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15.doc

合集下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为题目类型1.许多中学都组织学生从事义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大手牵小手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己去感受、去体验。

这种做法属于( )。

(A)情感陶冶(B)实践锻炼(C)说服教育(D)榜样示范2.以下不属于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是( )。

(A)生命教育(B)生活教育(C)生态教育(D)生存教育3.针对部分中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休闲观等,我们要加强的是( )。

(A)生活教育(B)生命教育(C)生存教育(D)生态教育4.张老师在历史课教学当中,展示了当地历史、地理等一幅幅美丽画卷,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怀。

张老师采用的德育途径是( )。

(A)其他各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班主任工作(D)劳动5.某学生向你抱怨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就是管不住自己”,作为教师你应加强对其道德( )的培养。

(A)情感(B)心境(C)认知(D)意志6.某学校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邀请缉毒干警和学生家长参加,这一活动体现了学校德育贯彻( )。

(A)一致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量力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7.知、情、意、行是构成品德的基本要素,其中衡量品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品德认识(B)品德情感(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8.孔子提出了“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二、多项选择题9.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

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

于是,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哦!”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去当兵。

”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2018·辽宁)设计一份好的教学方案,其核心是( )(常考)A.提出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过程C.选择教学方法D.规划板书内容正确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和主体。

知识模块:教育教学技能2.(2017·河南)在教学中,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常考)A.备课技能B.课堂教学技能C.学法指导技能D.教学反思技能正确答案:B解析: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知识模块:教育教学技能3.(2017·广东)一位语文老师在执教李白的《赠汪伦》时,他是这样开讲的:“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可他上过一次大当,受过一次骗。

”让学生疑团顿生,充满好奇。

这位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是(A.衔接导入法B.悬念导入法C.情境导入法D.实验导入法正确答案:B解析:悬念导入是指教师在教学导人的过程中设置悬念,引起和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强烈兴趣的导入方法。

题干中的语文老师的开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运用的是悬念导入法。

知识模块:教育教学技能4.(2017·河南)最常见的、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板书形式是( )A.词语式板书B.表格式板书C.纲要式板书D.线索式板书正确答案:C解析:纲要式板书是最常见的一种板书形式,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

知识模块:教育教学技能5.(2016·山西)在课程结束时,教师通过班级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结课。

这属于( )(常考)A.比较结课B.活动结课C.悬念结课D.拓展延伸结课正确答案:B解析:活动结课是指教师采用讨论、实验、演示、竞赛等形式进行结课的方法。

知识模块:教育教学技能6.(2016·广东)小学语文第八册《白杨》一课,明写白杨,暗写人。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不定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不定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不定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材料1:蔡斯和西蒙就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对棋局的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给他们5秒时间观看一盘中局对弈国际象棋棋盘布局。

5秒后,把棋盘盖上,要求每位参与者尝试在另一棋盘上复现棋子位置。

这一过程尝试多次直到每个人都得到满意效果为止。

第一次实验中,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率为百分之六十四,一级棋手为百分之三十四,业余新手只有百分之十八。

当棋子布局随机打乱后呈现5秒时,象棋大师和一级棋手的回忆能力与业余新手的能力是一样的——只能复位2—3步棋。

材料2:在另一项研究中,专家与新手解决代数应用题“如把一块木板锯成两小块。

其中一小块的长度是整块的三分之二,但比另一小块短四英尺,问木板锯开前的长度是多少?”专家立刻意识到所描述的问题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些新手也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其他新手只能运用公式计算,结果得出一个负长度的结果(负数)。

(2016.山东)1.材料1中象棋大师复盘真实棋局的能力高于业余新手的原因有( )。

A.象棋大师能够识别业余新手注意不到的有意义的信息模块B.业余新手的长时记忆容量低于象棋大师C.象棋大师的组块能力提高了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效率D.象棋大师的智商高于业余新手的智商正确答案:A,C解析:材料1中,象棋大师和业余新手复现棋盘应用的是人的记忆中的短时记忆。

