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考研状元笔记

合集下载

育明考研:2013年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状元笔记

育明考研:2013年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状元笔记

七月一日之前推出全国58所院校行政管理视频和资料,优惠价为1680元-2500元。

越早越优惠。

还赠送最后三套押题卷和公共课阅卷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

育明教育包揽2009-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第五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战略目标一、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力用最少的资源去完成目标或运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是组织永恒的目标。

可以说,一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产力的高低。

在如今虽然对生产力的真正含义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甚至存在争论,但生产力通常以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为主,也可以引申为产品和服务的整体价值。

一般的看法认为,生产力是一个时期内投入一产出的比率,并保证质量。

用公式表示为:生产力=产出量/投入量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高组织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其对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予以说明:一是不断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扩大人力资源投入的收益,实现组织生产力的提高;二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促使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最终提高组织生产力。

1、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控制问题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观之,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成本中心改造为利润中心,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直接达到实现生产力的目的。

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取得人力资源、使用人力资源、维持和提升人力资源而付出的代价。

一般而言,一个组织用于人力资源上的成本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

它是一个组织在招募和甄选人员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安置成本。

(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指组织为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而投入的培训和教育费用。

(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是组织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等。

(4)人力资源保障成本。

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

(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是由于职工离开组织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空职成本。

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支出,并不断扩大其收益已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的效率。

谢明 公共政策考研状元笔记-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

谢明 公共政策考研状元笔记-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 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
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
2013年包揽北大、人大、北师大、矿大、地大、北林、湖大、川大行政管理考研状元!
育明教育:人大公共管理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 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 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详细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详细解析

新东方在线考研管理学视频课程/zhuanti/glxky.html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2013年考研真题+详细解析2013年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听证制度2. 有—无对比分析3. “冒险转移”理论4. 转换型领导5.政府再造二、简答题(每题15分)1. 简述社会冲突理论对社会问题成因的三种观点。

2. 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3. 分析民主行政价值和科层价值的区别。

4. 战略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存在的问题5. 政府治理工具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5分)1.例举政策政策分析的步骤。

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

2013年考研真题的详细解析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听证制度【参考答案】(一)听证制度起源于英美国家,源于自然公正原则,逐渐由司法审判听证引入行政与立法程序。

听证制度是指政府组织在直接涉及公众或公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时,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社会各方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的规范性程序设计。

听证制度的类型分为立法听证、行政决策听证及具体行政行为听证三类。

(二)听证制度作用:公民诉求的实现,提升民主意识,弱化行政权力;提升行政效率;公开透明与阳光行政;社会和谐与进步。

具体步骤如下:1、告知和通知,确定听证代表。

告知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将决定的事实和法律理由依法定形式告知给利害关系人;听证代表可由利益集团和公民自荐2、公开听证。

听证必须公开,让社会民众有机会了解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作出的过程,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3、委托代理。

行政相对人并不一定都能自如地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允许其获得必要的法律帮助。

4、对抗辩论。

对抗辩论是由行政机关提出决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行政相对人对此提出质疑和反诘。

5、制作笔录。

听证过程必须以记录的形式保存下来,行政机关必须以笔录作为作出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

