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合集下载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本质是()A.金钱关系B.民族关系C.阶级关系D.人际关系2.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制度研究法B.法律主义研究法C.行为主义研究法D.历史主义研究法3.恩格斯说:“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其含义是()A.国家把社会控制在统治秩序范围内B.国家保持价值中立C.国家对各阶级不偏不倚D.国家的作用是镇压,把对立阶级消灭4.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C.等级制D.官僚制5.国家的职能决定于()A.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B.政治管理形式C.行政机关组织完善程度D.国家的阶级性质6.提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7.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是()A.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C.苏维埃制D.光荣革命8.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A.全国人大B.国家主席C.中央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9.在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被称为()A.权力制约原则B.分工负责原则C.公开审判原则D.合议制原则10.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A.政治压迫B.经济掠夺C.民族解放D.地区民族冲突11.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政策对外表现的是()A.民族联合B.霸权主义C.和平外交D.多边合作12.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是()A.政党的阶级属性不同B.政党的竞选方式不同C.政党行使政权方式不同D.政党体制不同13.法西斯国家的政党制度属于()A.一党独大的多党制B.两党制C.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D.一党制14.两党制最初产生于()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15.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影响因素是()A.社会B.家庭C.学校D.单位16.《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的作者是()A.阿尔蒙德B.莱纳C.亨廷顿D.科尔曼17.以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A.无产阶级B.中产阶级C.大资产阶级D.先进的政党18.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是()A.革命阶级发动强大革命行动B.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普遍提高C.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D.被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生存下去19.国家对内对外的具体代表和象征是()A.固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C.政党组织D.统一的政权20.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被称为()A.两大阵营的矛盾B.南北关系矛盾C.东西关系矛盾D.和平时期矛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312政治学概论模拟一

00312政治学概论模拟一

政治学概论(代码:00312)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大国和大国集团在国际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由是()。

A.某一国家集团的意志B.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C.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D.联合国的决议【解析】C 大国和大国集团在国际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由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2.联合国属于哪类国际组织()。

A.专门性国际组织B.区域性国际组织C.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D.军事性国际组织【解析】C 国际组织的分类:(1)按照其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如:一战以后的国际联盟,二战以后的联合国。

专门性国际组织如: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海事组织等。

(2)按照成员构成和处理事物的地域范围划分: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划分:不同领域的国际组织,政治性国际组织、经济性国际组织、军事性国际组织和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性国际组织。

3.东西矛盾的本质是()。

A.经济问题B.文化问题C.战争问题D.制度问题【解析】C4.制约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

A.政治文化因素B.相互作用方式C.力量对比关系D.政治心理因素【解析】C 制约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力量对比关系。

5.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具体标志是()。

(两个方向,动力,两个途径:改革与革命)A.最高统治者的改变B.政治制度的改变C.执政党的更换D.立法机关构成的改变【解析】B 从纵向来看,政治发展的性质是依据社会发展的性质而转移的,隶属于总的社会政治发展,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和各种关系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在特定的社会发展形态中,政治发展既是整体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今天,汉语中的“国家”至少有三种含义: 一是领土意义上的国家(Country); 二是民族意义上的国家(Nation); 三是政权意义上的国家(State)。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原始社会的婚姻形式的变化
2)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 管理组织。组织机构――议事会。
3)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 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二、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
氏族制度的解体——国家的产生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根源: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 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社会三次大分工的结果
第一章 绪论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简答题) 1、历史地位:
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对马 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的系统禅述。 2、《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1)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2)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
社会三次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会工
第一次社会大会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产生三个结果:[识记] 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
剩余产品。 2、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
私有制出现了。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 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3、父权制代替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出现
社会三次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会工
秩序的范围以内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国家权力 国家的基本职能
引论

