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常见天气系统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地球的圈层结构(解析版)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圈层结构0102预习导学1.地震波地震波指的是地震时将震源区集聚的能量向四面八方辐射传播的一种弹性波。
其分类主要按传播方式分为两大类:体波和面波。
体波指的是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地震波,包括纵波和横波,是从震源直接发射出来的波。
纵波(简称P波),是一种压缩波,其振幅较小、周期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简称S波),是一种剪切波,振幅较大、周期较长、传播速度较慢。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但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面波指的是由纵波和横波辐射到达地面时激发的只沿地球表面传播的地震波,不是从震源直接发出的。
特点是振幅大、周期长、传播速度比横波慢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面波只作用于地面,且同时使地表发生上下起伏和横向剪切,所以面波对地面的破坏作用是最强的。
另外,面波按质点振动特征的不同分为勒夫波和瑞利波两种。
勒夫波的质点振动平行于地面且垂直于传播方向(类似于横波的传播方式),使地面发生一种蛇形状前进的波动;而瑞利波的质点振动类似于水波浪,一般只存在于震中以外的地区。
地震波的记录一般是在地震台用地震仪记录。
地震仪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拾震器和记录器,二者共同绘制地震波谱图。
由于几种地震波的速度不同,可以知道最先到达固定地震台的是纵波,然后是横波,最后是面波。
根据三者到达该地震台的时间差,我们就可以算出该地震台的震源距或震中距。
当然,如果有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地震台的话,我们就可以求出各自的震源距或震中距,再用多点交会法求出震中位置了。
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形成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匀质的球体,那时各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分异现象。
地球圈层的分化与地球的温度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在低温状态下,各种物质以固态存在,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升降。
后来,放射性元素在衰变中产生的热量,以及地球本身因体积收缩而产生的热能,在地球内部积累,使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物质具有可塑性。
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发生分异,轻的物质上升形成外层,重的物质下沉形成内层,于是形成地球的固体圈层。
2020版高考地理 第10讲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师用书(含解析)湘教版

第10讲世界的气候类型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1.影响气候形成因素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形成、分布、特点等1.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说明气候在区域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综合思维)2。
结合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认识主要气候的特点、分布及成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1。
以区域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气温、降水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考查频度高,选择题、综合题命题形式均有。
2.以区域图、统计图等形式,考查气候分布、成因特点。
考查频度较高,选择题、综合题命题形式均有呈现。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回答问题。
1。
图中体现出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和洋流。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3)海陆分布:同纬度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内陆地区相反。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3。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4。
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5。
由图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缘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比大陆东岸高,主要是因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低纬度地区字母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A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B 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1500~2 000mm,最高月400 mm以上C热带南北纬赤道低气压带全年高温,2。
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 常见天气系统(教师版)

4.图示区域的最大气压差可能接近( )
A.50
B.45
C.40
D.35
5.对图示时刻山西出现强降水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深入带来强降水天气
B.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形成地形雨
C.位于较稳定的暖锋锋前降水多
D.位于较稳定的冷锋锋后降水多
6.推测与往年相比,2021 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特点、南方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 )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了解到气旋与反气旋分布的时空特点。【区域认知】
2.能够准确的说出常见天气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现象。【综合
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思维】
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 3.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示意图,理解气旋与反气旋形成与发
1.“巴山夜雨涨秋池”,影响此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台风天气
2.“华西秋雨”的形成,主要因为( )
A.反气旋过境
B.高压脊控制
C.锋面雨活动
D.热带气旋影响
3.“华西秋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当地伏旱②增加水库蓄水量③诱发地质灾害④利于冬小麦收获
风影响较小,D 错误。故选 B。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因受地形阻挡,与停滞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形成锋
面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9 月进入秋季,气温变化快,锋面活动频繁,C 正确;高压控制下多晴天,高压
脊及反气旋中心为高压,以晴天为主,AB 错误;热带气旋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一般不会影响到华西地
A.位置偏北、旱灾
B.位置偏南、旱灾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0讲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气候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0讲 气候类型的判断与全球 气候变化
考点一 气候的形成因素
知识整合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 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 综合影响的结果
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人类活动
纬度位置
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 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一侧为迎风坡。 (3)如果某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 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
考点二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知识整合
90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亚
80
寒
苔原气候 全年少雨
70
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少雨且集中于夏季
和
60
寒
5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带温
40 30
全年多雨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
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多雨
全年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带
亚 热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少雨
夏季多雨
纬度位置影响着地面获取太阳辐射的多少,是影响气候的 基本因素
不同纬度,气候不同,主要影响气温
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同纬度陆地夏季气温比海洋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 海陆位置
同纬度海洋冬季气温比陆地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洋流
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寒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讲义(经典打印版)【考纲展现】1.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形成、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3.锋面气旋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天气的阻碍。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锋面(1)结构: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点:锋面邻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来回摆动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较大较小专门小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雨一场寒方法技巧冷暖锋的判定技巧(1)看符号。
(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3)看锋面坡度:冷锋较陡,暖锋较缓。
(4)看雨区位置。
(5)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
(6)依照降水的时刻、强度识别。
(7)依照对我国天气的不同阻碍识别。
3.锋与天气(1)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操纵,气温高气压低。
②冷锋过境时:常显现阴天、刮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③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①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操纵,气温低气压高。
②暖锋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相对静止。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4.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显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阻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终止。
(2021·山东文综)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