2. 有—无对比分析【参考答案】“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如图所示。

2013年人大新闻学考研真题,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2013年人大新闻学考研真题,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5、本世纪 2、30 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批文学团体和流派,其中由郑振铎、沈雁冰发起成立的 a( ) ,由 郭沫若、成仿吾等组成的 b( ),由蒋光慈、阿英等发起组织的 c( )。这些文学社团 30 年代都积极参加以 d( )(人名) 为旗手的“左联”活动。 Z" ]= 尞 \ 三、选择(每选 1 分,共 8 分;答卷注明序号,如 a.或 1a.) 垻 鼴 O?嚉 1、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是 a.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着的普罗米修斯》 ;b.拉辛的《安 得洛玛克》 ; c.伏尔泰的《俄狄浦斯》( )。 瀯 I 凢?/sA 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是我国古代史著作追求的重要目标。提出这个目标的是 著名史学家 a.杜佑 b. 刘知几 c.司马迁 d.郑樵。 裮埭廓蠇 3、1898 年戊戌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康有为所著的《新学伪经考》和 a.他的《孔子改制考》 ;b. 梁启 超的《变法通议》 ;c. 谭嗣同的《仁学》 ;d.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 ???鎑?? 4、李大钊在 1918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作了较深刻的阐述,这篇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 《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 狎 5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 后的北宋文坛领袖人物,当时与他交游或受他指导的人很多,其中有四个人最受他的赏识,在文学史上被 称为“苏门四学士” 。他们是 a.文同 ( ),黄庭坚( ),林逋( ) ,张先( );b. 张继( ),贺铸( ),石介( ) , 秦观( );c. 晁补之( ),李之仪( ),王观( );d.梅尧臣( ),陈师道( ),张咏( ),张耒( )。 薵? 顩t德 四、问答题(1、2、3 题任选 2 题,每题 8 分;第 4 题必答,10 分,共 26 分) ?G 隄? 娖 1、略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 1 聵 宐}? 2、略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均釶饝?犢 3、北宋吸取唐末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分裂局面的教训,立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 中在军事上取消禁军最高统帅,分置三司(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率权和调遣权分离, 移防时移兵不移将,形成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师”的格局;而在军事部署上则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 其意图用宋太宗的话说就是: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 患,深可惧也。 ”请分析说明:这种军事集权措施有哪些作用和弊端? •^塒, 胝 粲 4、明代归有光在出任浙江长兴县知县时写了一则告示,收入作者文集时题为《长兴县编审告示》 ,节录 于下: 长兴县示当职①谬寄百里②之命止知奉朝廷法令以抚养小民不敢阿意上官以求保荐是非毁誉置之度外不 恤也„„ 当职为民父母岂不欲优恤大户而专偏重小民特以俱为王民尔等大户享有田宅僮仆富厚之奉小民终岁勤岁 糟糠裋褐③犹常不给且彼耕田商贾大户又取其租息苦刻剥小民大户亦何所赖况大户岁当粮长④不过捐毫毛 之利以助县官若小民一应役如今这里递⑤者生计尽矣如之何不为之怜恤 蠘全 ?逶? 当职为此拳拳告谕尔等大户各思为子孙之计毋得仍前侥幸剥害小民幽有鬼神明有国法宜各深思 轹 近?m? (注:①当职:作者自称;②百里:指一县;③裋(shù,音“述”)褐:粗劣之衣;④粮长:明代负责 征收、解送田粮的基层半官职人员,通常由富户担任;⑤里递:力役,全句指强迫贫户充当力役。 ) n \ 县?JI? 请按以下要求完成答卷: ??嫵 UJ (一)为原文加现代标点(2 分, 错三处以上每处扣 0.2 分, 以扣完 2 分为限。 答案抄录标点前两字(如 “怜 恤。 ”)或原文,然后标点。 @ 瀆?- 5 (二)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3 分,每词 0.5 分;须注意的词可用汉语拼音或同音词) <( 外|D?? 1、谬寄 鱶<?{A?? 2、止 ?埬 u !<a? 3、阿意 瀍$?敎烍`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解析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解析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 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2013年包揽北大、人大、北师大、矿大、地大、北林、湖大、川大行政管理考研状元!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公共财政考研英语复习策略《育明教育:考研政治90分复习和答题攻略》(一)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对于很多考生,尤其是理工科考生来说,难度很高,育明教育咨询师在历年考研辅导过程中发现,其实,考生在考研政治复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误区——死记硬背。

其次,很多考生认为,跟着某某知名辅导机构的老师讲解的去复习就可以了;据统计,每年考研的学生中大概有80%以上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公共课辅导,但是从全国每年公共课的成绩来看,政治基本在50分左右,英语基本在47分左右。

换言之,从宏观上来看,各色的公共课辅导班,并没有提高考生的成绩。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考研政治的复习,要方法和努力并行,尤其是要注重复习的方法。

从复习参考书来看,我们推荐以下参考资料: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解析》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含真题解析、《2005-2010年政治真题及其解析》至于各色机构的模拟题,就没有必要做了。

(二)考研政治记忆要点和复习概略此外,根据对历年真题及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标准答案的分析,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考研政治,尤其是考研政治主观题,需要记忆的部分有三个:1.矛盾论(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每考矛盾必考这点)(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每考矛盾必考这点)(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每考矛盾必考这点)。

育明考研:2013年人大北大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

育明考研:2013年人大北大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

七月一日之前推出全国58所院校行政管理视频和资料,优惠价为1680元-2500元。

越早越优惠。

还赠送最后三套押题卷和公共课阅卷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

育明教育包揽2009-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第四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由于日益复杂环境和公众多元的需求,政府管理部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问题成为影响政府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战略管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内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就公共部门而言,战略是其发展总目标的表现形式,它通过对带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谋划与对策研究,决定着该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管理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涉及到组织政策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等。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还涉及到其组织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项职能,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或工具。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主要发生于较高级别的政府管理层,或者说是主要由政府高层所进行和完成的一个关于政府管理的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

