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求最优解实例

合集下载

excel解最优组合

excel解最优组合

excel解最优组合要解决最优组合问题,可以使用Excel中的Solver工具。

以下是一个使用Excel Solver的简单例子:1. 打开一个新的Excel工作簿。

2. 在A列中输入可选项目的名称,例如"A1"单元格中输入项目1,"A2"单元格中输入项目2,以此类推。

3. 在B列中输入各个项目的成本/价值,例如"B1"单元格中输入项目1的成本/价值,"B2"单元格中输入项目2的成本/价值,以此类推。

4. 在C列中输入一个1或0来表示是否选择该项目,例如"C1"单元格中输入1表示选择项目1,输入0表示不选择项目1,以此类推。

5. 在D列中计算项目的总成本/总价值,例如"D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1*C1"来计算选择项目1的成本/价值,以此类推。

6. 将总成本/总价值的指标放在一个单独的单元格中,例如"E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D1:Dn)"来计算总成本/总价值,其中n是项目的数量。

7. 在Excel菜单栏中选择"数据"选项卡,然后单击"Solver"按钮。

8. 在Solver参数对话框中,将目标单元格设置为总成本/总价值的单元格。

9. 设置目标是最小化还是最大化,根据具体问题选择。

10. 在约束条件中选中C列中的单元格,并设置其值为1或0,以限定选择项目的数量。

11. 单击"确定"按钮运行Solver。

通过以上步骤,Solver将会试图找到使得总成本/总价值最小或最大的最优组合。

生产计划问题最优解的EXCEL实现

生产计划问题最优解的EXCEL实现

生产计划问题最优解的EXCEL实现摘要:求解生产计划问题的最优解一般需要通过专门的运筹学软件进行,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EXCEL下生产计划问题最优解的求解的实现过程,较为简捷、准确地得出了生产计划问题最优解的求解结果。

关键词:线性规划;生产计划问题;EXCEL;规划求解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F224.31在工业领域用线性规划求解的典型问题有运输问题、生产计划问题、配套生产问题、下料和配料问题等。

生产计划问题是指用m种资源生产n种产品,已知各种产品每生产一单位可得的利润和所需的各种资源的数量,以及各种资源的限额,问如何计划各种产品的生产量,使总的利润为最大?求解生产计划问题的最优解的过程较为复杂,一般需要通过专门的运筹学软件进行。

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EXCEL下生产计划问题最优解求解的实现过程。

1应用案例[1]永久机械厂生产三种产品,每种产品要经过A、B两道工序加工。

设该厂有两种规格的设备能完成A工序,它们以A1、A2表示;有三种规格的设备能完成B 工序,它们以B1、B2、B3表示,产品1可以在A、B任何一种规格设备上加工;产品2可在任何一种规格的A设备上加工,但完成B工序时只能在B1设备上加工;产品3只能在A2与B2 设备上加工。

已知各种机床设备的单件工时,原材料单价,产品销售价格,各种设备有效台时以及满负荷操作时机床的设备费用,如表1所示,要求安排最优的生产计划,使厂利润最大。

第1步:对表1进行补充计算,得到单位台时设备费用与单件利润。

单位台时设备费用G3=F3/E3,向下复制到G7(见图1G1:G7);单件利润B10=B9-B8,向右复制到D10(见图1A10:D10)。

第2步:设置三种产品的产量变量矩阵,赋初始值1(见图1B12:D16)。

第3步:确定A、B设备产量(见图1A17:D18)。

从案例条件知,各产品在A设备加工的产量应等于在B设备上加工的产量,因此有:故设:产品1在A设备上加工的产品产量为B17=B12+B13,在B设备上加工的产品产量为B18=B14+B15+B16;同理,产品2为C17=C12+C13,C18=C15;产品3为D17=D13,D18=D15。