2023年10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3年10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2.政治的根本问题是()A.政党问题B.国家政权C.阶级关系D.民族问题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权力的载体是()A.阶级B.民族C.国家D.个人4.西方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A.官僚等级制B.中央集权制C.地主占有制D.领主制生产关系5.在历史上的许多时期,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主要采取的职能方式是()A.说服教育B.监督C.协调D.暴力镇压6.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A.无产阶级专政B.民主集中制C.多党合作制D.政协制度7.最早进行政体类型划分的古希腊的历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希罗多德8.187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形式是()A.公社制B.苏维埃制C.君主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形式是()A.政体B.国家结构形式C.共和制D.议会制10.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实行()A.议会制B.委员会制C.总理负责制D.两院制11.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基本观点是()A.政党与政权无关B.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C.政党没有政治纲领D.政党是由阶级中所有人组成的12.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C.特别行政区制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3.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国内环境C.国际环境D.历史传统14.政治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发展具有一定的()A.历史继承性B.整体性C.独立性D.新颖性15.人从获得公民资格到成年的阶段是()A.儿童期B.青年期C.成年期D.老年期16.政治改革根源于()A.民族矛盾B.政治多元化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党派竞争1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A.国体B.国家结构形式C.政体D.国家机构设置原则18.政治发展的动力基础是()A.被统治阶级的要求B.思想变化C.经济变革D.民族问题19.经济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跨国公司B.联合国C.主权国家D.世界生产力的发展20.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最初产生于()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政治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课程代码00312)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英国的分权体制属于下列哪种具体实施形式( C )•A.民主集中制•B.严格三权分立制•C.混合权力体制•D.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制2、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都分为上下两院•B.都有公布法律的权力•C.批准行政机关的预算案•D.都执行法律3、下列各国的国家机关有权审理弹劾案的是( B )•A.英国的下议院•B.美国的参议院•C.法国的地方法院•D.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4、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A.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B.民族独立•C.民族分离•D.民族同化5、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国家是( C )•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6、多党制最早产生于( B )•A.瑞士•B.法国•C.德国•D.意大利7、提出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是( C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8、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是( B )•A.贵族掌权•B.城市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大众参与扩大化•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大资产者掌权9、以下属于一般政治性国际组织的有( B )•A.国际大赦组织•B.联合国•C.世界气象组织•D.世界海事组织10、国家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和制度的组织者维护者是( C )•A.固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C.统一的政权•D.统一的社会组织11、南北关系矛盾是指( A )•A.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矛盾•B.美苏争霸世界的矛盾•C.发达国家间的矛盾•D.发展中国家间的矛盾12、德国的政党制度属于( B )•A.多元并存的多党制•B.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C.两党制•D.一党制13、《政治学》一书是在总结哪一个国家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 D )•A.罗马•B.埃及•C.印度•D.古希腊14、政治的核心是( A )•A.政治权力•B.阶级斗争•C.生产关系调整•D.公共管理15、“国家三要素”中说的三要素是指( A )•A.主权、领土、居民•B.主权、军队、制度•C.主权、领土、政权•D.领土、居民、机构16、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 A )•A.土地所有制•B.资本所有制•C.分配制度•D.劳动工具的占有制17、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本质是( C )•A.金钱关系•B.民族关系•C.阶级关系18、二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C )•A.制度研究法•B.法律主义研究法•C.行为主义研究法•D.历史主义研究法19、恩格斯说:“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其含义是( A )•A.国家把社会控制在统治秩序范围内•B.国家保持价值中立•C.国家对各阶级不偏不倚•D.国家的作用是镇压,把对立阶级消灭20、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 C )•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C.等级制•D.官僚制21、国家的职能决定于( D )•A.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B.政治管理形式•C.行政机关组织完善程度•D.国家的阶级性质22、提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的是( C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23、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第一次尝试是( B )•A.十月革命•B.巴黎公社•C.苏维埃制•D.光荣革命24、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是( A )•A.全国人大•B.国家主席•C.中央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25、在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被称为( D )•A.权力制约原则•B.分工负责原则•C.公开审判原则•D.合议制原则26、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 D )•A.政治压迫•B.经济掠夺•D.地区民族冲突27、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政策对外表现的是( B )•A.民族联合•B.霸权主义•C.和平外交•D.多边合作28、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是( A )•A.政党的阶级属性不同•B.政党的竞选方式不同•C.政党行使政权方式不同•D.政党体制不同29、法西斯国家的政党制度属于( D )•A.一党独大的多党制•B.两党制•C.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D.一党制30、两党制最初产生于( A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31、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影响因素是( C )•A.社会•B.家庭•C.学校•D.单位32、《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的作者是( B )•A.阿尔蒙德•B.莱纳•C.亨廷顿•D.科尔曼33、以亨廷顿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 B )•A.无产阶级•B.中产阶级•C.大资产阶级•D.先进的政党34、革命发生的主观条件是( A )•A.革命阶级发动强大革命行动•B.广大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普遍提高•C.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D.被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生存下去35、国家对内对外的具体代表和象征是( D )•A.固定的领土•C.政党组织•D.统一的政权3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C )•A.1787年•B.1788年•C.1789年•D.1790年37、马克思第一次系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规律,指出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任务途径的著作是( C )•A.《资本论》•B.《反杜林论》•C.《共产党宣言》•D.《法兰西内战》38、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家元首是( C )•A.首相•B.君主•C.总理•D.总统39、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提出划分标准的是( C )•A.希罗多德•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布丹40、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著作被公认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这本著作是(C )。