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分 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冷锋与天气
冷锋定义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做冷锋。
冷锋天气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 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与天气
暖锋定义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做暖 锋。
暖锋天气
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 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定义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很少移动或移动缓慢的锋叫做准静止 锋。
准静止锋天气
准静止锋的坡度最小,因此云区和降水区比冷、暖锋都来得 宽广,降水强度比较小,但持续时间长,阴雨连绵。受其控 制的地区,冬半年往往形成连阴雨天气,夏半年往往形成“ 梅雨”天气。
03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
气
气旋与反气旋的定义
气旋
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低压。
反气旋
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也是气压系统中的高压。
气旋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气旋过境,低压控制,天气阴雨,台风灾害;由于气旋是向中心辐合的气流,所以气旋 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常阴雨连绵,甚至会出现狂风暴雨,夏季更容易出现风雨天气。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
汇报人:XX
20XX-01-12
• 天气系统概述 • 锋面与天气 •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
气 • 常见天气系统实例分析 • 天气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01
天气系统概述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课件10:2.3常见天气系统

补充知识
我国锋面雨带的南北推移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梅 雨雨
六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七·八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过境时:阴雨(雪)、 大风、降温。
冷气团
A
暖气团 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
降,气压升高,天气转
A A 晴。
冷锋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冷锋有联系。
举例:
(1)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2)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 (3)我国北方冬、春季的沙尘暴。 (4)一场秋雨一场寒。
(2)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4)低压槽:从 低气压 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 地形上的 峡谷 。
低压 10(06 L)
1008 1010
高压 (H)
1010 1008 1006
低压槽 高压脊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画出 实际风向(水平气流)。
气旋
北半球
反气旋
低
1000.0 1002.5 1005.0
高
1005.0 1002.5 1000.0
南半球逆时针
气流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观看右侧动画,思考回
答问题:
1.反气旋系统产生于什
么样的气压场?
2.北半球反气旋在水平
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是
怎样流动的?
3.反气旋形成什么样的
天气?
答案
反气旋系 统.swf
请听解说
类别 气压状况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3-常见天气系统ppt复习课件(含答案)