象棋大师的能力高于业余新手并不是因为其智商高或者长时记忆容量高,而是因为象棋大师能注意到业余新手注意不到的有意义的信息模块,并且其组块能力提高了其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2.正常成年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 )。

A.2—3B.3—7C.5—7D.5—9正确答案:D解析:正常成年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即5—9个。

3.材料2中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表现为( )。

A.专家围绕问题陈述的细节组织知识B.新手更多依赖直觉解决问题C.专家更多利用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D.新手更多依赖正确的方程式来解决问题正确答案:C,D4.下列关于专家和新手的说法正确的有(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涉及( )四个概念。

(A)印刻、同化、守恒和反馈(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同化、顺应和反馈(D)印刻、同化、守恒和平衡2.下列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3.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 )。

(A)教学适应发展(B)教学与发展并行(C)教学促进发展(D)教学等同于发展4.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皮亚杰将这一心理适应过程称为( )。

(A)成熟(B)同化(C)顺应(D)平衡5.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6.明明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常常嘉奖明明获得的进步,当明明遭受挫折时给予鼓励和帮助,从而培养明明乐观进取的人格。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老师的教育方法解决的是儿童人格发展中所面临的( )。

(A)自主感对羞耻感的冲突(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C)信任感对不信任感的冲突(D)亲密感对孤独感的冲突7.( )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A)桑代克(B)杜威(C)维果茨基(D)乌申斯基8.不属于青少年生理变化特征的是( )。

(A)身高体重快速提高(B)大脑容积提高(C)第二性特征出现(D)发迹由头部和两鬓向后移9.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而取决于钟摆的长度。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0.小刘为了融入同学的圈子,主动去学习一些球类运动的知识以便和大家有更多共同话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选题)模拟试卷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目的是( )。

A.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发展B.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C.提高教师地位D.满足学校发展正确答案:A2.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 )。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正确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答案选A。

3.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环节。

A.重要B.必要C.首要D.次要正确答案:C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

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正确答案:C解析: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答案选C。

5.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应由面向结果变为面向( )。

A.灌输B.过程C.领会D.记忆正确答案:B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

A.先进的教学观念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正确答案:B7.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 )。

A.发挥B.发展C.发扬D.培养正确答案:A解析: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正确答案:C9.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2014.河南洛阳】某小学的张老师为了弥补家庭收入,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本班以及其他班的学生补课并收取一定数量的补课费。

张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

A.爱岗敬业B.依法执教C.严谨治学D.廉洁从教正确答案:D解析:。

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张老师利用职务之便为本班及其他班的学生补课.并收取补课费违背了廉洁从教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2.【2014.辽宁营口】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 )。

A.1984年B.1991年C.1997年D.2008年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由教育部于2008年9月1日颁布。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3.【2015.广西】这学期乐乐没有参加刘老师亲戚办的校外补习班,刘老师便经常找乐乐的茬,上周还把他调到教室最后一排坐,乐乐感觉刘老师不如以前那样喜欢自己了。

这个材料表明刘老师没有做到( )。

A.公平待生B.言行一致C.严慈相济D.以身立教正确答案:A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题干中刘老师没有做到公平待生。

知识模块:教师职业道德4.【2015.河南新乡】教师要做到“不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学生”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岗敬业B.关爱学生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正确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研究及方法)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判断题11.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张老师要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他分别选用两个班级。

1班采用讲授法,2班运用讨论法,两个班的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基本一致,期末测验显示两个班的成绩有显著差异。

张老师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正确答案:B解析: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张老师运用的就是实验法。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2.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B.探讨因果关系C.严格控制自变量D.简便易行正确答案:C解析:严格控制自变量是实验法的主要特点。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3.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很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办法,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A.设置控制组B.使无关变量保持变化C.控制资料统计过程D.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正确答案:B解析: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

如果对无关变量的影响不加以控制或消除,就无法确定因变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选择研究变量的同时,必须辨明无关变量,考虑哪些无关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控制研究无关变量并不是保持变化,所以B项说法不是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及方法4.宋老师发现了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并对其描述,继而形成解决计划并实施,随后搜集数据和材料以分析计划的有效性,最后把结果应用于处理后续课堂中出现的类似问题。