用excel的线性规划解决运输最优解问题

用excel的线性规划解决运输最优解问题

用excel的规划求解解决运输最优解问题
题目:
操作步骤:
1.启动excel(本人用的是金山的)。

2.在表格上按题目填写运费表。

如图:
3.另绘制一个可变量表,也就是待求解的运量表。

如图:
其中实际销量单元格填上公式,如:此单元格为它的纵向前三个单元格相加。

实际产量就为它的横向前四个单元格相加。

因为现在还没进行求解,所以都为0.
4.设立目标函数:=sumproduct(运价区域,运量区域)
5.选择规划求解功能,如图:
如果在“工具”中没有“规划求解”的,就选择“加载宏”,添加“规划求解”。

6.在“设置目标”选中写了目标函数的单元格。

选择“最小值”。

在“通过可更改可变单元格”选中运量区域。

遵守约束条件:每个实际销量=对应的题设销量。

每个实际产量=相应的题设产量。

运量区域≥0。

点击“求解”。

7.结果:。

第8章Excel最优化模型

第8章Excel最优化模型

8.1.4 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
3)利用规划求解工具
启动Excel中的规划求解工具进行求解。 规划求解工具是最有效和最方便的求解工具 据统计,85%的全球500强企业都使用规 划求解工具。
8.2 线性规划
安装 Excel 时选择“完全安装”或“自定 义安装”,不能选择“典型安装”。
规划求解工具的加载:
规划方案的问题。 最优化思想和概念
8.1.1最优化问题基本概念
最优化问题: 就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寻找最佳 规划方案的问题。
【最佳】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在资源给定时寻找最好的目标 在目标确定下使用最少的资源
8.1.1最优化问题基本概念
※ 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最优化问题:
怎样安排运货使总运费最小?
8.3.2 选址问题 选址是在多个位置上选出最佳的地址, 使得建设成本或经营成本最低,以获取 最大利润。 选址问题属于典型的0-1规划问题,需要设 置决策变量取值只能为0或1的约束条件。
8.3 常见规划问题应用举例
【例 8-4】某地区有三个居民小区,有四个建 设报刊亭合适的地点,这四个地点对三个居民 小区的覆盖范围不同,且每个报刊亭的建设成 本也一样,如表所示。 小区和地点交叉处的值为“ 1 ”表示在这 个地点建报刊亭可以覆盖该小区,小区和地点 交叉处的值为空白表示在这个地点建报刊亭不 能够覆盖该小区。 在这四个地点中选择哪几个地点建设报刊 亭,既可以覆盖三个居民小区,又能使总建设 费用最低?
8.3 常见规划问题应用举例
【例8-6】某企业有下属三家工厂:工厂1、工 厂2和工厂3,三家工厂能够生产四种产品:产 品A、产品B、产品C和产品D。 由于工厂2没有安装产品C的生产线,所以 工厂 2 不能生产产品 C 。每家工厂生产各种产 品的单位成本、每家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每种产 品的需求量如表所示。

excel规划求解经典案例

excel规划求解经典案例

excel规划求解经典案例Excel规划求解经典案例。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使用Excel进行规划求解的经典案例。

Excel作为一款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不仅可以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整理,还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规划求解操作,帮助我们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几个经典案例,通过Excel进行规划求解的具体操作。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生产排程的问题。

假设某工厂有多个生产任务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机器上进行加工,每个任务有不同的加工时间和截止日期,我们需要通过Excel进行规划求解,找到最优的生产排程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将每个任务的加工时间和截止日期录入到Excel表格中,然后利用Excel的求解功能,设置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进行规划求解,得到最优的生产排程方案。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运输物流的问题。

假设某物流公司需要将货物从多个仓库运送到多个客户处,每个仓库到客户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成本都不同,我们需要通过Excel进行规划求解,找到最优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工具,输入各个仓库到客户的运输距离和成本数据,设置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进行规划求解,得到最优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资源分配的问题。

假设某公司有多个项目需要进行资源分配,每个项目需要不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我们需要通过Excel进行规划求解,找到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利用Excel的线性规划功能,输入各个项目所需的资源数据,设置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进行规划求解,得到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

通过以上几个经典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因此,熟练掌握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对于我们提升自身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灵活运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规划求解能力。