第一节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在当代,面对日益复杂、动荡和多元的公共管理环境,为了取得最好的管理结果,实现组织目标,非公共部门中战略管理技术由于自身的特点,受到整个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视并进入了公共管理领域。

一、战略管理概述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基本内涵战略最早是一个军事术语,意指通过一定的谋划去实现或赢得战争胜利的目标。

与战略相关另一个术语是战术或策略,它也具有通过制定一定的对策去赢得战争胜利的含义,但两者有层次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战略相对的是整个战争,是针对整体的、总的目标,而战术相对的则是一场战争的局部或一场战争中的某一战役,是针对较低层次的目标。

战略这一概念产生后,相当程度上作为一种管理程序或技术,逐步在私营部门即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环境的复杂和竞争的激烈,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战略并进行战略管理,注重长远利益和周边环境,而不只是顾及眼前的内部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益。

因此,所谓战略,是指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与对策研究,它反映了组织在一个较长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部署、步骤和设想,并着眼于组织长期目标和宗旨的实现。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状元备考笔记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状元备考笔记

(二)革命报刊的大发展(1918)五四运动时期,革命报刊获得空前的大发展。

《每周评论》是一张影响很大的小型政治周报,它是陈独秀、李大钊(因《新》是理论性月刊,不便及时进行政治宣传)为加强政治宣传鼓动工作而创办的,在五四运动中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宣传鼓动工作(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刊物。

李大钊等编辑。

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

较多联系当时国内政治形势,介绍国内外时事,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抨击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也向中国人民介绍十月革命和马主义。

“六三运动后陈捕,李逃,第26期由胡适任主编。

1919年8月30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闭。

)。

陈独秀等对美帝国主义和苏俄错误认识的转变。

(“希望外国干涉”中内政,对十月观望、非难,后巴黎和会帝侵面目暴,而转“分赃会议”)胡适从第26期起主编,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著文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再论问题与主义》,客观推动了马传播)。

毛泽东早年的革命报刊活动:主编《湘江评论》(名义学联机关报,实指导湖南革命运动,李大钊“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彻底反帝反封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主张“民众的大联合”,有很大的革命影响,但也宣传了一些无政府主义思想(当作社会主义派别)。

此后,还接编《新湖南》,1919年12月创办“平民通讯社”,并给长沙《大公报》等报刊写稿。

周恩来早年的革命报刊活动:在南开学校学习时主编《敬业》,编辑《校风》。

五四运动中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全国学生会报冠”),大力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鼓动,影响很大。

还主编《觉悟》杂志。

赴欧洲勤工俭学后,为天津《益世报》写了大量的“旅欧通信”。

著名的革命报刊还有瞿秋白等编辑的《新社会》、学生救国会办的《国民》杂志、北京大学“新潮社”编辑的《新潮》、“少年中国学会”出版的《少年中国》、《建设》、《星期评论》、以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状元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状元笔记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2013年包揽北大、人大、北师大、矿大、地大、北林、湖大、川大行政管理考研状元!育明教育:人大公共管理笔记《张成福:公共管理》笔记内容简介: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作为一门理论和科学研究领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

在政府治理研究领域,公共管理的出现,是伴随着对传统行政学典范的挑战而来的。

在实践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再造推动的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风行全球。

这股改革浪潮以及伴随而生的许多思想和观点,极大地扩充和丰富了公共管理的理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及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机能与策略。

作为一门学科,它以公共管理者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对象;既重视公共管理的外在环境,又重视内在的管理;公共管理者重视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但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性。

目前,公共管理的研究有两种主要途径:公共政策途径(简称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简称B途径)。

两种途径的研究有不同的差别。

<br>新公共管理是当代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代行政改革的代名词。

它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为其理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

<br>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有相似性,但也有本质差异。

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政府与市场、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12个)
不同的心理效应对决策质量有什么影响?
A 光环效应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D 从众效应
E 定型效应
F 反衬效应
G 乐队效应
H 黄灯效应
I 新闻效应
J 颂歌效应
K 当局者迷
L 旁观者迷
第六节(广义+狭义)
1、广义政策合法性的内容
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政策合法化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政治系统的合法化,二是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政治系统合法化的途径:A 依据合理和合法的程序取得政权
B 依据社会的传统习惯取得政权
C 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取得政权
D 通过革命或战争的形式取得政权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实现:A 政治系统的合法化是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前提
B 政策的合法性还需要依照一定的合法程序
C 公众对政策的认可和默许、接受与遵行,是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条件。

D 当公共政策与部分公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共政策的强制性就会发生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