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5企业管理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5企业管理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试题代码:416 试题名称:企业管理第1页共3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企业管理各项职能中排在首位的是( )。

A.用人B.指挥C.计划D.组织2、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 )。

A.社会系统说B.管理科学说C.权变理论说D.人际关系说3、现代企业组织其中的一个明显变化趋势是( )。

A.微型化B.小型化C.大型化D.国际化4、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是( )。

A.市场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C.效益最大化D.效率最高化5、市场发展战略中的集中战略有赖于( )。

A.市场B.产品C.市场细分D.产品特色6、企业经营战略具有全局性和( )的特征。

A.长期性B.长效性C.整体性D.时效性7、具有目标对象易选择、实效较长、保存性好等特点的广告媒体是( )。

A.报纸B.杂志C.户外广告D.广播电视8、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作用是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的( )。

A.趋势B.因素C.过程D.结果9、必须保证零件和装配单元在生产过程中移动最短的路径,这是合理组织生产过程( )原则的要求。

A.专门化B.比例化C.单向流D.自动化10、传统的生产进度控制包括投入进度控制、生产进度控制和( )。

A.作业进度控制B.水平控制C.协作控制D.工序进度控制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是( )。

A.ISO9000B.ISO9001C.ISO9004D.ISO1001112、绩效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实绩和( )。

A.工作数量B.行为表现C.职业道德D.工作质量13、典型企业物流可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和( )。

A.产品物流B.生产物流C.现场物流D.网络物流14、与商业企业MIS的发展相联系的是( )。

A.ECRB.POSC.EDID.VAN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长安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土地信息系统数字地面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图形数字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3、地理实体的拓扑关系及其在GIS中的表现形式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2、试述土地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

3、试述土地信息系统空间数据误差源。

4、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长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一、概念解释(每个5分,其30分):1、土地管理2、土地的特性3、土地的价格4、土地利用5、土地报酬递减规律6、土地法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l、土地市场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土地价格调控的措施有哪些?3、土地管理制度的含义及其实施的意义是什么?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是什么?5、何谓土地使用权出让?6、我国目前的地籍管理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l、怎样理解土地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2、为什么说土地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的问题?3、怎样合理地利用土地,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4、试述土地动杰监测的内容及意义。

5、怎样实现地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6、为什么“实行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的政策",是执行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和目标之一?长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土地与人口的辨证关系。

2、从土地管理的角度,阐述如何实现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简述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地租地价在土地管理中的杠杆作用。

5、简述土地分等定级的类型和等级体系。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论述产权登记制度的特点。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7旅游资源与规划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7旅游资源与规划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代码:831 试题名称:旅游资源与规划(A卷)共5页第 1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资源
2、园林
3、旅游系统
4、资源容量
5、旅游区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基础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生物旅游资源基本特点。

3、简述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4、为什么说旅游资源的范畴会不断地扩大?
5、什么是康乐型气候?如何确定康乐型气候?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旅游结构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对于都市旅游规划主要应该掌握哪些要点?
3、如何确定、发掘最受关注的旅游资源?
4、试述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

5、简述旅游区划的基本要求。

四、分析与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请您联系实际分析讨论可进入性对旅游开发的影响,可进入性的改善是否会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5道路建筑材料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5道路建筑材料

长安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道路建筑材料共 2 页第 1页一、论述题(70分)
1.评述沥青材料粘滞性评价方法(15分)
2.试述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15分)
3.沥青混合料可分为哪几种结构类型?各有何特点?(10分)4.建筑钢材应具备哪些技术性质?(10分)
5.如何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10分)
6.试述路用粗集料力学性质评价指标(10分)
二、名词解释(共30分)
1、乳化沥青
2、集料表观密度
3、玻璃化转变温度
4、废品水泥
5、水泥安定性
6、沥青劲度模量
三、填空题(30分)
1.水泥熟料中矿物含量最高,矿物收缩最大,对抗折强度贡献最大的矿物是。

2.集料最主要的物理常数是和。

3. 针入度表示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值表示沥青
的。

4.当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是5.3%时,混合料的沥青含量
是。

含水率为5%的湿砂300克,烘干后干砂的质量是。

(保留一位小数)
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指标是,道路和机场跑道混凝土设计指标是。