这种研究的方法是( )A.叙事研究B.行动研究C.文献研究D.实验研究正确答案:B解析:行动研究法是由实际教育工作者担任研究者,以学校或教室内亟待改进的实际教育问题为研究内容,而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模拟试卷13.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模拟试卷13.doc
(A)正确
(B)错误
13我国古代的“六艺”可以说是最早的活动课程。( )
(A)正确
(B)错误
14课程计划属于学校课程的物化形式。( )
(A)正确
(B)错误
15泰勒最早把课程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 )
(A)正确
(B)错误
16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遵循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判断题)模拟试卷13
一、判断题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传授学生知识。( )
(A)正确
(B)错误
2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 )
(A)正确
(B)错误
3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是主要方面,教师要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 )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B)错误
10无论是选修课还是活动课,要成为校本课程,必须让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决策。( )
(A)正确
(B)错误
11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之间不存在实质性区别。( )
(A)正确
(B)错误
12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可以将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是矛盾的。( )
(A)正确
(B)错误
5学生在人格上是独立的。( )
(A)正确
(B)错误
6学生是以系统学习直接经验为主的人。( )
(A)正确
(B)错误
7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对教材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15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2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3 技能彤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4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5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A)讲述、讲解、问答、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6 儿童通过养蚕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这属于( ) (A)长期系统性观察
(B)个别现象的观察
(C)个别物体的观察
(D)比较性观察
7 语言能力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8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电化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教学
(D)现场教学
9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10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二、多项选择题
11 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12 费茨和波斯纳将动作技能的获得分为3个阶级,分别是( )。

(A)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B)动作的联结阶段
(C)动作的认知阶段
(D)动作的自动化阶段
13 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方面?( )
(A)学生发展评定
(B)管理水平评价
(C)学生活动效果评价
(D)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E)课程和教材评价
14 在教与学构成的主要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为( )。

(A)教的主体对学的主体的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B)教先行地理解和体现着社会的需要
(C)教更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教的主体大于学的主体
15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 )。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师的任免
三、不定项选择题
16 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

(A)幼儿园的条件
(B)教师的素质
(C)园长的领导
(D)良好的课程资源
17 语言能力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一日生活
(B)交往
(C)活动
(D)运用
四、名词解释
18 自然成熟论
19 儿童个体发展
20 法律责任
五、填空题
21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__和行为规范学习三类。

22 __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23 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中存在__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

24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基于______而构建.
25 教师职前教育分为__和__。

六、判断题
26 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 )
(A)正确
(B)错误
27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 )
(A)正确
(B)错误
28 在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过程是该门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

( )
(A)正确
(B)错误
29 在核心家庭中,由于只有两代家庭成员,家庭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增多,容易形成亲密的感情,这种亲密感情是父母对儿女实施教育的基础。

( )
(A)正确
(B)错误
3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

( )
(A)正确
(B)错误
七、简答题
31 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
32 怎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
八、案例分析题
33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

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

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

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

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

整个人都呆了。

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
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了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

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

”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

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请运用德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

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34 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

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

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

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学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

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

但老师并没有表现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

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钱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

了解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

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捡到的。

数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

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

……请用教育目的理论的有关知识,对这个材料进行分析。

九、材料分析题
35 分析以下旋律的调式、调性,如有转调请写明前、后的调名。

十、辨析题
36 地理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诸方面教育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和关键。

十一、论述题
37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十二、教育写作题
38 根据活动日标和活动准备,为巾班幼儿设计苹果“变变变”活动,要求写出活动过稗。

苹果“变变变”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了解多种水果制品;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苹果头饰、苹果汁、苹果脯等;
2.各种水果、榨汁机、刀子、盘子等;
3.即时贴、棉花等(用来装饰水果)。

附:“苹果变变变”的游戏方法。

即教师请幼儿给苹果娃娃喊“变变变”,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转到黑板的后面取出一盒苹果汁。

提问“苹果娃娃变成了什么?”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