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 负反馈放大电路2013.doc

合集下载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B:测出反馈电阻Rf=51KΩ、1MΩ时的幅頻特性和上限频率FH、 并画出波特图。
输出幅值V
3
输入 Rf=51KΩ 40 频率
Hz
Rf=1MΩ
40
2.7 2.4 2.1 1.8 1.5 1.2
fHf
测试方法:使输出电压为3伏,保持输入信号幅值不变,调高输入 信号频率,使输出电压为给定的各值,并记录对应的频率值。
(4)输入给定的频率信号,使输出电压不失真用毫伏表测 量各交流电压值。
A:改变反馈电阻Rf和负载电阻RL测量各交流电压值。
RL ∞ 510Ω
Rf=51KΩ测量值 f(Hz) ui uo 1k 1k
测算值
Rf=1MΩ测量值
Avf Rif ROf f(Hz) ui uo 40 40
测算值
Avf
Rif ROf
。 引脚说明:
2脚IN--:反相输入端 3脚IN+:同相输入端 6脚OUT:放大器输出端 4脚V--:负电源入端(-12V) 7脚V+:正电源入(+12V)
三、实验步骤:

(1)测量电阻值并标上阻值。
(2)关闭电源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是否有接错点,然后再 打开电源。
(3)将信号输入端Ui接地,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UO是否 为零(调零)。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1、实验目的
①加深理解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负 反 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②学习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量与测试方法。
二、实验电路
Rf:51kΩ、 1MΩ
RL: 510Ω
电压串联负反馈
μΑ741器件的引脚排列和说明
μΑ741参数:
Aod=105dB;rid=2MΩ; ro=1KΩ; fH=10Hz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引言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它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达到提高电路性能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一个反馈回路,从而改变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负反馈方式是电压负反馈,它通过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差异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对电路增益的调节。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电路元件和仪器设备,包括放大器、电阻、电容等。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

3.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调节放大器的参数,如增益和带宽,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输入信号的幅值、输出信号的幅值、增益等。

6.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验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对于输入信号的幅值有所减小。

这是因为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降低了电路的增益,从而实现了对信号的调节。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更加平坦。

这是因为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反馈回路,降低了电路的频率响应,使其更加稳定。

这对于一些需要稳定输出信号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线性度。

通过调节反馈回路的参数,我们可以使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从而减小非线性失真。

这对于音频放大器等需要高保真度的应用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实现了对电路增益、频率响应和线性度的调节。

这种电路结构在电子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频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电子实验报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和调试

电子实验报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和调试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考核成绩:实验地点:指导老师: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和调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负反馈电路的设计原理,各性能指标的测试原理。

2.加深理解负反馈对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

3.掌握用正弦测试方法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1.负反馈放大器所谓的反馈放大器就是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送入一个称为反馈网络的附加电路后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与放大器原来的输入信号共同控制放大器的输入,这样就构成了反馈放大器。

单环的理想反馈模型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理想基本放大器和理想反馈网络再加一个求和环节构成。

反馈信号是放大器的输入减弱成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输入增强成为正反馈。

四种反馈类型分别为: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压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

2.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其反馈类型累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

3.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引入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增益降低。

负反馈虽然牺牲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它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指标,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有以下指标的改善。

(1)可以扩展闭环增益的通频带放大电路中存在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以及有源器件内部的极间电容,使得放大器存在有效放大信号的上下限频率。

负反馈能降低L f 和提高H f ,从而扩张通频带。

(2) 电压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当s v 一定,电压求和负反馈使净输入电压i v 减小,从而使输入电流i x 减小。

由s v 产生的i i 减小,意味着输入电阻增大。

由理想模型可得:i if R AB R )1(+=(3) 电压取样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减小当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较小时,负载变化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较小,即输出电阻小的放大器输出电压更稳定。

电压取样负反馈能使输出电压稳定,由此可以推断,电压取样负反馈会使输出电阻减小。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五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性能参数的影响。

2.掌握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三、实验内容1.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⑴开环电路测试①按图接线,反馈电阻R F和负载电阻先不接入。

②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A接入Us=10mV、f=1k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波形,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

③测量电路的输入Us、Ui和输出值U0,记录在表格中。

④接入负载电阻R L,重复③步骤。

⑤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值。

计算结果如下页表所示:⑵闭环电路测试①接入反馈电阻R F,调整输入信号幅值,使电路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

②测量空载R L=∞和有载R L=3kΩ时,电路的输入Us、Ui,输出U0、U0L值,并记录。

③根据实测值计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值。

并验证:Auf=Au/(1+AuF)≈1/FF可按下式计算:F=R4/(R F+R4)结论:电路引入负反馈以后,闭环放大倍数有所减小,同时自激振荡会得到改善,并且输入电阻变大,输出电阻变小,总体来说,电路的性能变得更好了。