考点三ꢀ常见天气系统必备知识预案自诊1.锋面(1)气团与锋面①气团:图中A为ꢀ气团,B为ꢀ气团。
ꢀ②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云、ꢀꢀ、ꢀꢀ等天气。
ꢀꢀ易错辨析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2)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天气特征必备知识预案自诊必备知识预案自诊易错辨析冷锋过境不一定形成降水锋面处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上升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如果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含量小,锋面附近就不会出现降水,如我国冬春季节受冷锋影响出现的大风和沙尘暴天气。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2.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必备知识预案自诊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考向五考向六(2)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天气。
ꢀ(3)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天气。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考向四考向五考向六3.锋面气旋(1)概念: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也称为温带气旋。
(2)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3)结构: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中心气压最低,在低压中心东侧形成暖锋,在低压中心西侧形成冷锋,锋面以南是暖空气,锋面以北是冷空气。
从垂直方向看,气旋高层是气流辐散区,气旋低层有气流辐合,气旋中心有气流上升。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锋面与天气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1)看符号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2)看冷气团运动方向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3)看锋面坡度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气团势力强大时,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常见天气系统讲义(含解析)鲁教版第10讲常见天气系统[考纲呈现]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考纲解读] 1.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应用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分析一些简单的天气实例。
重难点[思维导图] 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锋面的形成1气团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
补充点拨降水的条件足够多的水汽、强烈的上升气流、较多的凝结核。
2.锋面的分类读“冷锋与暖锋天气示意图”,完成问题。
1冷锋图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B地。
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2暖锋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D地。
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例如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
拓展延伸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3.锋面的天气时间冷锋暖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大风和雨雪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温压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温馨提示锋面控制时是否产生降水,主要看暖气团的水汽含量。
如北方春季沙尘暴天气就属于冷锋天气,但因暖气团水汽含量少而没有形成降水。
4.锋面性质的判断方法1把握本质看谁主动。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
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掌握方法三看。
一看符号如下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
箭头表示锋面的移动方向,实际表达中要去掉。
二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三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考向一结合统计图判断锋面的类型和天气2015·全国文综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18~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18~19时。
第2题,此次强沙尘暴是冷锋引起的,其经过时冷暖气团在该地相遇,气温水平差异增大,A错。
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显著,水平气压梯度增大,B 对。
强沙尘暴天气增加了大气悬浮物,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强,C、D 错。
考向二结合区域图判断锋面的类型和天气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题。
3.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但一般不会出现连续性降水,B 项错误;冷锋可能会形成降雨,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
考点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形成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
2.名称A为反气旋或高压,B为气旋或低压。
3.气流A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B为逆时针辐合;A 垂直气流为下沉,B为上升。
4.天气A晴朗,B阴雨。
5.过境前后气压变化6.典例A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B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7.风向差异拓展延伸高压脊和低压槽1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
2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考向一结合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分布考查天气系统的特征2017·北京文综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答案 D 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一般形成于低纬度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而黄海位于中纬度海区,故A错;小于6级风的范围包括台风眼,台风眼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故B错;气压值最低处为台风眼,气流下沉,风速小微风或静风,故C错;影响我国的台风是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气旋的西北侧是偏北风,故D对。
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第2题。
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之间,俗称“落黄沙”。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乙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浮尘,根据浮尘的定义中“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可知,低空风速较小,故A说法符合。
高层气流由甲地上空流向乙地上空,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故B说法符合。
乙地高空气流下沉,不是上升气流,故C说法不符合。
扬沙的沙源地在甲地,根据图中的箭头可知,沙尘被大风扬起,带向高空,故D说法符合。
故本题选C。
考向二结合等压线图考查天气系统特征及时空分布2018·北京文综图示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题。
3.据图推断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答案 B 解析据图判断,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且等压线密集,气流上升强烈,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形成强降水天气。
北京位于高压反气旋中心的东部附近,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风向为西北风。
根据等压线数值可知,此时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北京的西北部,即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由图中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是高压中心可推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而热带太平洋的台风主要生成于夏秋季节。
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第4题。
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之间,俗称“落黄沙”。
4.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A、B两图中,乙位于两条等压线之间,水平方向气流运动较快,不会出现浮尘天气;C图中,乙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D图中,乙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风速较小。
由图知,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说明乙地受高压控制,则D图符合条件。
故本题选D。
考向三结合台风路径图考查台风气旋的分布、成因及危害2015·北京文综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5~6题。
5.“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该气旋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 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答案 5.B 6.D 解析第5题,由图示经纬网可知该海域为南太平洋海域,A项错误;该天气系统属于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项正确;气旋的前进线路与西风漂流并不一致,并且风向决定洋流而不是洋流决定风向,C项错误;气旋前进的方向为自西向东,D项错误。
第6题,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南太平洋在3月份已是秋季已是台风多发季节的末期,故A项错误;赤潮是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与气旋活动无关,B项错误;监测气旋活动主要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C项错误;热带气旋与强热带气旋集中在瓦努阿图附近,所以对该地区危害最大,D项正确。
考向四结合新情境考查气旋的形成原理7.2018·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
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答案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龙卷风实质就是气旋,北美龙卷风的湿热气团主要发源于南部的墨西哥湾,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旋转,在北上的过程中遇到冷气团主动爬升。
考点三锋面气旋的分析与应用1.锋面气旋的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锋面降水区域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2.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中,不可能存在于高压脊中。
3.锋面气旋示意图判读要领1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②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考向结合示意图考查锋面气旋的形成原理和天气1.2018·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