6.混凝土中使用减水剂在提高流动性的同时,还具有
和两项功能。

1。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6测试与传感技术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06测试与传感技术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试题代码:421 试题名称:测试与传感器技术第1 页共2 页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一般测试系统由哪三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2、周期信号的频谱与瞬变信号的频谱有何不同?举例说明?3、测试系统(装置)的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请给出定义。

4、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定义式及物理意义是什么?5、在电阻应变测量中,作为温度补偿片的作用是什么?对其有何要求?6、压电式超声波传感器常常既作为发声器又作为接收器,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7、为了提高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通常可对压电元件做何种连接?连接之后的参数有何变化?使用特性如何?8、模拟量光电检测系统有哪些应用形式?9、热敏电阻有三种不同的温度系数,试说明其意义。

10、为了保证热电偶正常工作,电极和结点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二、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说明信号的频带宽度和系统的通频带的意义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矩形单位脉冲函数的频谱简述脉冲宽度对频谱的影响(附图说明)。

3、试分析一阶系统对于单位阶跃信号的响应及其特点。

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5、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三、计算题(第1题20分,第2、3题各15分,共50分)1、等截面悬臂梁在力P和弯矩M分别作用下产生的应变为εP=10000×10-6,εM=1000×10-6,电桥电阻R1=R2=R3=R4=R=120Ω,灵敏度系数K=2,供桥电压U S=12V。

求:①△R P=?,△R M=?②力和弯矩同时作用,采用双臂电桥工作,测弯除拉且可实现温度补偿时,如何布片组桥?画出布片图和电桥图并计算输出电压。

③力和弯矩同时作用,采用双臂电桥工作,测拉除弯,如何布片组桥?画出布片图和电桥图并计算输出电压。

能否实现温度补偿?。

长安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长安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长安大学历年考研真题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试题代码:824 试题名称:测量学第 1 页共 2 页一、术语解释(每小题 2分,共 20分)1、参考椭球2、子午线收敛角3、高斯平面坐标系4、等高线5、系统误差6、间接平差7、地图投影8、图像融合9、网络GIS10、RTK二、问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简述用光电测距地面观测边长进行高斯坐标计算前应进行的改正与归化。

2、简述地形图的定义、内容?大比例数字地形图测绘的方法有哪些?3、何谓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在测量工作中依据哪些主要因素选择控制测量方法?4、简述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规律,以及消除或减弱其影响的相关措施?5、何谓数字高程模型?它有何特点?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有哪些?三、计算题(20分)有单一水准路线AB,其路线长度为40Km,已知A、B两点高程的中误差分别为±4mm和±2mm,其协方差为0,欲使路线上最弱点高程的中误差为±15mm,试问:(1)每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应是多少?(2)最弱点在何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试题代码:824 试题名称:测量学第 2 页共 2 页四、推证题(10分)试推导按等精度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公式。

五、综合题(考生自选2个题目,给出正确答案)(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相位式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光电测距的误差来源、影响规律及消除或减弱其影响的措施。

2、论述地面数字测图的基本程序和内容,以及地面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动态。

3、试说明遥感图像进行几何处理的原理及方法。

4、试述下列几种遥感形式的概念、遥感原理和功能:(1)可见光-反射红外光遥感(2)热红外遥感(3)微波遥感同时,对这三种遥感形式的每一种,请给出你熟识的任意一个遥感系统(例如SPOT光学遥感系统,ERS-1微波遥感系统等)的基本特点和参数。

结构设计原理B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B答案

长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评分标准及答案考试科目:结构设计原理共3页第1页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2.是指一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达到一个使它不适合使用的特殊状态。

3. 试验表明,混凝土立方试块愈小,则量测所得的强度愈高,这种现象称为尺寸效应.4.由于施工因素、材料性能、环境不同等的影响,钢筋中的预拉应力将要逐渐减小。

这种减小的应力就称为预应力损失。

5.构件的受力表面上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时,称为局部承压。

6.是指锚下控制应力,扣除相应阶段的应力损失后,在筋束中实际存在的预拉应力值。

7.就是用荷载产生的弯矩,去消除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控制截面受拉区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使该边缘混凝土的应力恰好为零时的荷载弯矩值,就是消压弯矩。