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①将反馈电阻R F断开,形成开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使之逐步加大Ui,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波形,使出现适当失真(注意不要过分失真)并记录失真波形幅度及此时的输入信号值。

如图所示:失真波形幅度为:输入信号值为:②将反馈电阻R F接上,形成闭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情况,并适当增加输入信号幅度Ui,使放大器输出幅度接近开环时的输出信号失真波形幅度,记录此时输入信号值。

并和步骤①进行比较,是否负反馈改善电路的失真。

如图所示:失真信号幅度为:输入信号值为:现象:输入幅度达到很大时输出才会有失真。

结论:负反馈改善了电路的失真。

③若反馈电路值R F=3kΩ不变,但接入三极管的基极(正反馈),会出现什么情况?用实验验证。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与分析

实验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影响。

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影响和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3、通过仿真分析来展现负反馈电路的特点,加强对负反馈的理解。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仿真环境电脑仿真软件Multisim10.0三、实验内容1、电路的建立:图S5 – 1 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2、负反馈能提高放大器增益的稳定性图S5 – 2 无负反馈空载的输出图S5 – 3 无负反馈带载的输出其中图S5 – 2和S5 – 3中Y轴的灵敏度都是1V/Div。

比较图S5 – 2 和S5 – 3发现:无负反馈的电路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的输出相差较大,不带负载时输出大约是带负载时输出的2倍,说明电路的输出与负载R有关,输出随负载变化而变化,及增益随负载变化而变化。

这说明不带负载电路的输出是不稳定的。

图S5 – 4 有负反馈空载输出图S5 – 5 有负反馈带载输出图S5 – 4和S5 -5中的Y轴的灵敏度都是100mV/Div。

比较图S5 – 4和图S5 – 5发现: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电路的输出基本无变化,即电路的增益是基本不变的,这说明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提高电路增益的稳定性。

结论:从这四个电路输出结果比较可以得出:带负反馈的电路的增益比不带负反馈电路的增益小了很多,说明负反馈提高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同时牺牲了电路的增益。

3、负反馈能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a)b)c)d)图S5 – 6 不带负反馈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由图S5 – 6可以读出,不带负反馈下限频率f L约为240.5Hz,上限频率f H约526.5kHz 。

a)b)c)d)图S5 – 7 带负反馈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由图S5 –7可以读出,带负反馈电路的下限频率f L约为208.1Hz ,上限频率f H约为2.7MHz 。

结论:由此可以看到加负反馈电路的下限频率变化不大,但上限频率大大增加了,即通频带被扩展了。

(完整word版)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负反馈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实验实验报告负反馈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进一步掌握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实验设备1.示波器一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3.交流毫伏表一台4.直流稳压电源一台5.万用表一只6.实验箱一台二、实验原理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可以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大大改善。

所谓负反馈,就是以某种方式从输出端取出信号,再以一定方式加到输入回路中。

若所加入的信号极性与原输入信号极性相反,则是负反馈。

根据取出信号极性与加入到输入回路的方式不同,反馈可分为四类:串联电压反馈、串联电流反馈、并联电压反馈与并联电流反馈。

如图3-1所示。

从网络方框图来看,反馈的这四种分类使得基本放大网络与反馈网络的联接在输入、输出端互不相同。

从实际电路来看,反馈信号若直接加到输入端,是并联反馈,否则是串联反馈,反馈信号若直接取自输出电压,是电压反馈,否则是电流反馈。

1.负反馈时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负反馈对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反馈形式,对阻抗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凡是并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降低;凡是串联负反馈,其输入阻抗升高;设主网络的输入电阻为R i,则串联负反馈的输入电阻为R if=(1+FA V)R i设主网络的输入电阻为R o,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为R of =FA R V O +1 可见,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增大(1+A V F )倍,而输出电阻则下降到1/(1+A V F )倍。

2.负反馈放大倍数和稳定度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有所减小,因而使放大器增益下降,但却改善了放大性能,提高了它的稳定性。

反馈放大倍数为A vf =FA A V V +1(A v 为开环放大倍数) 反馈放大倍数稳定度与无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稳定度有如下关系:Vf VfA A ∆=V V A A ∆⨯FA V +11 式中∆A V f/A V f 称负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度。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无07 李杭 2010011147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学习并初步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及电路安装、调试方法。

(2)学习用CAD 工具PSpice (或EWB )设计较复杂电路的方法。

(3)深入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巩固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度方法。

