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合集下载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课外阅读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课外阅读

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百家争鸣”的语意来源“百家争鸣”的语意来源有三:一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说过“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道出当时多种主张并存的状况。

二是汉代大儒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三是《汉书·艺文志》介绍由先秦到汉初流行的分属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学派传人“凡诸子百八十九家”的著述,是“诸子百家”的滥觞。

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百家争鸣”时期第一个“百家争鸣”时期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多种学术派别竞起、异说纷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关于这个时期的起点,学界存在分歧。

有人说“战国百家争鸣”,有人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还有人说“先秦百家争鸣”,主流的观点认为起点应在春秋后期,以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为标志。

第二个“百家争鸣”时期出现于“五四”运动后。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一场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先后出现科学与玄学论战、中国古史论战、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等多次重大学术论争。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百家竞起争鸣中日益显示出强大力量,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武器的。

“百家争鸣”最初是对春秋战国时代多种学术派别竞起、异说纷呈的形容,至于“百家争鸣”之说,则是“五四”运动以后才出现的。

近代中国面临严重危机,独立、民主、进步和现代化,要求摆脱外来侵略和传统束缚。

“五四”新文化运动借助现代化的资讯工具,掀起一场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先后出现多次重大学术论争。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百家竞起争鸣中日益显示出强大力量,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把“百家争鸣”作为指导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方针。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实行“双百”方针,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百家争鸣”作为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政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即将胜利完成,中共中央开始考虑加快经济和科学文化建设。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巩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 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巩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现代文化与社会生活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巩固辅导第六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在那如歌的岁月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被外国同行亲切而又敬佩地称为“中国土专家” ( )就是其中的一位。

A、钱学森B、于敏C、邓稼先D、钱三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行列。

我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是( )A、荣国团B、许海峰C、马文革D、邓亚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电视剧《金婚》以一对普通夫妇50年的婚姻生活,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老舍有一名作,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旧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这部名作是( )A、《红岩》B、《青春之歌》C、《宝葫芦的秘密》D、《茶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是一张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体育的电影剧照——《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从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中国奥运,说明了(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②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③旧中国贫穷落后④所有奥运体育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强项⑤中国不再是“东亚病夫”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A、1949年B、1956年C、1978年D、1986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得住脚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探索依次经历了( )①洋务运动初创办的京师同文馆②第一所国家创办的京师大学堂③1905年废除科举制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文学作品属于优秀长篇小说的有( )①《武则天》②《红岩》③《青春之歌》④《平凡的世界》⑤《班主任》⑥《哥德巴赫猜想》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⑤⑥【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儿童惯乘无鞍马,逐电驾风意飞扬”是对哪个民族节日盛会的描述( )A、满族B、维吾尔族C、回族D、蒙古族【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导学稿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导学稿

【自主学习】1.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当堂检测】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A.863计划 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没有:()A.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D.制定了《863计划》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A.80年代 B.90年代 C.70年代 D.2001年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6年6.下列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是:()A.《红岩》 B.《青春之歌》C.《暴风骤雨》 D.《平凡的世界》7.下列作品中获茅盾文学奖的有()(1)《班主任》(2)《李自成》(3)《许茂和他的女儿》(4)《冬天里的春天》()A.(1)(2)(3) B.(1)(2)(4)C.(1)(3)(4) D.(2)(3)(4)8.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射击运动员:()A.容国团 B.许海峰C.邓亚萍 D.李宁【学习反思】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自主学习】1.1986年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2.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当堂检测】CC DB BD DB。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共22张PPT)

(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共22张PPT)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到农村工作生活
2.新中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育发展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从 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需要出发,制定了 “科教兴国”的国策
2.新中国教育发展
国家先后颁布教育法规,制 定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教育事业得到全 面、快速的发展
• 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迅速,已成为世界 体育强国,在多项体育项目名列世界前茅
三、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 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国获得28枚金牌
•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国 获得51枚金牌,世界第一
• 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获得38枚金牌
• 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国获得26枚金牌
2.戏剧
• 戏剧艺术成果丰硕,昆剧《十五贯》、歌 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 军》、现代京剧《红灯记》和话剧《茶馆》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2.戏剧
现代京剧红灯记
话剧茶馆
3.绘画、音乐、舞蹈
• 绘画作品《开国大典》、钢琴协奏曲《黄 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 的发展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 的发展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文学艺术的繁荣 三、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
1.旧中国教育情况 2.新中国教育发展
1.旧中国教育情况
• 旧中国,文盲占全国人口的80%,学龄儿 童入学率只有20%
2.新中国教育发展
•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教育制度,大 力发展教育事业
2.新中国教育发展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 五六十年代,我国教育系统培养了许多人才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2)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2)