它是表示预应力度的重要参数。

构件的荷载弯矩小于或等于消压弯矩时为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荷载弯矩大于消压弯矩时为部分应力混凝土。

8.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受弯构件预应力度λ是由预加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M0与外荷载弯矩M的比值。

9. 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受拉区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极限强度时的应力状态,即称为裂缝即将出现状态。

此时荷载产生的弯矩就称为开裂弯矩。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等于消压弯矩加上同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

10.在钢筋单位表面积上的粘结力。

当粘结应力达到极限值时,就会发生粘结破坏而使钢筋产生相对于混凝土的滑动。

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与纵向受力钢筋的含量、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有关。

2.钢结构是由若干构件组成的,各构件按某种方式加以连接,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连接可分为受力性连接和缀连性连接两种。

3.由于结构构件中块材与砂浆实际强度值的不同,砌体在受剪、受拉、弯曲受拉时,其破坏可分为沿砌体通缝、沿砌体齿缝截面的砌缝和块材本身两种情况。

长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汽车理论(含答案)0204192333

长安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汽车理论(含答案)0204192333

1999年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汽车理论》一、填空1、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___、___、___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___与___的乘积。

2、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想上应按等比级数分配,为的是___提高汽车的___。

3、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___,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凭顺性的评价方法有主观方法和试验方法。

4、汽车采用自动防抱装置为的是使车辆在制动时保持___的状态,以获得___和___,因而提高汽车的___和___。

5、货车采用拖挂运输,使得分摊到单位质量的百公里油耗降低,其原因是___和___。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等于等速行驶的___、___,反比于___。

7、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___、___和___。

8、同步附着系数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最大的制动减速度是______,在大于*的路面上制动时,汽车会出现_____________而当全部车轮抱死时,其最大制动减速度应____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的最大制动减速度。

9、轮胎侧偏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前轮侧偏角(绝对值)小于后轮侧偏角(绝对值)时,汽车有______性。

10、汽车直接档的经济车速通常处于_____范围,这是因为,在高速行驶时,由于_________迅速增加,使百公里油耗__________,在低速行驶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较低,以至___________显著上升,故百公里油耗________.11、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_______,使悬架动绕度______.二.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与哪些因素有关?2.提高汽车通过松软路面能力的措施有哪些?3.列举4个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4.为什么操纵稳定性良好的汽车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5、充气轮胎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遇到哪些阻力?三.分析题(30分)1.画加速时驱动轮的受力分析图,并对图中符号作简要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土地信息系统数字地面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图形数字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2、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3、地理实体的拓扑关系及其在GIS中的表现形式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2、试述土地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

3、试述土地信息系统空间数据误差源。

4、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长安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一、概念解释(每个5分,其30分):1、土地管理2、土地的特性3、土地的价格4、土地利用5、土地报酬递减规律6、土地法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l、土地市场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土地价格调控的措施有哪些?3、土地管理制度的含义及其实施的意义是什么?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是什么?5、何谓土地使用权出让?6、我国目前的地籍管理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l、怎样理解土地管理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2、为什么说土地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的问题?3、怎样合理地利用土地,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4、试述土地动杰监测的内容及意义。

5、怎样实现地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6、为什么“实行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的政策",是执行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和目标之一?长安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土地与人口的辨证关系。

2、从土地管理的角度,阐述如何实现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简述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地租地价在土地管理中的杠杆作用。

5、简述土地分等定级的类型和等级体系。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论述产权登记制度的特点。

2、试述我国土地制度的特点。

3、试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及其管理原则。

4、试述土地价恪形成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二、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士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性和作用。

2、阐述世界土地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长安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其20分):1、土地资源2、地籍管理3、土地登记4、土地利用5、土地市场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土地所有权8、土地出让9、农用地10、土地用途管制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是什么?2、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和内容。