Excel排列组合之最优算法

Excel排列组合之最优算法

Excel排列组合之最优算法排列组合之最优算法任意M个数字,对它们进行N个数的排列组合,并全部显示出来.COMBIN(M,N)星期天白天睡多了,搞得我晚上失眠,无聊之中冒出以下排列组合的算法.一般算法Sub pengxi()aa = TimerDim x%Dim i%Dim j%Dim jj As Longa = [A65536].End(xlUp).Row + 1arr = Range("A1:A" & a)z = Cells(1, 2)ReDim arr1(1 To z + 1) As Long '存地址ReDim arr2(1 To z + 1) '存组合Open "d:\peng.txt" For Output As #1For i = z To 1 Step -1 '初始化arr1(i) = iarr2(i) = arr2(i + 1) & " " & arr(i, 1)Next iarr1(z + 1) = 1000Dojj = jj + 1 '输出结果Print #1, arr2(1)For i = 1 To zIf arr1(i + 1) - arr1(i) > 1 Then Exit ForNext iarr1(i) = arr1(i) + 1arr2(i) = arr2(i + 1) & " " & arr(arr1(i), 1)For j = i - 1 To 1 Step -1arr1(j) = jarr2(j) = arr2(j + 1) & " " & arr(j, 1)Next jLoop While arr1(z) < aClose #1MsgBox "找到" & jj & " 个解! 花费" & Format(Timer - aa, "0.00" & "保存在D:\peng.txt") & "秒"End Sub递归算法Sub peng()aa = TimerDim jj As Long, cc As LongOpen "d:\peng.txt" For Output As #1arr = Range("A1:A" & [A65536].End(xlUp).Row)Call xi("", arr, 1, 0, Cells(1, 2), jj)Close #1MsgBox "找到" & jj & " 个解! 花费" & Format(Timer - aa, "0.00" & "保存在D:\peng.txt") & "秒"End SubSub xi(a, arr, x As Long, y As Long, z As Long, jj As Long)If y = z Thenjj = jj + 1Print #1, aExit SubEnd IfIf x = UBound(arr) + 1 Then Exit SubIf y + UBound(arr) - x + 1 < z Then Exit SubCall xi(a & " " & arr(x, 1), arr, x + 1, y + 1, z, jj) '字附串和数字的处理速度是相差很大的Call xi(a, arr, x + 1, y, z, jj)End Sub非递归排列组合的原理是地址搬移.For i = 1 To zIf arr1(i + 1) - arr1(i) > 1 Then Exit For 找出后一位比当前位,大于1的数.并退出Next iarr1(i) = arr1(i) + 1 当前位加1arr2(i) = arr2(i + 1) & " " & arr(arr1(i), 1)For j = i - 1 To 1 Step -1arr1(j) = j 后面的按位置号由大到小排序.......第四位4,第三位3,第二位2,第一位1.arr2(j) = arr2(j + 1) & " " & arr(j, 1)Next j1000\5\4\3\2\1 程序从右向左找出后一位比当前位,大于1的数.即第六位的1000-1>5,当前位加5+1变成6,后面的按位置号由大到小排序.第四位4,第三位3,第二位2,第一位1.1000\6\4\3\2\11000\6\5\3\2\11000\6\5\4\2\11000\6\5\4\3\11000\6\5\4\3\21000\7\4\3\2\1递归算法的法则是太极原理,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Sub xi(a, arr, x As Long, y As Long, z As Long, jj As Long)Call xi(a & " " & arr(x, 1), arr, x + 1, y + 1, z, jj) '相当于1Call xi(a, arr, x + 1, y, z, jj) '相当于0End Sub1, 01 0 1 01 0 1 0 1 0 1 0递归是需要有退出程序的要不然就没完没了了If x = UBound(arr) + 1 Then Exit Sub为了提高效率还得剪枝,即减少一些无用功,即前面0太多了,后面未计算的个数加上前面的已组合的个数都不足已最终组成需要的数量If y + UBound(arr) - x + 1 < z Then Exit SubIf y = z Then 已满足Z个数的组合后打印结果并结果递归.jj = jj + 1Print #1, aExit SubEnd IfSub peng()aa = TimerDim jj As Long, cc As LongOpen "d:\peng.txt" For Output As #1arr = Range("A1:A" & [A65536].End(xlUp).Row)Call xi("", arr, 1, 0, Cells(1, 2), jj)Close #1MsgBox "找到" & jj & " 个解! 花费" & Format(Timer - aa, "0.00" & "保存在D:\peng.txt") & "秒"End SubSub xi(a, arr, x As Long, y As Long, z As Long, jj As Long)If y = z Thenjj = jj + 1Print #1, aExit SubEnd IfIf x = UBound(arr) + 1 Then Exit SubIf y + UBound(arr) - x + 1 < z Then Exit SubCall xi(a & " " & arr(x, 1), arr, x + 1, y + 1, z, jj) '字附串和数字的处理速度是相差很大的Call xi(a, arr, x + 1, y, z, jj)End Sub。