二.实验任务按实验室给定的晶体管型号、参数以及电阻、电容系列值,设计一个负反馈电压放大电 路。

其输入、输出采用电容耦合。

设负载电阻2.2 R L = k Ω ,信号源内阻50 R S = Ω。

主要性能要求如下:vf i o A 40(10%)10R 15k R 10010,?1L H f Hz f MHz =±≥Ω≤Ω≤ ≥,反馈深度不低于,频率响应。

三.实验原理(1)负反馈的类型根据输入端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的连接方式有并联和串联2 种,输出端取样方式 有电压取样和电流取样2 种,所以负反馈放大电路有4 种类型,即:电压串联负反馈、电 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①负反馈降低增益 ②负反馈提高增益稳定性 ③负反馈影响输入输出电阻④负反馈展宽频带⑤负反馈改善非线性失真(3)消除自激的方法①加入补偿电容。

缺点:对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影响很大。

只是要想实现放大电路的稳定,必然要牺牲一部分频带的指标。

②在射极跟随器的基极串入电阻抵消负阻效应。

对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有影响。

判断是否是由于负阻效应引起的振荡可以把示波器的探头的衰减器从´1档变为´10档,如果振荡减弱即是由于负阻引起的。

③电路要有良好的接地,尽量加粗接地线,消除干扰信号通过地线引起的影响。

这个方法只对设计印刷电路板有指导作用。

④插入电源去耦电路,抵消反馈的影响。

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且是对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影响最小的。

⑤消除外界干扰。

如果前面的措施都解决不了的时候,就要考虑振荡的根源不是出自于自身,而是由外界传入的。

实验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实验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实验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实验原理反馈是将输出信号的部分或全部通过反向传输网络引回到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信号叠加后作用于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当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时,引入的反馈信号将抵消部分输入信号,这种情况称为负反馈。

在基本放大系统中引入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器的性能,具有稳定电路的作用,但这是以牺牲放大器的增益为代价。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影响取决于反馈组态和反馈深度的大小。

负反馈系统组态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的种类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根据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叠加关系何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综合这两方面,就有了负反馈电路的四种组态即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系统特性1、系统增益及其稳定性A f=A1+AF∆A f A f=11+AF×∆A A可见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下降了(1+AF)倍,但其稳定性却提高了(1+AF)倍。

当闭环系统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即AF≫1)时,系统增益A f就与基本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无关,而仅由反馈系数F决定,即A f≈1/F。

2、输入电阻对于串联负反馈R if=(1+AF)R i可见串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提高了(1+AF)倍对于并联负反馈R if=1(1+AF)R i可见并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下降了(1+AF)倍3、输出电阻对于电压负反馈R of=1(1+AF)R o可见电压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下降了(1+AF)倍,系统更加接近理想电压源。

对于电流负反馈R of=(1+AF)R o可见电流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出电阻提高了(1+AF)倍,系统更加接近理想电流源。

4、通频带负反馈能够展宽放大器的通频带宽,对于但极点心系统,电路的增益带宽积为常数。

对于多极点系统,系统的增益带宽积不再是常数,但通频带总有所扩展。

f Lf=f L1+AF f Hf=(1+AF)f HB f=f Hf−f Lf≈(1+AF)B5、非线性失真负反馈能够减小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音频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估计待测量内容的变化趋势。

2.图3.1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40,计算该放大电路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四、实验内容
1.负反馈放大电路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
(1)开环电路
图3.1反馈放大电路
①按图接线,RF先不接入。

②输入端接入Vi=1mV, f=1KHz的正弦波(注意:输入1mV信号采用输入端衰减法见实验二)。

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参考实验二方法)。

③按表3.1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

④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ro。

(2) 闭环电路
①接通Rf按(一)的要求调整电路。

②按表3.1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vf。

③根据实测结果,验证Avf≈土1/F。

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
(1)将图3.1电路开环,逐步加大Vi 的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份失真)记录失真波形幅度。

(2)将电路闭环,观察输出情况,并适当增加Vi 幅度,使输出幅度接近开环时失真波形幅度。

(3)若RF=3K 不变,但RF 接入1V1的基极,会出现什么情况?实验验证之。

出现截止失真!
(4)画出上述各步实验的波形图。

3.测放大电路频率特性
(1)将图3.1电路先开环,选择Vi
适当幅度(
频率为
1KHz)使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有满幅正弦波显示;
(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逐步增加频率,直到波形减小为原来的70%,此时,信号频率即为放大电路fH 。


(3)条件同上,但逐渐减小频率,测得fL 。

(4)将电路闭环,重复1~3步骤,并将结果填入表3.2。

表3.2
五、实验报告:
1.将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根据实验内容总结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