3、简述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

4、简述土地调查的内容和任务。

5、简述建设用地利用的特点。

6、简述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7、依据区位理论在土地管理中可以有效地解决那些问题?8、简述城市土地市场的结构体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述土地价格形成的特点和因素。

2、论述GIS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

3、论述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并说明它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四、综合题(共22分)近年来,“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党中央对此十分重视,试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角度,论述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长安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土地管理;2.土地管理科学;3.地籍管理;4.土地信息系统;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6.土地分等定级;7.土地利用结构;8.土地登记;9.土地分类;10.土地类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土地登记的单元是()。

土地初始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登记单位、土地位置、土地权属、土地总面积和地类面积、()、土地等级。

2.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有综合分析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和()。

3.土地的功能归纳起来有负载功能、养育功能、仓储功能、()和()。

4.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和()。

5.土地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综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模拟研究法和()。

6.土地管理原理可以归结为四大类,即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和()。

7.土地管理的方法有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

8.地籍管理的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和地籍档案管理。

9.土地产权的基本特性包括排他性、()、登记以后的法律认可性和保护性和()。

10.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有转包、租赁、“四荒”拍卖、()、()和入股。

三、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土地征用?土地征用的特征有哪些?3.为什么说土地肥力状况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并随着它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4.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总体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

请问:什么是总体因素?它都包括哪些?5.依据区位理论可以解决土地管理中的哪些问题?6.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机制有哪些?7.土地利用的原则是什么?8.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内容是什么?9.建设用地利用的特点是什么?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试述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的“三维立体结构”。

2.论述土地信息的质量特征。

3.试以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为例,说明其主要的数据类型,并利用E-R 模型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长安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土地统计;2.土地利用;3.管理幅度;4.土地登记;5.图斑;6.土地权属;7.土地登记单位;8.地价指数;9.土地信息系统;10.数据字典。

二、多项判断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土地的基本特性包括:()A.自然的产物B.社会的生产资料C.面积有限性D.位置固定性E.质量差异的普遍性F.利用的永续性G.利用类型的可转移性2.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综合分析法B.系统分析法C.比较研究法D.模拟研究法E.定性定量法F.实体分解法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54年在其代表作《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了5种需要层次,其较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社会需要D.安全需要E.尊重需要4.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A.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B.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C.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D.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E.加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F.健全法制、依法行政,实现土地管理秩序的根本好转5.在地籍调查工作中,权属调查技术设计的内容包括:()A.权属调查工作的人员、组织及进度B.现场调查工作的步骤及必须履行的手续C.界址桩的规格及埋设要求D.坐标系统、起算数据的选择和配置E.质量和数量指标及定额F.各种表格、文书的式样G.填写表格、文书的说明H.界址点位置精度要求及技术保障措施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对象及目的是什么?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内业工作阶段包括哪些步骤?3.什么是土地管理的行政方法?该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国有城镇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特征是什么?5.什么是土地权属纠纷?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四、综合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在土地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中,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和矩阵制三种基本组织结构,请画出直线制组织结构图,并用国土资源部的实例表示之。

(只表示耕保司、地籍司和土地利用司,要求表示到处)2.托伦斯土地登记制度与产权登记制度的区别是什么?我国目前实行的土地登记制度属于哪一类?3.基本农田的概念是什么?在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应遵循怎样的步骤?4.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有什么关系?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土地管理的原理和活动过程。

专1、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土地管理的原理;3、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网络督察第二部分: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同济1、地籍管理;2、土地权属管理;3、土地利用管理;4、城市土地市场管理;5、土地信息管理第三部分:土地管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共第四部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类型及其演替同济1、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2、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3、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第五部分: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土地承载潜力分析业1、土地资源调查;2、土地资源评价;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第六部分: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整治与可持续利用正门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土地资源的退化与保护;3、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共济网三、参考书目1、《》陆红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辅导2、《》王秋兵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考试科目复试同等学历01土地信息系统02土地经济与土地制度03土地利用规划0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05土地评价与估价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3土地信息系统④823土地资源管理学地籍管理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研究方向:_ 01地籍测量与土地资源评价_ 02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01数学(甲)④825地籍管理复试备注:复试科目:土地资源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土地经济学地籍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