excel规划求解实例

201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校内选拔赛2013年12月2日关于水泥厂生产及运输方案的最优化求解摘要摘要内容:本论文主要讨论四个水泥厂往五个城市提供水泥的生产运输最优化问题。

根据给出的条件,做出合理的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利用电脑软件Microsoft excel2003辅助,求出2012年的水泥生产成本,并根据各地不同的生产成本以及超出需要额外投资的成本,规划求解得出在资源限制范围内最优的生产运输方案以及所需要的最低费用。

关键词:回归方程;目标函数;数学模型;线性规划求解。

一、问题重述某水泥有限公司现有4个水泥厂,这4个厂生产的水泥都销往附近的ABCDE 这5个城市,而这5个城市今年的需求量分别为110万吨,160万吨,80万吨,200万吨和100万吨。

已知资源消耗系数为2.5,每吨产品的运输费用见表一,表二提供了一些其他供参考的数据,表三提供了最近十年这4家水泥厂生产每吨水泥的生产成本(万元)。

问题:请你根据给定的数据设计出最优的生产及运输方案,并给该水泥公司表一:每吨水泥的运输费用(单位:元)表二:一些其他供参考的数据表三:4家水泥厂的生产成本(万元/吨)注:资源限制是指产地资源的拥有量;资源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消耗的资源数。

二、问题分析问题中给出最近几年各个水泥厂生产成本,由回归方程可得到每个水泥厂2012年的生产成本。

设2012年每个水泥厂生产成本分别为W1,W2,W3,W4。

四个水泥厂运往五个城市,需要的运费各不相同。

并且各个水泥厂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

超出年生产能力之后生产每吨水泥需要的额外成本也不一样,所以本题需要设两个主要的函数,分别为年生产能力之内每个水泥厂运往每个地方的水泥数量,以及年生产能力之外每个水泥厂运往每个地方的水泥数量。

设四个水泥厂的代号为A1,A2,A3,A4,五个城市的代号为B1,B2,B3,B4,B5,设产能之内各个水泥厂运往每个城市的水泥吨位为Xij,产能之外各个水泥厂运往每个城市的水泥为Yij。

还不会最优解问题?聪明的EXCEL已经给你提供了最佳工具!

还不会最优解问题?聪明的EXCEL已经给你提供了最佳工具!
来源:Excel应用之家
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问题,做财务的小伙伴们可能会经常遇到。

收到一笔回款,其中有多张发票构成。

现在要核对某一个收款金额是由哪几张发票构成的。

有过这样经历的小伙伴们,你们是怎么处理这种问题的呢?
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我们需要从开票清单中挑选出那两张发票之和最接近给定的金额。

毫无疑问,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工具就是规划求解。

01
首先,我们在单元格D2中输入公式“=SUMPRODUCT(A2:A11,B2:B11)”,接下来打开规划求解工具。

按照下面的内容输入。

可是在求解后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是为什么呢?
02
再仔细观察一下源数据,我们发现,由于源数据的数据量过少,在做规划求解时并不一定能够求解到完全等于目标金额的发票组合。