00312政治学概论常考问题汇总【手机阅读版】

00312政治学概论常考问题汇总【手机阅读版】

00312政治学概论常考问题汇总【手机阅读版】政治学概论核心问题名词解释1.【问】道德政治观。

【答】: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把政治作为一种道德活动,甚至一种最高的道德生活来理解,我们称其为“伦理”或“道德”政治观。

2.【问】公共权力。

【答】: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

国家权力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3.【问】契约论。

【答】:认为国家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4.【问】宗法制。

【答】: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

5.【问】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答】: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代替自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实现的基本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6.【问】福利国家。

【答】: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7.【问】如何理解民主概念的基本含义。

【答】:①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权的关系。

②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也叫做管理国家的方法,即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

③民主指国家活动的原则。

8.【问】共和制。

【答】:共和制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9.【问】议会共和制。

【答】: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议会制共和国。

10.【问】民族区域自治。

【答】: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一种制度。

这实际上是一种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结合。

政治学概论试题(五套)

政治学概论试题(五套)

政治学概论试题(五套)政治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如下看法: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认为政治学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事务;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现象。

我们认为可以把以下一些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政治的本质及演变规律、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环境、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文化、民主政治、国际政治2、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由领土、人口、主权、政府构成;国家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维持和运作;国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有机统一。

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实质是政治统治权力。

它属于而且只属于统治阶级,由统治阶级来行事,为统治阶级服务。

行使政治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

这是政治权力的本质所决定的。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既包括公共权力机构及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又包括其物质附属物--军队、监狱、警察和法庭等。

4、政治管理政治管理:国家权力主体通过国家或特定的政治组织对社会公共政治生活进行能动约束和调控的过程。

二.判断对错:(20分,每题2分)1、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是两个具有密切关系的概念,但政治管理突出政治性,社会管理突出社会性、自发性、自主性、自治性。

(√)2、政治模式和政治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政治模式和政治主体相互依存;政治模式制约政治主体的关系和行为;政治主体创造、维系、变革政治模式。

(√)3、政治管理的作用: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维持和保证政治制度的运转;保持政治稳定、促进政治发展;保障公民权利,发展民主政治。

(X)4、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中,影响政治体系成员的价值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文化和心理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2002-2016年简答论述题总结

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2002-2016年简答论述题总结

00312自考《政治学概论》历年问答题1.简述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P5 2016.10简答: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政治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来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简述政治文化的功能?P289 2016.10简 2005.10简答:1.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

政治文化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感情,反映了政治体系、法律制度在社会成员心中的价值认知取向。

2.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

3.影响政治过程。

4.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它的性质和内容对于政治制度的维系或变革具有很大的影响。

3.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

P161 2016.10简 2012.1简答: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特征。

1.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3.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4.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4.简述政党的特征。

P238 2016.10简 2009.1简答: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2.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5.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政党只有掌握了政权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

5.简述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P43 2016.10简 2012.1简 2011.10简 2008.1简答: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公共权力的设立。

