮食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琅琊王歌辞》 东山看西水,水流盘石间。 父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
2、反映人民疾苦: 与战争并行的人口掠夺,大批流亡,出现许多怀
土思乡作品,流露着悲哀和绝望的感情。 《紫骝马歌》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组诗,造成完整的叙事。 情节、动作塑造模糊的形象。 夸张、比喻手法精熟。 南北审美风味的组合。
(4)谴责男 子的负心、背 约:
《子夜歌》:
侬作北辰星, 千年无转移。
欢》
渊冰厚三尺, 素雪履千里。
我新如松柏, 君情复何似?
8、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约占 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余的四言及杂言体诗,篇 幅也很短小。
短小的篇幅对形成明快的诗风,具有关键的意 义。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所剩余60余首,保存在《乐府诗 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其它在《杂曲歌辞》 和《杂曲谣辞》中,数量没有南朝乐府民歌多。
婢乃歌曰:‘歌繁霜,繁霜侵晓幕。伺意空相 守,坐待繁霜落。留连宴寝,将旦别去,以金 簪遗文韶。文韶亦赠以银碗及琉璃匕。明日, 於青溪庙中得之,乃知得所见青溪神女也。” 按干宝《搜神记》曰:“广陵蒋子文,尝为秣 陵尉,因击贼,伤而死。吴孙权时封中都侯, 立庙钟山。”《异苑》曰:“青溪小姑,蒋侯 第三妹也。”
艺术特色
1、语言质朴无华; 2、风格豪迈刚健; 3、表现感情爽直、坦率; 4、体裁多样。除五言四句外,还有七言四句、
荆州、扬州(武汉、南京)城市最繁荣。
宋书: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
城市盛行歌谣、舞蹈。
江浙,其中心城市建业一带为吴歌的土壤; 荆楚,其中心城市江陵等地为西曲的滋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民歌新声
课时:第三课时
年级:六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在小组展示、师生交流等过程中,感受传统民歌和民族风格新歌的不同时代
特征,了解新歌表现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对多变的民族歌曲的兴趣和关注。

2、在欣赏、演唱、演奏等综合活动中,了解新歌创作方式和音乐风格特征,提
高学生感知、表现音乐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民歌价值的认识。

3、能够有感情地演绎歌曲《我属于你》。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绎歌曲《我属于你》
教学难点:
表现歌曲时的二度创作
教学过程:
一、器乐演奏:《中华民谣》
1、复习作品的第一声部,并尝试进行两声部的合奏。

2、教师简介歌曲中运用了中国的民族调式,使其音乐风格更具有浓郁的民族音
乐风格。

3、欣赏歌曲《中华民谣》并用童谣的节奏念歌词。

老师用打击乐器或念节奏来
控制速度。

4、分组完成《中华民谣》的演唱和演奏。

二、复习歌曲《我属于你》
1、请同学有表情地朗读歌曲中部分歌词,请同学设计一下用怎样的音色、力度和情感去表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思想。

歌曲可以采用哪些演唱形式?
2、请同学完整的有表情的表现歌曲。

三、活动与练习
结合综合活动一中的问题和要求,继续进行小组交流民歌的活动。

四、小结
用“音乐人文聚焦”的内容将整个单元的教学作简单的小结。

五、教学反思
歌曲《我属于你》是一首较难的演唱曲目。

通过三课时的学习,教师应当更多地注意培养学生相互间合作的精神,例如声部的和谐、互相的配合等,从而较为完整并富有感情地演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