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99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文学的繁荣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B. 来源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

文革期间由于社会的畸形,出现了一些严重脱离实际或浮夸于世的文学作品。

文革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者才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涌现出一批《班主任》之类的好作品。

)3.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艺术的发展1.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

)2.根据100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A.为什么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演出时,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功?(他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品本身质量很高,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还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

历史初二下岳麓版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案

历史初二下岳麓版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案

1、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当堂检测】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没有:〔〕
A、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D、制定了《863计划》
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
B、90年代
C、70年代
D、2001年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6年
6、以下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是:〔〕
A、《红岩》
B、《青春之歌》
C、《暴风骤雨》
D、《平凡的世界》
7、以下作品中获茅盾文学奖的有〔〕
〔1〕《班主任》〔2〕《李自成》
〔3〕《许茂和他的女儿》〔4〕《冬天里的春天》〔〕
A、〔1〕〔2〕〔3〕
B、〔1〕〔2〕〔4〕
C、〔1〕〔3〕〔4〕
D、〔2〕〔3〕〔4〕
8、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射击运动员:〔〕
A、容国团
B、许海峰
C、邓亚萍
D、李宁
【学习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快乐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快乐学案 岳麓版

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课堂反馈名师点津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含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随堂演练1.新中国成立后,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了A.人民教育制度 B.义务教育制度 C.免费教育制度 D.平民教育制度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发展教育事业,党和政府制订了:A.西部大开发战略 B.863计划C.“五个一工程” D.科教举国战略3.在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领域是A.教育 B.经济 C.文化 D.科技4.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是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周恩来5.建国后,党和政府的文艺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去伪存真百家争鸣C.推陈出新去伪存真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6.1988年,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金熊奖的电影是A.《南征北战》 B.《芙蓉镇》 C.《建国大业》 D.《红高粱》7.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

新中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是A.容国团 B.许海峰 C.姚明 D.刘翔8.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金、21银、28铜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金牌榜首位。

北京奥运会成为了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1)20世纪90年代,我国是如何发展体育事业的?(2)中国能举办2008年奥运会说明了什么?能力提升1.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发展教育,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制定“八六三计划” 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C.实施“五个一工程”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2.2009年,湖南省炎陵县顺利通过“普九”复查。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问题引领:
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我国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有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师生
互动

教师
预设

问题

处理
方法
教育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文学艺术的繁荣:
1、确立了“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导。
材料三2008年8月24日,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政府对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有着怎样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国家颁布实施了什么文件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2)材料二中萨马兰奇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
A.教育B.高等教育C.航天技术D.能源技术
3.2008年9月1日,我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这一重大举措表明()
①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②国家为义务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③教育乱收费现象将得到根除④今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学时将不花一分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
4.电视剧《金婚》以一对普通夫妇50年的婚姻生活,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老舍有一名作,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旧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这部名作是()
A.《红岩》B.《青春之歌》C.《芙蓉镇》D.《茶馆》
5.下图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体育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剧照,从一个人的奥运到2008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说明了( )
“以学定教,开放生成”专用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2课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课标内容]
(1)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2)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讨论课中题“你认为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中,哪一个是最基本的?为什么?”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

(2)通过讨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关课文以及观赏音像资料,在互探索的基础上,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虽然经历了挫折,但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这些成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民教育制度的建立、“科教兴国”的决策和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以及素质教育改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国运的兴衰。

(2)认识到我国现代科技、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成就突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感情。

(3)通过介绍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
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时]
课时
[教学方法]
以学生阅读、欣赏、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让学生回顾第21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出,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教育,在科技和生产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导入新课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2、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二、文学艺术的繁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小说、戏剧、绘画、音乐和舞蹈的突出成就
三、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2、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21课的内容,将两课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并与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联系,说明教育、科技、文艺、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