原始社会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国家组织设立公共权力。

6.论述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

P210 2016.10论答:所谓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革命和政权问题,其他所有问题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民族问题与革命和政权问题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民族问题对革命和政权问题的依赖性来看,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0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C)
A.《理想国》
B.《君主论》
C.《政治学》
D.《社会契约论》
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B)
A.宫廷政变
B.政治革命
C.政治改良
D.政治改革
3.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A)
A.地主占有制
B.国家占有制
C.领主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4.在西方,“政治”一词的最初含义是(B)
A.城市
B.城邦
C.城乡
D.城镇
5.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C)
A.分权制衡
B.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集权制
6.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是(C)
A.群婚
B.血缘家庭
C.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D.议事会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C)
A.制度主义研究方法
B.系统研究方法
C.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D.历史研究方法
8.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政策是(B)
A.单一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特别行政区
9.实行一党独大制的国家是(A)
A.印度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0.首先提出政治文化概念的美国政治学家是(C)
A.戴维•伊斯顿
B.本特利
C.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
D.马克斯•韦伯
11.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是属于(B)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政党纠纷
D.集团矛盾
12.瑞士联邦采取的政体形式是(D)
A.君主制
B.议会共和制
C.总统制
D.委员会制
1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是(C)
A.阶级
B.民族
C.政权
D.经济
14.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上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C)
A.议行合一制
B.三权分立制
C.官僚等级制
D.中央集权制
15.政治文化结构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A.政治价值评价
B.政治心理
C.政治意识形态
D.政治社会化
16.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B)
A.近代社会
B.古希腊社会
C.古罗马社会
D.中世纪
17.“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狡猾”的名句出自于(A)
A.《君主论》
B.《神学大全》
C.《政府论》
D.《政治学》
18.—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是(A)
A.国家主权
B.人口
C.国家领土
D.地理环境
19.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掌握政权的政党称为(D)
A.参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执政党
20.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股票所有权已经由富有阶级转到中产阶级和工人手中”的现象被称为(C)
A.官僚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人民资本主义
D.沙文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AD)
A.阶级实质
B.主权
C.为谁谋利益
D.社会经济基础
E.掌握权力的人数多少
22.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是(ABCDE)
A.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B.标榜“超阶级性”
C.奉行“公平竞争”原则
D.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E.组织特征上两极分化
23. 国家机构的特点(ABCDE)
A.阶级性
B.全社会性
24.—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下列哪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BCD)
A.阶级因素
B.民族因素
C.历史因素
D.文化因素
E.地理因素
25.《共产党宣言》主要阐述了下列哪些观点(ABCDE)
A.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B.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C.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D.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E.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26.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BCD)
A.法庭
B.社会
C.学校
D.家庭
E.军队
27. 亚里士多德根据统治者为城邦谋利益还是为统治者自己谋利益把政体划分为(AE)
A.正宗政体
B.君主政体
C.民主政体
D.共和政体
E.变态政体
28.从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来看,西方政治学者把政治文化划分为(BC)
A.传统型政治文化
B.参与型政治文化
C.服从型政治文化
D.冲突型政治文化
E.混合型政治文化
29.在下列选项中,实行两党制的国家有(CD)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英国
E.中国
30.下列哪些是当代国际政治基本准则的基本内容(ABCDE)
A.各国主权平等原则
B.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C.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D.互不侵犯原则
E.和平共处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
31.国家职能
答: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休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32.多党制
答:多党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33.国家结构形式
答: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休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

34.共和制
答: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

35.国家权力
答:国家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答: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政治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找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37.简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答:第一,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

政治文化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感情,反映了政治体系、法律制度在社会成员心中的价位认知取向。

第二,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

第三,影响政治过程。

第四,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它的性质和内容对于政治制度的维系或变革,具有很大的影响。

38.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

答: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特点。

具体:(1)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3)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4)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39.简述政党的特征。

答: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第二,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的。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第五,政党和政权密不可分。

政党只有掌握了政权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

40.简述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答: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公共权力的设立。

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国家组织设立公共权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1.论述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

答:所谓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社会革命和国家政权问题。

其他所有问题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民族问题与革命和政权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民族问题对革命和政权问题的依赖性看,民族问题如何解决,在什么程度上解决,受当时的社会政治总问题所制约。

另一方面,从民族问题在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来看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将关系到革命是否成功、政权是否稳定,对于国家治乱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2.论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答:民主和法制是不可分的,没有法制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没有民主的法制也不是真正的法制。

第一,法制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法制是民主的体现。

第二,制度化、法律化的人民意志必须是最高意志,有极大的权威,任何人都无权改变它,如果需要改变,必须通过法律程序,这才是法制。

第三,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总之,法制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它反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即最高意志,
这说明法制的实质内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然地包含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
民主的体现,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