因此,我们这时候就不能针对目标值求解了,我们对约束条件做如下的更改。

在单元格D3中输入公式“=ABS(C2-D2)”。

更改后的约束条件如下。

求解后得到的结果如下,有两张发票的总和最接近给定金额。

规划求解是非常好用的高级数据处理工具,在很多时候可以完成函数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又快速简洁。

小伙伴们务必要很好地掌握哦!。

用Excel进行最优值规划

用Excel进行最优值规划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会遇到需要最优值规划分析的事情。

例如装修房子时买多少桶油漆合适,商品打几折既吸引顾客又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利润等等。

用Excel来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很快地得到准确方案。

在Excel中有一个增益工具——规划求解,它能够自动计算出Excel工作表中某些单元格数值达到最优时的解决方案,而且能够自动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分析报表。

下面就以计算某公司产品利润的最大化为例,来看看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

这家公司的基本生产情况是:生产A、B两种产品,其中每生产A产品1kg需要耗用原材料40kg,耗用工时30小时,单位利润为137元/kg;每生产B产品1kg需要耗用原材料39kg,耗用工时33小时,单位利润为136元/kg,按照公司原料采购计划,每月原料供应量为9000kg,工时为7000小时。

根据以上条件,就可以运用规划求解,计算出该公司在一个月内可以实现的最大利润额以及相应的各种产品生产量最佳组合。

一、构建模型启动Excel,新建一个表格,在其中输入产品名称、单位耗用原料、单位耗时时间、单位利润、计划产量,另外在其下面输入月度原料配额、月度时间配额、原料总用量、总生产时间、总利润等项目(图1)。

然后在这个工作表中,将前面已知的生产相关数据添加进去,如单位耗用原料量、单位耗用时间、单位利润、月度原料限额、月度时间限额等,同时还必须输入相应公式以确定在一定的计划产量下,预计的原料总用量、总生产时间以及总利润。

图1由于原料用量=计划产量×单位耗用原料量,而原料总用量就等于A、B产品二者的原料用量之和,在此工作表中即:原料总用量=D4×G4+D5×G5,而总生产时间=E4×G4+E5×G5,总利润=F4×G4+F5×G5。

这里可以使用数组乘积函数SUMPRODUCT来快速完成所求积之和,在D10单元格内输入公式“=SUMPRODUCT(D4:D5,G4:G5)”即可(图2),采用同样的方法,在D11、D12单元格内分别输入:=SUMPRODUCT(E4:E5,G4:G5),=SUMPRODUCT(F4:F5,G4:G5),用来计算总生产时间以及总利润。

使用Excel进行线性规划求解功能,轻松找到问题的最优的解决方案

使用Excel进行线性规划求解功能,轻松找到问题的最优的解
决方案
在我们的工作中,规划求解是十分常见的应用场景,是一种研究线性约束条件下线性目标函数的极值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比如在生产管理中,在人工、材料等等条件的约束下,如何安排才能使工厂利益的最大化问题就是典型的规划问题。

而对于此类问题的求解,如果使用手工求解的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使用Excel这个工具的话,就能轻松的进行求解。

下面,我就通过一个工厂生产利润最大化的例子来给小伙伴们讲解下具体的使用方法。

题目:某家具生产厂可以生产A、B、C、D四种家具,四种家具所需要的人工、木材、玻璃等的量是不同的,同时由于市场
的限制,每种家具的最大销售量也是有限制的。

四种家具的所
需材料、市场限额、利润见下表:
根据上述要求,可以设该厂生产A、B、C、D四种家具的量分别为X1、X2、X3、X4,则利润为:maxZ=60X1+66X2+40X3+50X4。

约束条件如下:
根据以上条件,在Excel中做出以下求解模版:
根据以上分析,目标值单元格的公式如下:
=SUMPRODUCT(B13:E13,B6:E6)。

时间约束,木材约束,玻璃约束的使用量公式分别为:=SUMPRODUCT(B18:E18,$B$13:$E$13)
=SUMPRODUCT(B19:E19,$B$13:$E$13)
=SUMPRODUCT(B20:E20,$B$13:$E$13)
专栏
从进销存系统入门ExcelVBA编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